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的意义*

2022-08-18高建平

艺术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媒介文学

高建平

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

媒介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在今天,新媒介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媒介的意义进行新的反思,并发现它的许多过去没有被注意到,甚至没有产生的意义。媒介的发展也促使人们的媒介意识的发展。今天要讲的信息爆炸,正是由于媒介容量的爆发。海量的数据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从媒介的变革开始的。一些变化静悄悄地发生,一开始并不引人注目,最终却促成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媒介不是信息,但也是信息

媒介与信息原本是二元对立的。媒介在传递信息,因而它就不是信息。比方说媒介是车,信息是车中的货物。货物通过车运到远方去,接受者要的是货物,而不是车。我们通过媒介传递信息,需要的是信息,不是媒介,就像我们要接收货,而不是要接收车一样。进一步说,媒介相当于各种各样的运输工具,可以是车,也可以是船、是飞机;而信息相当于各种各样的货,可以是黄瓜、白菜,也可以是手机、收音机、照相机。不管怎么说,运输工具就是运输工具,不是货物,两者各自独立。

由此还可以说:媒介是价值中立的。运输者只管运货,而不管是什么货。所有的货都化成了重量或体积,而不管其中内容的千差万别。媒介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说各种各样内容的话,其间的区别只有时间的长短;通过文字,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内容,其间的区别也只是篇幅的长短。至于说了什么,写了什么,那就是信息。

然而,今天要说的,恰恰是一个相反的意思,即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媒介和信息是相互促进的。我们说车是车,货是货。但是要知道,有了车,就对货物的生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运输,一个地方的人只能自产自销;没有分工,生产率就上不去,现代化的大生产就不可能。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恰恰是依赖于运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拓,大城市的形成。

我们所说的城市,是由“城”与“市”组成,“城”是政治和军事中心,而“市”则是商品集散地。从“城”到“市”,本身就体现出时间的转换。古有禹贡九州,后来又分十三州,那是行政区划,属于“城”的范畴;在中国的内河运输时代,在大运河两岸,形成了很多“市”,商业的兴起,长江黄河沿岸也有了很多“市”的兴起。到了近代,由于蒸汽机的出现,有了火车和海轮,于是铁路沿线和沿海地区,有众多“市”兴起。

欧洲一些沿海的大城市得名之由也是如此。例如,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英文是Copenhagen,看不出意思,但它的丹麦文København 的原义就是“商港”。瑞典有很多城市,称为köping,例如Norköping、Linköping 等,意思就与中国的张集、王集、陈集相仿,取集市之意。商业形成了城市,而城市的文明就带来生产的现代化。这是商业促进了生产。这意味着,商业虽然不生产商品,但有了它,大规模的生产就成为可能。

谈到媒介与信息的关系,用货与车的比喻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但远远不够,而且容易产生误导。原因在于,货与车是可分开的两个物,而媒介与信息本身不可分,具有一体两面的关系。例如,语言是意义的载体,但同时,意义又存在于语言之中。人们并不是先想出一个意义,然后用语言传达,而是直接用语言来思考。语言既是思考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存在方式。不存在离开其存在方式的思想,不存在独立于其外在表现的意义。语言学家们可以围绕意义在不同语言之间是否可翻译的问题进行讨论,但这并不能得出存在外在于任何一种语言的意义的结论。用索绪尔的话说,意义不过是“所指”而已,不能离开“能指”而独立存在。

将这一结论移用到不同媒介的艺术门类之上,也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我们用语言、声音、图像这些媒介传达不同的意义。或者说,对于创作者来说,心里有一个意图,当这个意图表达时,用哪种语言表达,或者用声音、图像或其他媒介表达,所形成的意义就不一样。

