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大口黑鲈研究进展
2023-01-15储忝江
储忝江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我国1983 年引进大口黑鲈,1985 年突破人工繁殖,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口黑鲈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2019 年全国大口黑鲈养殖产量达到470 000 吨,养殖面积18 700 公顷(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0)。
为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在2015 年开始示范推广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共建“跑道”数量占全国19%,位列全国第二,浙江省内现开展的养殖品种包括加州鲈、草鱼、鲫鱼、黄颡鱼等淡水鱼品种22 个,梭鱼、七星鲈等海水鱼品种5 个,其中最普遍的为加州鲈,占调研总数的22%(马文君等,2019)。虽然大口黑鲈在池塘内循环流水槽中的养殖已经不在少数,但是浙江仍然以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为主,工程化、高效率养殖大口黑鲈符合浙江省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笔者通过交流调研及文献检索,现将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大口黑鲈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一、池塘内循环大口黑鲈养殖模式的养殖技术与效果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已经发现池塘内循环养殖大口黑鲈的存活率高于传统的池塘养殖(原居林等,2018;孙毅等,2021)。为了分析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的盈利能力,魏泽能等(2018)试验养殖大口黑鲈“优鲈1号”,共养殖8条槽,5月底每条养殖槽投放体长6~8 厘米鱼种20 000 尾,投喂蛋白质水平45%的鲈鱼专用膨化料,每条槽养殖产量8 000~10 000 千克,成活率在90%以上,通过成本核算,每条水槽的净利润在6.4 万~9.8 万元。周书洪等(2021)经过142 天养殖,1 200 米2跑道池、2 000米3水体共收获大口黑鲈45 104千克,养殖成活率94%,产值191.7 万元,利润36.38 万元。刘梅等(2021)对大口黑鲈池塘内循环和传统池塘两种养殖模式对比,发现前者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是其养殖的大口黑鲈因营养品质高,受到消费者青睐,卖出单价高于后者,价格优势明显,同时便于管理捕捞, 降低了人工成本,因此前者利润显著高于后者。
相比于传统池塘养殖,在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王裕玉等(2019)认为高密度养殖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但是倪金金(2020)的研究认为高养殖密度抑制了大口黑鲈的免疫性能。为了研究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大口黑鲈的最佳适宜放养密度,冯双双等(2020)通过设置3 种不同密度(每条跑道2.3 万尾、2.5 万尾、2.7 万尾)的对比实验,发现不同密度养殖的大口黑鲈存活率均在90%以上,总增重、平均规格随放养密度增加而减小,饲料系数、养殖成本随放养密度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建议跑道适宜放养密度为2.3万尾。
二、池塘内循环养殖大口黑鲈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为了为池塘内循环养殖大口黑鲈的水体生态调控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已有研究者开展了对系统中溶氧、菌群和浮游动植物时空变化的研究。王朋等(2019)分析了大口黑鲈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中溶氧和水温对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养密度、养殖区域、溶氧浓度和季节变化都会影响水体菌群丰富度。
刘梅等(2021)对不同养殖模式氮、磷收支分析发现,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中大口黑鲈对氮、磷的利用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同时前者的耗水系数、排水系数及排污系数均显著低于后者,因此认为池塘内循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养殖模式, 可以在大口黑鲈养殖中进行推广应用。
三、池塘内循环养殖大口黑鲈对鱼品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对于提高大口黑鲈成活率和营养品质具有积极作用。耿子蔚等(2018)的研究发现池塘内循环养殖的大口黑鲈中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羟脯氨酸、胶原和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提高,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肌肉质构分析的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显著提高,因此认为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可有效提升大口黑鲈的营养价值,使肉质更加紧实、富有嚼劲。
四、发展方向
通过以往的研究,已经可以充分证明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大口黑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生产模式。今后笔者建议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开展研究:①种质方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已选育出适合池塘养殖的国家新品种“优鲈1 号”“优鲈3号”,但是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相对普通的池塘养殖在其养殖方式、养殖密度、养殖设施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如何开发出适合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的苗种迫在眉睫。②吸污方面。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属于高密度养殖,养殖废物集中,而“跑道”末端吸污效率普遍不高,如何优化吸污区设备,降低外塘生态系统的自净压力,是亟待攻关的关键技术。③节能问题。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相对普通池塘养殖集约化水平高,为了使整个水体进行循环,在推水、增氧、吸污设施上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通过相应的研究,在保证鱼体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出针对大口黑鲈的最适节能技术参数。④生态方面。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除了“跑道”内高密度养殖外,其外塘作为水质净化区,现有常规手段就是投放花白鲢作为水质调节品种,如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针对大口黑鲈养殖的水质特征,通过合理配置多元化的水生生物,从而做到增强其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以及为养殖户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