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漆器三千年不老的技艺
2022-08-17影子
|影子
雕银丝光《熊猫银杏盘》
雕镂釦器 百伎千工
髹漆
林荫树下盖碗茶里隐匿着成都的巴适惬意,街头巷尾火锅香中飘散着成都的热情诱惑,而历经千年岁月的成都漆器里,沉淀的是成都的古朴大气。“雕镂釦器,百伎千工”,成都漆艺工序众多、制作精细,高贵中带着典雅,不张扬却处处讲究;“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三雕一刻”的装饰技法独特,极富地域特色,在几千年前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今天穿越历史风尘仆仆而来的大漆艺术依然鲜活,绽放着三千年不老技艺的光芒,“漆待”与时光更灿烂的相遇。
在人流如织的宽窄巷子对面青羊区蜀华街深处,狭窄的林荫路上隐藏着一座爬满蔓藤的“井”字形布局三层老式楼房,成都漆器工艺厂就在此间,四周很安静,踏进大门的瞬间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里面的陈设完好地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厂房的模样,仿佛被时间冻住。墙上锈迹斑斑,只有屋顶下“成都漆器”四个字仍趾高气扬。从1954年建立,1974年改建新楼,上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2008年地震,久经岁月,到现在,几十年如一日,漆器工艺厂像是在闹市中修行的匠人,传承着传统漆艺最精妙的技术,饱经风霜,返璞归真,已臻化境。
成都漆器厂岁月虽老,但厂里的人却都是年轻的面孔,从成都漆器厂的王岳峰总经理,到品推经理的司璐瑜,以及各个工位上的工艺师、设计师,都是清一色的年轻面孔,其中不乏毕业自名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成都漆器厂外表沧桑,而其中的产品却是光华四射,漆彩流光,产品展室里数十件漆器作品分门别类的摆在博古架上,种类齐全,漆彩纷呈,既可高悬于庙堂之上以彰显华贵,又可充当精致耐用的日常用品。装饰漆器艺术感强韵致独特,《雕银丝光晕彩虞美人花瓶》,造型优美流畅,精致细腻;《雕漆隐花海棠花圆盘》《雕银丝光晕彩银杏圆盘》《三羊开泰圆盘》,丝光闪烁,光华灵韵;拉刀针刻首饰盒,含蓄古朴,亮而不浮,充分体现了天然漆的自然质地之美。实用漆器打磨光滑色泽自然,功夫茶具意境悠远气质优雅;杯碟碗盘盒盏垫最为常见,但细看每一只器物上耗的功夫,又绝不只是为了让实用器更美那么简单。还有新开发的文创产品笔筒书签镇纸,巧妙地选取了中国国宝大熊猫、成都市市树银杏、成都市市花芙蓉为装饰图案,集历史题材、文化元素、天然原料于一体,文化创意中自带古典气息……目之所及的一件件器物上展现着极富地域特色的髹饰技艺,漆艺包容精致,漆色温和静穆,将天然大漆的灵动之美展露无遗,给人以大度而素雅的美感享受,可谓薄薄一层漆中可翻开厚厚的时间,一眼千年。
成都漆艺 风华千年
推光
雕银
漆艺茶具
师傅们在髹漆车间工作
“雕镂釦器,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南北并凑。”西汉的扬雄在《蜀都赋》中曾这样描写当时的漆器之盛,从中可见远在汉时,成都漆器已美名扬天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造就了这朵工艺奇葩,悠悠数千年间,汉的夹纻,唐的堆漆、金银平脱,宋的素髹与雕漆,清的脱胎,岁月流淌积淀中,历经了数百代工艺大师智慧与灵感的碰撞打磨,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宋元明清一脉相承的成都漆艺,逐步形成了如今美感谦和温厚含蓄,深沉内敛厚重典雅的独特风格。2006年成都漆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百里千刀一斤漆
