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陶瓷设计中莲纹样装饰艺术研究

2022-08-19王志昊

陶瓷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纹饰莲花纹样

王志昊

(意善瓷画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0 引言

古往今来,莲花是画家和诗人的创作题材,留下不少名篇佳作。在装饰艺术上,莲纹样占据非常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佛教传入以来,莲纹造型艺术更得以广泛推广应用。而且,生活中莲花也象征着吉祥,寓意家道昌盛、人世绵延。但是不同朝代阶段,随着社会变迁发展,人类文化理念和审美意识变化,以及陶瓷工艺的发展,传统陶瓷设计中莲纹装饰呈现别样的艺术特点。只有将不同陶瓷作品中莲纹装饰演变特征研究清楚,才能全面理解莲纹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

1 魏晋南北朝:青瓷莲纹碗盘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盛行,推动了莲花纹饰在全社会的推广和盛行。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五胡乱中华造成社会动荡,传统社会关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使得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民族矛盾日渐突出,朝代更迭频繁,战争让贫苦百姓生活无依。而当时的统治者高度推崇佛教,加上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使得佛教大兴,宗教思想也成为普通大众的精神寄托,而莲花纹饰也同样借此大规模普及开来。莲花是净土宗的象征,广泛运用于佛教艺术题材之中,是最为常见的装饰元素之一。陶瓷作为佛教艺术载体,受其影响,以莲花为主体,其他纹饰为辅助的复合纹装饰艺术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主要是容器,具有莲纹装饰的青瓷碗、盘应运而生。从整体上来说,莲花纹通常采用中轴对称构图方式,以中心点或者中心线为基础,朝着其他方向铺设尺寸相等、形状相同的纹样,从而形成一系列对称的整体图案,具有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纹饰规整的艺术特征。魏晋南北朝莲花纹样最流行的装饰手法是二方连续纹样,一种或两种莲花纹连续、重复出现,具有强烈的动感。如图1所示的武昌马坊山出土“南朝青瓷莲花纹碗”,就在碗壁上依照胚体形状绘制了尖瓣仰莲纹,风格古朴,气质清新。莲纹表现手法则采用凸刻,首先在外壁直接绘制出花瓣,然后进一步刻划,最后略微剔除周边部分,从而呈现出一种浅层浮雕的效果,艺术效果非常出色。1975年江西省吉安县出土的“青瓷莲瓣纹盘”如图2所示,为了配合扁矮器型,采用了连续纹样作为装饰,具有较强的协调性,简洁大方,轮廓清晰,莲花纹朴实敦厚,用笔细腻,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图1 南朝青瓷莲花纹碗

图2 青瓷莲瓣纹盘

莲纹也同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最为常见的纹饰,在设计过程中多考虑宗教因素的影响,多采用满装饰的构图方式,为了体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的思想,因此多中心对称形式。

图4 唐三彩转枝莲纹盘

2 隋唐:釉下彩绘莲纹盘和唐三彩莲纹盘

唐帝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顶峰,在文化方面也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积极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艺术,因此南北朝时期盛行的莲纹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转化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开始在民间盛行。相对于南北朝时期的纹饰,隋朝时期瓷器在装饰风格上更为质朴、简洁。如南方地区出土的六系、八系罐,莲瓣纹为了适应其胚体大口丰肩、体形瘦长的特点而上移到肩部;北方生产的四系罐也同样为了适应其胚体腹部凸起而将此前的覆莲纹改为弦纹。发展到唐朝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的全面繁荣,装饰艺术的发展也同样达到了一个顶峰,无论是雕塑艺术还是绘画艺术,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这也同样在客观上对瓷器的莲纹带来了直接的影响。莲花在唐代虽然仍然广泛应用于瓷器的装饰,但是已经不再是佛教的代表,而是成为广大平民百姓的日常装饰物,而莲纹装饰也由此走向成熟。随着莲纹逐渐从陶器移植到瓷器上,莲纹装饰的发展进入一个调整期。由于隋代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唐代为主。

根据目前出土瓷器及其残片来看,唐代洪州窑出产的瓷器是莲纹装饰技法的集大成者,其产品多以莲花纹为装饰,一般直接在泥胚上压模,直接刻画莲花纹饰。隋朝及以前,莲纹在瓷器上的使用始终局限于规格化、图案化的范畴,直到釉下彩绘新技法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了这一局面。如图3所示的长沙窑釉下褐绿彩莲花纹碗在莲纹的使用上就非常有特色,采用釉上与釉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碗口部分以对称的方式增加了四块褐色斑块作为装饰,在碗底绘有莲花纹,艺术价值极高。

图3 釉下褐绿彩莲花纹碗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唐代陶瓷纹样当属转枝构图装饰,具有代表性作品为唐三彩转枝莲纹盘(图4)。盘体的中心位置采用顺时针环绕莲花纹的方式布设,展现出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转枝构图装饰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借助柔软、婉转的枝叶,随意布设莲花花朵,不影响整体均净视觉感受基础上,点缀灵性的叶片的一种装饰方法,在唐代瓷器中有着大量的应用。