美学史上曾经热议过诗与画的区分。这并不是说,同样的意义可以用诗或者画的载体表达出来。同样的故事可以构成同样的意图,但只要是表达时用了不同的媒介,就会生产出不同的意义。在中国古代,有以诗为题作画的故事。例如,宋代宣和画院以“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等诗句为题,让画家发挥创造性作出画来。这当然不是说,诗与画具有同样的意义,而是说,诗给画提供灵感,画家受启发而作出具有诗意的画。德国人莱辛所写的《拉奥孔》一书,为诗与画的区分作出了具体的分析。同是希腊传说中关于拉奥孔的故事,在诗中和在雕塑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媒介的发展也带来了信息的增长。如前所述,运输并不直接生产出产品,但运输畅通了,生产就能发展起来。在中国的偏僻贫困地区,要想扶贫,最好的办法是发展交通,使物流畅通。物流畅通,就能地尽其利,人尽其能,在良性循环中发展经济。

当代的信息革命,恰恰是媒介的革命造成的。不是由于人聪明了,信息就爆炸了。信息爆炸不是由于人的智力突然发展起来而形成的。人的智力固然也在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今天的人并不比唐宋时期的人聪明多少,现在人所能做的一切,都是由于现在新的环境、新的教育、新的工具和仪器造成的。自然科学是如此,人文科学也是这样。包围着我们的种种媒介、工具,是我们能力的延长。我的书和我的电脑就是如此。我的电脑本身价值几千元左右,但如果电脑被偷,那我的损失就远不止如此了,我写的东西在里面,资料在里面,我全靠这些东西来生产。

媒介的革命恰恰就是由于它造就了新的可能性。过去认为,信息太多了,产生需要,于是媒介就发展,就像东西太多了,需要大一点的容器才能盛下它们一样。这句话其实说反了,不是由于信息太多而促进了媒介的发展;恰恰是由于媒介革命,才使信息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竹简的年代,用几个字就能记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书写太费力气,就不多写了。现在不是了,写作很简单,用电脑打几个字就能传出去,于是就有大量的人写,信息就被大量生产出来。信息的充盈是由于媒介的发展,所以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即是信息。有了媒介,才有信息。

二、媒介与信息的生产

考古学家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夏朝的历史,除了有一些实物能间接证明外,还是一个谜。最近,“三星堆”考古有新发现,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但可惜的是,在那儿没有发现文字。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能从商朝算起。考古发掘出大批的商朝甲骨文,还有一些钟鼎文,经过一批专家的识读,证明了商朝的历史存在。“文明”是以“文”而“明”,有了文字的记载,历史就开始了,此前的时代只能叫作“史前”。在欧洲,让 · 弗朗索瓦 · 商博良(Jean François Champollion)读出了埃及文,许多纸草文件能读了,就了解了古埃及的历史。中国20 世纪初期的显学也是甲骨学,出现了几代甲骨学家。当然,人类经历了从没有字到有字的进步过程,这个进步肯定是由于人的智力的发展。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够发明字了。同时又可以说,由于有了文字,人就变得聪明了。这是一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然而原始人的智力情况本身并不好测量,还是要从可见的文字来观察。

有了文字,才有了依托文字的意义生产,这就跟口传不一样了。不要以为文字只是把口头说的话记下来。说出来的跟写出来的,会有很大的不同。文字的作用超越时空。说出来的话随风飘散了,而写下的话保留下来了。

然而文字的意义还远不只是如此,它是一个独立的意义生产,写出来的话和说出来的话不同。一个人坐着写作与站着讲话,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如果说我今天的发言就是完全照稿读给你们听,你们会觉得很乏味。如果记录员把今天所说的话一字不落地抄写下来,你们也会觉得不行。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运用的媒介不同。从一个媒介翻译到另一个媒介时,会发现其间有很大的差异。当然,这只是口语叙说与文字记录之间。它们之间的差异,要比这两者看上去的样子大得多。有了文字,社会治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此有了用文字写出的法律条文。口说无凭,要记下来。凭掌权人的个人意志、偏好,或者一时的情绪状态来实行社会和国家治理不行,要有法律依据,这些法律口说无凭,要写下来。除了法律,其他各种文书诰令,都依赖文字的出现。不仅如此,有了文字,还开始有了专门从事写作的人。写作成为一个行业,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史方面工作的文人,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