“漆从西蜀来。”郭沫若先生诗中这样写道,天然大漆,有很好的附着性,具备粘合性和防腐性,在木胎、陶瓷、金属上进行刷漆工艺后可长时间保持光亮色彩且不变色。自古以来,四川就是天然大漆的主产地,漆树需成长近十年方可割漆,一棵漆树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 10公斤生漆,采集一公斤生漆需3000棵漆树,故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大漆从树上割下来以后,品质达到“清如油,明如镜,扯起金钩子,照尽美人头”,方为优质,此后还要经过晾晒、脱水、过滤、去杂质、加颜料等程序,而这复杂的制漆过程仅仅是基础,要做一件漆器,至少需要经过选料、制胎、揉漆、裱布、上灰、上漆、打磨、雕刻、镶嵌、推光等7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来不得半点闪失,最后的作品才能呈现出既精致又立体的视觉效果。
漆工车间里工作的大多数是小伙子,他们细心地在一件件胎体上涂抹,仿佛在侍弄娇小的生命,眼里充满爱意,手法轻柔如水。赫连伟正在为一组茶具刷漆,在这个步骤之前,这些茶具已经历了千山万水。用木头制作好胎体后,先要把表面打磨平整。接着是揉生漆,为的是堵住木头上的小孔洞,更好地保护胎体。之后在其上裱布,古代主要用夏布,现在用有经纬交叉的白布,利用经纬的拉力避免磕碰造成的损伤,并防止开裂、变形。但这才仅是开始还远远不够,胎上的打磨才见功夫。在裱布后的盘子打底刮灰,粗灰、中灰、细灰三次上灰三次分别打磨,这是传统漆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是胎骨成型的核心所在,关系到作品的定型及稳定,其神秘之处就在于漆器成品后表面看不到,但又绝不能偷懒图简便。之后的上漆过程,更是需要耐心,每上完一道漆都需要放在恒温阴凉的环境下自然阴干,一般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干透。干透后进行打磨,磨去漆膜和小颗粒等不平整之处,表面光滑后,进行第二道刷漆,如此反复。底漆、中漆之后送到装饰车间去做装饰,再拿回来上最后一道漆,打磨推光,才能最终完成。三灰三漆,看上去枯燥乏味的工序,凝结的却是高度的专注和细致的手法,打磨的是漆器,沉淀的是时光,呈现的是静美,留下的是匠人的手作温度与匠心。
做好一件漆器需要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而上漆打磨这些重复机械的过程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代替?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因为“大漆是一种很有性格的材料”,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去摸清它的脾气,不能快也不能急。匠人只有亲自用双手在感受大漆的脉博中,才能让自然的气息不被破坏,保持特有的形态和质感,打磨的力道甚至是心情,都会影响漆器最后的样子。成都漆器的奇彩之色,正是带着温度的手工反复打磨成就了美好,远非冰冷的机器所能代替。
精巧叹加工 玲珑生万物
“精巧叹加工,玲珑生万物。”成都漆器的装饰工艺的确如郭沫若先生诗中的赞美。装饰车间里,是年轻的姑娘们居多,她们专注装饰着手里的器物,不厌其烦地丝光、描画、晕染……坐在工位上的张小波白净秀气,略显腼腆,并不像印象中川妹子的火辣模样,别看小波文静如水言语温柔,年纪轻轻却已是四川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了。她正在制作一批“熊猫银杏盘”,雕银、丝光、晕彩,漆艺在她的手中驾轻就熟,亮丽的红漆底子上,一枝金黄的银杏树上,一只软萌可爱的熊猫宝宝正在玩耍。针笔起落间,银片上丝出的国宝大熊猫毛发细腻,银光闪烁,栩栩如生似乎有了生命,而晕彩的深秋银杏,浓淡不一的色调,将秋之静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韵味悠远。
成都漆艺 雕银丝光《虞美人》花瓶
上灰
成都漆艺工序繁多制作细致,尤以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等极富地域特色的髹饰技艺闻名于世。其中,“雕银丝光”是成都漆器“三雕一刻”绝技之首,而小波制作的“熊猫银杏盘”采用的正是这种工艺。技艺的施展是在三灰三漆的半成品上,用大漆做粘合剂贴上银片雕刻出纹样,再上漆打磨,重新把纹样显露出来。然后在金属贴片雕好的纹样上,用特殊工具戗花刻线,操作中讲究行刀的角度与走向,要求点、线、面均衡结合,通过流畅刚劲、富于变化的刀法,使线条轻重缓急、顿挫抑扬各自成趣。雕银丝光工艺制成的漆器既有金银平脱的镌刻情趣,又有雕漆的抑扬顿挫;既显金属材质的高贵富丽,又含漆料的柔和细腻;其熠熠闪烁的光泽将漆器艺术的超凡脱俗、高雅素洁、清丽照人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
