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偏好研究
2022-08-17王雅君
王雅君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
景观偏好(landscape preference)是指观赏者对景观进行喜爱程度评价的一种主观心理判断,是以景观感知为基础,经历心理认知过程后,对于不同景观类型产生的好恶感[1]。传统景观偏好的测量方法主要利用照片模拟[2-4]、偏好量表[5-6]等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照片拍摄逐渐成为公众游览过程中的普遍行为,为景观偏好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7-8]。众多学者认为,带有地理标记的照片能够表达游览者的思想和意图,被当作真实景观的替代物应用于景观偏好的研究中[9]。照片能够辅助研究者认识游览者的游憩感受,其所展现的内容也代表了受游客关注的景观类型与元素。
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蕴含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在地质地貌、动植物、水体、人文、天象等方面独具特色,是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地。为此,以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通过研究游客自发分享的地理标记照片,挖掘照片背后所反映的景观内容,从而探索符合游客审美和感知的景观类型,对森林公园针对性进行景观提升和优化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乐清市东北部,濒临东海,处于雁荡山景区的核心地带,山场总面积约13897hm2,森林覆盖率达94%。公园内以森林资源为依托,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游览设施,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游憩体验。1997 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被评为“温州市文明森林公园”“浙江省五星级森林旅游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森林氧吧”等称号。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获取
Google earth、Flickr、两步路和绿野户外六只脚论坛是国内外领先的线上照片分享和管理的公共平台,本研究将上述网站作为照片数据收集平台,考虑到照片质量、森林公园建设方面的与时俱进等因素,确定以手动选取的方式选择近10 年(即2011 年至今)发布的照片作为研究数据。本研究获取的照片数量为2671张,筛选后的有效照片2281 张,以jpg 格式保存至统一的文件夹中,并按数字大小进行排序。
2.2 研究方法
2.2.1 图像质性分析法。质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是一种审查资料和解释资料的过程,目的是从广泛的资料中逐步归纳出对研究现象的解释观点,发展出理论建构的基础,是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有用分析方法[10]。由于所获取的资料类型各不相同,质性分析又可以分为文本质性分析、图像质性分析等。本研究所采用的图像质性分析法主要借助Nvivo 12 软件展开,利用由下至上质性编码的形式挖掘游客对于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偏好。
2.2.2 质性编码。编码是图像质性分析的重要一环。本次编码主要分为开放式编码和关联式编码,即对照片内容中所展现的景观元素进行提取、归纳与总结。其中,开放式编码是分析的首部曲,是将照片内容进行“分解”,加以比较并概念化的过程;关联式编码是依照上一步骤中概念化景观元素的相似脉络,划分出适当的范畴,找出范畴间的相似关系并概括命名。
为有效体现照片中所反映的景观偏好价值,每张照片编码1~4 次,即每张照片选定主要表现的1~4 个景观元素,将其编码到对应的自由节点中。
3 结果与分析
3.1 照片内容编码结果
本研究第1 次开放式编码的自由节点数为5234个,第2 次开放式编码中修改节点302 个,删除和合并节点30 个,最终得到5204 个自由节点。其中,相互不同意的编码数量为302 个,相互同意的编码数量为4902 个,同意度百分比为94.20%,>90%,说明编码过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研究最终从2284 张照片中提取出60 种景观元素、22 种景观类别和7 种景观类型,各节点类目如表1 所示。
表1 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照片编码结果
3.2 游客偏好的景观类型分析
游客偏好的景观类型共分为7 种,偏好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室外活动设施>山水地貌>植被花卉与草地>自然天象>解说系统设施>室内场所设施>道路,各景观类型受到了公众不同程度的关注。
其中,室外活动设施的节点数量最多(1338),包含了互动体验设施、休闲疗养设施和景观观赏设施3 种景观类别,占比依次是互动体验设施(10.99%)>休闲疗养设施(8.15%)>景观观赏设施(6.57%)。互动体验设施中的铁索桥、崖壁栈道和水上泛舟,休闲疗养设施中的古朴凉亭和座椅,以及景观观赏设施中的历史文化雕塑在公众心中具有更为突出的地位。
山水地貌节点数量位列第二(1145),包含了山脉、水域、岩石与块石、地貌4 种景观类别,占比依次是山脉(8.09%)>水域(7.48%)>岩石与块石(4.63%)>地貌(1.81%)。其中,“垂直岩壁”和“山峰叠嶂”的山脉景观、表现“清秀瀑布”和“清澈潭水”的水域景观、“怪石嶙峋”的岩石景观以及展现“神秘岩洞”的地貌景观在公众心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植被、花卉与草地的节点数量位列第三(733),包含了植被、花卉和草地3 种景观类别,占比依次是植被(11.03%)>花卉(2.34%)草地(0.71%)。其中,公众更偏爱于表现“葱郁树林”“杉、松挺拔”和“成列树群”的植被景观以及“绚烂山花”的花卉景观。