媒介的下一步发展,是印刷术的发明。中国先有了雕版印刷,后来有了毕昇的活字印刷,这些都是印刷文明的开端。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要晚得多。但欧洲一旦出现印刷,就迅速发展起来。从毕昇到约翰 · 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1398——1468)有没有传承关系?这很难说。然而由于欧洲各国都使用字母,不像汉字数量庞大,更加容易用活字来印刷。古腾堡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社会文化的发展,短短几十年就传遍了欧洲很多地方,形成了多个印刷中心。

古腾堡的雕像位于斯特拉斯堡的市中心广场上,雕像上的古腾堡手里拿着一本书,书上面有几个拉丁文字。有人说,这几个字的意思是“就有了光”。这几个字,有这样几层含义。首先,“就有了光”是指这本书是《圣经》。古腾堡的印刷最早所印的是《圣经》,这是在当时欧洲使用最广泛的书。《圣经 · 创世纪》中有句话:“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有人说,从美学上讲,这是一句最崇高的话。它在描绘一个无比伟大的场景,说“要有光”,一下子就有了光,从此世界就有了光明。其次,印刷术给人带来了书。书是知识的象征,是人类之光。雕塑家以此来赞美古腾堡,他给人们带来了光。最后,从媒介意义上讲,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它本身就是文化之光。

古罗马大学者西塞罗曾说过一句话:一所房子里如果没有书,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问题在于,在西塞罗的时代,能有几个家庭有书?只有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贵族家里才有书,普通家庭是不可能有书的。书太贵了,一般人买不起。由此说来,印刷术让普通人家也能读书了,这对社会的发展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印刷术的普及,对文艺复兴有重要的影响。现在人们都把文艺复兴定义为发现人、发现世界、发现心灵。其实,文艺复兴与印刷术的发明、书的普及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复兴最早是一个翻译运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使一些希腊文的古书流落到了意大利,于是有人开始翻译并出版,一时翻译和注释成风,出现了一批希腊文好、熟悉古代经典的大文豪。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开始以写书为生,写诗、散文,也写历史和各种类型的文字。由于印刷成为一种行业,出现了书商,通过卖书挣钱,养活了书商,也养出一个以卖文为生的社会阶层。

这时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出现了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两个不同的运动,在某些问题上还相互对立,但它们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宗教改革者们反对教皇的腐败,倡导民族语言,倡导民族语言的《圣经》,号召人们自己去读《圣经》,而不是由教会来讲《圣经》。这时就促成了语言上的变革。对于天主教来说,只有希伯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才是神圣的语言。宗教改革者宣布,各民族语言也是神圣语言。宗教改革的领䄂们,同时也是大翻译家。例如,加尔文将《圣经》译成了法语,而马丁 · 路德将《圣经》译成德语。让人们买书,在家里读《圣经》。印刷术对这一改革运动来说,如虎添翼。

印刷术促进了国民教育的发展,民众的识字率大大提高,人们走出蒙昧,整个欧洲走向现代,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切都是媒介的力量。进一步地说,由于印刷术,出现了期刊、报纸。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就从早晨的一杯咖啡或者一杯清茶,加上刚送到的报纸,来开启一天的生活。据说马克思在英国的时候,每天早晨开始喝咖啡,看十几份报纸,了解英国和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了报纸和杂志,人们就跟上这个时代,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了。

过去,对于个人而言,世界是很遥远的。生活在村里的人,村前是一座山,山那边有什么,不知道,一辈子也没去过。人的一生就是在一个村庄里生老病死,世界与他无关。现在不是这样了,世界与 个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有了连续的出版物,有了报纸,人们就产生了巨大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促进了各种社会团体的出现和普通人的政治参与。

