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处治关键技术研究

2022-08-19田琳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14期
关键词:路基工程施工公路

田琳

(贵州省铜仁公路管理局石阡公路管理段,贵州 铜仁 554300)

0 引言

近年来,公路需求日益增加,原来的公路网已经无法满足通行需求,需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中,既需要完善公路网,也要清除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保障公路运行的安全性。路基为病害多发的部位,并且影响到公路整体的质量,做好路基风险分析,结合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加固或者其他措施,实现全面严格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路基处治技术的要求

一般来说,改扩建工程中会延续老路通过拼宽或者其他方式增加空间,满足人们的需求。路基施工时需对原来路基进行处理,消除质量隐患与问题,促使新旧路基有效衔接,增强路基结构的稳定性,达到建造的要求。路基处治的要求如下:一是经济高效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保障建造质量,同时达到节能环保要求。二是低破坏性。路基处治施工要避免给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和不良影响,若无法避免那么施工后及时恢复。三是安全性。路基处治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安全性的控制。一方面,保障路基施工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要保障公路运行的安全性。

2 实例分析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处治方案

2.1 案例概述

以A 改扩建工程为例,公路长度为24.25km。根据掌握的资料分析,原路基的下层位置存在的地基土,多为软土和淤泥,由于含水量和承载能力等的影响,无法达到要求,需加以处理。路基处理工程中填料为土石混填,并且采用了强夯法处理垫层。在改扩建施工时,分析路基不均匀沉降风险,确定了路基处治技术,保障了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现结合路基处治技术方案设计,进行具体分析。

2.2 新旧路基结合位置破坏机理

公路路基拓宽施工时,新路基通常作为边载施加在旧路基的边坡,边载对旧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主要如下:

其一,新路基填料的重量相当于作用在原路基的重力。

其二,地基土表层的附加应力在横断面上的分布差异很大,尤其是软土地基,由于固结度和应力不同,使得此位置很容易产生沉降风险。经过调查掌握了路基顶面的沉降原因,属于地基沉降引发的风险。工程施工作业中,地质条件良好的位置,产生地基沉降风险相对较低,对建设的路基坡脚能够有效约束,所以拓宽作业时沉降更的多是因为路基自身压缩变形。根据损伤力学能够得知,如果在路基的顶部出现了张拉裂隙,将会引发系列的反应,周围分布的应力也会出现增加的变化,若产生严重的差异沉降,则会使得裂隙继续发育,进而影响到路基下方的性能。

2.3 路基沉降风险的分析与结果

此次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所在的位置是山区,在进行路基拓宽施工时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属于平面应力问题,为掌握更多的路基沉降风险情况,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模拟分析,总计划分为5872个网格。结合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土层性质做简化处理。物理力学参数如下:

一是地基土。密度为1400kg/m;泊松比为0.25;弹性模量为28MPa;黏聚力为42kPa;内摩擦角为24。

二是原路基填料。密度为1900kg/m;泊松比为0.25;弹性模量为19MPa;黏聚力为38kPa;内摩擦角为27。

三是新路基填料。密度为2200kg/m;泊松比为0.3;弹性模量为24MPa;黏聚力为37kPa;内摩擦角为22。

不同工况下的新旧路基沉降变化:

其一,不同拓宽宽度的影响。为了掌握更多的数据信息,优化路基设计方案,组织开展实验分析,了解不同的宽度参数下的实际情况。根据得到的数据显示,当达到某个临界值后,宽度的增加对旧路基的影响变小,由其引起的沉降没有明显变化。从具体情况分析,宽度参数的差异具体表现不同。其中,宽度在1~6m 时,不协调变形最大值产生在新路基边缘。如果路基加宽超过6m,最大值产生在新路基边缘内侧,拓宽部分路面很容易反坡,造成雨水聚集,使得路面结构层被破坏,进而影响到公路的运营能力以及寿命。

其二,不同填方高度。结合改扩建工程特点,选择8m、14m、20m 以及30m 填方高度,分析新旧路基沉降变形。根据获得的结果得知,拓宽路基的沉降变形和不协调变形都会随填方高度增加而增大。究其原因,由于高度增加带来的连锁反应很多,例如附加应力。除此之外,当路基填方高度相同,距离道路中心线越远位移变化就越明显,如果监测点距离道路中心线<1m,那么路基顶面基本不会产生不均匀沉降情况。

其三,新路基刚度模量变化的影响。为了分析此因素变化的影响,选择5MPa、12MPa、30MPa、50MP、70MPa 以及90MPa,分析沉降变形情况。根据计算得到的结果得知,必须要严格控制监测点与道路中心线的间距大小,避免新旧路基之间的不均匀问题发生。不过新旧路基填料刚度模量达到30~90MPa 时,增加弹性模量产生的影响很小,此时产生路基顶面沉降的风险小。根据结果可知,需要合理控制新路基填料的刚度模量大小。

2.4 路基沉降的处治方案

从改扩建施工质量的管理角度分析,新旧路基结合位置为薄弱点,提高结合位置的强度是拓宽施工管理重点。通过上述分析掌握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机理以及变化特征,结合以往的工程案例分析,最终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外部处治。根据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和情况,采用路基坡面防护措施、地基处理措施、路基内部加筋处理措施,来控制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而保障工程的施工效益。

