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油电泵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改善

2022-08-19李文超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电泵扬程油井

李文超

(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力神泵业技术研发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油田实际投入开发过程中,随着持续性开采,地下状况处于运动和变动中,此类变化均可依托生产井的油、气、水和压力的指标反映。油井选取潜油电泵进行采油时,动态化是掌握和分析潜油电泵运行特征规律,分析油、水、气处于油层中实际运动规律和分布状况,对于保持油井稳产十分关键。潜油电泵自身以大排量、高扬程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原油生产中,最为当下使用频率较高的采油方法。结合当下实际应用状况,选取潜油电泵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促使其实际运行工作中效率难以提升,有必要深层次分析电潜泵效率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保证选泵正确、合理,提高潜油电泵自身工作效率。

1 潜油电泵优势及工作基本原理

随着当下潜油电泵良好发展,其并非以单一性设备存在,而是以整套系统存在,潜油电泵系统硬件包含井下温压测控装置、潜油电机、保护器、分离器、潜油离心泵等构成,潜油电泵系统关键作用在于高扬程、大排量流体举升。潜油电泵工作基本原理为将潜油电泵、保护器、油气分离器等全部放置于井内,最大限度应用电能,充分采取一系列举措将电压传递至控制柜内,并充分将潜油电缆为核心媒介,实现电能全生命周期传输,完成电能转变为机械能,促使潜油泵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潜油泵内部各构件压力进一步提升,潜油泵出口部位到达潜油电泵机组要求的举升扬程,最大限度将井液提升至地面,充分以地面管线为核心,最终将其传输至集输系统内部。电泵采油正常条件下,作为一个能量动态化转化的过程,能量的每次传递和转化,均会存在一定的损失。潜油电泵优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整个操作较为简易、管理便捷,可实现大排量采液,该泵还可将油井中位于上方水层水转注于下方注水层中;可更佳应用斜井、水平井和海上采油;可以安装井下压力、温度等传感器,可实时将相关测试信号传递至地面,做好测量读数。

2 潜油电泵井系统效率公式计算及与相关参数的关系

2.1 系统效率与油井相关参数关系式推导

为从源头提高整个潜油电泵井系统工作效率,需积极结合当下实际状况,掌握其相关的计算公式,明晰与其相关的指标参数,以此为后续深层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供保证。潜油电泵自身系统效率与多个因素相关,与潜油电泵自身有效效率成正相关,与地面实际输入功率成反比,实际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η为潜油电泵自身实际效率,%;P2为潜油电泵有效功率,kW;P1为地面输入功率,kW。

潜油电泵自身机械效率,主要与潜油电泵实际输出效率成正比,与潜油电泵输入功率成反比,其自身实际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η机械为潜油电泵机械效率,%;P4是潜油电泵输出功率,kW;P3为潜油电泵实际输入功率,kW。

2.2 系统效率与选井选泵及油井运行相关参数间的关系

从上述系统计算公式可明晰系统效率与多个相关参数密切相关,机械效率越高,潜油电泵工作状况下机械损耗较少,整体系统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正式工作过程中电流增大的同时随着电缆实际损耗也随之显著升高,与整体实际系统工作效率成反比;随着潜油电泵工作扬程不变,下泵过程中随着其深度逐步减少,系统工作效率较高;下泵深度固定过程中有效扬程越大,促使整个系统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潜油电泵实际运行工作效率的大小,并非是单一性相关系数所决定,而是取决于电流、有效扬程、下泵深度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选井选泵合理选择相应的参数。基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排放效率处于80%~120%时,电泵自身机械效率较大,整个系统工作时效率更高。

