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主导”美国中期选举
2022-08-18陶短房
陶短房
距11月8日的美国中期选举越来越近,民主、共和两党的党内初选,也已推进到绝大多数州。中期选举除了各地方层面的选举,主要看点就是国会选举,也即是全部435个联邦众议员和100个联邦参议员中的1/3(此次为34席)的选举。
美国众议员任期只有两年,且议席分配根据人口每10年变更一次,因此选举形势和席位分配受即时政治氛围影响很大。国会众议院共435席,218席过半,而RealClearPolitics网站根据综合民调推算,共和党已能拿到223席,还有33席供两党争夺,众议院易主不在话下。
国会参院目前的席位分配是50对50,因为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兼任参议院议长,法理上参院多数党为民主党。这次改选的34个席位,属于民主党的仅14席,而共和党那边要守卫20个席位,难度不小。所以,在总体政治氛围偏向在野党的情况下,两党掌控参议院的概率差不多,也就有了更多悬念。
博弈点和选前形势
著名的选举预测网站“538”,年初发布署名亚历克斯·萨姆埃尔和纳撒尼尔·拉基奇的分析文章,认为中期选举的四大博弈点是“总统工作表现”“国会重大法案投票结果”“补选和党内初选结果”“候选人民调结果”,并在6月底认为“四大博弈点都有利于共和党”。
盖洛普的“中期选举年5月民调”,被公认为“中期选举晴雨表”。根据这份5月2—22日基于1007名美国成年人的民意调查,认同拜登工作表现的仅占41%,认同国会表现的仅占18%,“对美国现状感到满意”的仅占16%,对经济状况持正面看法者仅占14%(持负面看法者占比高达46%,经济净负面值高达32点)。
盖洛普的这一调查始于1974年。拜登和民主党在此次关键的盖洛普民调中,有三项数据创下了历史最低纪录。
有分析指出,2010年奥巴马工作认可度为45%,国会支持率为21%、对美国现状满意度为22%、对经济持负面看法者占比31%,都略好于2022年,但当年中期选举,民主党还是丧失了63个议席。那么,今年民主党又会输多少?
7月6日发布的AP-NORC民调显示,79%的美国受访者认为经济状况不佳,其中包括90%的共和党人和67%的民主党人;更有85%的受访者表示美国走错了路,其中包括92%的共和党人和78%的民主党人。
但亲民主党的部分分析机构认为,情况或许不像数据显示的这么糟。
《库克政治报告》编辑艾米·沃尔特认为,2022年轮到改选的参议院选区对民主党有利:亚利桑那、佐治亚、内华达、新罕布什尔等2020年拜登获胜的州都在改选行列,这些州现任参议员都是民主党人,而参议员连任概率要远大于众议员。不仅如此,另外两个州—宾夕法尼亚和威斯康星,民主党也有机会“偷鸡”成功,因为这两个州的现任参议员虽然是共和黨人,但 2020年大选的获胜者却是拜登。
“新民主党网络”负责人西门·罗森伯格认为,针对特朗普支持者冲击美国国会的调查不断深入,更多证据显示特朗普深度介入其中,这对共和党的选情将构成较大压制;6月下旬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罗伊诉韦德”判例和纽约州具有百年历史的、限制民众在公共场合隐蔽携枪的判例,足以激怒更多担心丧失堕胎自主权和枪支暴力失控的选民,促使他们投票给民主党候选人。
而支持共和党的部分分析机构则不以为然。
堕胎权、控枪都是“老大难”话题,“红蓝双方”的支持者早已阵垒分明,“可能影响选民投票积极性,但几乎不可能因诸如联邦最高院改判或某个群死群伤枪案突发,而轻易改变投票倾向性”。
资深共和党民意测验专家奈尔·纽豪斯认为:美国经济陷入1973年以来最明显的衰退,且持续着几十年未有的高通胀,令拜登政府此前承诺的“软着陆”成为笑话;而民主党政府几次大手笔“注水”数以万亿计的美元,和对控制通胀犹豫不决、首鼠两端、行动迟缓,都成为民主党中期选举的重大“减分因素”,足以抵消前述共和党“减分因素”而有余。
一些民调和访问调查,似乎也更倾向于支持后一种观点,即选民在中期选举周期更关注经济、就业和通胀,而非堕胎权和控枪—毕竟,当前的通胀率已是美国40年来的新高,这对于习惯了高度稳定物价和高负债生活的美国家庭而言,可是如假包换的生死攸关问题。
还有些观察家指出,堕胎权、控枪都是“老大难”话题,“红蓝双方”的支持者早已阵垒分明,“可能影响选民投票积极性,但几乎不可能因诸如联邦最高院改判或某个群死群伤枪案突发,而轻易改变投票倾向性”。
“天王山”究竟有几座
所谓“天王山”,典出日本战国时期羽柴秀吉(后来的丰臣秀吉)和政敌明智光秀间的山崎合战,喻指“决战决胜点”。在2022年美国联邦参议员选举中,《库克政治报告》认为,这样的“天王山”有5座。
—亚利桑那州。现任参议员、前宇航员马克·凯利,2020年险胜谋求连任的共和党对手,将该州参议员席位“翻蓝”,而共和党将在8月2日初选决定推举谁来参选。目前,风险投资家、右翼民粹人士布莱克·马斯特斯出线呼声最高,也有极大概率让这个“摇摆州”在中期选举后“翻红”。但共和党内有人担心,其所谓“黑人应对大部分美国枪支暴力事件负责”的争议性言论,日后会坏共和党的大事。
