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人避暑有妙招
2022-08-17朱七七
|朱七七
七八月正值“三伏”天,许多地方都热出了新纪录。但不管怎么说,咱们活在二十一世纪是件幸事。毕竟“夏天三件宝,西瓜空调凉水澡”。那么问题来了,古人是怎么度过炎炎夏日的呢?在没有冰箱、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几千年里,古人运用其智慧,想方设法把清凉带到身边。他们创造了哪些避暑小妙招呢?
炎炎夏日,古人穿不穿短袖?
在我们经常看到的古装剧中,只见每个人都是长衣长袖,里三层外三层的,这不禁让人暗暗地发问:这样的穿法,骄阳似火的夏日难道不热吗?用膝盖想想就知道,肯定热啊,三伏天,穿着短袖都能起一身痱子,那古人的穿着到底什么样?如何度过挥汗如雨的夏日呢?
凉不凉快,面料很关键
在先秦两汉时期,古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还真得是衣冠楚楚,不随便袒胸露背。那热怎么办?那只能从面料上做文章,所以古人很早就生产出了轻、薄、透的纱类,例如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襌衣,重量不到一两,想来应该是极其清凉的。而南宋黄昇墓出土的一件深烟色牡丹花罗背心更夸张,16.7克!当然纱比较贵,大部分人穿不起,那时候还有一种更为便宜的面料“葛纱”广受欢迎,而且效果丝毫不差。它是一种植物面料,是最清透凉爽的材料。
面料的改进总是有限,改样式来的更直接一些。我们都知道汉服有三大特征,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广袖。一直以来,无论春秋冬夏,大家都这么穿。不过,总有独树一帜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些人就开始尝试着穿短袖(半臂又称半袖),但是迫于褒衣广袖的压力,此时的半臂不能贴身穿。
直到一个特别热的夏天,褒衣广袖实在太热,喜欢标新立异的魏明帝曹叡突发奇想,穿着半袖(半臂)就出来逛,结果被多事的大臣教育了一番。这件事,在《晋书·五行志》中有记载,说曹叡,经常戴着绣帽、披着缥纨半袖,不修边幅地接待臣子。结果有位叫杨阜的大臣,性格十分耿直。看魏明帝衣冠不整,就上奏皇帝:“您穿的半袖,符合哪家的礼仪?”
魏明帝即使贵为天子,遭到这样的批评,也只能默默听着。由此可见,那时半臂还上不得台面。那又是什么样的历史机缘,让半臂异军突起,受到社会追捧,从而占据一席之地呢?
半臂,也有自己的春天
当半臂遇见大唐,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众所周知,唐代是个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的时代,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胡服文化”,从此,士族与庶族开始流行半臂。据文献记载,唐代纺织业发达,有大量的织锦出土,在《新唐书》里面还出现过“半臂锦”,即一种专门用于半臂的织物。在《旧唐书·舆服制》也有“女史则半臂襦裙”的记载。由此可见,在初唐和盛唐时期,半臂在上层社会中已经流行。
不过,唐代的半臂主要和长裙一起穿着,一般穿在外衣之上,也有穿在中单上的,唐半臂的初期的半臂窄小贴身,低领口套头的居多,而在武则天统治的末期,半臂变更为使用对领的形式,两襟通过系带系结在一起。
唐代妇女们穿用半臂时,有的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有些像今日的短风衣一样。在唐代,半臂更为普及,此外,冬天也可以当“护身马甲”来御寒,起冬暖夏凉的作用。不过,唐代的半臂实物留存下来的极少,在“唐代的迷弟”日本的正仓院还留有一些遗珍。有人戏称日本正仓院的唐锦半臂残件曾是唐代人的爆款服饰,潮流引爆了当时的贵妇圈,不在襦、衫外加一件鲜艳华美的半臂,都不好意思出门。日本正仓院藏的彩绘狮子花鸟纹半臂,上面的花纹透着浓重的日本本土特色,但款式与唐无异。
到了宋代,半臂依然是一种时尚的穿着,但已经不属于常服之列,男女老少没事的时候都可以穿。南宋曾三异《同话录》载:“近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袖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裹,或其中用绵者,以紫皂缘之,名日貉袖。”说的就是半臂。
再翻翻《清明上河图》,里面的贩夫走卒几乎都穿着短袖,有些人的小褂甚至已经和近代的差不多了。当然,这样的服装多属于“短衣帮”,士大夫阶层还是不屑的。
总之,半臂,从汉魏时期走来,流行于大唐,宋元时期开始转型,半袖、T恤算是华丽的转身。所以,古人也有自己的短袖。
酷暑难耐,古人能吃到冷饮吗?
