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胸部肿瘤外科病区的精细化管理
2022-08-19舒进周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
舒进,周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 20003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通过积极防控和救治,我国境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暴发和少数境外输入病例。由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存在,新冠肺炎在我国传播和扩散的风险也将持续存在[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其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专业化为前提,以系统化为保证,以数据化为标准,采用信息化手段,从而提高管理效果,改善服务质量[3]。为保证患者、陪护家属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我科对病区院内感染防控采用精细化管理策略,目前没有发生在院人员以及离开医院人员感染的情况。
1 管理方法
1.1 制定专业化病区防控措施与标准 在医院感染科的指导下,医院护理部与医务科、院内感染科共同制定新型冠状肺炎预防与控制制度。
1.2 病区内的精细化管理
1.2.1 病区入口的管理 ①要求进入病区的所有人员戴口罩,遮住口鼻,必要时发放口罩;②设置快速手消毒液放置点,督促所有人员注意手卫生;③对于进入病区的患者、家属、访客(第三方人员、维修师傅等)进行体温测量,对于体温大于37.3度人员嘱其休息15分钟后复测,复测后体温仍不正常的联系医生,谢绝其进入病区;④患者入院当日填写入院确认单,询问其流行病学史,让其手机扫码或发短信查看14天活动轨迹,排除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患者本人无发热、咳嗽、流涕、咳痰、胸痛、肌肉酸痛/关节痛、气促、腹泻等症状;患者行程码和健康码均为绿色[4],不得处于社区健康监测期间,提供3天内上海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收治入院;⑤做好访客登记,患者及家属离开病区做好登记;⑥住院病人查看腕带,家属查看身份证和陪护证,信息匹配,方可入病区;⑦对于症状可疑、流调可疑、发热人员做好信息登记,留置到发热临时隔离点,严格封闭管理,转运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
1.2.2 病区陪护家属管理 非必要不陪护,停止家属探视[4]。①每位住院患者只允许一名固定家属陪护,陪护人员需具备良好的健康状况,能承担照顾患者的任务,术前谈话等事项告知后也能承担签字责任;②为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便捷患者及家属就医流程,我院实行“住院陪护证”在线申领,陪护家属获得病区授权允许后可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上申请陪护证;实行一患一陪,每位陪护人员仅可申请一名住院患者,不得随意更换。申领前,陪护人员需准备好3天内上海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健康码、行程码(14天活动轨迹排除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当日照片,不得处于社区健康监测期间,如实填写健康状况表。家属申请成功后,在手机内生成电子陪护证。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家属开具纸质陪护证,陪护证不可外借,违者将被取消陪护资格;③陪护家属陪护时要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不允许在病区内聚集聊天或串门;④陪护家属需配合护士完成在院期间每7天复测一次核酸,每日两次测量体温的义务(时间分别为6:00、14:00),如体温≥37.5℃,则不能继续陪护;⑤对于
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换陪护家属的患者,应事先提交书面申请,注明更换原因并交医生签字同意,由病区护士长审核后方可更换;⑥陪护家属不可离开医院,若离开医院则取消其陪护资格。
1.2.3 病区患者管理 ①患者一旦进入病区便不可离开医院,在院期间患者每7天需要复测一次核酸;②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做好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③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是新型冠状肺炎的易感人群[5],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会对患者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有助于抵御外源性入侵;④坚持胸外科常规的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拍背,有效咳嗽咳痰;⑤患者体温超过37.3℃时,由医生判断发热原因,如果是肿瘤疾病本身或者手术导致的发热,则对症处理,按原方案治疗并继续监测体温直至出院;如不是疾病本身导致的发热,则启动应急单间隔离病室;⑥根据疫情变化,及时梳理在院患者情况,按照市防控指挥部要求做好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患者和陪护的疏导,评估病情,暂缓治疗,出院隔离观察,对于不能出院的患者单间隔离严密观察;⑦病区发现可疑发热病人时(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不明原因呼吸道症状),若需要做CT,陪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外科口罩、隔离衣、工作服、帽子、手套),并引导病人(戴好一次性口罩、手套)从病房污物梯按既定线路转运。检查后请当班医生确认患者影像,若不能排除,上报医务科、院感科。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戴N95口罩),把病人转运到隔离病房,转运时疏散路线上的人群。之后,后勤保障中心要做好CT室、转运路线上的所有相关物品的消毒工作。
1.2.4 疫情期间普通病房消毒制度 ①病房内要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至少30分钟;②物体表面采用1000PPM有效氯擦拭或消毒巾擦拭消毒,地面采用1000PPM有效氯擦拭,每天3次,频繁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卫生间抽水按钮等每天擦拭3次(白天每4小时一次);③患者出院时按患者出院终末消毒流程进行;④在每个家属谈话后,对家属谈话室进行物表1000PPM有效氯擦拭或消毒巾擦拭消毒;⑤责任护士工作结束后用75%酒精擦拭工作平板电脑和扫描枪。
表1 2021年12月1-3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稽查结果