二是内部处治。为防范路基沉降风险,提出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分区填筑的要求,切实保障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是综合处治。为增强路基的质量和性能,提出采用铺设过渡性路面、完善路基防排水以及新旧路基设置分隔带等措施,做好全面严格控制,保障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目标实现,防范路基沉降风险的产生。

3 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处治技术应用策略

3.1 做好旧路基的评估

从路基处治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需对旧路基进行全面评估,分析路基的性能和问题,保障工程建造的质量。一般来说,采取的评价方法如下:

一是道路复合评价。改扩建工程中对于路基的评价,将国省干线公路和制定的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处治标准,展开对比分析,进而明确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的部位,保障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除此之外,预测公路运行后可能遇到的交通事故,从路基施工设计环节提出防范和处理措施,提升公路运行的安全水平。

二是道路安全评价。在进行安全评估时,主要针对路基和路面等情况开展评价分析。通常来说,道路的安全质量影响到公路改扩建的效益目标实现。组织开展路基处治施工作业前,必须要对公路运营情况进行检查,掌握完整的资料和信息,切实保障路基处治的效果达到要求。为了严格控制建设的质量,需要对每个细节和关键点进行斟酌考虑,保证公路工程的建造效益目标实现,打造高质量的公路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对原来的路基进行全面调查,依据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掌握具体情况和问题,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例如沉降变形的防治方法等,为作业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持。

3.2 做好路基处治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

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施工作业的难度大,要做好严格有效控制。一般来说,公路路基处治工作的开展,主要采取双侧加宽或者单侧加宽的处理方法。在作业中涉及到的内容和层面很多,潜在的技术风险比较大。例如路基、桥梁和路面等,均需要做好严格的控制,保障技术应用达到要求。为了保证路基处理的质量和效益,要结合路基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编制路基施工作业方案之前,需要做好公路工程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识别路基沉降风险和各类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根据路基施工风险分析的结果,对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优化。针对可能会出现的沉降或者其他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范风险的产生。在组织施工作业时,需要严格落实技术交底制度,针对路基处治技术应用的方案做好全面交底工作。对参与路基作业的人员则需要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可以掌握路基处治施工的应用流程和要点。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好细节和要点控制,防范路基沉降风险的出现,切实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在路基处治技术应用质量管理方面,需要针对材料和施工等因素做好严格控制。对于路基工程采用的材料,则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分析,同相关标准对比分析,及时掌握材料质量问题,杜绝应用到路基处治工程。组织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对路基施工作业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促施工人员规范化开展处治工作,保障技术应用的效益。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中,对于路基的压实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根据技术方案和标准设置好碾压设备的参数,并且做好碾压施工作业环节的数据检测与分析,及时掌握压实的情况,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处治技术的应用面临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为了能够保障技术应用的价值实现,需要组建专门的技术小组,围绕技术应用重难点做好全面分析,并且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在作业中,对路基工程施工遇到的技术难题,需要及时组织技术研讨,分析改扩建工程施工条件和工艺运用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影响技术应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案,保证路基处治技术应用达到要求。通过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提高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创造更多的技术效益。路基工程技术人员需要针对技术应用到全过程,做好监督与指导。通过全面严格控制,切实保障路基处理的效果。

3.3 做好路基处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检测

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需要做好施工过程的监测与检测工作。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期间,需要构建完善的路基沉降监测系统,针对路基的变化情况做好实时掌握与分析,及时发现路基沉降变形问题,做好相应的处理。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装置,构建完善的路基沉降监测系统。根据传感器和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对路基沉降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路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根据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做好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路基沉降超出限值的情况,进而实施有效控制措施。

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期间,严格落实质量检验检测分析制度。根据质量管理工作需求,组建专门的检测技术小组,负责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材料和工艺应用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掌握工程潜在的隐患与问题,保证路基施工作业达到质量要求。对于路基使用的原材料,根据设计的原材料质量检测方案,按照相应的频率和项目做好针对性检测分析,保障使用的土石和其他填料都能够达到要求。在施工作业期间,也需要对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测,如果发现材料质量未达标,则及时杜绝应用到工程中,切实保障路基作业的质量达到要求。根据路基施工质量检测安排,对各个要点和环节以及隐蔽工程都要进行严格检查。根据获得的检测数据信息,整体评估路基的施工质量和性能分析是否能够达到要求,若存在质量问题,则需要加以整改。在路基工程施工作业期间,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辅助路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质量管理效益。例如,利用智慧化管理手段,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根据管理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辅助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进度与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创造更多的效益。在材料和施工精准化控制方面,都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掌握材料采购和检测以及工程机械化施工数据,与工程施工方案对比分析,进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保障公路路基工程的建造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实践中,路基处治技术的应用,要做好规范化控制。根据路基施工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路基处治方案,指导施工作业高效化开展,实现技术的应用价值。未来,路基处治技术水平将会不断提高,为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提供更多技术支持与保障,不过每个工程的情况差异,需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宜的路基处治方法。

猜你喜欢

路基工程施工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公路断想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