文学也是如此。印刷术兴起后,书变得便宜了,大量的人有书可读。小说《儒林外史》里讲一批落魄文人在混日子,找一个方式来挣钱,那就是去做选本。那时候最好卖的书,是科举范文。这有点像今天的教辅读物,一些人要赚中小学生的钱,就做教辅和课外读物选。《儒林外史》所写的清代中叶正是如此,一些文化人寻找编这种选本的机会,相互推荐,以此谋生。当然更多的还是写小说。原来的小说是手抄本,例如《红楼梦》,曹雪芹边写,边有人抄,弄出许多的手抄本来。高鄂、程伟元他们想办法把它付印出版,很快就流传开来。曹雪芹写出名著,却没有得到稿费,一生穷困潦倒。如果他能赶上新式印刷,或许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后世有多少人靠曹雪芹吃饭,他自己却几乎是饿死了。

印刷术改变了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教育普及了,识字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过去很多人不识字,也没有觉得缺少什么。后来就觉得不识字不行,不识字就是睁眼瞎,可能受人欺负。人如果不识字的话,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却有一个世界没有进入,而且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世界。这时候识字就变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一种技能,一种社会等级的象征,能力的象征。中国的科举制度造就了这么一批人,不但识字,而且文章写得好。这批人可以进入朝廷为官,不识字者则只能从事粗鄙的活计,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在欧洲,由于印刷业的兴起,大量的书被印刷出来,大批的职业写书人也开始出现。教育慢慢地开始普及,读书的人多了,这时候也带来了文学欣赏方式的变化。小说代替了史诗,形成了读小说的群体。荷马史诗或其他地方的史诗都是讲给乡间不识字的人听的。中国也有民间说书,也是讲给一些不识字的人听。印刷业兴起后,就可以印小说、卖小说。读俄国的小说,觉得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等人的小说节奏慢,描写细致。那些小说是写给有闲的贵族太太、小姐姐们看的。书出现了,又有一批人有大量的时间要休闲,那怎么办?捧一本书来读,过一种读书的生活吧。读书还可以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显得高雅。由此形成人群的划分:有人是读书人,有人不是,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人。这一切都是和媒介的变化连在一起的。

三、新媒介时代文学何为?

回溯媒介的历史,不难发现新的媒介是此前出现、并仍存在的各种媒介的发展。时代的特点与媒介的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恰恰是由于媒介的发展,使一个时代的文学和艺术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网络小说发展到今天这样,是几十年前的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最初的网络小说,只是在北美的中国留学生来到英语社会生活,还留恋中文,通过一些网站或者BBS 将一些中国小说名作放到网上,供身在异域、缺少中文书的留学生阅读用的。这种做法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传到国内。于是,一些最初的文学网站建立起来,上传了许多古今文学作品。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出现了法律问题。一批作家状告网站侵权,反对不付报酬就将他们的作品放到网上。这些网站则认为是在帮助作家们作宣传,没有收宣传费,也不应该付报酬。法院判决的结果,是作家胜而网站败,要求网站未经授权不得上传作家的作品。这时,文学网站就被逼到悬崖边上。作家的作品不让上传,网站靠什么活?他们发现,也有一些业余文学爱好者,通过BBS 或其他途径,发了一些个人的写作,如游记、经历,等等。于是网站就与他们签约,鼓励他们多写多发。后来,网上收费问题在技术上解决了,于是业余变专业,很多人开始在网上写文学作品,根据点击、阅读、下载的量而收费。对读者来说,这比买书便宜多了,很少的一点钱就可以阅读大量的文字。这样一来,新的发表方式就出现了。他们不是像只出版纸质书的精英作家一样,先给杂志投稿,再由出版社出书,而是直接在网上写,写了就发。这时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网络文学不再是文学上网,而是在网络上生产出来的文学。

