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式教学法结合EBM-PICOS模式在针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8-16石文英李洪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导学式循证证据

石文英,石 佳,罗 容,彭 杰,陈 成,叶 勇,李洪亮,章 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导学式教学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7],但是亦有不足,比如“目标、引导”问题设计不够合理、提出问题的广度或深度不够、教师引导总结流于形式、缺乏有说服力的最佳证据等。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作为当前医学实践的主流方法学,其PICOS模式构建出了明确的问题,把提出的临床问题结构化,形成特异性较高的文献检索策略,可帮助学生尽快查询到最佳证据,有效培养学生对疾病及医疗决策的逻辑分析思维能力,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导学式教学法结合EBM-PICOS模式可弥补导学式教学法的不足,起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

笔者在临床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结合EBM-PICOS模式进行了针灸治疗学的教学,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问题,让学生通过循证医学PICOS模式构建导学式提纲,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寻找最佳证据,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于真实的病例中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使基础医学课程紧密联系临床,教学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选择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实习的同一阶段的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男性13名,女性17名,对照组男性14名,女性16名,年龄最小21岁,最大23岁,进入临床实习前既往考试成绩最低75分,最高90分,两组在年龄、性别、既往成绩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随机对照。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导学式教学法结合EBM-PICOS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临床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患者诊疗全过程。

(三)教学模式。

1.实验组。采用导学式教学法结合EBM-PICOS模式,实习生入科时进行EBM-PICOS模式及医学文献检索及评价等短期培训。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构建一个包含有EBM-PICOS模式的导学提纲(见表1);(2)课前学生依照导学提纲检索文献,收集证据;(3)下一次课中教师引导性讲授,提出疑问;(4)学生对导学提纲和教师引导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最佳证据,制定最佳临床决策;(5)教师引导总结;(6)把当前最佳证据应用于患者诊断、治疗决策中,对循证实践和结果进行后效评价;(7)实习结束后出科考试。

表1 EBM-PICOS模式

2.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法,步骤如下:(1)教师讲解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等;(2)学生课后复习,下一次课时教师以查房形式带学生到患者病床边做病例示范讲解;(3)根据示范病例的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进行病例讨论;(4)讨论该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目前治疗情况;(5)实习结束后出科考试。

(四)教学效果评价。

实习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临床病案分析考核,各占50分。理论部分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临床病案分析考核学生对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统计学处理。

不同的资料采用不同方法。数值变量资料,当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时,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当资料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时,采用非参数检验,如秩和检验;统计软件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实习结束时,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如下,见表2。结果表明:理论考试成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学生在临床病案分析考试成绩方面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导学式教学法结合EBM-PICOS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病案分析能力。

表2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分,

三、讨 论

近年来,导学式教学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大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1-7]。如杜井峰等[7]以100名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病案导学式教学方法和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结果发现导学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EBM是一种新的医学实践模式,基本含义是科学的评价和应用研究成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8]。EBM-PICOS模式在对知识、技能进行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临床病例提出相关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寻找科学的证据并解决问题,使医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及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9-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导学式教学法结合EBM-PICOS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生对疾病的综合分析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导学式教学法结合EBM-PICOS模式可相得益彰。一方面,导学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贯穿于真实的临床问题并融会贯通,将查阅到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结合患者的临床实际问题,通过“去伪存真”,找到最佳的临床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另一方面,EBM-PICOS模式将临床遇到的具体问题结构化,形成特异性较高的文献检索策略,能帮助医学生尽快查询到可能有用的解决方案,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又学到了如何有效解决患者临床问题的循证医学方法。文献研究发现,江颖[13]、李建华[6、14]、农绍军[15]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综上所述,这一教育模式值得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导学式循证证据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