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

2022-08-19徐明龙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14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城市道路

徐明龙

(北京深华达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北京 102400)

0 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同时保障出行的安全性,但是当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并不是很好。因此,一定要以当前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和对道路交通的需求情况为基础,使交通工程设计更为合理。

1 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

1.1 城市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一般都建设在城市车流量比较大的要道上,既可以贯穿整个城市,也可以环绕整个城市。城市快速路能够将城市各个中心很好地连接在一起,并且还可以作为对外的快速交通进出口,从而产生吸引和聚集效应。因此,在设计城市快速路交通工程时,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对道路交通的需求,通过城市快速路的合理设计,形成城市道路交通大动脉。

1.2 城市主干路

在设计城市主干路时,必须重点突出主干路的实用性。在主干路两侧,通过隔离带的设计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开。综合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在设计道路交通交汇区域时,通过有效措施防止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1.3 城市次干路

城市次干路配合主干路共同组成干路网,起到广泛联系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一般交通道路。城市次干路可不设单独非机动车道,交叉口不设立体交叉,部分交叉口做扩大处理,在街道两侧允许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

1.4 城市支路

城市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

2 城市道路交通的功能

2.1 基本出行功能

城市道路交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基本出行功能,可以给人民群众创造更为便利的出行条件,满足出行需求。对于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来说,车辆通行的规律也有所不同。对于主干道、快速路,全天每个时间段都有较高的车辆通行密度,而对次干道、支路,高峰期车辆通行密度较大,在非高峰期车辆通行密度较低。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需要结合通行车辆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进行基本配置的区分。对于通行车辆密度较大的城市道路,可以适当地扩大路面的宽度。

2.2 景观功能

城市道路也是城市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道路交通的景观功能越来越突出。城市道路沿线的景观更具城市特色,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城市道路工程被称为流动性景观,是结合了点、线、面的立体化生态景观。城市道路景观功能的充分发挥,不单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同时还可以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形成一道富有城市特色的绿色景观带。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通常选择具有较好观赏效果、容易种植并且出现病虫害概率较低的植物品种,另外城市道路周边的绿化带还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3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必须明确其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必须遵循公共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出行利益。在具体设计城市道路交通时,需要结合城市各功能区域的划分,合理地布局道路交通。对于车流量比较大的商业中心区域,应该适当地增加道路交通网的密度,增强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对于聚集较多企业、事业单位的区域,可以结合车流量通行特点,通过潮汐车道的设置,提高车流通行的效率;对于住宅、新校区较为密集的区域,需要注意扩大主、次干路的覆盖面。并且通过微循环交通道路体系的设计,加强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3.2 服务分级原则

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服务分级的原则,对车辆进行服务分级,主要包括城市公交车、通勤车、校车,并鼓励人民群众出行时选择使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减少使用私家车出行。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按照公共服务类型进行道路交通分级。

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众所周知,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各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实现绿色节能。从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未将人流和车流彻底分离,道路地下管线的布局较为混乱,道路交通污染依然存在,交通事故仍有发生。

这些设计问题的存在,不单单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同时还很容易给出行的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行智能化道路交通系统,在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品质的同时,改善道路交通环境。

3.4 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其创造便捷的出行条件。为此,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不单单需要综合分析环境、车辆和人的协调发展,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具有较高便捷度的出行条件。现阶段,一些城市盲道的设计并不是很合理,在盲道上存在障碍物,提示盲道并不是很显著。尤其是在盲道的交叉口处,甚至还存在错误提示,非但没有给弱势群体的出行带来便利,反而危及了弱势群体出行的安全。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快地改正当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4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的要点

4.1 城市道路交通枢纽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枢纽指的是将公交车站、火车站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的中心,并将其作为促进整个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枢纽,促使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更为紧密和科学,以此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在应用城市道路交通枢纽设计技术时,首先按照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组建统一的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城市道路交通的统筹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工作。各地区则需要设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局,并明确各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实现与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无缝对接,从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城市道路交通枢纽设计。其次,整合规划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规划好城市道路交通枢纽。整合交通流量密集区域的道路交通规划布局、用地标准、规划技术、设计技术等,为城市道路交通枢纽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利用动态化规划思维设计城市道路交通枢纽。城市道路交通枢纽设计技术包含很多具有动态性特点的因素,如自然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等。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枢纽时,必须借助动态化思维,更为合理地发展城市道路交通。

4.2 绿色美化设计

在探究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时,必须着重考虑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以此促使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朝着更为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步实现具有规范设计技术和规范生态保护的道路交通工程。为了避免影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加强绿色美术设计技术的应用。为此一定要加强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并通过图像描绘、矢量测量等技术的应用,协调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技术性与生态性,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交通的美化功能,促使城市道路更具美观性,提升城市的形象。另外,在探索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绿色美化设计技术时,还需要明确绿色美术设计技术的使用规范与标准。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城市道路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均会影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促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而从人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不单单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设计水平,同时还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准确地把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进程,创新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模式。因此,在应用绿色美化设计技术时,需要遵循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使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更加科学和美观,从而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增添新的色彩。

4.3 智能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智能收集与分析。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通过现代化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智能化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应该在图像感知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现代化数据库,在传递信息同时,将更多的信息资源应用到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随着信息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合理运用,极大地提高了交通工程的设计水平,推动了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例如,GIS 空间分析系统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撑下,有效地收集了整个城市有关空间地理分布方面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了整理与描述,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智能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提高了智能设计终端的复合性与交互性。

4.4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

在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必须认识到交通设施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交通设施的设计引起高度的重视。合理的交通设施设计,不单能够保障车辆在道路上的顺畅通行,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具体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时,必须综合考虑车辆的通行率,并将车辆通行的安全性作为设计的重要核心与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交通设施自身的基本功能。例如,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标志与标线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标志与标线的设计能够帮助车辆驾驶员及时、准确地了解道路基本情况,确保车辆可以顺畅、安全的通行。

4.5 城市道路交通路段设计

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路段中,为了确保行人安全地过街,需要综合设计行人过街道路的通行空间,尽可能地减少行人过街时对其他车辆通行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在道路交叉口均设置人行道。在具体设计时,需要根据整条道路的实际情况,确定在该路段是否有必要增加人行道的设置。人行道的宽度一般约为3m,可以根据行人对人行道通行能力的需求,合理地增加宽度,将1m 作为增加幅度的单位。人行道的间距需要根据道路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设计。对于城市商业中心区域,需要尽可能地缩小人行道的间距;而对于城市的普通区域,因为人流量相对较小,所以可以适当地增加人行道的间距。总之,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的人行道时,需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

4.6 城市道路交通交叉口设计

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交叉口时,必须确保其与道路的实际交通流量相符,满足交通流量对交叉口的实际需求。并且在设计交叉口时,还应该通过道路设施的合理布局,保证交叉口车辆流通的顺畅性。另外,在设计交通交叉口时,可以增加立体交通节点,使交叉口的交通情况更加合理,使交叉口的设计更加完善。

5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通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还代表城市的形象。但是部分城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很理想,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影响城市的形象。为此,一定要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引起高度的重视,全面地了解当前城市道路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道路交通时,注重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改进,增强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能力,确保车辆可以在道路上更加顺畅的通行,并通过绿色设计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工程的通行功能和景观功能。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EDA技术创新演化与工程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