网络文学成了专门为网络写的、通过网络收费、在网上不断续写并更新的文学。网络文学在很多地方与纸质文学不一样。首先,不再有一个漫长的编校、发排、印刷和出版过程,写好后就可以直接上传,读者就可以读到。这种即时性就带来许多新的东西。这就像我们写文章表达一个意思,与人在谈话中表达同一个意思,但由于语境不同,形成的文本也会很不相同。我们会设想听众与我们同在一个意义—— 情感场之中,有些话可不必说而当面省略,有些话可以重复、强调、引发共鸣。网络文学也是如此,作者可带动读者,激发读者的情绪,同时也收到即时反馈,这些反馈会带动作者。因此当我们说媒介即是信息时,实际上是在说,媒介构成了信息生产情境,也造成这种意义—— 情感场,使得作品的生产成为可能。

我们从一些网站的统计中,看到当今网络文学神话般的数字。据说有一些网络作家一天能轻易写出八千字。这种创作速度很让人吃惊。我也是整天写作的人,一天能写一千字就很不错了。八千字对于我来说,根本就不可能。让我对着电脑一天抄写八千字也做不到。但这一切,很可能就是事实。网络造就了一批网上大神,造就出一批日进斗金的人。

这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国外有没有像这样的网络文学?好像没有,至少没有像中国这样的网络文学。中国有巨量的阅读人口、便捷的线上支付手段、快速而便利的移动互联网,这些条件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不容易实现。即使有些地方满足了这些条件,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和消费习惯也没有形成。当然,国外也有不少类似的网上文学现象。例如,杰克 · 罗琳写作小说《哈利 · 波特》时,每隔一两年,就会出一本新的续集。这在青少年读者中会产生一种期待,于是在网上自己写续集,猜想下一集可能会出现的情节。到了罗琳的续集出来后,就会发现预测都落了空,于是继续对下一集进行预测。《哈利 · 波特》一书一集一集地出版,网上的预测也在不断地生产出来。这实际上是在生产这本书的副文本,并非独立的网络小说。并且这种生产也不以赢利为目的,纯粹是爱好。

与此相反,中国的网络文学不是任何书的副文本。它们本身就是独立的小说。即使有些网络小说借用一些既有小说的情节,例如从《西游记》出发而衍生出的新故事,它们本身也是独立的。网络文学也是如此,它们可以从各种传统故事引申发展而来,但它们不构成这些传统故事的副文本,而是独立的小说。

网络文学的发展,与文学的分层有关。文学的分层,最初是以媒介分化的形式出现的。记得我当年读硕士研究生时,家在江苏,到北方读书,每逢假期都乘火车南北穿梭。那时火车很慢很拥挤。在火车上,读不了严肃而复杂艰深、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读的书,于是常常读一些武侠侦探一类的通俗小说。这些书在火车站门口、火车上都有出售。那时,这些文学作品与精英文学作品构成对立。平时学习忙,没有时间读通俗文学作品,于是常常在火车汽车上,在一些吵闹而不能静心的场所读这些书消遣。这些书曾经销量非常大,反映了社会对这种文学的需求。

网络文学出现后,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出现后,这些印刷品一下子就消失了。车站码头不再卖这一类的书,也没有人去买。人们可以捧着手机读网络文学。网上有更多的选择,更加便捷,也更加廉价。同时,现阶段网络小说的营销方式也决定了它必然是这种可读性极强的文字。网络文学是靠网上付费阅读而生存的。一部小说如果在开始的十章不能用情节抓住人,就死亡了。列夫·托尔斯泰式的写法,有无穷无尽的细腻的心理描写,家人生病去请一下医生,就能写上几十页。照这样写的话,网络文学早就没有人看了。网络文学必须迅速用情节抓住读者,这与此前的通俗文学具有一致性。

前些年,有评论家谈到文学的三分法:一是纸质的精英文学,主要载体是一些文学杂志,如《收获》《十月》《当代》等,以及一些文学出版社;二是一些所谓“二渠道”出版的,通过书摊销售的通俗大众文学;三是网络文学。这种三分的存在是暂时的,网络文学迅速取代了“二渠道”出版的通俗大众文学。

