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蟹、小龙虾、青虾生态组合池塘轮养效益高

2022-08-16陶思君

科学养鱼 2022年7期
关键词:青虾增氧河蟹

陶思君

(当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 马鞍山 243100)

虾蟹养殖是当涂县水产养殖优势产业,在产业发展中一直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而不断提升,形成了许多养殖模式。近年来,河蟹“六月黄”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大规格小龙虾市场火热、供不应求;下半年,中秋、国庆两节对优质雌蟹需求大且市场价高,青虾在冬季价高且市场稳定。根据当前水产市场这种特点,当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发挥虾蟹养殖规模优势,与水产养殖示范户合作,在现有成熟的河蟹、小龙虾、青虾养殖模式基础上,结合各品种养殖特性和市场热销季节差异,科学设计养殖模式,安排A、B 两组同面积池塘科学轮养,多品种组合配套虾蟹池塘养殖,经近年来当涂县水产养殖示范户养殖验证,该模式具有养殖风险低、资金投入少、周转快、安全易操作、养殖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现将具体操作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池塘准备与设施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条件好、进排水方便的高位平底池塘为佳,夏天池底能排干晒塘,养殖水位能保持1.2米,塘坡用优质玻璃作防逃墙,池塘边坡一定要用防晒黑膜和密眼网片双层护坡,防止虾蟹打洞,在此养殖模式中尤为关键。池塘面积宜为15~20 亩,设等面积A、B 塘两口,塘底平坦,池中设有微孔管道增氧机械,气泵功率要求在0.2 千瓦/亩,A、B 塘各配两台1.5 千瓦水车式增氧机。

二、养殖模式和生产管理

1.生产方案

A塘上半年以伊乐藻模式养殖“六月黄”,6月出售雄蟹,7 月上旬雌蟹换塘至B 塘轮养;下半年再种水草培育大规格蟹种,同时套养青虾。B塘上半年以苦草、轮叶黑藻模式主要养殖小龙虾,6月起捕结束;下半年轮养A 塘的雌蟹,并套养青虾。翌年A、B塘养殖模式互换。

2.生产操作

上半年,A 塘元旦前完成晒塘工作并用100 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上水移植伊乐藻,水草呈东西向带状布局,带宽2米,行间距3米。池四周种植水草约2 米宽,水草密度占50%,在水草扎根成活后再放苗。元月中旬,投放自育的大规格蟹苗,规格约60只/千克,放养密度2 000只/亩,蟹苗亲本以大亲本种蟹为佳,这几年,笔者采用蟹种亲本为雌蟹250 克/只、雄蟹350 克/只繁育,养殖效果一直很好。

首先做好冬春肥水管理,在晒塘期间,亩施经发酵好的鸡粪等有机肥150 千克作基肥。上水后,加水时必须用密眼网过滤,以下相同。根据水质情况酌情以氨基酸生物肥追肥,保持水质肥度,确保池塘不发生青苔。投喂蛋白质水平40%的河蟹全价颗粒饲料,通过食台检查河蟹吃食情况,确保河蟹吃饱,防止投喂不足和过量,如遇天气突变要及时停止投喂饲料。

水草的管理与维护:早期(1-3 月)以壮根、壮茎为主,保持伊乐藻生长活力。进入4月,伊乐藻生长旺盛,要人工割草,保持水草不出水面,割草一般分3次分区域进行,以防水草被河蟹破坏而形成“光塘”,影响河蟹生长。

溶氧管理:3月下旬,开始常态增氧,阴雨天全天候增氧,晴天中午增氧1 小时,夜间10 时开始增氧至日出。

“六月黄”捕捞出售:进入6 月初开始捕捞雄蟹出售,此时雄蟹大部分规格在100 克/只左右,市场收购价2021 年在100~150 元/千克,平均每只雄蟹在10~15 元,通过约1 个月捕捞,雄蟹基本捕尽,进入7月把剩余的雌蟹全部捕捞至B塘进行下一轮养殖模式,接着A塘快速干塘晒塘后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

7月10日之前(梅雨季节)高强度捕捞剩余的雌蟹,换塘放养到B塘中,再干池捕捞花鲢出售,用生石灰清塘,高温晒塘1周。同时在池四周人工用底泥覆盖伊乐藻宿根,约占全池1/3的面积,主要是池塘四周。利用旋耕机翻耕池塘中间土壤,上水30 厘米,在翻耕的底泥上移种轮叶黑藻,此时注意观察水草有无草虫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投放苗种:7 月20 日开始上水至60 厘米,投放热水青虾苗5 千克/亩,8 月初投放规格600 只/千克豆蟹10 千克/亩,其亲本都是雌蟹250 克/只、雄蟹350克/只标准的大仔苗种。

养殖管理:这阶段的养殖管理重点为调水、投饵、增氧、水草管护。日常蟹苗投喂要求8-9 月投喂蛋白质水平36%的蟹种专用饲料,进入10月蟹种开始育肥,投喂蛋白质水平40%的育肥专用料,具体投喂量要根据日常观察食台的状况增减。增氧管理保持每日增氧10 小时,具体管理参照青虾养殖增氧标准。9月,如果池塘水草被蟹苗吃掉后,要在池塘中布置水花生草带,为蟹苗提供遮阳环境,提高苗种成活率。具体方法与培育蟹种措施一样。