在热播剧《知否》里曾有盛家老太太让孙女们吃冰酥酪的片段,可见宋代的夏季是有冷饮可以吃的。如果说电视剧的可信度值得商榷的话,那再看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荔枝歌》: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这说明在宋代夏日食冰是相对普遍的事。那我们可能就要问,古时候又没有冰箱、冰柜,他们从哪里弄来的冰呢?
冰,古人的奢侈品
我们从一种职位——“凌人”说起。凌人,周代官名,掌管藏冰之事。《周礼·天官·凌人》:“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由此可知,周代的时候,古人已经开始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凿下冰块贮藏,以备来年夏日使用。
藏冰的地方当然是极其阴寒的地方,每年春末启用之前,周王还得搞个开启仪式,用桃木弓往冰室里射一支棘做的箭,才能开始使用。进入三伏天,朝廷还会举行个发布会,美其名曰发冰仪式,把冰作为奢侈品赏赐分给士大夫,足见冰的贵重程度。直到唐朝时,冰都贵如金子,夏天享受到的冰爽感觉都是烧钱的冷意。
这冰块在夏天具体怎么用呢?最早是冰镇酒水。如《楚辞·招魂》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一句。古人注道:“酎,醇酒也。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提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也就是说把滤掉酒糟的米酒冰镇着喝,简直透心凉心飞扬。
湖北曾侯乙墓曾出土过一个战国时期的铜冰鉴。所谓的冰鉴,实际上是一个两层的容器,内里圆形,可以盛放食物和液体,外层为方形。夹层中可以放炭或者冰,既可以加热,也可以制冷。冷气不但可以传导到缶内使食物降温,还可以通过盖子上的镂空花纹将冷气释放到屋内,既是冰箱,也是空调。不过这样的神器只有上流社会才用得起。
冰鉴
古人的冷饮有哪些?
如果说古人一开始只是用冰冰镇美食美酒的话,那发展到唐代,冷饮就悄悄地萌芽了。唐代是个开放的时代,都城长安非常繁华,当时已经出现了专门卖冰的商人,这大概是中国古代最早出售冷饮的商人。因此,冰饮也成为唐人避暑的妙招之一。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写道: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到了宋代,古人更是把冰吃出了新花样。据《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记载,当时有不少流行的冷饮,如沙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水、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水、苦水(一种加冰的茶)、香蕈饮、紫苏饮、荔枝膏水、白醪凉水、金橘雪泡、冰雪、沉香水、雪泡梅花酒等,听名字是不是就遍体清凉?
关于此类饮料的美味,《武林旧事》还有相关记载。说宋孝宗赵昚与太上皇赵构一起避暑,御厨呈上了“沆瀣浆”和“雪浸白酒”。孝宗对太上皇劝道:“此物恐怕不宜多吃。”老爷子热急了哪管那么多,一边大口喝一边说:“不妨,反觉爽快!”俗话说,劝人不如人。宋孝宗也有贪嘴的时候,《宋史》有载,他有一次对大臣抱怨:“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意思就是,我前几天冷饮吃得太多,搞得狂拉肚子,幸亏现在不拉了。可见,在宋代,冷饮的受欢迎程度。
到了元代,在冷饮制作中又有了新发展。元好问在《续夷坚志》载:“冰水冬日结冰,小于芡实、圆结如珠……盛行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 。这段话说明了元朝时期,冷饮制品又有了创新,这种新制冷饮似乎与今日的冰激凌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只是比较简单而已。
据传说,元世祖忽必烈也是个吃货,因为太喜欢冰酥,甚至颁发了诏书严禁配制秘方外传。直到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忽必烈才破例把制作方法传给了他,并让他带回意大利。
发展到明清时期,冷饮的种类就与现在比较类似了,而且吃冷饮已是比较普遍的事儿了,像冰镇酸梅汤、玫瑰露、凉茶等饮品在清朝时期就已经相继出现了。现如今,冷饮的品种和口感五花八门,给炎炎夏日带去了丝丝清凉。
没有空调,古人房间里有什么避暑黑科技?
