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包覆与机械混合复合制备银镍材料工艺的研究

2022-08-18许福太盘志雄陈天来温国强

电工材料 2022年4期
关键词:粉体传统工艺触点

许福太,盘志雄,陈天来,钟 华,温国强

(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银基电触头材料作为电器产品中的核心元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展,应用性能要求更是不断提高——触头材料在分断过程中不能发生熔焊,不能产生过高的温升;在接触过程中保持低且稳定的电阻;耐磨损等。由于AgCdO 材料在高温下CdO能分解吸热、灭弧,电气使用寿命长,具有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而且加工性能良好,被称为“万能触头”,活跃在各种小电流到大电流的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电触头器件中。但AgCdO 材料有一个致命性缺点,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Cd 蒸气,人吸入后会产生Cd中毒,影响身体机能,造成损害,而且影响环境。因此,欧洲的部分国家先后出台法律法规,禁止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含Cd的触头材料[1-4]。

银镍材料是接触器和继电器最常用的电接触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较低的电阻率与温升,并有良好的延展性及切削加工能力,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精密、高灵敏的通信、电子、汽车等行业和领域[5]。

但是银和镍之间不浸润,采用常规粉末冶金法生产的银镍材料,银与镍之间的界面为简单的机械接触[6],可加工性能随着镍含量的增加,则变得越来越差,在生产镍含量较高的银镍材料时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周期性裂纹,不仅影响了材料的加工性能,而且还会进一步地影响材料的电气性能。为此,研究采用化学与混粉相结合的方法,将过渡元素包覆在镍粉的表面进行改性,以改善两种粉末的界面,从而解决两种粉末都不浸润的问题。

1 试验

材料制备工艺:镍粉表面改性处理-粉末干燥-混粉-冷等静压-烧结-挤压-拉拔,得到所需尺寸。

镍粉表面处理工艺:将Ni粉放置于锌盐、铜盐、银盐、镧盐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液中,利用置换反应使单质锌、单质铜、单质银或单质镧中的一种或几种包覆在Ni粉表面上。

对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以及金相组织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将其装在继电器上进行测试,通过了(10万次)测试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粉体表面处理前、后的形貌对比

图1 为表面处理前粉体,由于镍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镍粉的表面存在较多的棱角和尖锐的毛刺等。图2 为表面处理后粉体。由图2 可见,经过转换反应,镍粉的表面均匀包覆了一层过渡元素,镍粉表面的棱角减少,趋于圆润。一方面,使得银与镍之间的界面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接触,多了一层保护层;另一方面,处理后的镍粉趋于类球形。这两个方面都保证了银镍材料的加工性能,并在理论上保证了银镍材料的导电性能。

图2 表面处理后粉体形貌

2.2 粉体表面处理前、后的粒径对比

利用岛津激光粒度仪,测量表面处理前、后粉体的粒径,对比结果见表1。由表1 可以看出,通过表面处理后,镍粉的粒径变小,其原因可能是经过置换反应,在镍粉表面包覆了一层过渡元素的同时,也将镍粉表面原有的锐角也去掉了一部分。

表1 表面处理前、后粉体的粒径

2.3 银镍(10)触头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对比

用传统混粉法和本方法分别制备银镍(10)材料,取样后按GB/T 5588《银镍、银铁电触头材料技术条件》的要求测试各项性能,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银镍(10)在密度、电阻率、延伸率等方面均高于传统混粉法制备的银镍(10)材料,特别是延伸率,提高了73%左右,这表明采用本方法制备银镍(10)材料,改善了银与镍的界面以往简单的机械接触情况,改善了银与镍之间的浸润性,进而改善了银镍(10)材料的可加工性能。

表2 不同工艺的银镍(10)材料电寿命对比

表2 不同方法制备银镍(10)的力学物理性能对比

2.4 金相组织对比

采用传统的烧结挤压工艺与本工艺分别制备银镍(10)材料,其金相组织见图3~图6。由图3~图6可见,相比于传统工艺,本工艺制备的银镍(10)成品线材,在横截面上,镍质点更加细小;由于混粉与后续的工艺一样,质点的均匀性方面,无太大的区别。

图3 传统工艺银镍(10)(φ2.40,横截面)

图6 本工艺银镍(10)(φ2.40,纵截面)

2.5 银镍(10)触头材料的电气性能对比

将传统工艺与本工艺制备银镍(10)线材,分别打制成同规格的复合铆钉,装配在继电器上,使用河北工业大学制造的型式试验平台(型号:ACRL-40A阻性负载)进行电寿命测试。

2.5.1 电寿命对比

测试条件:AC250V/10A,通断比1∶1,测试频率30 次/min,纯阻性负载,以测试达到10 万次作为通过标准。测试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银镍(10)在电寿命优于常规混粉法制备的银镍(10)材料,特别地,5组样品不仅通过了10万次的电寿命测试,而且都达到了12 万次以上,电寿命更加稳定。

图4 本工艺银镍(10)(φ2.40,横截面)

图5 传统工艺银镍(10)(φ2.40,纵截面)

2.5.2 触点表面形貌对比

图7 与图8 为传统工艺制备的银镍(10)材料,测试失效的样品。

图7 传统工艺银镍10(动触点)

图8 传统工艺银镍10(静触点)

从图中可看到,失效样品的触点表面存在较多的银珠,且周围还有大量的黑色飞溅物。主要原因可能是继电器在通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造成环境与触点表面的温度持续升高,形成银的熔池,镍质点在分断力的作用下,向触点周围飞溅,使得触点表面的镍含量减少,而银的含量增多,造成继电器粘结失效。采用本工艺制备的银镍(10)材料如图9、图10 所示,由于触点材料本身的致密度、硬度等力学物理性能更高,在测试环境下也有影响,但影响较小,触点表面较干净,没有形成大量银珠,因而没有出现粘结失效的现象。

图9 本工艺银镍(10)(动触点)

图10 本工艺银镍(10)(静触点)

3 结论

(1)通过对镍粉表面改性处理,使得镍粉的表面更加圆润。

(2)通过对镍粉表面进行化学处理,改善了银粉镍粉间的界面,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接触。

(3)采用本工艺制备的银镍触头材料,能够改善银镍材料的加工性能,尤其是延伸率有较大的提升。

(4)采用此工艺制备的银镍材料,电气性能更加优良。

猜你喜欢

粉体传统工艺触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林升栋:将消费者触点思维融入广告媒体计划
Al2O3、SiO2质量比对Al2O3-SiO2-MgO复合粉体电绝缘性能的影响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粉碎粒度对笋衣营养成分及特性的影响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高校艺术教育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分析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