APP下载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与平话插图关系研究

2022-08-19李洁彬罗媛菲

陶瓷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鬼谷子元青花下山

李洁彬,罗媛菲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1 平话与元青花人物故事纹

1.1 平话

“话本”是宋元时期通俗的文学形式,它是“说话人”讲述白话小说的底本,也称为平话,元代刊行的讲史话本,现存世仅5册,包括《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续前汉书平话》、《三国志平话》。各书大体根据正史写成,其中细节多采用民间流传的故事,可以分为佛经和历史故事两大类题材。宋元时期话本艺术和杂剧戏曲盛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其中的故事在当时的绘画、壁画上都有所反映,甚至在瓷器上也有所反映,元青花人物故事纹是最典型的代表。

1.2 元青花人物故事纹

青花瓷是陶瓷史上最为重要的存在,它产生于唐代,成熟于元代景德镇,兴盛于明清时期。其中,元青花瓷受伊斯兰文化、汉文化、蒙古族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改变了汉朝人一贯的含蓄内敛的艺术风格。元青花的纹饰,除植物纹、动物纹外,还有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在当时杂剧和话本流行的时代下,将历史人物故事情节用青花色料生动地呈现到了瓷器上,一般多绘在罐、玉壶春瓶及梅瓶上,大部分器物形制大而规整。从现存的元青花图罐上可见,画面绘画技法高超,着色明亮轻快,多表现元代杂剧的故事场景。自人物故事纹的出现,开创了陶瓷艺术全新的视觉领域,这也奠定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恒久。研究现存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纹瓷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题材,分别是历史故事、爱情故事、和仙道故事。本文研究的鬼谷子下山图罐,即为历史故事题材。

2 鬼谷子下山图罐与平话插图的对照

鬼谷子下山图罐高27.5厘米,腹径33.0厘米,直口带唇,丰肩鼓腹,整体的纹饰饱满,呈色浓艳,通体上下由三条双线弦纹隔出四道装饰带,颈部为连续的海水波浪纹,肩上绘有连续的缠枝牡丹纹,胫部为一圈上宽下窄的变体莲瓣纹,下方的莲瓣框直边方肩,①开光式莲瓣纹内装饰有杂宝。器腹主题纹样是《鬼谷下山》图,人与山石树木主次分明,松枝、竹石、芭蕉巧妙地将人物四周大块空白分隔成若干相互交错的小空间,画中青与白的平衡,人与景的交融,宛若一幅壮观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从图一可见,鬼谷子端坐在由一虎一豹拉着的车上,两名步卒手持长矛在前开道,车后有一名手持“鬼谷”战旗的军士, 而在最后骑马的则是历史上请鬼谷子下山的苏代,他们一行人正下山前往燕国,营救被陷阵的齐国孙膑。

“鬼谷下山”的历史典故来源于《战国策》。经过改编,收入《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中。图2中鬼谷子下山图罐展开图和平话插图对比,它们的构图和人物造型都相当接近,应是参考平话中的“鬼谷下山”版画插图描绘而成,但明显图罐比版画的描绘更加精细生动,人物被描绘成极具神韵,山脉和岩石有不同层次的青花染色,画面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笔者猜测鬼谷子下山图罐与其相对应的平话有着很大的渊源,但并不完全是照搬版画到瓷器上,在细节和部分构图上会因为瓷器所具有的器型特点,以及画工的绘画水平、创造能力而有所不同。

图1 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代青花

图2 鬼谷子下山图罐展开图与《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鬼谷下山”版画对照

平话插图中,鬼谷子乘坐着由两只老虎拉着的大车,正如平话中写道“鬼谷先生坐二虎车下山”,而在鬼谷子下山图罐中则为一虎一豹,笔者认为其中缘由与元代统治者的民族特征有关,当时,蒙古和元朝流行一种猎豹活动。“马负文豹”出现在元世祖狩猎图上,表明蒙古族对于豹的喜爱和善用。可以说,鬼谷子下山图罐中的一虎一豹极有可能是画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再创作,也从侧面反映出蒙汉文化的交融。

两位行走的军士在青花图罐与平话插图的刻画也有着略微差异,在版画上,他们头戴硬角璞头,身穿袍服,脚着平底鞋,手持锏式兵器,为汉人。在瓷罐上,他们穿着紧袖长袍,宽裙,腰带,皮靴,长枪,是在草原上作战的蒙古人的服装,其中在后方军士腰上配有一把弯刀,与《古代中国历朝刀剑图》中的元代蒙古弯刀极为相似。另外,瓶上举旗的军士没有出现在平话上,他戴着圆帽,穿着长袍,威武雄壮,双臂并肩举起,右手举着旗子。肩部的服饰设计为典型的元代军士“比甲”,据史料记载这是由元世祖的皇后察必设计的一种衣服式样,②《元史后妃传一》中记载:“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怃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而在图罐故事的最后,苏代驰骋骏马,马匹有一种奔跑起来的生动之感,在版画上的苏代构图上则被山石有所遮挡,刻画上则没有青花罐上的生动。从以上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鬼谷子下山图罐的题材和构图基本是来源于平话插图。

