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及征集结果初报

2022-08-19孟丽梅胡晓亮吕树作刘瑞芳郭晋太牛季娟李玛瑙郭建庄

中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洛阳市种质普查

孟丽梅 胡晓亮 吕树作 霍 红 刘瑞芳 郭晋太 牛季娟 李玛瑙 郭建庄

(1 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2 河南省洛阳市种子管理站,洛阳 471000;3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种子管理站,洛阳 471100;4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洛阳 471500)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1-3],我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等[4],农作物种质资源因其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环境变化而急剧减少,地方品种大量消失,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5-8],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大对濒临灭绝的野生种质资源以及一些特异资源进行抢救性普查和收集,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种质资源利用研究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当地技术部门协助、村民配合的方法,以洛阳市10 个县(区)2020年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为基础,对地方品种、野生资源、选育品种3 类种质类型的普查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洛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1 普查地概况

洛阳市地处河南省西部,34°32′~34°35′N,112°16′~112°37′E,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临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面积占45.51%、丘陵面积占40.73%、平原面积占13.76%。境内河流主要属黄河流域,东北部为伊洛河平原,其余大部为豫西山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晴和、冬季干冷的特点,表现出气候干旱、雨水集中、日照充足、雨雪稀少的显著特点。热量、降水量随时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2.2~24.6℃,无霜期210d 以上,年降水量528~800mm,年日照为2200~2300h,年均湿度60%~70%。洛阳市土壤有2 个大类、5 个亚类。棕壤土分布于海拔800~1000m 以上山地;褐土分布面积最大,各县(区)均有;潮土分布于河滩地带;沙疆黑土分布在汝阳县东北,面积小;风沙土在黄河岸风口处,面积极少。

1.1 普查时间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要求,2020 年7 月洛阳市启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12 月基本结束第一阶段普查任务,收集资源已移交指定单位进行资源鉴定。

1.2 普查对象对洛阳市栾川县、孟津县、偃师区、伊川县、汝阳县、嵩县、洛宁县、宜阳县、原吉利区、新安县10 个县(区)进行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主要对地方品种、野生资源和选育品种3 类种质类型进行了普查,普查的作物种类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牧草绿肥等。

1.3 普查方法通过宣传发动会议以及成立专项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本次普查由洛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县(区)有关单位配合进行调查、摸底种质资源情况,洛阳农林科学院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当地的种质资源普查,对普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并填写汇总“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种质资源征集表。

2 普查结果与分析

2.1 种质资源普查情况采用2020 年普查到的种质资源数据,从表1 可知,普查到的243 份种质资源中,各县(区)均有不同品种、群体状态出现,主要集中在嵩县、洛宁县、宜阳县、汝阳县等作物种类较为丰富的县。分布最为广泛的是果树,且资源较为丰富;其次是粮食作物、蔬菜和经济作物,其中,粮食作物资源较多的县为宜阳县、栾川县、汝阳县,果树资源较多的县为栾川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

表1 2020 年洛阳市各县(区)种质资源普查情况

2.2 种质资源类型及其分布由种质资源类型统计情况(表2)可知,第1 阶段共普查到种质资源243 份,包括地方品种204 份、野生资源30 份、选育品种9份。从普查结果看,栾川县资源较多,为52份,其次是宜阳县,为42 份,这2 个县均以地方品种居多;洛宁县35 份、嵩县32 份、孟津县26 份、汝阳县25 份、新安县20 份、偃师区6 份、原吉利区3 份、伊川县2 份,涵盖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牧草绿肥等,从表2 中还可以看出,嵩县野生资源较为丰富,其种类也较多。

表2 2020 年洛阳市各县(区)种质类型统计

2.2.1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种类及其分布由作物种类统计情况(表3)可知,共普查到粮食作物96 份,分别为宜阳县25 份、栾川县27 份、汝阳县17 份、洛宁县10 份、嵩县9 份、偃师区5 份、孟津县3 份,包含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大麦、绿豆、豇豆、大豆、小扁豆、小豆、荞麦、豌豆、饭豆、扁豆、黍稷、籽粒苋、谷子、甘薯、马铃薯18 种作物。