自然天象节点数量位列第四(570),包含了云雾、云霞和天空3种景观类别,占比依次是天空(4.92%)>云雾(3.96%)>云霞(2.08)。其中,公众对于“天高云淡”和“万里无云”的天空景观、“云雾缭绕”的云雾景观以及“落日余晖”的云霞景观更为关注。
解说系统设施的节点数量位列第五(552),包含了解说牌、景观展示设施解说牌、便携出版印刷物解说、电子试听多媒体解说和人员解说5 种景观类别,占比依次是解说牌(5.48%)>景观展示设施解说牌(4.59%)>便携出版印刷物解说(0.25%)>电子试听多媒体解说(0.17%)>人员解说(0.12%)。其中,公众更偏爱解说牌中的景点介绍解说牌、导览标识解说牌以及景观展示设施解说牌中的摩崖石刻。室内场所设施的节点数量位列第六(448),包含了体验型场所、展示型场所和服务型场所3 种景观类别,占比依次是展示型场所(4.69%)>服务型场所(2.75%)>体验型场所(1.17%)。其中,公众对于展示型场所中的寺院、庙宇以及服务型场所中的游客中心具有更高的感知和偏好。
道路节点数量位列第七(418),主要为步行道这种景观类别。其中,展现“砖石步道”和“汀步”的步行道景观更能引起公众注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编码发现,受游客偏爱的各类景观具有以下几种特征:①自然天象景观通常作为自然资源的配景,展现不同环境的意境美;②山水地貌是森林公园内最主要的地理形态,具有地标性景观的作用;③道路景观多数保持着原生态的路面;④植被花卉与草地景观拥有丰富的层次,通常强调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群体美;⑤室内场所设施通常具有体验、展示、科普传达等功能;⑥室外活动设施具有可互动、多感官体验、文化展示的功能;⑦解说系统设施拥有较为多样的软硬件类型,并具有文化内涵。
4.2 建议
为更好地挖掘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美学与教育价值,开发环境与文化相容的休闲与游憩功能,形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使得公众能够在偏好的环境中愉快地观赏和享受,现提出如下优化建议:
4.2.1 借自然天象烘托环境氛围。利用自然天象景观打造特色景点,通过天象景观的特殊性组织景点,挖掘自然规律,凸显森林公园的独特之处,从而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自然天象与建筑门窗组合时,门窗可作为框景摄取景色,与天象形成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画作,有助于增强景观艺术的感染力,成为人们的视线焦点。
4.2.2 以山水地貌塑造主景亮点。依照山水地貌的形式,塑造出复杂多变的景观格局与层次,为公众提供多样的景观视线。充分考虑时间与空间的维度,通过捕捉自然天象的规律来营造昼夜不同、四时分明的景致,从而升华山水地貌景观的观赏效果与意境,展现森林公园特有的风景特征。
4.2.3 差异化的道路系统。道路系统的布局可以大致分为用于车行的主干道、游人通往各景点的次干道、步行游览道、骑行道、健身步道、拥有特殊自然资源的自然教育径等,以及专门用于观景和体验的栈道等,通过多样化的道路形式,可以有效拓展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和科普教育功能。
4.2.4 以生态为导向的野态植物景观。通过充分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打造近乎天然的植物景观,强调回归自然,体现自然的本真之美。在保留原有自然植被基底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植被设计与氛围营造,使其锦上添花,如选择适宜的灌木在林下空地内自由栽植,利用其自身的线条、色感和叶簇稠密度来为景观分层,或在草坪中点缀野花奇卉,使其自然散布其间。
4.2.5 景观化的室内场所设施。室内场所设施的整体风貌应强调与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小、散、隐”的效果,使其隐藏于风景之中。可采用借景、对景、障景等设计手法,合理结合地形、山石、水域、植被等元素,将景观进行穿插渗透,突出建筑设施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共生,体现人工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景观化的建筑设施能够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性,使设施的展示功能更加饱满,实现“自成一景、兼可观景”的效果。
4.2.6 体验性与教育性的室外活动设施。以满足公众的休闲康体需求为主导,通过增强设施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创造人性化的休憩、赏景和社交环境。创造多元化的互动体验设施、休闲疗养设施、景观观赏设施、健身拓展设施,不仅能够作为休息之所,还能为公众提供观察鸟类、赏析植物、徒步健身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更是放松身心、收获知识与友谊的教育场所。
4.2.7 体系化的解说系统设施。解说系统设施在布局时,应将对环境的干扰作为最重要的考量,与其他景观要素进行一体化设计,合理布置解说线路,并充分考虑解说设施的数量、位置、尺度、成本和耐久性。位置和数量视游憩地资源的聚集程度而定,数量过多可能会破坏环境,过少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与服务。同时,也要赋予较为明确的解说风格与主题,可以通过历史文化进行串联讲解,各类型系统间应具有辨识度,避免游客阅读时的视觉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