3 潜油电泵系统效率低原因分析及优化建议

3.1 系统效率低原因分析

潜油电泵实际工作过程中,自身系统效率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需充分结合实际状况,不断深层次分析其低效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选井和选泵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潜油电泵井优化难以有序开展,关键在于油井正式选择过程中,并未综合性收集相关资料信息,进一步开展优化设计过程中需高效的参数做以支撑,促使其完善性、时效性无法保证,一定程度影响潜油泵正常工作。潜油电泵井具体设计工作开展中,多依附于主观经验和生产实际状况进行优化,实际优化相关参数时难以精准性掌握油井自身相关参数,促使油泵选井过程中最终成果与初期设计目标不尽相同,促使电泵井工作效率低下。

(2)潜油电泵库影响。油田正式开发过程中,涵盖油井自身数量较多,不同油井内部实际开采状况不一,各油井实际生产方式状况不尽相同,各扬程和排量的电泵均拥有一定的库存,具体实践过程中仅可选取与最终计算结果最为接近的潜油电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中电泵参数与实际预期标准需求的电泵存在差距,所以促使系统效率下降。

(3)气体和黏性液体的影响。一方面,处于油井产气量较大条件下,气体处于整体排量中占比较大,一定程度导致产液量大幅度降低,泵实际工作效率低下;大量气体导致液面实际测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最终系统效率测量缺乏精准性。另一方面,黏性液体影响。稠油井或原油乳化较为严重的井,液体进入流道后自身实际阻力增大,促使电泵机械效率降低,整体实际耗能增加,整体系统自身效率便随之降低。

(4)油井出砂结垢的问题。油井长周期内处于工作状态,产生结垢等现象增加流道堵塞风险,变更原有实际系统工作状态,不利于整个油井实际正常生产,整体系统效率降低。

3.2 潜油电泵系统效率提高策略和建议

为从本质层面保证潜油电泵系统运行可靠性,需积极从多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消除各类影响系统运行效率因素,为后续高效、正常运行提供支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应充分以油藏部门做好联动,预先做好数据资料共享。可充分应用多元化的数据监测数据装置、井下测压实际装置,联合计算机装置实施动态化监测油井,获取完整、精准的油井资料,积极掌握地层供液实际状况,为后续选泵选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2)针对具体的单井,结合当下已经获取的数据信息绘制相应的单井IPR曲线,对流压和产液量实际变更和形式进行精准性的估测,以此科学、合理选取相应的排量、扬程和下泵实际深度,促使其自身匹配度较高。正式运行生产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动态化监测工作,始终确保潜油电泵运行处于合理工作状况下,延长其实际生产年限,提高生产产量。实际潜油电泵、电机、电缆等实际选择过程中依照以下方法实施:

第一,潜油电泵的选择。应从生产厂家提供的潜油电泵中选取合适的电泵,需结合油井自身出砂、腐蚀等特殊状况,选取合理的防研磨、防腐类型的潜油电泵,应将设计产液量与泵性能曲线上相吻合最高效率实际流量进行对比,选取潜油电泵工作范围内接近高效率流量的潜油电泵。两种泵自身高效率、流量较为接近的状况下,建议直接选取性能曲线中压头较小的潜油电泵。

第二,电机的选择。潜油电泵设计工作完成之后,便可计算潜油电泵处于生产过程中实际所需的刹车马力,进而合理选取电机。电机选择需综合性考量套管自身实际局限性,电机自身外壳实际尺寸应不超过套管内径,具体实践过程中,电机自身外径需超过实际选取潜油电泵外壳自身尺寸。电机选取工作完成之后,需精准性检验电机实际冷却成效,正常状况下流经电机自身壳体表面自身流体速度超过1英尺/秒时,便可吻合电机实际冷却基本要求。

第三,保护器和电缆的选择。工程实践过程中,可充分结合以往经验合理选取承载止推、传递能量和密封性能较佳的保护器,且保护器自身外径与常规泵壳外径应实现统一,结合实际油井生产状况,合理选取保护器。电缆选择和设计过程中,主要涵盖实际尺寸、类型及长度,电缆尺寸主要取决于电压降、电流量、套管间隙,电压降通常要求电压自身损失不超过电机自身额定电压的15%。

