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口腔组织病理学Ⅱ”课程整合试卷质量评价及教学思考

2022-08-16张鲍明段嘉峰李淑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区分度效度病理学

张鲍明,高 歌,肖 刚,段嘉峰,齐 红,李淑薇,辛 颖,张 佳*

(1.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采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2016级67人、2017级67人(含3名留学生)的“口腔组织病理学Ⅱ”考核成绩数据分析。考前教研室开会研究命题,根据大纲要求,按照所授课章节合理分配分值,考试为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题型及分值分配: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2017级试题增加了论述题,2017级试题的客观题20分,主观题80分。2016级试题的客观题21分,主观题79分。试题范围涵盖龋病、根尖周病、牙周病、黏膜病、颌面部囊肿、牙源性肿瘤、唾液腺疾病、口腔癌等与口腔临床结合密切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相关内容。

(二)方法。

1.出题。由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研究出题。

2.评分/阅卷方法。根据试卷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由4位具有教师资格证、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流水阅卷,教研室主任复核成绩。

3.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教学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考试成绩和试卷质量进行分析。成绩分析主要侧重在考试的整体水平,评价指标有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优秀率。试题和试卷质量分析指标主要包括难度系数(难度系数越大说明试题越难,反之则简单)、区分度、信度、效度指标。

二、研究结果

(一)考试成绩。

2017级学生成绩最高分99分,最低分9分,平均分74.24分,标准差17.72,及格率86.36%。2016级学生成绩最高分96.5分,最低分76.6分,平均分76.66分,标准差12.99,及格率88.06%。两级学生成绩分布相对一致,不及格人数较少,平均分为良好水平,2017级中最低分9分的学生为一名留学生插班生,该生中文语言学习专业知识较中国学生困难较大,而试卷为全中文试卷,加大了留学生考试难度,见图1。

图1 2017级、2016级学生成绩频数分布图

(二)试卷质量。

1.试卷难度系数(P),见表1、表2。

表1 2017级“口腔组织病理学Ⅱ”期末考试试题难度系数

表2 2016级“口腔组织病理学Ⅱ”期末考试试题难度系数

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系数最好在0.3左右[1]。表3、表4提示,2017级学生整份试题平均难度系数为0.26、2016级学生整份试题平均难度系数为0.23,均符合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要求在0.3左右。两级试卷整体难度较为简单,多数题目集中在P≤0.3的范围中,没有题目难度系数P>0.7。

2.区分度(D),见表3、表4。

表3 2017级“口腔组织病理学Ⅱ”期末考试试题区分度

表4 2016级“口腔组织病理学Ⅱ”期末考试试题区分度

区分度是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整体试卷的区分度,是所有试题区分度的平均值[2]。2017级学生整份试题区分度为0.39、2016级学生整份试题区分度为0.31,且多数题目在0.20.4区间内,两份试卷整体的区分度较好。

3.信度系数(α)。一般来说,要求信度在0.7以上。2017级信度系数为0.85,2016级信度系数为0.83。表明两份试卷的整体稳定性好。

4.效度(R)。2017级试卷效度为0.31,2016级试卷效度为0.31,两份试卷效度均较低,需要加强明确考试的目标,合理利用主观题、客观题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

三、讨 论

(一)明确试卷测试的目的。

考试的目的决定考试的定位,口腔组织病理学作为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测试肩负着贯彻整合课程理念,为临床学习夯实基础的使命。从医学整合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看,测试既要考查学生的能力又要兼顾参照考试的标准,同时提倡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改革接轨[4]。

(二)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的质量通常根据试卷的难度、区分度、效度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的。从试卷分析的结果来看,课程考核不能只增加简答题、讨论题或着只增加试卷难度。难度高不等于区分度好,如何设计出好的应用组合题才是关键。

当试卷效度:R≥0.4时,提示试卷的效度较好,即可以有效地实现考试的目标。本研究显示,课程两级学生的试卷效度低,需要明确教学目的;课程试卷效度欠佳,究其原因与考试试题构成有关系,试题20%的客观题与80%的主观题构成,客观题较少是造成效度欠佳的原因。

试卷信度、区分度较好,难度较低,需要结合全科卓越口腔医学本科生培养计划,提高试卷难度,侧面提升学生学习深度,增加学生思考、逻辑性分析判断能力。

(三)整合课程发展。

该课程中的牙髓根尖周病病理、牙的发育异常病理、龋病病理、龋病、牙髓、根尖病内容与口腔内科学授课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形成牙及口腔疾病区段课程授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认识牙体牙髓根尖病的发展机制及病变的病理学本质,加深对病变发展整体的全面的认知和思考,提高临床操作学习阶段诊断的能力。

该课程中的涎腺疾病及肿瘤、牙源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口腔软组织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及瘤样病变、颌面部囊肿、口腔黏膜上皮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内容融入到颌面部疾病区段课程中,帮助学生更清晰地学习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关系,可提高学生的颌面外科临床综合分析思维能力。

(四)综合提升教学质量。

需要不断地改革授课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形式,不断加强过程考核、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抓过程保结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收获。同时,也应提升教师水平,不断更新知识,巩固知识,掌握教学技巧、方式,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应辩证讨论该课程目前采用的单门课程考试形式与整合课程考试形式的关系,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区分度效度病理学
效度验证模式系统整合与效度研究发展策略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效度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图形推理测量指标相关性考察*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浅观一道题的“区分度”
利用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巧解题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