捕捞管理:进入10 月下旬及时捕捞早熟的河蟹(老头蟹)出售,元旦到春节捕捞青虾出售,同时捕捞蟹种并计数放养至B塘,作为翌年自己养殖的苗种。

3.B塘养殖生产管理

冬春晒塘,3 月中下旬开始种植水草,4 月下旬开始投放小龙虾苗种,规格200 尾/千克,亩放20 千克。苗种宜选择周边培育的,此时,小龙虾来源充足、价格便宜、成活率高。苗种要集中在2~3天放完,放苗前1天全池泼洒VC和解毒剂抗应激,并开启微孔增氧机增氧,提高苗种放养成活率。放苗两天后亩用500克碘剂对水体消毒。加水至60 厘米,开始投喂,早期应以冰鲜鱼为主,保护水草生长,具体投喂要根据食台观察结果与水草是否被夹断上浮为指标及时调整。进入5月后以小龙虾专用料和冰鲜鱼加黄豆方式投喂。强化水质管理,定期调水,经常冲水换水,保持夜间增氧。

做好小龙虾疾病防治工作,定期补钙和改底,定期对小龙虾进行保肝护肝维护。5月上旬投放鳙鱼种,控制浮游动物暴发而引起水体变浑,要求亩放30尾、规格250克/尾左右。

水草管理:本模式水草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无须额外管理,保持水位60~80厘米。5月苦草没有形成优势种群之前,要以冰鲜鱼动物饵料投喂为主,足量投喂防止小龙虾夹草。养殖过程中发现,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小龙虾对苦草和轮叶黑藻的破坏性不大,小龙虾适量摄食水草,正好保持水草良性生长,起到水草维护作用。

小龙虾捕捞出售:在端午节前1周,开始捕捞小龙虾出售,同时注意小龙虾红壳的比例。比例高说明小龙虾大都已成熟,可正常捕捞上市,如果青壳虾比例高,小龙虾正在快速生长时,要加大冰鲜鱼动物饵料投喂,加强补钙,增加小龙虾商品规格和品质。当红壳虾占多数时,可用小龙虾专用料投喂,并根据存塘量及时调整投喂量。

6 月下旬在赶虾的同时,降水网捕花鲢鱼种,先用化学底改和进行池塘消毒,并用茶粕除野杂鱼,同时再对池中水草全池打草头,保持水草在水平面下20~30 厘米,施用壮根肥促水草壮根壮茎,保持水草活力旺盛,净水能力强。在7月上旬集中捕捞A塘中的纯雌黄蟹轮养至B塘,保持密度在800 只/亩,7月中下旬放养5 千克/亩热水青虾苗。

养殖管理:分两个时段(五壳前后)。五壳前即七八月高温期养殖管理,主要投喂蛋白质水平40%的河蟹专用料,投喂量通过食台观察是否过剩,及时调整投喂量。定期打头割草,及时捞掉浮草,保持水草净水活力,保持水草在水平面下20~30厘米,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每天夜间全池微孔增氧,阴雨天全天增氧。8月中下旬雌蟹开始进入五壳,生产管理进入河蟹催熟育肥养殖阶段。

河蟹、青虾捕捞上市:河蟹在中秋节前1周开始捕捞上市,由于本模式放养的是大规格蟹种,雌蟹成熟较常规模式早10~15 天,在中秋、国庆两节基本上70%能上市出售,此时市场雌蟹供不应求,价格很高,经济效益很好。河蟹上市结束后,捕捞青虾出售,本模式青虾商品规格大,价格高,当涂县市场一般在100~120元/千克。11月前结束养殖,干塘晒塘为翌年养殖打下基础。翌年A、B塘轮换养殖,可继续本模式运作。

三、养殖结果

2021 年度养殖情况见表1,其中A、B 塘均为15 亩,A、B 塘平均亩利润为14 847.5 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2.5。

表1 养殖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

四、小结与讨论

本模式具有以下特点:池塘利用率高,一年两茬,生态优势互补,养殖整体效益高。同时采用这种模式养殖要具备以下条件:①养殖者要有丰富的虾蟹养殖技术和经验。②本地要有模式中的苗种来源,且易购买或能自育配套。③模式中池塘硬件条件要求比较高,主要是塘埂必须用高标准护坡网片和农膜双层护坡,防止小龙虾打洞,引起后茬和翌年小龙虾过度繁殖导致养殖失败,不达标的池塘不能采用此模式养殖。④模式中生产节奏强,养殖时间关键节点生产任务明确,养殖者要有强执行力,能做好快捕快放等生产方案。⑤本模式劳动强度高,宜适度规模发展,不宜大规模发展。

猜你喜欢

青虾增氧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增氧灌溉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青虾有价无市,塘口价卖到看120元/斤!这个小品种为何没有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