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列车”开进八桂大地创新开启崭新征程

2022-08-17杨伊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河池河池市科普

◎ 本刊记者 杨伊静

在2016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对于在新时代推动我国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科技列车行”活动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大科普示范活动之一,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始终将提高群众科学素质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要职责,以服务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需求为出发点,以推动创新资源流向基层一线为切入点,以加快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为着力点,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为落脚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科技人员广送科技下乡,在新时代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作贡献。

2004年至2022年,“科技列车行”活动共举办18次,服务18个省份的150个县,组织了2000余名专家,到井冈山区、陕北老区、大别山区、乌蒙山区、长白山区、秦巴山区、沂蒙山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武陵山区、赣南苏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欠发达地区,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经过十几年的坚持和创新,“科技列车行”已经成为极具品牌影响力的科技惠民和服务“三农”的科技下乡活动。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科技列车”驶入河池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7月26日,“科技列车河池行”作为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点示范活动之一,首次开进八桂大地、壮美广西。活动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以“科技服务撑产业,科普宣传惠民生”为主线,帮助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技术,依靠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薰,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辖9县2区,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3万人。河池是世界铜鼓之乡,是目前世界上民间传世铜鼓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全市已探明的10种有色金属储存量961万吨,价值人民币7000亿元。钢储量名列世界第一,锡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是中国的“锡都”;是著名水电之乡,珠江40%以上水量流经河池,水能资源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60%以上,现有装机容量达850万千瓦,是华南的能源中心之一,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一龙滩水电站就在我市天峨县境内;是中国丝绸新都,桑蚕规模连续16年稳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产英市、广西最大桑蚕黄丝生产基地,形成了“世界蚕茧看中国,中国蚕茧看广西,广西蚕茧看河池”的发展格局。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列车河池行”,满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河池各族人民的殷切关怀和嘱托,承载着各行业专家对河池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希冀,立足广西河池市特色资源,聚焦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统筹各单位科技和人才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支持河池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壮大,让各族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落下。

“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重点在河池市宜州区、金城江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县(区),开展专家现场指导、科技交流对接、科技成果推介、医疗义诊服务、科学之夜展演、科普电影展映等一系列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并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对河池市9县2区实现全覆盖。活动紧紧围绕河池市发展需求,邀请了100余位来自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浙江、安徽、湖北、四川、重庆、甘肃等省市以及广西的专家参与,涉及农业、林业、地质、气象、生态环保、防震减灾、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多个领域。

专家答谢会上,科技部农村中心副主任张松梅代表主办单位对专家、自治区和河池市委、市政府对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张松梅说,此次到河池现场服务的专家共参与了160余场活动,开展17场“科技云讲座”,推介了1554项实用技术成果,科技融资对接6个项目,签署了1份科技合作协议,2000多人现场参与广场科普活动,上万名中小学生线上线下共同观看“科学之夜”,集中展映科普电影36场,直接参加各项活动的河池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超过3万人。同时,通过河池日报直播的3场重点活动广为传播,观看人数合计达72万人次。希望专家们和河池通过这次活动结下科技之缘。

小手拉大手,全民爱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科学发展的原始动力。

“在一张A4纸上剪一个洞,能让你的爸爸或妈妈从中穿过去吗?蝴蝶的翅膀为什么可以变色?等火车时为什么要站在黄线外?经常在负面新闻里看到的食品添加剂居然是“背锅侠”?带着这样的思考,“科学之夜”的表演给我们揭晓了答案。

7月26日,“科技列车河池行”的亮点活动“科学之夜”亮相河池。当日晚上,200个家庭被邀请来到宜州区人民文化广场体验广场参与科普互动项目,观看由广西区内外科普专家共同奉献的精彩科学盛宴。11个科普展示节目用民族歌舞、科普剧、科普实验、科普秀、科普短视频等形式向河池百姓传播科学知识。这场“科学之夜”是河池市第一次在晚间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网络向河池市10000名中小学生全程直播,营造出“小手拉大手,全民爱科学”的社会氛围。

此次“科学之夜”还邀请到外国专家云上秀科普。曾在2020年首次登上“科技列车”的外国专家戴伟(原名David G. Evans,英国人,现为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科普实验中心主任)也受邀参与“科技列车河池行”。他精心录制了一段化学实验视频节目,带给河池市广大乡村学生一场不一样的化学科普秀。

现场主持人与中小学生进行积极互动,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向孩子们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维。在小朋友的掌声、欢呼声和期待的眼神中,两个多小时的“科学之夜”活动很快结束了,但科学的种子却埋在了河池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搭建科技金融交流平台,助力河池产业发展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当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日益突出。针对河池当地科技项目融资难的迫切需求,“科技列车河池行”于7月27日在广西河池举办了科技投融资路演对接会专场活动。河池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元龙出席对接会,科技部农村中心、自治区科技厅、河池市人民政府、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河池市科技局的领导代表,以及来自区内外的投融资领域专家、河池市科技企业、金融机构代表等共计80余人参加对接会。此次对接会线上同步直播,吸引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及企业代表等共计46万余人在线观看。

