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某给水厂强化CODMn去除效能研究

2022-08-17黄懿华徐宏梅

供水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滤池沉淀池水厂

黄懿华, 徐宏梅, 张 钰, 许 锦

(苏州吴中供水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100)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推行,江苏省也对应出台了《江苏省城乡供水十三五规划》,指导实现全省城市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全覆盖。2021年,苏州水务局印发《苏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限值》与《苏州市自来水厂出厂水水质指标限值》,对给水厂的水质管控要求不断提高。

基于此,苏州某给水厂不断追求高品质供水,于2019年完成深度处理构筑物的增建并将其投入使用。目前,该给水厂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合并深度处理工艺(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吸附、消毒)的水处理工序。有机物指标是衡量高品质供水的关键指标之一[1],给水厂一般以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表征有机物含量。笔者主要分析了该给水厂絮凝反应沉淀池、砂滤池、臭氧接触池和生物活性炭滤池各工艺段出水中CODMn的变化趋势,探究了降低CODMn的有效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某给水厂设计规模为15×104m3/d,以太湖水为原水,其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2021年8月31日—11月5日期间,持续取各水处理单元出水,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检测CODMn。

图1 水厂工艺流程和取样点Fig.1 Process flow and sampling points of waterworks

2 结果与讨论

2.1 常规工艺去除效果

该给水厂常规工艺采用折板絮凝、平流沉淀、均质滤料滤池,研究期间原水CODMn平均浓度为3.11 mg/L。

2.1.1絮凝反应沉淀池

絮凝反应沉淀池左右两边分别为一期和二期,构造相同,规模均为7.5×104m3/d,主要包括折板絮凝和平流沉淀两个处理单元。折板絮凝区每期2组,每组4个廊道,絮凝时间为19.5 min。平流沉淀区水平流速为7.7 mm/s,沉淀时间为3.6 h,定时采用虹吸式吸泥机排泥。

絮凝反应沉淀池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23.3%,平均出水浓度为2.38 mg/L。如图2所示。由于季节的改变,水温存在显著变化,不同水温下加矾量的基数不同。考虑CODMn去除率与出水浓度,当水温在18℃左右时,加矾量选择36 mg/L较为合适;水温在28 ℃左右时,46 mg/L加矾量下沉淀池对CODMn的去除率最高,近似达到沉淀池去除有机物的饱和态。

图2 絮凝反应沉淀池对CODMn的去除效果Fig.2 Removal effect of CODMn in flocculation reaction sedimentation tank

絮凝反应沉淀池主要通过投加混凝剂(硫酸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吸附性的絮凝体,从而去除悬浮物、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实际运行过程中,混凝效果除了受水温、水量等外部因素影响,还受水中铝含量的影响。

2.1.2砂滤池

絮凝反应沉淀池的出水分别流入一期、二期砂滤池,每期处理规模均为7.5×104m3/d,以均质石英砂为滤料进行恒水位等速过滤,砂层厚1.35 m,单格滤池过滤面积为68 m2。一期砂滤池选用普通快滤池,分成8格,设计滤速约5.7 m/h,反冲洗模式:3 min气冲(8 L/(m2·s) )+ 4 min气(8 L/(m2·s))、水(2.8 L/(m2·s))同时反冲+5 min水冲(5.6 L/(m2·s))。二期砂滤池选用V型滤池,分为6格,设计滤速约7.7 m/h,反冲洗模式:3 min气冲(16.2 L/(m2·s) )+ 3 min气(8 L/(m2·s))、水(2.8 L/(m2·s))同时反冲+5 min水冲(5.6 L/(m2·s))。

砂滤池出水CODMn平均浓度为2.15 mg/L,平均去除率为8.7%,见图3。一期、二期砂滤池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和9.0%。二期砂滤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一期砂滤池,原因在于两期砂滤池所选构筑物的构造不同,相比于普通快滤池,V型滤池的冲洗效果更佳[2]。从图3还可以看出,5#、6#滤池去除效果较差,需进行检修。

图3 砂滤池对CODMn的去除效果Fig.3 Removal effect of CODMn in sand filter

进一步,考察了二期V型砂滤池冲洗周期对CODMn去除效果的影响。观察了反冲洗(气冲、气水同时反冲、水冲)结束后60 h内CODMn去除率变化,结果见图4。可以看出,该V型砂滤池对CODMn的去除率随着时间呈现周期性规律,周期为24 h。对此,可根据V型砂滤池出水CODMn的低谷水平(即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估值)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冲洗,结合砂滤池表面积累的泥状物或青苔[3]的生长情况,建议于2个周期后,即48~54 h之间进行冲洗。

图4 砂滤池CODMn去除率的周期性变化Fig.4 Periodic change of CODMn removal rate in sand filter

2.2 深度处理工艺去除效果

该给水厂深度处理工艺采用臭氧活性炭联用技术[4]。在臭氧接触池中,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降解有机物,生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其可生化性和可吸附性。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前期以活性炭孔隙结构的物理吸附为主,运行两年多物理吸附已趋于饱和,以生物吸附为主,依靠生物膜上生长的微生物菌种发挥去除作用。