雕银、丝光、晕彩是“雕银丝光”工艺中几十道工序中重要步骤。这些工序完成后,还要经过轻推慢擦的推光才能最后成品。推光,是以油和面粉在漆器上反复摩擦,让漆面分子重新排列,均匀结膜,使得漆器表面平整如镜,呈现出光泽华丽却又温润如玉的效果。一件件普通漆器,因为“雕银丝光”等古老的装饰手法的磨砺与雕琢,高雅丰腴中更显灵气飞扬。
打磨漆器 打磨心性
二楼的装饰车间颇具年代感,窗外有比厂房还高的大树守着,老旧的工作台上到处是曾经伏案于此的匠人磨迹,绑了铁丝的老椅子哼着吱吱呀呀的歌儿,而与它们为伴的姑娘们,戴着耳机看着手机又让屋里显出了时代的气息。张小波好像永远是恬淡清爽的模样,那些曾经的煎熬,辉煌的成绩,从她口中说出来慢声细语不紧不慢,仿佛多令人激动的事在她这里也是平静如水。张小波是80后,2006年“成都漆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这一年,张小波通过朋友介绍到成都漆器工艺厂参观,学过几年画画的她对这古老的工艺很感兴趣,机缘巧合,张小波和其他几位小伙伴,一起被招进了成都漆器厂装饰车间。从那时到现在,张小波的心始终在漆器上,初见漆器时的激情与好奇,她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心底的某个位置。
精致绝伦的漆艺背后,不仅是七十多道工序对人心性的打磨,更有着痛彻发肤的身体磨砺。匠人用心制作的漆器可谓精美绝伦,然而成就这传世精品的大漆,却是“咬人”还“挑人”。“咬人”是行内的一种叫法,其实是一种人体对漆过敏的反映,对从事漆器的制作匠人来说,必须要克服这个考验。小波也没有逃过这一关,刚来厂就听很多同事讲过她们过敏的情形,心里早知道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然而,当她遇上时还是被吓着了。“双臂都长满了小水泡,痒得晚上都睡不着。”当时过敏得太严重了,眼睛肿得都成了一条缝,她甚至哭着给老师尹利萍(“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成都漆器工艺厂艺术设计总监)打电话“担心自己会不会死啊。” 然而就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除了请假去输液以外,她仍然坚持在岗位上,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忆起那段经历,她也笑自己,忍受的过程也是大漆和艺人增进感情的过程,相互接受了,才能合作得更好。
放入窨房,让器物阴干
说起对漆器的热爱与学艺的经历,张小波的眼睛里就会闪烁出小星光。“每次看到做出来的漆器那么好看,心里都特别高兴。如果卖得好,还会小骄傲一下。”刚进漆器厂后,年轻人们都跟着尹利萍老师学艺,尹老师要求严格,小波进步也快,她一直能记得由于自己性急想快出产品被尹老师批评哭了的经历。漆器讲究“三分漆,七分磨”,髹漆装饰必须一层层干透,打磨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小波在一个漆盘上了头层漆,放了几天,有个区域却一直未干透,想偷懒就贸然上了第二、三层漆。几天后,尹老师让把漆盘打磨出来,看看效果。谁知一磨就露馅了,漆盘上没干透的部分一经打磨全部坏掉,漆点斑驳。 “确实是工艺上没做对,又要‘擅作主张’‘自以为是’。” 张小波事后向老师承认了错误,“‘漆器这东西,你要是骗它,它就会骗你。’老师说的这句话已成了我工作的座右铭。”如今,在打磨漆器的过程中,她也打磨了自己的心性,逐渐成长为漆器厂装饰车间的主要技术力量,“肯定会一直做下去的。”阳光下,她坚定点头的样子,特别美。
和张小波一样,对于成都漆器厂的小伙伴们来说,遇到漆器,让他们成为现在的自己。做漆器带来的喜悦感,是任何一份工作都比不了的。正如同用麻布、漆树汁、瓦灰最终可以做成精美的漆器,坚持的力量同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他们钻研各道工序、技法,更积极加强艺术修养和绘画训练,慢慢走入了美妙的漆艺世界。目前厂里三十多名员工里,八零后、甚至是九零后已经挑起了漆器技艺传承的大梁,他们熟练地运用着三千年古蜀漆艺,创作着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作品。而正是这些年轻的匠人们,坚守这份对漆器的执着和热爱,同时又有更多的创新想法,让漆器工艺的未来充满希望。
