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战略、银行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2022-08-17熊德斌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差距银行业

熊德斌,杨 迪

(1.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2.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用与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0)

一、 引言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了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由于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在促进共同富裕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李实[1]认为,虽然我国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城镇居民相较于农村居民,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2020年5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后的记者会上披露,“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如何进一步增加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命题。那么,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和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结构是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呢?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自身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困境,2020年10月,我国六部委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开展信用融资,提升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质效。各个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出现严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而这种差异是否与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以及地区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水平有关?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其能否起到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发展战略、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同时把中小企业纳入发展战略、银行业结构分析框架中,探究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一方面,推动实施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为针对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出台的各种政策支持提供参考,对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二、 文献综述

针对城乡收入分配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理论解释和经验性分析,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陈宗胜和高玉伟[2]在研究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后认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型假说在中国得到了印证。王小鲁和樊纲[3]研究发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动曲线只近似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李实[4]认为,中国并不存在倒“U”型曲线。(2)偏向城市的政府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陆铭和陈钊[5]认为,将城乡分隔开的独立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向城市倾斜的经济社会政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陈斌开等[6]研究发现,随着城市教育经费投入比重的不断增加,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Yang[7]认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包括政府对农副产品的价格调控、歧视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城乡就业歧视等城市偏向型政策。(3)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Kpodar and Singh[8]、Gimet and Lagoarde-Segot[9]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有利于缓解贫困,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更有利于消除贫困。但Agnelloetal.[10]研究发现,证券市场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也具有促进作用,应进一步提升证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叶志强等[11]认为,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扩大作用。陈志刚和王皖君[12]认为,金融规模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效率的提高却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杨俊和王佳[13]、刘贯春[14]认为,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收入分配差距呈缩小态势。谭鹏等[15]研究发现,我国政策性银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大型商业银行会加大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中小金融机构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姚耀军和李明珠[16]的研究证明,中小银行通过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加大对贫困人口就业的吸纳,对反贫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吕海运和赵洪进[17]认为,中小银行的发展会直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在中小企业的影响下会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发展战略与城乡收入差距。蔡昉和杨涛[18]认为,改革开放之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政府干预政策是导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陈斌开和林毅夫[19]认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会造成城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下降,从而延缓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陆铭等[20]、孙永强[21]研究发现,城市化推进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在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时,较少有学者关注发展战略、银行业结构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虽然有学者单独研究中小企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是他们忽略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重点分析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在于:(1)将发展战略、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分配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并以中小企业作为中间渠道,研究两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有的研究边界。(2)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回答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是否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证依据,为加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和学理支撑,对支持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理论分析

(一) 发展战略、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之前,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指导下,资源由农村向城市转移,重工业企业高度资本密集的特征决定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局限性。首先,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逐渐形成独立的城乡分割行政管理制度,对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造成了阻碍,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次,计划经济时期,为支持重工业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偏向城市的经济社会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持续性的影响,造成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些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所衍生的制度和政策,由于其可持续性,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长期的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渐放弃“赶超战略”。在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中,推行比较优势战略不仅能够通过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的利用实现有效率的增长,还能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农村居民充分就业,随着经济的增长,农村居民可以从经济增长中不断获益,提高收入水平。因此,与赶超战略相比,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更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说1a。

假说1a: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从个体职业选择来看,当农村居民具有获得更多金融服务的能力时,他们更易于进行非农小企业创业活动,从而获得更可观的经营性收入。对于银行业而言,富人凭借自己的声誉和财产在获取银行信贷方面占有先天优势,可以通过银行信贷进行投融资活动,而穷人受限于抵押品、信用记录等要求,难以获得金融服务。而中小银行利用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信贷支持,满足农民工对金融服务的需要,解决其融资困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说1b。

假说1b:以中小银行占主体地位的银行业结构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二) 中小企业的中介作用

改革开放前,在自由竞争市场上,重工业企业无法获得正常利润,缺乏自生能力,其生存只能依赖政府补贴,也就难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就业。而采取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具备自生能力的工业企业逐渐兴起,从而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作为解决就业的主力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吸纳了部分农村居民的就业,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能够创造较多的经济剩余,加快生产要素积累,并带动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而我国的要素禀赋特征决定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22]。因此,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由于中小企业符合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因而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能够创造较多的社会财富。如果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中小企业得到发展,就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但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阻碍着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中小银行相较于大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高明华[23]认为,中小银行的组织结构能更有效地收集和处理中小企业的“软”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融资者的需求随时调整营销战略,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也独具优势;第二,Banerjeeetal.[24]、林毅夫和李永军[25]认为,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长期互动”和“共同监督”使中小银行相比大银行具有信息上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与地方中小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助于解决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中小金融机构更加了解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化解其可能面临的风险。