此次对接会分为主题发言、科技投融资项目路演及科技创新信贷政策宣讲三个环节。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所长张俊芳、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经济研究会教授周延志等分别围绕科技金融及投融资等相关内容作了主题发言。在科技投融资项目路演环节,广西东兰贵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东农智慧实业有限公司、巴马和泰长寿产业有限公司、巴马奥比特生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有投融资合作需求的企业进行现场项目路演,并邀请了科技投融资专家根据考察和路演情况进行点评指导,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在科技创新信贷政策宣讲环节,来自深圳泰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凤凰城投资公司、广西产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的4位金融机构负责人分别就行业情况和科技创新信贷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还分享了投融资成功案例,使大家对信贷政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对投融资成功更有信心。此次活动采取“预对接、考察、路演、现场对接”链条式投融资服务方式,全面推进了“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合作的精准对接,有效落实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真正推动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深度融合。活动前期,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针对生物医药、农业、食品等河池特色产业,遴选有投融资合作需求的项目,组织企业录制介绍视频并开展预对接工作,组织了10位专家分成2组分别对巴马、南丹的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科技投融资路演对接会围绕河池企业的需求搭建了一个跨区域、跨产业、跨学科的科技金融交流平台,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创新活动向河池汇聚。

科技服务小分队出发,多领域服务乡村振兴

7月26日下午,烈日炙烤着大地,田里的桑叶被太阳烤得卷了叶子。宜州区德胜镇上坪村的桑园里“科技列车河池行”科技服务专家西南大学敬成俊高级实验师、西南大学柴春利副教授却和当地负责人聊得火热,针对如何提升桑树品种、家蚕新品种推广(桂蚕8号)、省力化机械化养蚕等问题在现场进行了技术指导和交流。来到刘三姐蚕桑产业核心示范区展厅,嘉联丝绸上坪基地负责人黄浪拿着桑蚕茧综合利用产品边比划边说:“近年来宜州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当前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希望得到专家的帮助。”

7月26日,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河池市各地方医院与医疗专家沟通交流,认真探究河池市医疗卫生现状与发展策略。7月27日,专家团队分头行动,深入各县(区)开展医疗服务交流和义诊活动,为医疗机构开处“良方”,为前来问诊的群众“把脉”,有效提升我市医疗服务建设和群众保健水平。专家团队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坡月村百魔洞前广场架起桌子、拉开宣传横幅,义诊服务活动“开摊”,现场十分火热,前往看病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

7月28日上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王德良总工程师来到广西德胜红兰酒业公司调研,调研座谈会上公司负责人说,“清酒工艺的提升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我们急切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导和帮助”。王德良总工程师围绕当前公司清酒工艺提升、如何提升酒体花果香的浓郁度和降低酒的颜色及提升米香型白酒酒体不足等问题与公司的技术人员展开交流和讨论。“感谢专家给我们带来的技术指导,受益匪浅”,公司技术人员激动地说。

在川山镇何顿村大沙坡万亩油茶基地,各林业领域领导、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油茶种植规模、油茶品种、种苗来源、油茶产量和助推乡村振兴、带动林农增收等情况;核桃专家小组深入凤山县核桃研发中心坡作基地、周若核桃油茶套种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荒峒等指导调研,就核桃新品种选育、促花保果措施、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控等“把脉开方”;气象专家在河池市气象局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新能源气象服务和预报技术讲座;粮食科普专家走进南丹县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推动最新技术成果落到农民家……

这些都是“科技列车河池行”专家团队服务基层活动的一个个小片段。

7月26日起,来自全国各地100余位专家走进宜州、金城江、环江、南丹、东兰、巴马等县(区),开展科技交流对接、专家现场服务、医疗义诊、科普电影展播等一系列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活动,为河池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科技列车”搭建了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平台,把城市丰富的创新资源汇聚起来,持续送往乡村振兴一线,服务广大百姓。科技服务小分队分头行动,用知识和技术贴近河池的发展,用汗水和劳动贴近百姓的生活,而河池革命老区的广大群众也在用勤劳和智慧谱写河池发展的美好明天。

科技成果“进园入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7月28日下午,“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在宜州区举行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和专家答谢会,标志着“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圆满结束。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上,科技部农村中心首先发布科技成果目录汇编。其中,《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成果目录(第一批)》收录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作物育种、现代食品加工、粮食丰产增效、新材料、能源交通等11个重点专项的1500项成果。《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重点帮扶县产业需求成果目录(第一批)》围绕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提出的产业需求,按照“技术领域、服务产业类型、产业应用场景”,在已储备汇集的科技计划成果中精准匹配和分类梳理的700项推广成果。《“科技列车河池行”专家推介科技成果汇编》收录的54项实用技术成果,是参与本次活动的农业、工业、医疗等领域专家针对河池创新发展,由专家及其所在团队长年研究积累的先进实用技术。随后,5位专家现场推介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列车河池行”设立专场活动,向河池市推介新技术新成果,旨在加快国家科技计划成果向河池市转移转化,推动成果技术落到农民家,让农民“富起来”;引导科学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业“强起来”;促进创新资源重心下移,在农村“聚起来”,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千里之遥踏返程,心中花放起春风。暑天汗洒河池地,装满一车点赞声。”这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姜卓俊在“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结束后返程时所作的诗。“科技列车”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河池大地,这是乡村振兴的时代召唤,也是科技为民的价值追求。相信在“科技列车河池行”之后会有更多乡村产业插上科技之翼,让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河池河池市科普
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简介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A new loach species of Troglonectes (Teleostei:Nemacheilidae) from Guangxi,China
科普达人养成记
《10端午粽》教学设计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河池市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及雷击灾害风险区划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