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晚明至清中叶戏曲的商业出版研究

2022-10-26赵林平

艺术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书坊戏曲商业

项目批准号:16CB147

课题负责人:赵林平

结项报告(部分)

晚明至清中叶商业出版的戏曲作品数量众多,留下了大量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的材料。通过对晚明至清中叶书坊刻印曲目的全面考索,可以了解书坊主名号、书坊地址、书坊经营策略、编辑群体、编排方式、编辑意向、版画插图、评点内容、图书价格、广告宣传、版权意识等诸多详细而鲜活的信息,进而管窥明清商业书坊从编、刻、印、售为一体的经营方式逐步转向刊印与销售分化的历史轨迹,确立明清书坊在戏曲文学发展传播史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今人研究明清戏曲文献和戏曲文学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本项目分上、下两编,上编以专题的形式进行逐章讨论;下编按照时段、地域、书坊等要素 分类整理出晚明至清中叶时期坊刻戏曲目录。

上编内容包括:第一章总论,总览晚明至清中叶戏曲文学的发展与商业出版情况。第一节“晚明思想解放下的戏曲创作与刊刻概览”,对戏曲文学在晚明得以重新发展的社会思想背景进行梳理,并指出这一时期戏曲刊刻主要集中在建阳、徽州、金陵、苏州、杭州、绍兴、湖州等我国南方地区,而从稿源、消费市场或者交通等因素看,晚明戏曲刊刻中心由各地开花逐渐向苏州、杭州、湖州、绍兴等地集中。第二节“清代前中期的剧坛新况与出版总貌”,首先讨论戏曲创作、表演和观赏等行为在清代前中期的变化与发展,其次介绍清代前中期参与戏曲出版与发行的书坊之具体分布情况,最后对此阶段私家刻曲兴盛的原因作简要说明。第三节“晚明至清中叶戏曲的商业出版特点”,研究明清书坊为了适应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变化、经济生产力的演进、读者群的转换等,在不同阶段的戏曲商业出版过程中采取的不同措施;同时也指出明清书坊在激烈的竞争之余,还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合作。

第二章主要分析晚明至清中叶戏曲商业出版中的营销策略。第一节“戏曲出版团队考察”,分别从书坊主和辅助处理文本的编者两个群体出发,分析晚明至清中叶戏曲商业出版存在质量高低之别的原因。第二节“戏曲商业出版的经营之道”,分析了晚明至清中叶时期书坊主为适应激烈的书业竞争,扩大营销利润,在文本编排、销售渠道和广告宣传三个方面采取的各种手段,这客观上促进了戏曲作品的流通。第三节“戏曲、小说的分化出版——以晚明为中心的讨论”,围绕“戏曲、小说在晚明商业出版中的差别对待”“晚明戏曲、小说商业出版过程中的参与角色及心态”“晚明戏曲、小说商业出版分化的深层机制”三个问题,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造成戏曲、小说出版分化的因素,这些因素除文体本身的差异外,还包括作者(或编者)、出版者与读者等传播环节的差异,进而指出书坊主的出版定位因其自身的知识结构、文化修养和欣赏品味不同而有所区别,同一时期、同一地点的书坊之间遵循着某种行业默契,且作者与读者关于出版品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也间接地影响了商业出版者对文体的选择。

第三章关注晚明至清中叶戏曲商业出版过程中的版权问题。第一节“戏曲盗版现象面面观”,指出明清戏曲盗版现象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翻印别家刻本,不交代底本来源”,“将他人作品改换名目,冒充新作”,以及“将他人作品据为己作刊刻印行”。第二节“戏曲出版过程中的手段”,从“修改旧版题署,伪作新书”“铲补旧版,另易书名”“拼合各家旧版,冠以新名”“伪托名家评点或插画”四个方面来分析明清戏曲盗版行为所采用的作伪手段。第三节“商业书坊的戏曲版权保护”,在前两节的基础上,指出了晚明至清中叶的商业出版者面对盗版、作伪盛行之局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如明确戏曲刻本版权归属、加入同业组织、群体约束、打造独特的版式标志、提升品位、以质取胜等,希望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或少受侵害。

第四章主要围绕晚明至清中叶坊刻戏曲版画的创作而展开论述。第一节“插图术语辨析”,对“全像(相)”“出像(相)”“绣像”“绘像”“合像”与“图像”等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进行分析说明。第二节“晚明坊刻戏曲插图创作趋向”,分别以《玉簪记》和《西厢记》为例具体分析了明万历、天启、崇祯年间坊刻插图的变化。简言之,插图的形式、风格和功能在不同时期呈现的风貌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时期、同一地域的书坊,插图的表现方式也会受到版本性质、受阅群体以及时代风尚的影响,并随之变化。第三节“清代前中期坊刻戏曲插图风格的演变”,指出清代坊刻戏曲插图既延续了明末的一些风格,也在适应时代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朝廷禁令政策、书坊主的图饰观念、画工和刻工的参与程度、戏曲阅读的受众和文化思潮的差异,使得明清坊刻戏曲插图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第四节“坊刻戏曲插图、题记与文本之关系”,分析晚明至清中叶的坊刻戏曲插图题记的五个来源:一是画师根据剧中某段曲词大意或舞台细节创设而成;二是直接引自曲文;三是文字虽源于曲文,但已经过画师的概括与提炼;四是引自别处文本;五是糅合了他人文字与插绘者评语。然因画师或刻工的疏忽,题记中时有错字,不能完全对应插图;又因画师绘稿时误解文意,或者书坊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片面追求高雅的格调,以致插图内容与曲文实际相去甚远,出现图文脱节的问题。

后三章内容结构上呈现为一种并列关系,包含了晚明至清中叶戏曲商业出版过程的诸多侧面,属于微观方面的考察。最后的结语部分详细统计了晚明至清中叶时期具体参与戏曲出版的书坊情况,以及出版的品类与数量,并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下编“晚明至清中叶戏曲的商业出版资料集”,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晚明分省书坊出版戏曲知见录”,其二为“清代前中期分省书坊出版戏曲知见录”。

鉴定意见(部分)

该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明清戏曲商业出版的历史风貌,探明了戏曲作为明清文学重要体裁的事实存在,为当前戏曲的多维度传播提供了重要视角。同时,该成果凸显出商业出版在明清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拓展了古典戏曲的研究领域,加强了其同编辑学、图像学、出版学与古籍流通学等专业的结合。不足之处在于,文章结构不均衡,下编体量小,且主要为文献整理成果;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细化。

建议增设专章论述出版家,探索戏曲出版业兴盛的原因以及戏曲出版业的兴盛对戏曲发展的作用;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有关戏曲商业出版的学术研究;下编可更名为“附录”或“索引”。

猜你喜欢

书坊戏曲商业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传记书坊
传记书坊
商业前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