中小企业发展之后释放的就业效应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6]。首先,中小企业能够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一方面,中小企业能够吸纳来自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居民成为非农雇员的机会,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形势向好,中小企业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扩越大,从而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更高回报的非农工作,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其次,中小企业能够增加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中小企业具有低资本、低技术起点的特征,这使得其创业较容易。此外,地方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给予的补贴增加了农村居民从事非农创业的可能性,自主创业使得农村居民可以获得比工资性收入更高的非农利润收入(经营性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后,由于中小企业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居民的劳均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新兴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说2a和2b。

假说2a: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假说2b:以中小银行占主体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 实证研究

(一)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本文试图对发展战略、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展开深入分析,并重点分析中小企业发展的中介效应。鉴于分布估计法[20]更容易理解和解释,本文采用分布估计法来检验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首先,为检验发展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综合影响,不考虑中小企业发展因素,本文构建基准面板模型(1)。

URIGi,t=α0+α1tcii,t-1+α2controli,t+μi+θt+εi,t

(1)

其中,URIGi,t为被解释变量,代表城乡收入差距。tcii,t-1为发展战略,该指数越大,表示经济体工业化违背比较优势的程度越高;指数越小,表示经济体工业化越遵循比较优势,为避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对其进行滞后一期处理。controli,t表示其他控制变量。μi和θi分别表示个体固定效应和时期固定效应,以刻画难以用指标度量的地区特征和时期特征,从而解决因为遗漏变量而出现的内生性问题。εi,t为误差项。

其次,为考察中小企业发展在发展战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中介作用,设定面板模型(2)和模型(3)。

smei,t=β0+β1tcii,t-1+β2controli,t+μi+θt+εi,t

(2)

URIGi,t=γ0+γ1tcii,t-1+γ2smei,t+γ3controli,t+μi+θt+εi,t

(3)

其中,smei,t为中小企业发展水平,该指数越高,说明中小企业发展水平越高。

同理,为避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对银行业结构进行滞后一期处理,检验银行业结构bsi,t-1影响城乡收入差距URIGi,t的传导机制,以及考察中小企业发展在银行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中介作用,设定基准面板模型(4)、模型(5)和模型(6)。

URIGi,t=α0+α1bsi,t-1+α2controli,t+μi+θt+εi,t

(4)

smei,t=b0+b1bsi,t-1+b2controli,t+μi+θt+εi,t

(5)

URIGi,t=c0+c1bsi,t-1+c2smei,t+c3controli,t+μi+θt+εi,t

(6)

按照理论逻辑,中小企业发展能影响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表明中小企业发展既有中介效应,又有调节效应。换言之,既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又可以作为调节变量。因此本文参照温忠麟等[27]的研究,设定回归模型(7)和模型(8)。

URIGi,t=ρ0+ρ1tcii,t-1+ρ2tcii,t-1×smei,t+μi+θt+εi,t

(7)

URIGi,t=φ0+φ1bsi,t-1+φ2bsi,t-1×smei,t+μi+θt+εi,t

(8)

本文选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控制了个体固定效应,以消除不随时间变化但随个体而异的遗漏变量的影响,同时控制了年份固定效应,以缓解不随个体而变但随时间而变的遗漏变量的影响。并且采用Sobel检验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

(二)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 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城乡收入差距(URIG)。参考陈斌开和林毅夫[19]的做法,采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来度量,该数值越大,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2. 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包括发展战略(tci)和银行业结构(bs)。本文遵循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和大量文献的做法[19,28-29],将技术选择指数作为发展战略违背比较优势程度的度量指标。tci的定义如式(9)所示。

(9)

银行业结构(bs)。用1减去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占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来衡量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地位[30-31]。该指数越大,表示中小银行资产总额占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越大,即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地位越高。

3. 中介变量

本文的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是中小企业发展水平(sme)。根据叶文辉和陈平[32]的研究,用中国中小企业综合景气指数来衡量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为了保证数据整体的平稳性,对中小企业综合景气指数进行对数处理。

4. 控制变量

参考已有学者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选取金融相关率(fir)、城镇化水平(urb)、产业结构(str)等作为控制变量。金融相关率(fir)使用各地贷款余额与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城镇化水平(urb)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str)为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