借助文学杂志和纸质书的出版社而生存的精英文学,也处在危机之中。许多文学杂志都存在着销路的问题,靠各种补贴而生存。纯文学的出版,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大约在2012 年,得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北京的香山饭店召开一场有关文学理论的会,让我在会议上致开幕辞。我说了一些应景的话: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节,香山是北京的秋天最美的地方,我们迎来了喜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如此等等。我说完以后,有一位做网络文学研究的学者发言,她尖锐地说:文学死了!莫言获奖,不过给濒死的文学打一针强心针,这救不了文学的命,未来的世界是网络文学的世界。

她说得也许有一点道理:印刷文明也许会走向终结,未来的文学应该是新媒体的文学。纸媒传播慢、价格高、容量有限,与新媒体相比,弱点很明显。文学类的杂志靠补贴生存,纸质的书销售量很少。几位明星作家的作品售路还好,一般作家作品的出版就困难得多。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文学也许终将全部上网。网络出版形式会取代印刷出版形式,正像当年印刷书取代手抄本一样。然而,这并不等于说,现在形式的网络文学就会取代现代以纸质印刷文本出现的精英文学。相反,网络上的文学本身会发展、生长、变化,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形成不同的网络上的文学。

当然,新媒介革命并非仅仅指文学上网。新媒介会带来许多的新的可能。例如,过去印刷书做一个插图很麻烦,要先做一个版画,再拼到版中。后来技术不断改进,插图变得越来越容易。新媒体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在电子书中插入音频和视频,已经成为常见的情况。

最后我想回到这样一个话题,即文学经典。中国的文学经典,并不仅限于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还有现代文学经典、经色文学经典。每个时代都会形成自己的经典,也许网络上的文学也会形成自己的经典。这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一个话题。

四、媒介的未来与文学的未来

媒介是无所不在的。我们说话就是用了语言媒介。我说了,你懂了,媒介就起了作用。文字也是媒介,你写了一句,我看懂了你的意思,就实现了意义的传达。互联网也是媒介,我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沟通。而我们所说的新媒介主要是指所谓数字媒介。但是数字媒介只是说它用了一种技术手段,即数字技术手段来建构的媒介。新媒介在不断发展,不断获得新的可能性,这里具有巨大的生长空间。从最初的通过电脑计算,通过手机通信,到现在的数字电子产品可以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时,它仍然是数字媒介,那只是从它的基本原理来说的,实际上这种媒介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无所不在。何道宽在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的译序中写到“新媒介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这个说法我非常赞同,媒介当然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不断发展。麦克卢汉所生活时代的媒介与今天是不能比的。麦克卢汉了不起,他在好几十年前就作出了预言。新媒介的意义,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逐渐显示出来,也需要我们在一个过程中逐渐理解它的意义。

关于什么会取代媒介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媒介永远不会取代。只可能是一种媒介取代另一种媒介。只要我们在交流,就需要媒介。设想我心里想了一个意思,什么都不说,你就懂了,这不可能!我总要用一种方法来表达,在我表达的过程中,我所使用的东西,就是媒介。

并且,我说出来的话,并不完全是我头脑里想的。我的所思所想只是一个由头,需要我通过语言把我所讲的意义牵引出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意义传达的过程,其实同时也是意义生产的过程。我说话、写文章,或者创作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意义生产的过程,而不是说我有一个意义,通过媒介传给你们。这就是我今天一开始为什么用货和车的比喻,来描述媒介和信息的关系,后来又来批判这个比喻,说这个比喻有局限的原因。

我们要意识到媒介的发展以及媒介所发挥的作用有利有弊,但是,我们总要有媒介来传达知识,这是我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所有的媒介都有利有弊,它们都有着自己的信息来源、独特的视野,也具有局限性。正像读书一样,比如历史书,我们不要设想某一本能带来历史的全部真相。我们需要读各种书,比较、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结论。同样,我们通过一些媒介所获得的知识,既有价值,也有片面性,我们需要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结论。避开一些倾向性太强的宣传,少接受一些属于情绪宣泄的媒介,多独立思考,这样,就能兴利除弊。

