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022-08-17汪银光
汪银光
(休宁县月潭湖镇为民服务中心,安徽 休宁 245431)
近年来,休宁县认真践行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精心组织、强化指导、突出重点、找准抓手,有效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现了化肥减量增效。2021年,休宁县继续贯彻落实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坚持“控总量、降强度、减损失、提效率”的基本原则,围绕“精、调、改、替”技术路径,夯实工作基础,推广施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施肥新机具应用,培育社会化科学施肥服务体系,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不断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同时,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农业废弃有机资源替代化肥施用,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推进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通过持续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提高肥效和科学施肥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农民增产增收及农业生态环境友好发展。
1 工作措施
1.1 做好化肥减量提效工作
开展取土化验、田间试验、配方制定、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化肥利用率测算等基础性工作。合理布设采样点位,开展取土化验,更新与丰富土壤数据库。结合主要作物开展田间肥效试验,优化作物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配比和田间施肥运筹。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收集汇总、审核,逐步构建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平台。推进化肥施用定额制,引导农民实名购买、合理定额施用化肥,总结技术模式和经验做法,形成化肥施用定额制的技术方案、实施路径和有效机制,逐步在全县开始推广,把测土配方施肥推向新的高度。休宁县围绕精准施肥,2021年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37×104hm2,发布县域各作物配方肥配方6个,发放施肥建议卡9.12×104份,在各类作物上共建立示范片区39 个,总示范面积0.08×104hm2,示范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全年精准施肥面积1.91×104hm2,施用纯量0.354×104t。
1.2 推广肥料新产品
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加快配方肥、缓控释肥、增效肥、机械施肥专用肥、有机无机生物协同等新型肥料,调整优化施肥品种结构及养分结构。引导企业加快研发肥料新产品,改善和优化原料结构,推动产品质量升级,加强氮磷钾配合和中微量元素补充。在粮食主产区和园艺作物优势产区,以及设施蔬菜集中区重点突破,通过与肥料企业深度合作,开展试验示范推广,不断完善肥料大配方,扩大配方肥应用面积。
1.3 加快转变施肥方式
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等技术,减少养分损失,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和基肥追肥合理统筹。一是水稻侧深施肥。在水稻机插秧时,利用插秧机同步将配方肥或缓控释肥料施用到秧苗根部附近,减少施肥总量与次数,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大部分地区推行“一基一追”,在少部分低肥力区推行“一基两追”。 推广水稻侧深施肥面积0.07×104hm2;二是水肥一体化。重点在果菜茶等经济作物上,推广滴灌、喷灌施肥等技术,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肥水传输智能化,促进水肥耦合,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新拓展水肥一体化设施面积26.67 hm2,水肥一体化总设施面积达到340 hm2;三是油菜、玉米种肥同播。在油菜、玉米播种时期利用播种机一次性将种子和高效缓释肥深施到地里,简化栽培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化肥深施、齐苗壮苗,减轻劳动强度,促进生产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1.4 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培肥了土壤。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散养畜禽逐渐减少,规模养殖场不断兴起,种养结合的模式逐渐走向种养分离。一方面耕地缺少有机肥料来补充,而有机肥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微生物,能够为农作物提高全方位和稳定的养分,有利于作物生长[1];另一方面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难。休宁县农畜两部门以黄山荣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升级有机肥生产线,提升与监管有机肥生产质量,尽最大努力解决畜禽粪污难处理,农田缺少有机肥的问题。全年生产销售有机肥1×104t,商品有机肥补贴资金200元/t,有力地促进了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的开展。结合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片27个,总示范面积443.33 hm2,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1 585 t。全县统计商品有机肥施用面积0.08×104hm2,施用量0.41×104t。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利用畜禽粪便进行农家肥积造还田,农家肥施用面积达0.63×104hm2,施用量7.15×104t。总结集成可复制推广的组织方式和技术模式,进一步优化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果菜茶-沼-畜”等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
1.5 加强秸秆还田利用
秸秆还田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的需要,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作物秸秆蕴含丰富的元素,将秸秆还田或者肥料化利用,能释放氮、磷、钾和其他中微量元素,能实现土壤有机肥的更新、补充和堆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2]。近年来,休宁县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在主要作物收获季节,乡镇干部包干,各村村两委人员值守,严控火点,防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同时积极引导和开展秸秆还田工作,发放秸秆收集与处理补贴,部分乡镇秸秆处理补贴达280 元/0.067 hm2,有力地促进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推进,为秸秆还田利用打下坚实基础。休宁县土肥站围绕秸秆还田,在农机农艺结合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秸秆切碎还田与堆腐还田相关技术,现场进行辅导,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在工作中总结了“精准施肥+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确定了合理的还田量与还田方式,着力解决农民秸秆还田中油菜耕种难及水稻苗期管理难的问题。农民的生产问题解决了,秸秆还田自然就被接受了。2021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1.65×104hm2,均还田量350 kg/0.067 hm2,全县主要作物秸秆还田率在80%以上。
1.6 种植绿肥还田
将绿肥与农作物进行轮作,成熟后翻压还田腐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微生物种群数量,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3]。2020年秋全县种植紫云英0.14×104hm2。2021年开春以来,县、乡两级技术人员加强了绿肥春管指导,督促农户清沟沥水,保证绿肥长势旺盛,在4月份进行绿肥翻压还田。绿肥还田量3.2×104t,折合化肥(纯量)N 128 t、P2O532 t、K2O 105 t,总减化肥施用量265 t(纯量)。连续7年的绿肥种植推广有效地提升了全县耕地质量,为化肥零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减量基础。为满足农民种植需求,休宁县2021年继续招标采购紫云英种子发放给农户,发放紫云英种子8 440 kg,建立绿肥示范片201.67 hm2,发展紫云英种植面积0.14×104hm2。
