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本位视角下高素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22-08-18张红晓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实训

张红晓

(河南警察学院 治安系,河南 郑州 450046)

新的历史方位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疫情给涉外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统筹好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切实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高素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在能力本位的视角下,分析涉外警务专业人才需求,探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警务专门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能力本位视角下高素质涉外警务人才需求分析

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能力”,这个能力不是单纯的“职业技能”,而是指“职业胜任力”[1],它是基于个体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素质结构,是完成具体操作性任务的基础[2]。能力本位教育强调以能力获取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与当前我国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和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度契合[3]。

(一)涉外警务人才的社会需求

1.国家和公安涉外警务工作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安全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指向,对于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安全问题已经超越国境,公安工作难以分清国内国外。国际因素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工作国际化是客观趋势。2020年8月公安部在相关重大决策部署中明确指出,我国涉外执法领域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难以适应当前形势下域外执法工作需求。当前我国公安队伍涉外警务力量整体偏弱,复合型涉外警务人才更是匮乏。

2.“一带一路”国家建设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交通、能源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互联互通,投资贸易合作规模扩大,促进了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向。和平与安全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基本前提,但是在发展进程中仍会面临多种风险和挑战:大国政治博弈更趋复杂,国际恐怖暴力事件频发,各类跨境违法犯罪形势日趋严峻,非传统安全威胁和中国海外利益的安全风险增多,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形式和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应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风险挑战,要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进一步深化在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打击贩毒、打击“三股势力”、联合执法、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合作,这就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公安业务扎实、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外语的涉外警务人才,深化与沿线国家的警务合作[4]。

3.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

复合型人才是指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具体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是目前社会上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公安涉外岗位也急需“既能办案,又精通外语,熟悉外国法律,擅长外交”的复合型警务人才。涉外警务专业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专业,但又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与多种社会科学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2018年国家提出的“新文科”概念是传统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核心内容是模糊学科边界,破除学科壁垒,推进多学科、跨学科融合创新[5]。在“新文科”发展理念指引下,涉外警务课程体系设置需在遵循人才培养基本规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与法学、公安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有效、持续地促进涉外警务专业发展,培养顺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警务人才。

(二)涉外警务人才的职业需求

虽然多数公安院校是普通本科教育体系而非职业教育体系,但是公安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警务人才,警察教育职业化是大势所趋。警察教育职业化的内涵包括警察政治素养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及创新能力教育[6]。

1.政治素养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警察队伍提出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十六字方针”是人民警察应遵循的岗位职责要求,是对警察职业素养的提炼升华,是公安机关在新时代所承载的神圣使命和政治责任,也是公安院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标准。同时,从事涉外事务人员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国家形象,体现着大国担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对外交人员也曾提出“十六字要求”:“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强调外交人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精神支柱、强烈的国家利益至上意识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要全力维护祖国的尊严,这“十六字要求”可类推适用于所有从事涉外事务人员。

2.业务能力需求

涉外警务指的是公安机关对具有涉外因素的事项行使管辖权的行为,是公安涉外管理的总和。涉外警务对应的实战部门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出入境管理部门。涉外警务主要业务包括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国籍管理、涉外案事件查处、移民管理、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等。基于涉外警务行业需求,涉外警务专业应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的核心应用技能。涉外警务业务能力需求如图1所示。

3.创新能力需求

涉外警务专业培养除了如实反馈当前职业能力需求,还需预测分析职业能力的发展创新需求。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后,“全警涉外”理念已引领公安工作发展趋势,成为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7]。除了日常出入境、边防管理工作,公安机关应积极参与和推进国际警务合作,协调预防和打击国际刑事犯罪,维护我国国家和公民的海外利益,增强我国公安机关在参与国际警务合作交流中的地位,提升我国在国际警务合作中的形象,维护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阶段,学生需要具备国际交流的语言能力、国外警察机构间的沟通能力、境外警务专业知识与执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跨国犯罪调查、追捕与遣返、国际司法合作、警务联络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要对新领域的国际警务合作进行合理拓展,善于把握全球警务发展趋势,推进涉外警务人才与国际警务合作建设的立体化联通。

二、涉外警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涉外警务学科基础薄弱,不能契合学生持续发展能力需求

从高校涉外警务专业的建设历史来看,目前全国25所本科公安院校中,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三所部属院校设置涉外警务专业外,只有5所地方公安院校(浙江警察学院、北京警察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河南警察学院、湖北警官学院)设置涉外警务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最早设立该专业并开始招生(2008年)的院校,其次是浙江警察学院和江苏警官学院(2012年),接着依次是北京警察学院(2013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14年)、湖北警官学院(2016年)、河南警察学院(2021年)[8]。从以上数据看,涉外警务专业主流发展还不足10年,相比其他传统公安专业来说,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都略显稚嫩。