2.2.1臭氧接触池

给水厂内设置2组规模为7.5×104m3/d的臭氧接触池,臭氧接触时间分3段,每段4 min,共计12 min。臭氧曝气装置采用微气泡曝气头形式,设置于接触池底部,最大臭氧投加率为1.5 mg/L。整个臭氧接触池为全封闭设计,外设液氧站,池顶设臭氧尾气收集管,尾气管接至尾气破坏装置抽风机进口。

臭氧接触池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9.4%,平均出水浓度为1.98 mg/L,见图5。CODMn去除率与水温的关系不明确,与臭氧投加量的增长趋势也不一致。出水CODMn浓度变化与进水相似。推测原因可能在于,臭氧接触池的主要功能是分解有机物分子结构,以便于后续活性炭的吸附,对有机物的直接去除作用有限。深度处理工艺主要还是考虑臭氧和活性炭综合作用。因此,控制进入臭氧接触池的CODMn浓度才是保证其出水CODMn低的有效手段。

图5 臭氧接触池对CODMn的去除效果Fig.5 Removal effect of CODMn in ozone contact tank

考虑到臭氧制备成本及其利用率,且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产生溴酸盐等臭氧化副产物[5],因此大幅提升臭氧投加量并不可取,甚至可能使出水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如无特殊情况,建议将臭氧投加量控制在0.8~1.2 mg/L。

2.2.2生物活性炭滤池

该给水厂的生物活性炭滤池规模为15×104m3/d,分成6格,双排布置,单格滤池过滤面积为102 m2,滤速为10.7 m/h,炭床吸附停留时间为11 min。此滤池滤料采用颗粒活性炭,厚度为2 m,采用8×30粒度,堆积密度0.35~0.55 g/cm,不均匀系数k80为1.9~2.0;下层采用粗砂支承层,厚度为0.25 m,有效粒径为2~4 mm,采用短柄滤头方式配水,反冲洗方式为单独气冲加单独水冲洗方式。

生物活性炭滤池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14.1%,平均出水浓度为1.69 mg/L,如图6所示。在生物活性炭滤池的运行过程中,水中有机物养分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促使活性炭表面不断附着微生物,且不断繁殖形成生物膜,在物理吸附作用结束后发挥生物降解作用。此外,CODMn去除率与臭氧投加量的关系不明确,可能是不同影响因素叠加导致。

图6 生物活性炭滤池对CODMn的去除效果Fig.6 Removal effect of CODMn in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影响生物活性炭滤池中CODMn去除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反冲洗周期时长,周期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CODMn去除效果。如图7所示,以24 h为单位区间,完成反冲洗后的264 h(11 d)内,CODMn去除率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240 h(10 d)后低于8%。为保持一定的去除效果,建议在第8~10 d进行炭滤池反冲洗,这与陈明等[3]认为炭滤池反冲洗周期为7~10 d的结论相近。与此同时,为使生物膜上维持一定的菌种数量,必须控制反冲洗强度[6]。

图7 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CODMn去除率的周期性变化Fig.7 Periodic change of CODMn removal rate in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2.3 整体去除效果

整体而言,原水在给水厂内经过沉淀池、砂滤池、臭氧接触池和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后,CODMn总去除率平均达到45.7%,出厂水达标率为100%。4个主要环节的去除效果高低排序为絮凝反应沉淀池(51.1%)>生物活性炭滤池(20%)>臭氧接触池(14.9%)>砂滤池(14%)。半数的有机物在絮凝反应沉淀池中被去除,常规处理工艺发挥了主要作用,这与夏星宇等[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通过絮凝、沉淀、过滤的常规处理工艺尽可能多地去除有机物,降低臭氧接触池进水CODMn浓度,有利于减轻深度处理运行负荷,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8]。

图8所示一期/二期絮凝池为加矾量、臭氧投加量与CODMn总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运行成本、去除效果、反应产物等,认为相较于改变臭氧投加量,调节加矾量为最佳降低CODMn的措施。

综上认为,在给水厂去除CODMn过程中,深度处理的关键作用不宜放大,常规处理工艺的主要作用不容忽视。原水CODMn平均浓度为3.11 mg/L,若将炭滤池出水CODMn浓度控制在1.7 mg/L左右,应将絮凝反应沉淀池出水CODMn浓度控制在2.35~2.5 mg/L,即常规工艺出水高锰酸盐指数控制在2.00~2.30 mg/L。

3 结论

① 原水经过絮凝反应沉淀池、砂滤池、臭氧接触池和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后,CODMn去除率达到45.7%,其中常规工艺贡献率为65%,深度处理工艺贡献率为35%。调节加矾量、提高常规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降低深度处理工艺进水CODMn浓度,是给水厂长期运行过程中降低出厂水CODMn的有效手段。

②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该给水厂的V型砂滤池反冲洗周期为48~54 h,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周期为8~10 d。

猜你喜欢

滤池沉淀池水厂
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优化分析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污水处理沉淀池进水系统的改进运用
立式纤维滤布滤池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应用分析
高效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阿特拉斯·科普柯GXe11型空压机在滤池生产中的应用
浅池理论分析斜板沉淀池的设计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