新的媒介产生了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的勃兴是新媒介促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问题产生了,即将来网络文学是否会成为经典?网络文学目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那么影响力能否成为衡量经典的标准?我认为永远不要说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经典。认为影响力最大,读的人很多,那些网上大神的东西就是经典,这是我不赞成的。我赞成的标准是,写出来的东西还会有人看第二遍、第三遍,而不是快餐式消费。经典需要时间的沉淀。网络文学等不上百年,时间要短得多。但只要是经典,形成就需要时间。它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第一,经典是可以让人反复读的作品。那些快餐式消费的,让人读了就忘了,根本不想读第二遍的作品,不可能是经典。第二,可以让网络文学评论者作为一个范例来评论,在题材、情节、人物、结构等方面有创新、有代表性,其中的一些写作手法和艺术技巧在后世被广泛运用。也许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标准。网络文学经典化,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可以进一步研究下去。

前文中我曾提到选本,现代媒介是否如同过去的选本?不同媒介的立场和观点即一种类选本?在我看来,媒介不是选本,不是选择,而是表达。口传是用语言媒介。有了文字以后,有手写媒介和印刷媒介。从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的,目前正在发展着的是数字媒介。这与选本不是一回事。人们借助媒介来传达,它也成为一种生产方式。由于印刷文化的出现,大批长篇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就生产出来了。由于有了互联网,更为大量的网络文学也生产出来了。这正是我想要说的,没有媒介,这种规模的生产就不可能。

如果说选本的话,我们可以举的是相反的例子。到现在为止,网络文学尽管生产量巨大,却还没有被选进中小学课本,在大学的文学课上,也没有用网络文学做范本。这也就是说,今天的人做选本,特别是与教学有关的选本时,还很少选网络文学作品。

在当下的文学市场化语境中,很多网络文学成为IP,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过去是古典文学,红色文学受众广泛,如今是网络文学,如何在顺应时代的潮流下,创造出有质量、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对网络文学,我刚才也说明,现在的网络文学,有一点相当于过去的通俗文学,靠着情节来吸引人,抓住观众,从而靠点击和打赏活着,由此形成了过度市场化现象。对此,我持乐观的态度,相信未来网络在变,网络文学也在变。印刷书中有不同类型的文学,将来的网络文学中也会有不同的类型。

网络文学是依赖于媒介而存在的,将它的内容抽取出来,换成另外一个媒介。大量的网络文学被改成电影、电视,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借助网络,它们形成巨大影响。这是一种再生产,从网络文学中吸取灵感,通过再生产,获得成功。这不是网络文学本身具有的意义,而是衍生出的意义。

语言是工具,也是媒介。最近随着科技的发展,实现了人机连接成功。如何看待人机连接?它们是人还是机器?人是媒介?还是机器是媒介?对这种现象,我认为人文学者要先持以理智的观望态度。新的技术带给我们的,是祸还是福,还不知道。因此更为现实的做法是,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要考虑如何应对。

有了人机接合,脑后面装上一个USB 接口,把《二十四史》《全唐诗》等各种书,各种语言一起上传进去,人就变得无所不能了。这种情况会不会实现,目前尚未知。如果实现了,我们还要不要学校,要不要学习了?这些问题现在无法设想。但能想到的是,未来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巨变。记得我小时候读过一本书《科学家幻想21 世纪》。现在到了21 世纪,那本书中的幻想,有的实现了,如上天登月;还有那本书中没有想到的,却实现了,如信息技术;有的到现在也还没有实现,并且看不到实现的可能,如那本书所设想的用生物技术人造牛肉。现在设想未来,等未来真的到来,会发现常常与设想的不一样。人文学者能做的事,是提醒科学家和全社会,小心谨慎一点,在科学上不能做错事。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媒介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书,最优雅的媒介
网络文学的诞生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