隋唐时期莲花成为陶瓷莲纹装饰的主体部分,并且达成了更高的艺术成就,莲纹的形态更为舒展,生机勃勃的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生活化、情趣化发展趋势,人文意识表现得更为明显,逐渐摆脱了前朝时期宗教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整体风格还是题材选择,都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更为富有民族气息。

3 宋元:宋白釉剔莲花纹枕和元青花鸳鸯莲花纹盘

作为我国陶瓷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宋元时期涌现出大批量优秀陶瓷作品,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不仅釉色品种迅速增多,而且装饰题材也更为繁荣。莲纹始终是北宋早期最为常见的陶瓷纹饰,而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则出现了荷塘风光在内的一系列民间组合图案装饰,极大地提升了陶瓷作品的艺术性。

著名的磁州窑凭借首创的剔刻技法而使得其陶瓷产品闻名海内外,其纹饰线条清晰、黑白分明。如,宋代白釉剔莲花纹枕(图5),正面部分采用了荷花配合荷叶的构图方式,并借助侧面折枝增加了一分可爱的气质。莲纹构图采取装饰形象偏向绘画方式,因此虽然莲花在创作过程中必然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图案之内,但是用笔方面却始终融汇中国传统水墨画六法的骨法。虽然仅仅是图案,但是却能够有效地表达出莲花的精气神,生动活泼而气韵充盈。

图5 白釉剔莲花纹枕

元代时期一般将莲瓣纹称之为“八大码”,在当时的青花瓷器中有着大量的使用,一般以外粗内细的两条线作为主体轮廓,并伴有鲜明的棱角;通常在绘制中在莲花瓣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用“八宝”加以填充。莲池鱼藻、莲池鸳鸯是元青花中主题纹饰中较为流行的两大主题。如,图6元青花鸳鸯莲花纹盘中,就使用了鸳鸯戏莲为主要内容的纹饰,鸳鸯戏水在莲花之间,画面精细、纹饰严谨,多层花纹之间采用青花双圈为间隔,不同花纹之间层次分明,艺术感非常强,而且画面及其饱满。

图6 元青花鸳鸯莲花纹盘

绘画艺术在宋元时期开始突破传统载体的限制,在陶瓷领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也使得陶瓷艺术从此前的实用为主,逐渐分离出部分以欣赏为主的品种,如磁州窑所开创的剔刻技法等。从元代开始,青花装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而莲纹所具有的美好寓意亦在这一时期开始深入民心。这一时期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之下,莲纹装饰在构图方面更多的选择了绘画式构图。

4 明清

明清时期,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和完善,瓷器艺术进入发展的又一个高潮阶段,无论是纹样还是釉色,都达到了我国封建王朝的顶峰。而在这一时期内,莲纹也同样是瓷器装饰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种纹样之一。在当时,莲花纹饰题材种类繁多,分类细致,并且在艺术处理之后而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也是明清瓷器纹饰更为丰富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清朝时期,继承明朝纹饰精髓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创新,为装饰语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重叠式构图始终是明清瓷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莲纹装饰构图方法,主题部位集中于中间部分,边饰多以多层次图案为主,一般不超过8层。构图相对严谨,追求画面的均衡感。明朝宣德红彩缠枝莲托八宝纹三足炉(图7)采用图案化重叠式构图形式,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托八宝纹,枝蔓双勾填色,穿插自如;莲花层次明晰,叶片变形夸张。主题突出,具有非常理想的装饰效果。

图7 缠枝莲托八宝纹三足炉

清顺治青花荷莲鹭鹭纹花瓤(图8)采用中国画式构图形式,外壁绘荷莲,水草、洞石花鸟纹、蕉叶纹,层次清晰,布局和谐。

图8 青花荷莲鹭鹭纹花瓤

事实上,发展到明清时期,本文中所重点介绍的莲纹装饰已经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展现生活格调的一种装饰,并且被赋予了诸多吉祥寓意。而在瓷器莲纹的装饰技法方面也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包括珐琅彩、五彩、粉彩在内的多种技法。从整体上来说,这一时期莲纹装饰无论是装饰部位还是总体构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5 结语

莲花纹作为我国传统陶瓷纹样,始终为陶瓷领域学者、专家们所关注和重视。早在春秋时期,莲花纹就已经开始作为装饰纹路使用。莲纹本身所蕴含的高洁、富有的内涵,始终为历朝历代文人骚客所推崇,无论是北朝的瓦当还是元代的青花,乃至后续明清瓷器,莲纹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数千年的发展之中,莲纹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也展现了瓷器构图的历史演变。隋唐的转枝构图继承与南北朝;而到宋元时期,构图方式则更为灵活、多变;清朝时期陶瓷的发展进入巅峰时期,更是推动了莲纹装饰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猜你喜欢

纹饰莲花纹样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云莲花灯
雕漆纹饰的修复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莲花湖『变身』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