从涉外警务学的学科发展历史来看,作为公安学下的二级学科,因与治安学的关系密切,在初始阶段一直归属于治安学。2011年公安学被确认为一级学科,体现综合性公安工作的涉外警务学已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不宜再作为治安学的下位学科,应与治安学、侦查学并列作公安学的二级学科。但是公安学在研究视角、内容、对象等问题上一直没有清晰认识,基本理论研究不足、知识体系也不够清晰[9]。受制于公安学学科发展,加上起步晚、基础薄弱,涉外警务专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对“涉外警务”“国际警务”“出入境管理”和“移民管理”等一些基础概念界定模糊不清。相关学术研究也多体现为对实际公安工作的跟踪性应用研究,内容过于经验化,原创性和前沿性的学科基础研究不足,学科发展缺乏后劲。

(二)外语教学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能有效回应涉外警务工作的国际化需求

目前,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仍以专业系部单独授课为主,大学英语和英语视听说课程受课时量限制,虽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但仍是传统的、孤立的教学方式,语言环境单一,讲授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语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上非常欠缺。第二外语教育更是浮于表面,如笔者所在院校涉外警务专业虽开设有日语和德语课程,但都是作为选修课,设置总学时只有32学时,作为一门语言来说只能限于日常简单会话,实际应用根本无从谈起。在实践中,涉外警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直接适应纯英语的工作环境,能够精通两门及以上外语的警务人才更是稀缺。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能充分聚焦人才培养的实战化需求

综合来看,目前涉外警务专业实训教材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实训场所更多是依托分化发展前所属专业的既有条件,如笔者所在院校涉外警务专业实训目前仍依托治安学实训场地。实习阶段与其他公安学专业学生一样在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在涉外机构、国际组织的实习实训根本无从谈起。实用性的实务训练短缺,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严重不足,在国际规则、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力等方面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学生自我职业定位发展需求,无法融入实战、服务实战、引领实战。

(四)法学教育薄弱,不能充分契合涉外警务法治化需求

我国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要求遵循国内法律规范,而且要求遵循国际法律规范,跨地区、跨国界的警务合作、司法协助等执法活动均需遵循国际法律规范。因此,涉外警务专业教育应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法学理论素养、丰富的法律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涉外警务实务技能,让学生善于运用法治,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学会综合运用执法和司法手段协调各方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从目前开设涉外警务专业的公安院校来看,只有两所院校开设了涉外警务法律基础课程。由于总体课时量的限制,国籍法、出入境管理制度、国际法律规则、世界主要国家的法律制度等涉外法律课程无法开设,相关知识只能穿插于专业课中讲授,内容碎片化和表面化,学生不能系统、深入学习涉外法律课程。

三、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路径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球治理和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等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公安中心工作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宗旨,以能力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总体要求,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习实训建设、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回应国家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切实提高涉外警务工作战斗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警务专门人才。

(一)基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归宿:明确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目标

能力本位教育的学习效果是由培养目标体现的,培养目标与能力标准是完全一致的。明确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课程与教学,是能力本位教育最基本的特征。

制定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指导性意见为基础,服务国家战略和公安实战需求,科学合理进行定位。通过树立实战育人理念,明晰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立足培养“通专”兼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着眼公安现代化远景目标,细化知识、能力和素养等培养要素,形成具备公安院校特色的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国标》的规定,培养涉外警务人才首先应突出忠诚教育,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其次应加强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外语+专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第三应打牢专业基础,培育过硬的专业知识;第四应强化实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鉴别、即时应对能力,以应对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涉外警务实际工作。

综上,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对党忠诚、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按照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系统掌握涉外警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公安出入境管理、涉外案(事)件处置、国际警务合作等工作的专业能力和一定研究创新能力,胜任公安涉外岗位工作,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意识、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的公安专门人才。

(二)基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按照《国标》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尊重涉外警务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结合新时代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涉外警务专业课程体系。

1.构建“通专”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按照《公安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一方面强化英语学科的专业特色,另一方面强化法律知识素养在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培养具备较高法律知识技能的涉外警务专业人才。

(1)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知识体系构建。基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需推进涉外警务理论基础研究,厘清涉外警务理论体系脉络,深刻认识涉外警务学与治安学、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特点,回应新文科的研究方法,探寻形成涉外警务学科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

(2)推进“外语+专业”有机融合,构建“涉外警务+”特色课程体系。在强化英语与法律专业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多语教学;细化专业知识分类,突出涉外警务专业教学特质,合理规划理论课与实践课、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课程数量与比例;把涉外警务实战急需的国际形势、涉外斗争、公安大数据、新型国际犯罪、情报研判、反恐维稳、意识形态分析等内容纳入课程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在出入境管理和国际警务合作等方面的职业发展潜力和后劲,夯实涉外警务工作核心专业课程及专业能力素养,塑造新时代“一专多能”“一警多能”复合型公安人才培养模式。在夯实涉外警务专业课程基础上,整合学校优势专业资源,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开发特色的专业课程,创新构建模块化、层次化、多元化、多语化、国际化的“涉外警务+”特色课程体系(见图2)。