活态博物馆
成都是中国漆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享有“中国漆艺之都”的美誉。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时期,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现在依然文饰斑斓、色彩亮丽。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等地出土的汉代的精美漆器上,常见铭文“成市草”,可见成都在古代就是中国著名的漆器制作中心。近代的成都漆器也曾十分辉煌,像民国时期,成都就有科甲巷、小科甲巷、太平街三条街专门生产经营成都漆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直至上世纪80年代,更是成都漆器风行的黄金时代,不但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还被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首脑和友人,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冲击,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都漆艺发展和传承面临着重重困境。首先,成都漆艺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要完整掌握整个工艺,非潜心学习数十年不可,这使得传承难度非常高。其次,由于产品只能通过手工制作,成品市场狭小,所谓的“性价比”又不高,面临着没有销路的尴尬局面。好在多年从艺的成都漆器厂宋西平、尹利萍、邹小屏等各级传承人宁可守其清贫,不愿抛弃古法,坚守对漆艺的热爱,她们的奉献与敬业也是对学生最好的“身教”。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的重视,吸引了年轻人的加入,成都漆器才逐渐又打磨出越来越靓丽的光彩。
艺术源于生活,漆艺作品在不失传统技法底蕴的同时,时尚简洁、轻松有趣才能贴近生活。只有让传统技艺真正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如今的成都漆器工艺厂,通过改制注入了活力,在王岳峰经理的带领下,更注重让漆器生活化,用漆器自身的外观之美、实用之巧点缀生活。在古老技法中融入现代生活理念,产品涵盖摆件系列、文房系列、饮食系列、漆画系列、漆盒系列、文创系列等种类,更丰富、更现代的漆艺表现形式让漆艺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需要大家参与,只有让漆器走进大众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漆器文化,古老的成都漆艺才能重获新生。2014年底漆器厂的大门,开始向社会公众打开,为此,王岳峰和师傅们专门研发了一种用于公益体验DIY漆器项目,参与者在制作成半成品的漆器书签上,打磨丝光晕色,体验漆艺文化的同时还能将自己的作品带走,2016年开始这个项目已成为成都漆器厂广受欢迎的爆款。他们还计划将成都漆器厂区的空间打造出来,保留旧有的建筑风貌和格局,做成一家非遗“活态博物馆”,有人在这里做漆器,有人在这里玩漆器,还有人在这里体验漆器,通过推广、普及,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习、传承。成都漆器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往小了讲是成都文化名片,往大了说是中国漆艺的版图所在。成都追求时尚和追求完美的底蕴非常深厚,有这个文化基础和积淀,成都漆器一定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