俗话说得好:“好汉不挣六月钱。”古人在伏天会考虑放假或减少工作量,谓之“歇伏”,外出活动相对较少。那他们宅在家里又没空调,不也同样热得慌吗?
古人的凉屋,水从高处来
古人虽没有空调,但不代表没有“空调房”。在汉代的皇宫里,房间设有冬夏两用“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是皇家最高级避暑用房。而在唐代更加高级,甚至还发明了避暑的黑科技,这里有供人消暑的“凉屋”。
其实,在春秋时期,就有凉屋的雏形,是用一种石虎铜龙的装置,将水源引至建筑物上方,通过铜质排水管流出,水流蒸发达到为建筑物降温效果。到了唐代,这种屋子有了专门的名称——凉屋。
据说,凉屋要邻水而建,其运行原理大致如水车,依靠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还有的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流水潺潺,形成人工水帘。水从高处来,便能形成降温效果,真是绿色又环保。
到了宋代,这样的凉屋、凉亭依旧广受欢迎。爱好风雅的宋人,还会在凉屋四周或是厅堂里摆置各式鲜花,使冷风带香,透着赏心悦目的高雅意趣。而到了明代,此种凉屋又升级了。明代戏曲家高濂在专著《遵生八笺》中这样描述凉屋:在家里凿几口井,再用带洞透气的板盖起来。汩汩井水,携潺潺凉气自下而上升腾,暑气自消。
只是这种利用“水循环”建成的“凉屋”,都属于高端设施,与普通老百姓是无缘的。一般来说,普通人家打打扇子,或者抱着“竹夫人”(一种竹编的长条空心器具)睡觉,最多在墙外搭个凉棚什么的,也就算了。
避暑,床上用品有讲究
古人避暑,不光从屋子上做文章,还从床上做文章。古人床上有避暑三件套。一是上文提到的“竹夫人”,类似于今日的抱枕,睡觉时将它抱于怀中,能有效避免肌肤的黏热之感。二是凉席,古代称之为“凉簟”,簟性清凉,因此也被誉为“夏清侯”。三是夏被,称为“神锦衾”,是一种高级真丝被,用蚕丝而制,盖在身上,可降低体温,算是名副其实的“空调被”了。
当然,王公贵族及有钱人家则更会享受生活,睡觉的时候会用“玉枕”,冰凉清爽。更有甚者还有玉床。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宠幸董偃,便在未央宫清凉殿中,以画石为床,罩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为董偃度夏。汉成帝时,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受宠,赵合德所居的昭阳殿中,便备有玉几玉床。
古人避暑黑科技
除此之外,古时还出现过一些避暑黑科技。比如《西京杂记》里记载的超级风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室生寒。”不过这些黑科技在古代都没有普及。还有就是冰鉴在古代其实还有种用法,就是装上冰放在房间里。让冰块融化带走热量,其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空调。不过青铜时代过了之后,冰鉴就慢慢变成了冰桶或冰箱。
在清朝,冰桶或冰箱是大户人家的标配,英国人芮尼的《北京与北京人》写道:“这些中国冰箱呈四方形,木制,包了铅皮,双重掀盖,中间有一小孔,冰箱内放冰,通常是一块大雪团,人们以之降低茶和酒的温度。他们也把冰箱放到客厅中间,让房间较为凉快。”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北京人用冰还是挺精打细算的,在冰镇茶和酒的同时还顺带降温。但权贵们可就不用这么抠抠缩缩了。就比如唐代宰相杨国忠,“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意思就是说位高权重的杨国忠在三伏天,在屋里玩冰雕,然后设宴请客吃饭,有些客人都觉得有些冷,披上锦衣。可见,杨国忠的奢侈。
即使是现在,普通人家在骄阳似火的夏日估计也拿不出能雕成山的大冰,何况是唐代?
如果实在太热,家里待不住了,只能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了。最会享受的当属古代皇帝了,汉武帝避暑在甘泉宫、唐太宗避暑在九成宫,清代帝王避暑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这些地方都依山傍水,想不凉快都难。
不过能有这种待遇的毕竟是少数,普通人还需另辟蹊径。有钱有闲的去个深山老林,如白居易在《何处堪避暑》一诗中说:“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没钱的小老百姓没钱远足,来个近郊游也好。《武林旧事》记载,宋代每年六月六,城里人都会跑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在船上享受各种水果和冷饮。
可见,古人避暑的方式是十分多样的,且充满了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