1.7 培育社会化施肥服务组织
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规模化、标准化的示范引领作用,集成推广一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培育以智能配肥、机械施肥服务为重点的专业化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组织,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提供种肥同播、侧深施肥、机械追肥、水肥一体化等全程施肥管理方案,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
2 技术模式
在全县播种面积大的水稻、油菜和需肥量较高的蔬菜、果树等作物上,推广采用高效精准、减量替代和循环利用等施肥技术模式。
2.1 水稻
“秸秆、绿肥还田+配方肥”。双季稻区推广紫云英(早熟型)-双季稻轮作技术模式;单季稻区推广苕子、紫云英(中晚熟型)-单季稻轮作技术模式。大力推广水稻侧深施肥和补充锌、硅等中微量养分等施肥技术。
2.2 油菜
“有机肥+配方肥”。推广秸秆还田、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增密减氮和硼肥高效施用技术,推广应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和油菜专用配方肥,因地补施镁、硫肥。
2.3 玉米
“有机肥+配方肥”。推广秸秆还田、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以及玉米间套种等技术,推广应用缓释肥料。
2.4 茶叶
“有机肥+配方肥”。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丰富的区域,推广“有机肥+配方肥”及“畜-沼-茶”技术;在适宜种植绿肥的茶园,推广套种、间作绿肥和豆科作物技术;推广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
2.5 蔬菜
“有机肥+配方肥”。推广应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以及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肥料,推广大量元素配方肥滴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技术,防范和修复土壤次生盐渍化。
2.6 果树
“有机肥+配方肥”。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果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丰富的区域,推广“有机肥+配方肥”“畜-沼-果”技术;在适宜种植绿肥的果园,推广果园套种、间作绿肥覆盖技术;在灌溉条件较好的果园,推广应用滴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技术。
3 主要经验做法
3.1 强化组织领导
休宁县农业农村水利局成立了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领导组,督查指导全县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体负责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成立了化肥减量增效专家技术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县政府将化肥减量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指标,各乡镇对照指标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在行动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指定专人负责,整合技术力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和措施落地。
3.2 把准主攻方向
瞄准经济作物与蔬菜作物,着力推进化肥减量工作。在全县农业生产中,粮油作物施肥量不是很大,而经济作物与蔬菜作物是农业经营主体的“钱袋子”,由于效益高,农民舍得投入,甚至盲目投入,造成了化肥的极大浪费,同时也污染了环境。
3.3 强化示范带动
依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化肥减肥增效示范片,示范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开展代耕代种代收、肥料统配统施等综合服务,带动周边农户应用肥料新技术、新产品。
3.4 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项目监管,把好采购招标、过程检查、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重点环节;加强肥料登记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肥料质量,保护农民利益;加强日常工作管理,组织督查指导,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加强年度考核,将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3.5 强化宣传培训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和田间课堂等方式,以农民听得懂的语言,用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培训,使之了解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科学施肥的重要意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组织主流媒体开展科学认识化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主题宣传,介绍科学施肥、绿色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6 利用有机资源
在作物稳产的前提下,要想减少化肥的用量,就必须有替代品让庄稼“吃饱吃好”。而这个替代品就是大量的农业废弃有机资源。抓好农作物秸秆还田、农家肥积造入田、绿肥种植等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化肥投入,同时要加大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扶持力度。
4 主要工作成效
4.1 变化情况化肥施用量减少
2021年全县化肥使用量初步统计,全年化肥使用量8 226 t(纯量、非核定数),较2020年使用量8 311 t 减少用量85 t,减幅1.02%,各肥料施用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休宁县2021与2020年化肥施用对比表(纯量)Tab.1 The comparison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between 2021 and 2020 in Xiuning County
从表1来看,全县化肥施用量有所减少,减幅较大的为N肥。同时N、P、K施用结构也逐渐趋向合理。
4.2 肥料利用率提高
在示范推广区,通过对试验田块的测定,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由2020年的40.1%提升到2021年的41.2%。
4.3 科学施肥水平提升
通过施肥新技术及肥料新品种的推广普及,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盲目施肥及超量施肥的现象大幅减少。在经济作物上,种养业循环绿色发展模式得了到大家的共识,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有序推进。秸秆禁烧与还田利用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
4.4 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水、肥、气、微生物的涵养能力,增强了土壤活性和供肥能力,有效提高了全县耕地质量和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4.5 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禁烧与还田利用等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化肥施用量降低,也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减少了肥料残留对土壤和作物的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县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得到持续推进,农产品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正日益成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重要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