图2:“涉外警务+”特色课程体系

2.科学规划课程设置,进一步提炼授课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理论深度和厚度,避免出现课程知识交叉重复、内容陈旧滞后、体系凌乱碎片化等现象,力求形成完善的课堂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充足有效的课堂内容。学生不仅要对公安工作上手快,更需要有广阔且更强有力的发展后劲。增设涉外警务制度史、公安学文献选读、社会治理创新等凸显学理性和前瞻性的特色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厚度。

3.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对党忠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代所承载的神圣使命和政治责任,是强警铸魂的本质内涵和根本要求。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要强化涉外警务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涉外警务专业应用性和人文性的内涵,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度融入,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功能,丰富和拓展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库,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职业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融入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9]。全面发挥公安政治建校、忠诚育警办学优势,突出公安院校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确保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根正苗红。

(三)基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的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师资队伍

2021年7月,教育部指出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设一批类型多样、动态开放的虚拟教研室,建强基层教学组织。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时代的产物,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教研室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力求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环境下的教研活动形式不仅弥补了传统教研室时空限制的不足,还提高了“精、快、准”的教研活动质量,深层次推动了公安院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培育了一批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

依托“校局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覆盖公安实战单位,开展跨院校、跨部门、跨领域合作教学,推动教师队伍知识体系专业化与多元化同步发展。以公安实战需求为导向,完善驻校和兼职教官制度,支持涉外警务实战部门业务骨干到校任教,例如聘请涉外警务业务部门专家为涉外警务专业客座教授开设讲座;邀请业务部门民警任涉外警务专业驻校和兼职教官,深度参与课堂教学工作;聘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警察大学、浙江警察学院等开设涉外警务专业时间较长、经验较丰富的涉外警务专业专家为客座教授,开设专业讲座、开展跨院校合作办学,进一步推进“公安院校+实战单位”的实战型虚拟教研室建设。

2.多渠道提升师资水平

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进一步深化青年教师硕博化工程,促使教师积极提升个人专业知识和学历层次;引进政治学、法学、管理学、语言学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涉外警务实务部门锻炼,接触核心业务工作,完全融入公安实践工作,真正达到积累实战工作经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目的;选派专业课教师和外语课教师到国内外警察大学访问学习、接受短期培训或参加国际会议,实现外语和专业能力双提升,邀请国内外警察大学的专家学者到学院交流,拓展教师国际视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四)基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贴近公安实战,完善实习实训建设

公安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变化性、复杂性的特征,在对抗状态下寻求平衡是常态。实习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民警的无缝衔接。

1.完善实训教学体系构建

一是严格考核校内实训教学工作,保证教师规范开展、学生深度参与实训项目。在组织教学竞赛中,定期开展实训课教学竞赛,与理论课教学竞赛互为呼应、相得益彰。二是鼓励教师联合一线民警修订实训大纲,撰写实训教材,丰富实训内容,规范实训项目,优化实训考核,提高实训演练项目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三是在毕业生的综合实训演练项目中,系统梳理在校期间所有实训项目,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由专业课教师及实训教官现场指导,有力衔接实际公安工作。四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创新实训课线上教学模式,满足远程实训教学需求,尝试借助VR技术创设可交互虚拟场景,如出入境证件的鉴别、涉外案件的处理等可提前构建虚拟场景、在线呈现完整办理流程。

2.推进实习基地建设

按照“校局合作、协同育人”要求,建立“教、学、练、战、研”一体化平台,完善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学生毕业实习指导工作,增加指导教师数量,指导学生在实习中拓展专业学习,深入调研、勤学好问、积极思考。完善公安院校教学科研单位与公安实战部门“结对子”机制,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组织学生到实战部门和实训基地参加实践实训和毕业实习。加强与省级出入境管理业务实战部门的沟通协调,发挥省级业务部门统筹规划、政策制定与综合管理效能,及时了解全省出入境业务资料,统筹高效调配学生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建立与地市级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沟通交流常态机制,在优秀教官选拔、实习基地创建、协同育人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依托学院省级新文科专业实习基地和优秀样板实习单位,立足实习岗位,丰富实习内容,推进“教、学、练、战、研”一体化进程,发挥实习基地效能。

(五)基于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的指挥棒:改革考核评价模式

公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为目标,过程性考核摒弃了传统纸质试卷、闭卷考试的弊端,契合了培养目标的实质性要求,能够突出公安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便于考核实践环节的内容和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各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契合公安教育规律。因此,要针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改革现行考核评价制度,扭转不科学的考核评价导向,由目标导向转变为过程与目标并重,形成“过程性考核是教学活动指挥棒”的共识。

过程性考核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导向,将考核融入学习过程,推动人才培养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对学生政治素养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构建一整套“目标清晰、内容细化、方式多样、结果科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对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过程的改进作用,在教、训、考全过程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适应公安实战要求,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实训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家事警务的介入机制初探
“疫情当下,我们上前”——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训实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