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社会支持、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22-08-19张先庚王红艳刘林峰张夏梦
张 文,李 鑫,孙 坤,张先庚,王红艳,刘林峰,张夏梦
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2.成都医学院 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成都 610500);3.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成都 6101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机构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之一[1]。研究[2]显示,高血压是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常伴有衰弱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身心状况及社会功能较差[3]。研究[4]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患病率高达44.3%,高于社区和医院老年患者。老年人衰弱可导致跌倒、谵妄、残疾、死亡等不良结局,降低其生活质量[5]。研究[6]显示,良好的社会支持是老年人改善衰弱的有效途径。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照护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1年2—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某5所养老机构的4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7]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2)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虽然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也诊断为高血压。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入住养老机构时间≥6个月;3)意识清楚、语言表达及沟通无障碍者;4)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存在视听、认知、精神障碍或严重器质性疾病;3)不愿参与者。本研究调查者经过统一培训后,对符合纳入标准且知情同意的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442份,剔除不完整问卷17份,有效问卷425份,有效率为96.2%。
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筛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根据调查目的和查阅文献自行设计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合并慢性病数量、患高血压年限、血压控制状况、自我管理能力等。
1.2.2 衰弱筛查量表 该量表由国际老年营养学会提出,主要用于评估老年人的衰弱状况[8],包含疲劳、耐力减退、自由活动下降、多病共存、体重下降5个条目。各条目评分为0~1分,总分为0~5分,其中0分表示无衰弱,1~2分表示衰弱前期,≥3分表示衰弱,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2[8]。
1.2.3 SSRS 该量表由肖水源[9]编制,主要用于评估调查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3个维度(共含10个条目)。量表总分≤22分表示低水平;23~44分表示中等水平;45~66分表示高水平。各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0.94,重测信度为0.92,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10]。
1.2.4 PSQI 该量表由美国匹兹堡大学Buysse等[11]于1989年编制,主要用于评估调查者的睡眠质量状况,共包含24个条目,其中自评条目19个和他评条目5个。量表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各维度评分为0~3分,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12]。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SSRS、PSQI得分比较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79.15±6.53)岁,不同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合并慢性病数量、血压控制情况、患高血压年限、自我管理能力在衰弱、SSRS及PSQI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得分在不同性别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特征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SSRS、PSQI得分比较[分,n(%),M(P25,P75)]
2.2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社会支持、睡眠质量得分情况
425例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得分为2.25(1.00,3.00)分,其中无衰弱者48例(11.3%),衰弱前期者164例(38.6%),衰弱者213例(50.1%);社会支持总分为31.87(30.00,34.00)分;PSQI得分为7.52(6.00,9.00)分(表2)。
表2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SSRS、PSQI得分情况 [分,M(P25,P75)]
2.3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社会支持、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661,P<0.001);衰弱得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701,P<0.001)(表3)。
表3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社会支持、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
2.4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多因素分析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历、合并慢性病数量、社会支持、睡眠质量为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表4)。
表4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发现,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衰弱现象,与国外研究[4]结果一致,但低于国内研究[13-14]结果,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研究地区的差异性有关。但总体而言,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程度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学历、合并慢性病数量、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为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15]结果一致。女性衰弱程度高于男性,原因可能在于:1)本调查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女性偏多,且高龄者居多;2)相对男性而言,女性更看重来自家庭或配偶的关爱所获得的幸福感[16]。入住养老机构后,老年高血压女性患者的家庭功能缺失,来自家庭的支持减少,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其衰弱更加突出。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历越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程度较低,与Chudiak等[17]研究结果一致。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个体应对外在应激事件的效能。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对衰弱或疾病的认知越好,能主动寻求帮助和获取信息,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依从性及对生活的态度较积极,因此其身心衰弱程度较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病数量越多,其衰弱程度越高,与相关研究[18]结果一致。其原因在于:1)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存在运动量低、抵抗力低等情况,其患病时间越长,血压控制越难,衰弱越严重;2)老年高血压患者若合并多种慢性病,多存在多重用药情况,其服药周期较长,面临预后不良、多器官并发症等风险,更易出现身心衰弱。
3.2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现状
本研究发现,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总分接近国内常模(34.56±3.73)分[19],但高于相关研究[10,20]结果,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养老机构性质不同有关。社会支持是指个体通过社会互动或联系,从其他个体、社会团体与组织中获得物质、精神等支持的总称[21]。Luger等[22]研究显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缓解老年人的衰弱程度,而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高龄、疾病负担重、社交能力及范围缩小、情感支持下降等因素,其社会支持来源相对贫乏。
本研究中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PSQI得分低于相关研究[23-24]结果,但均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不佳,且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和睡眠时间不足。其原因可能在于:1)老年高血压患者神经血管功能受损,睡眠质量下降;2)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负担较重、病程周期较长,易出现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睡眠问题会因疾病的不断加重而加重,若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睡眠问题则更加突出[25],反之又会加重衰弱,形成恶性循环。
3.3 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社会支持、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与Duppen等[26]研究结果一致,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衰弱程度越低。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增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降低抑郁不良情绪,并能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进而降低老年人的身心衰弱,提高其生活质量[20,22]。
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与张小梅等[13]研究结果一致,即睡眠质量越差,其衰弱程度越严重。王会会等[27]研究表明,睡眠可通过抑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衰弱水平,而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易引起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应,从而加重其身心衰弱。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程度较高、社会支持水平中等且睡眠质量较差;衰弱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性别、学历、合并慢性病数量、社会支持、睡眠质量是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养老机构照护者应高度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问题,以降低其衰弱程度,促进老龄化健康发展。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纳入样本较少,未来可开展大样本、多中心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促进人口老龄化健康发展提供更多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