(3)加强油井管理。油井正式管理过程中,转电泵油井和检泵井中,处于油压、流压和液面深度等参数的基础上明晰扬程,配液基础上合理选取相应的排量,促使整个生产过程中沉没度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正式运行中潜油电泵井,需从实际生产为切合点,不断对其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此精准性保证其高效化工作。加强潜油电泵自身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作为当下提高潜油电泵系统实际生产效率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强化和应用潜油电泵工艺技术,力争将各类干扰因素予以消除,促使潜油电泵设备处于最高效率运行状态下生产,提高潜油电泵井自身系统效率的基础上,还可延长整个电泵设备实际运行年限,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

(4)优化系统配置,降低摩阻损耗。第一,结合油井实际生产状况,选用工作效率较高的分离器从本质层面解决气体对泵的干扰,从本质层面加大液体进入井泵实际占比,从而提高整体系统工作效率。第二,选用大流道电泵,需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落实表面处理工作,显著保证机械工作效率及质量。正常状况下若导轮处于工作状况下,其外部流体自身粘性增加,导致其流速显著降低,内部实现摩擦力较大,耗损能量较多,系统整体工作效率降低。相较于正常电泵工作状态,大流道电泵自身实际工作面积显著增大,可进一步缓解改善电泵结垢,减少因摩擦带来的多余损耗,保证整个系统应用效率。

(5)选用高电压低电流电机。结合油井实际工作状态,计算电泵系统自身实际耗损,需充分将电缆工作实际耗损功率纳入,选取电机需综合考量该因素。

电机自身处于功率相同状况下,高电压工作状况下电泵自身电流较小,可减少潜油电泵实际电能耗损,实现节约电能的风险,提高整个系统运行效率。可建议选取变频调速装置,保证供排关系的变更,潜油电泵正式应用过程中变频调速技术可科学、合理调整电机实际转速,从源头保证潜油电泵实际工作性能与油井生产能力相匹配。

4 优化实际案例分析

某油井实际优化之前电泵实际参数为,自身排量为100m3d-1,扬程为2000m,功率为56kW,电压为1173V,电流为40A,下深和沉没度分别为1994m、1896m,对其进行整体优化之后,其各项参数均有所调整,自身实际排量提高至150m3d-1,扬程为1500m,功率为72kW,电压为1200V,电流为50A,下深和沉没度分别为1502m、829m。该油井实际潜油电泵优化系统效率相关参数如下,正式优化之前动液面为98m,有效扬程为41.76,有效功率为0.92kW,输入功率为58.96,系统效率为1.56%,对其进行优化之后动液面提高至673m,有效扬程为697.9,有效功率为23.99%,输入功率为66.44%,系统效率为36.1%。从整个数据信息显示,电泵井优化之后促使动液面有所下降,提高扬程,产量显著增加,有效功率和系统功率大幅度提高。以此表明,合理选取电泵,作为提高电泵工作系统效率的核心。

5 结语

合理化选取潜油电泵自身排量和举升高度,可从本质层面提升该系统工作效率,为提高产量和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做支撑。需积极明晰潜油电泵自身构成和工作原理,从实际计算公式中获知与系统效率相关的参数信息,深究其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从本质层面提高整个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出相匹配的解决措施,提高电泵实际工作效率,延长整个电泵设备运行寿命,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电泵扬程油井
变频器应用于潜油电泵井的节能探讨
给水泵扬程曲线斜率的研究实践
轴流泵装置性能曲线马鞍形区的特点及应用
一种适用于大井斜的潜油电泵井单流阀
油井遭袭
高温高压屏蔽式电泵螺栓计算优化分析
蜗壳式离心泵外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
火电机组公用电泵系统介绍及逻辑设计
抽油井杆管防偏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油井作业压裂酸化及防砂堵水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