图3 鬼谷子下山图罐与《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中版画局部对照

3 元青花人物故事纹与平话插图的关系

图4 蒙恬将军玉壶春瓶与《全相平话•秦并六国》版画对照

笔者认为,元青花人物故事图罐具备三个特点:高超的釉下彩绘技术及成熟的烧成工艺;运用钴料在洁白的瓷胎上绘制出青蓝色人物纹样;画面具有鲜明的人物故事情节。平话的插图描绘故事直观,通俗的平话带有民间意识,不拘于历史常识,构图常常是上图下文,平话版画布局近似平面构图,适合前者的借鉴、参考,但其在表达媒介上的不同也出现了人物细节、构图上的略微差异。《全相平话》中的版画与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图虽一样成横向构图,但版画的篇幅较短、有边界,而瓷器的装饰在圆形、立体器形上完成的,篇幅较长,在旋转观看时,形成“无边界”的特点,图画上下幅度也随着器形的不同有所改变,所以这也促使了画家对版画的再创造,例如手擎“鬼谷”二字牙旗的军士,有可能是画匠根据当时插图传统的所添加的“擎旗者”。在版画中,人物多有被树木、山石遮挡,而瓷器腹部的长篇幅让人物和树木得以展开、完整地呈现,如青花罐上的苏代,完整呈现且勒转马头竭力跟上疾驶的“虎豹车”,这样的设计安排也让观者非得绕着器物“环观”才能体会其匠心。③另外,《全相平话》的版画和元青花的人物故事图所要求的功能不同,版画是对平话内容的视觉表达,目的是为了让观者更好的理解文字信息。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图主要以观赏为目的,它更需要艺术的表现力,其人物动态、表情往往比版画更为飘逸生动,富有张力,在“鬼谷子下山”、“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等青花瓷器上,都通过鲜明的人物特征以及明显的装饰背景,使观者得以容易地分辨出故事情节,画中人物服饰、器用与背景相互协调,细腻地将脍炙人口的故事展示在青花瓷之上,人物周围往往被山石、树木等景物环绕,让观者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瓷器时,都能收获一个完整又生动的画面,增加了瓷器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图案中,除了鬼谷子下山图罐与平话有着渊源,还有不少都取材于宋元间直观性较强的木版画杂剧话本,例如“蒙恬将军玉壶春瓶”与《全相平话•秦并六国》卷下的“蒙恬抽丁筑长城”版画插图也有着相似性,只是瓶上的人物服饰、道具都为元代风格。再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等,也都可在《全相平话五种》和《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元曲选》等找到相关的人物造型来源。

4 元青花人物故事纹大量出现的原因

元青花人物故事纹之所以在瓷器上大量出现,与青花的成熟烧制、元代的社会制度以及市井文化的空前发达息息相关。

首先,由于宋辽金长期对峙战争,为躲避战乱的窑工南迁景德镇,使景德镇有机会成为成熟的青花制瓷地,瓷石与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成功应用和钴料的使用是青花瓷成熟出世的基本条件。蒙古帝国的政治统一结束了以往分裂的局面,并设置浮梁瓷局专事管理瓷业,使景德镇瓷业得以全面快速的发展,广泛的商业贸易和繁荣的文化交流促使青花瓷大量烧造并形成多元的艺术风格。在装饰工序上,从传统的磁州窑装饰手法——剔、刻、划、印、雕塑等,转向毛笔笔绘青花飞禽瑞兽、花卉莲池、人物故事等。

其次,蒙古统治者采用严格的“匠籍”制度将工匠视为重要的财产,为瓷器绘画的成熟和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元青花纹饰构图严密、笔法工整,尤其带有剧情故事的人物纹样,需要技艺高超的画师们才能得心应手地绘制。

第三,元代是我国戏剧艺术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元朝文人社会地位低下,大批文人放弃仕途介入各行各业,戏曲文化的水平提高、杂剧创作的繁荣发展,是一种流行的市井街头艺术,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不可低估,据《录鬼簿》等有关著录分析,元剧作家可能在200人左右,创作杂剧不少于500种,而带插图的话本则具备了除说书故事提纲以外的图画欣赏功能,元青花人物故事纹在题材上得益于此,无论是反映历史故事,还是才子佳人、道教仙人等,其画面内容大多取材于当时流行的杂剧、戏曲,尽管有的未见传世剧本,但从大部分元代青花瓷上的人物故事纹饰图案源自于这类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话本艺术,可见市井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了民众的业余娱乐生活,加速了历史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成了手工业装饰艺术创作的源泉。

5 结语

元青花人物故事纹是元代帝国风貌的展现,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它使元青花的纹饰表现出了与以往和后世相当明显程度的不同,尤其对于明清两代青花人物纹饰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元青花人物故事纹饰是在元话本、杂剧艺术及其影响下的社会审美观而产生的,它融合了戏曲故事背景,结合人们的现实生活,以瓷器为媒介基础进行了再创作表达。元青花人物故事纹饰的出现,对于陶瓷纹饰的发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产物,到了明清两代,元青花的装饰传统依旧延续并赋予更多的寓意。

注释

①倪亦斌.看图说瓷[M].中国书局,2018(1),p87.

② 呼斯乐.蒙古族首饰研究[D].山东大学,2019.

③倪亦斌.看图说瓷[M].中国书局,2018(1),p92.

猜你喜欢

鬼谷子元青花下山
翰墨乾坤
胖虎下山
双下山
郭德纲巧用寓言劝爱徒
最贵“福禄”元青花 元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拍卖价5681万元
鬼谷子考查学生
小猴下山
下山的路
千古第一奇人鬼谷子的书为何被禁千年
从考古发现看元青花在海内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