—佐治亚州。该州面临两位牧师出身之政治家间的博弈:现任参议员、民主党人拉斐尔·沃诺克在昆尼皮亚克大学民调中,领先共和党对手10个百分点;后者是一个民粹右翼政治家,在共和党内支持率高达93%,但他被发现有三个私生子,而此前他经常抨击非婚生子女的父亲“不负责任”,这可能影响中间选民对他的支持。《库克政治报告》认为,该州胜负关键是投票率,如果投票率高则民主党稳赢,反之则共和党有望翻盘。
—内华达州。前任检察总长亚当·拉克萨尔特,6月在特朗普的大力支持下赢得共和党初选,将挑战2020年代表民主党让该州参议员席位“翻蓝”的该州史上第一位拉丁裔参议员凯瑟琳·科尔特斯·马斯托。民调显示,尽管拉克萨尔特有检察总长任内“腐败”的传闻,但支持率微弱领先于对手,因为越来越多州内选民憎恶扶摇直上的通胀和汽油价格,而共和党人巧妙地将之归咎于“民主党的无能”。
—宾夕法尼亚州。由于特朗普的插手,赢得共和党初选的是右翼土耳其裔候选人、刚刚从居住了几十年的新泽西州搬到宾州的梅赫梅特·奥兹医生(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的合作伙伴)。他的民主党挑战者,则是5月曾中风的副州长约翰·费特曼。奥兹医生的“空降”,及其居然把宾州的州名拼错,令其民调支持率落后民主党对手9个百分点之多;但费特曼被认为“过左”,共和党舆论正竭力把他形容为“类似伯尼·桑德斯的左翼激进分子”,这或许会影响其对中间选民的吸引力。
—威斯康星州。该州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罗恩·约翰逊,被控曾试图在去年初国会唱票之际,向时任副总统彭斯提供虚假选民“人头”。然而,该州民主党初选要到8月9日才举行,目前几位竞争者相持不下,如果这一局面持续,共和党人有望渔翁得利。
《库克政治报告》标榜中立而被认为亲民主党,其认为佛罗里达州、北卡罗来纳州、俄亥俄州等三个“红州”,民主党候选人“都并非没有机会”,而“蓝州”新罕布什尔州民主党候选人玛吉·哈桑可以轻松保住现有参议员席位。
但更多观察家认为,上述三“红州”民主党候选人“基本没戏”,而新罕布什尔州的哈桑2016年是险胜,如今该州选民对拜登经济政策怨声载道,如果她不能证明自己和拜登政府的政策保持着“安全距离”,该州“翻红”的概率并不小。
国会众院选举方面,较有悬念的热点选区包括:加州韩裔共和党候选人朴银珠,对决民主党华裔候选人陈介飞(二人民调旗鼓相当);民主党候选人克里斯蒂·史密斯,对决共和党现任众议员麦克·加西亚(作为特朗普铁杆支持者,加西亚不但在2020年逆势当选,且是在一个传统“蓝色选区”虎口拔牙);新泽西州民主党籍现任众议员汤姆·马林诺夫斯基,对阵共和党挑战者小汤姆·基恩(该选区情况和上一个选区恰好相反,2020年马林诺夫斯基在这个传统“红色选区”险胜);艾奥瓦唯一的民主党籍众议员辛迪·阿克辛,对决共和党挑战者扎克·纳恩(由于艾奥瓦是典型“红州”,且选区刚刚重划,民主党或许会丢失其在该州的最后一块“阵地”)。
高投票率未必对民主党有利—因为“投票率越高执政党输得越惨”,同样是中期选举历久弥新、被无数次选举结果证实的“铁律”。
值得注意的是,6月14日的一场国会众议员补选中,墨西哥出生的共和党候选人梅拉·弗洛雷斯(Mayra Flores),在美墨边境一个拉美裔居多的选区,轻松击败民主党拉美裔候选人丹·桑切斯。选前,后者民调领先5个百分点,选举结果却是后者输了8个百分点。这被许多观察家认为,“是一个对民主党人十分不利的微观风向标”。
“特朗普双刃剑”和胜负关键
截至目前,特朗普背书支持的本届上百名候选人,除个位数的例外,几乎都在党内初选中胜出。尤其是,他背书支持的13名联邦参议员候选人(包括亚拉巴马州的凯蒂·布里特、俄亥俄州的J.D. 万斯)全部出线。
由于被认为“亲普京”的言论不受欢迎,俄乌交战伊始,特朗普的背书一度成为“票房毒药”,但随着特朗普在这一问题上适时闭嘴,情况又再度逆转。不过,情况仍与2020年大选时类似:受特朗普支持的共和党候选人更容易胜出党内初选,但在摇摆选民较多的选区,也同样更容易被反感特朗普的民主党和摇摆选民摒弃。
民主党竞选部门发言人大卫·伯格斯坦称,“参院选举是候选人与候选人间的战斗”,个人形象较党派背景更重要。在他看来,共和党“推出了太多有个人硬伤的候选人”,这可能给了民主党保住参院的一线生机。但反对这一观点者指出,拜登民调支持率一路低迷,通胀而非个别候选人的“人品”将注定成为选民在投票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如果民主党人迟迟不愿正视这一事实,必将在中期选举中付出惨痛代价。
不少分析家认为,投票率的高低将成为本届美国中期选举结果的最大变数:传统上投票率越高,民主黨胜率越大,因为民主党支持者里年轻人比例高,这些人更愿意在网上吐槽而非投票。2020年拜登和民主党的获胜,很大程度上即因为大量民主党支持者因不愿看到特朗普继续执政而站出来投票,创造出近年来最高的投票率。
但也有人认为时过境迁,如今已是在野之身的特朗普很难成为“民怨凝聚点”,而很容易被归类为“民主党执政过失”的高通胀才是。此背景下的高投票率未必对民主党有利—因为“投票率越高执政党输得越惨”,同样是中期选举历久弥新、被无数次选举结果证实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