1.2.5 病区工作人员的管理 在公共场合,病区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少聚集,不扎堆,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加强疫苗接种,无特殊禁忌证应完成疫苗接种[1]。①医院成立专人专班落实执行每日体温监测和零报告制度,做好每日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实行强制报告个人健康状况的规定;②全体医院职工从工作人员通道刷卡通行,设备支持职工卡、身份证、健康码或人脸识别,测温后通行;③全体医院职工原则上不离沪,确系特殊情况需要紧急离沪的,须经医院党政负责人同意方可出行;④由外地返沪,必须严格按规定实施居家健康管理7天,实行两次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时间至少72小时,检测报告为阴性后方可返岗上班;⑤根据不同岗位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技术规范,正确佩戴帽子口罩,严格注意手卫生;⑥需近距离检测患者及家属体温或询问流行病学史的医务人员,应穿戴帽子、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普通隔离衣及乳胶检查手套;⑦其他医务人员“四件套”不可缺:穿戴帽子、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检查手套,如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操作时加戴护目镜或面屏。
1.3 系统化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1.3.1 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培训①制作系统的培训教材,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防护用品使用的视频,及时发布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及信息等;②利用手机APP护理助手或医会宝直播网络课堂的形式完成集体授课[6],通过微信完成实时签到,全员全程参与并通过考核;③护理部工作日进行常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督查,每日发布《新冠肺炎防控护理部通讯》,反馈巡查存在的问题,通过微信工作群传达给科室每一位工作人员;④通过微信工作群及时更新全国中高风险地区信息汇总表,做好在院患者、陪护家属、工作人员和同住人近14天相关地区旅居史和接触史的流行病学史调查,有情况及时上报人力资源部和医院感染科;⑤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演练,一旦科室内发生疫情,应急预案能第一时间启动,并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1.3.2 对患者及陪护人员实施多模式宣教 ①加强病区内健康教育宣教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使患者及陪护人员适应疫情常态化就医习惯的改变,要对疫情时刻保持警惕,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②医院宣传部门制作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宣教资料;③病区采用张贴告知书、海报,播放视频、PPT等进行宣传,责任制护士对患者和陪护人员通过演示、检查纠错等方式做好宣教工作。
1.4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沟通 病区应对重大疫情,有大量的协调、通知、汇总等信息需要沟通,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特点要求人群不能聚集。科室取消集中开会,建立科室工作人员微信群,责任到人,有效沟通,重要消息闭环传达,并及时反馈收到的消息。医患之间取消集体宣教形式,采用微信公众号发送宣传资料,利用病区公告栏和病区电视播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和疾病宣教内容,制作健康教育小册子方便患者及其家属阅览。
1.5 数据化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改进 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楼栋、病区等最小单元,压实各级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数字准。加强监测和预警,做好高风险人群、重点人群定期核酸监测,做到应检尽检,做到精准防控。每日由护士长以数字报表形式上报病区工作量、患者人数、发热人员筛查情况,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落实自查结果。护理部汇总统计,分析存在问题并进行改进。
2 结果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科无家属、陪护人员、工作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稽查结果见表1。科内工作人员口罩佩戴率、流行病史筛查率、环境医疗用品消毒率均为100%。患者及家属在病区入口处的口罩佩戴率100%,家属公众场合口罩佩戴正确率83%,患者公众场合口罩佩戴正确率90%。
3 讨论
3.1 精细化管理对疫情防控的必要性 医疗机构承担着发热患者诊断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包括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救治、核酸检测以及日常诊疗等多重任务,在为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疫情防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的同时,也面临较高的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风险[4]。精细化管理可对既定目标进行合理化分解细化,使相关工作流程化繁为简[7];该管理模式可使医院的各部门之间联系起来,各个业务流程得以进一步优化整合,进而提高医院管理质量[8]。
3.2 精细化管理策略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的落实 病区责任护士是对患者和陪护人员进行流行病学筛查的主要工作人员,也是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筛检和切断传播途径的防控举措中承担重要角色。抽查结果显示,病区入口的口罩佩戴率,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告知、环境及医疗用品消毒落实率为100%,说明科室精细化管理保障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3.3 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卫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重点 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卫生是切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佩戴口罩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因此也是最重要的手段[9]。佩戴口罩首先是保护他人,同时也能保护自己。口罩是防范病毒传播最好的屏障[9],能将偶发病例的病毒扼杀在传播初期阶段。抽查结果显示,病区内公共场合患者和家属口罩正确佩戴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大众日常不习惯戴口罩,因此,仍要加大宣传和督促力度。
4 小结
胸部肿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和发热。肿瘤患者作为高危易感人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全体医务人员均要全力以赴,医院病区的高效预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关应对经验仍有待在实践中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深入探讨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