由于银行业结构指标的省级数据从2005年才开始提供,以及发展战略数据未及时更新,因此本文采取的时间跨度为2005—2016年,鉴于西藏地区资料缺失过多将其剔除,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为研究样本,共得到360个观测值。其中,发展战略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银行业结构数据来自历年各省《金融运行报告》,数据缺失的年份采用相近两年的数据平均值补齐;中小企业发展水平数据来自2013年和2016年的《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其余数据均来自于各省《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 样本特征描述

为更有效地分析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保证实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首先对所涉及变量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在所有的变量中,均值和中位数接近且相差不大,说明该样本服从正态分布。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五、 实证结果分析

(一) 基准回归结果

1. 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

利用双向固定效应对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7)进行参数估计,并且对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进行Sobel检验,实证分析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结果见表2。

在不同估计方法和模型设计下,发展战略(tci)对城乡收入差距(URIG)始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即假说1a成立。模型(3)验证了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中介作用。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由于发展战略回归系数显著,因此,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属于部分中介。从Sobel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占总效应的8.53%。模型(7)中发展战略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交互项系数为负,与发展战略系数相反,且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由此可知,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弱化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综上所述,假说2a成立。

表2 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

2. 银行业结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

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模型(4)、模型(5)、模型(6)和模型(8)进行参数估计,实证分析银行业结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模型(4)中,银行业结构(bs)与城乡收入差距(URIG)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以中小银行占主体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即假说1b成立。模型(6)进一步验证了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中小企业发展水平(sme)与城乡收入差距(URIG)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中小企业的发展确实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Sobel检验结果证明,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02%,特别地,在不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中介效应占比高达30.63%,说明中小银行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即假说2b成立。

表3 银行业结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

(二) 自相关检验和内生性检验

针对序列相关性问题,本文使用BG检验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自相关,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BG检验的P值可以判断都接受原假设,即不存在自相关。由表5可以看出,各模型的变量系数符号均符合预期,且结果比较显著,再一次支持本文的各假说。

表4 BG检验结果

表5 一阶差分GMM估计结果

为了进一步解决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一阶差分GMM估计,选用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的滞后一期作为对应的工具变量[33-34],并将控制变量视为外生变量。利用Hansen统计量进行工具变量的过渡识别检验。在表5的一阶差分GMM估计结果中,各模型中的各变量符号与基本回归结果均保持一致。可见,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我们的假说都能够得到较好的经验支持。

(三) 异质性分析

由于各地区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需要进一步区别讨论。参考盛明泉等[35]、岳宇君等[36]的研究,本文将全样本按照地区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分组回归,考察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否会存在地区异质性。

表6 异质性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在不同组别中,发展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存在正向驱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西部地区,这种效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西部地区违背比较优势的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着显著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三线建设”将我国的重工业逐步转移到西部地区,导致西部地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由于其发展战略的长期持续性,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深远影响。在不同组别中,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也都存在负向驱动效应,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驱动作用最为明显,其回归系数为-0.851,均小于其他组,且显著性水平最高。说明在经济越发达地区,中小银行发展越好,占比更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更为明显。

(四) 稳健性检验

由前文理论分析可知,发展战略、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影响,为检验上述结果的稳健性,并且考察发展战略、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本文采用3年期的滑动窗口数据[14],以平滑发展战略和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表7 稳健性检验: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

由表7可知,在不同模型中,发展战略与城乡收入差距在1%置信水平下正相关,说明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进一步验证假说1a。在模型(3)中,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说明中小企业发展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综上所述,假说2a得到进一步验证,并且本文的实证结果是稳健的。

表8 稳健性检验:银行业结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

由表8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模型中,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说明以中小银行占主体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验证假说2a。在模型(6)中,各变量系数符号都符合预期。综上所述,假说2b以及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均得到进一步证明。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以中小银行占主体地位的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2)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以中小银行占主体地位的银行业结构通过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3)异质性分析表明,西部地区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更为显著,东部地区以中小银行占主体地位的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驱动效应最强。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启示:(1)地方政府应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增强地方产业的自生能力,增加就业渠道。(2)加大中小银行引入力度,逐渐将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调整为以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3)大力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坚持市场化改革,改善创业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降低创业的政策门槛,为农村居民收入倍增创造市场环境,走城乡居民共同致富的道路。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差距银行业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银保监会上半年开出14.3亿元罚单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