2.2.2 经济作物种质资源种类及其分布由表3 可知,共普查到经济作物10 份,分别为洛宁县4 份、汝阳县2 份、嵩县2 份、宜阳县1 份、偃师区1 份,包含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银条、桑树、山茱萸、蓖麻、苏子8 种作物。

2.2.3 果树种质资源种类及其分布由表3 可知,共普查到果树106 份,分别为栾川县20 份、新安县18 份、洛宁县18 份、嵩县17 份、宜阳县14 份、孟津县11 份、汝阳县3 份、原吉利区3 份、伊川县2份,包含作物有棠梨、山楂、杏、核桃、沙梨、梨、枣、柑橘、樱桃、柿、杏梅、野生沙梨、山葡萄、君迁子、欧梨、猕猴桃、八月炸、银杏、板栗、葡萄、桃、杈杷果、李、野生棠梨、野生板栗、毛桃、羊屎豆杏、石榴28 种作物。

2.2.4 蔬菜及牧草绿肥种质资源种类及其分布由表3 可知,共普查到蔬菜30 份及牧草绿肥1 份,其中蔬菜分别为孟津县12 份、栾川县5 份、汝阳县3份、嵩县3 份、洛宁县3 份、宜阳县2 份、新安县2 份,包含作物有韭菜、丝瓜、南瓜、花椒、芫荽、甜瓜、胡萝卜、山药、野胡萝卜、黄瓜、辣椒、洋姜、野生山药、大蒜、白花草木犀15 种作物。

表3 2020 年洛阳市各县(区)作物种类统计

2.3 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成效种质资源普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此次普查工作中,共填写了洛阳市10 个县(区)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填写品种征集表200 余份,包含10 个县(区),涉及100 余个乡镇,收集到种质资源243 份,已经提交种质资源样品70 余份,分别为果树枝条类资源40 余份、种子类资源30 余份,尚有少数种质资源将在后续工作中开展抢救性收集、取样、寄(送)样工作。在现有普查基础上,还将对栾川县、孟津区2 个项目县进行种质资源系统调查,每个项目县抢救性收集各类栽培农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种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80~100 份。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繁殖和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的鉴定评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品种、新技术的使用,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加快了原有地方品种的更新换代[9],从而使得农作物原始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种质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地方种质资源,蕴含着同自然逆境进化所形成的丰富基因资源[10-12]。国家启动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洛阳市被列入此次种质资源普查地之一,这对摸清全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保护洛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防止种质资源消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13]。

从这次普查到的243 份种质资源情况看,洛阳市旱粮作物资源丰富,类型也比较多,主要有玉米、小麦、高粱、马铃薯、谷子以及食用豆类等;收集到的地方品种资源较为丰富,种类也较多,野生资源相对较少,还有很大的收集潜力,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芝麻等,同时,洛阳市果树资源也比较丰富,分布也较为广泛,尤以柿(地方品种)最多。偏远山区往往地方品种、老品种资源丰富,根据此次调查,是否对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山区进一步普查值得探讨。

为积极推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取得实效,贯彻落实好《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实施方案>的通知》《洛阳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洛农〔2021〕37 号)安排部署,2021-2022 年将重点抓好洛阳市孟津县、栾川县2 个项目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为此洛阳农林科学院会同洛阳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制定了《洛阳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为此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本次种质资源收集情况看,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整理和正确鉴定评价,通过性状、特性观察进行核实整理分类,并对种质资源的品质、丰产性、抗病性和其他抗逆性等方面开展系统的鉴定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为培育和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完善种质资源库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洛阳市种质普查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我国唯一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完成改扩建
基于SSR 标记和表型性状构建苦瓜核心种质的研究
洛阳市举办创客教育指导教师培训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相互吹捧
洛阳市中小学体育课中体育游戏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