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的研究

2022-08-16刘芳娥

医学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养老

王 佳,刘芳娥

(1.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西安培华学院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超过14%时,意味着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5%,表明我国不仅是老龄化社会,而且已经迈入深度老龄化的门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逐渐脱离了简单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开始重视情感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2],传统的养老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服务发展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志愿服务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弥补政府资源不足、满足老年人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3]。因此,本文就志愿养老服务模式的相关概念、国内外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情况及其必要性及可行性作一综述。

1 志愿养老服务模式的相关概念

世界范围内对志愿服务有不同的定义。在西方,志愿服务是一种亲近社会的行为,即个人自愿的、无偿的特意为他人、团体或社会提供自己的服务[4]。在我国,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或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5]。本文中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是指在自愿的前提下,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或专业高等教育的人群运用自身的精力、技能等对社区60 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无偿的服务活动。

2 国内外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情况

2.1 国外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情况

2.1.1 国外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的发展及现状 志愿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悠远的历史,其起源于19 世纪西方文明社会,伴随着西方国家福利主义的兴起以及全球非营利组织的壮大,志愿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6]。欧美的志愿养老服务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且其对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比较早,很多西方国家如美国、荷兰等地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宏观上看,国外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均有完备的政策支撑,有企业的赞助基金、社会的大力支持以及高校的积极参与;微观上看,其都实现了理论提出、计划实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价,以及理论推广这一完整的研究过程。

2.1.2 国外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的模式 ①第三方模式(The Third-party Model):Haski-Leventhal D 等[7]提出了“第三方模式”的概念,该理论主要是在大学生志愿者对老年人进行志愿服务后,第三方像企业、高校等给与大学生志愿者相应的奖励,从而提高大学生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长久发展;例如:罗伯特·西格蒙(Robert Sigmon)和威廉·拉姆斯(William Ramsey)提出的“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是将学校作为第三方,在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养老志愿服务后,奖励相应的学分或成绩;也有学者研究了其对学生、社区老人的影响,均得出该方法对志愿养老服务具有极大地积极作用[8,9];源于20世纪70 年代荷兰大学的“科学商店”(Science Shops),是将科学商店作为第三方,在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对他们的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并为他们推广科研成果,该模式在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在整个欧洲蔓延,现在已经发展到亚洲的一些国家[10];②时间银行模式(Time Banks):美国人埃德加·卡恩(Edgar S.Cahn)首次提出“时间美元”的概念,在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时间银行”模式;Carroll JM 等[11]将其视为一种互换服务时间的方式,每个时间银行的成员都可以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时间美元”,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时间美元”购买他人的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一种新型模式:移动时间银行(Mobile Time Banking)[12],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来记录志愿养老服务的相关内容,使志愿养老服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服务主体大部分是学生;③虚拟志愿服务(Virtual Volunteering):虚拟志愿服务即志愿者通过互联网向机构或个人提供全部或部分志愿服务,由美国的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首创[13],该项目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和培训工作,并通过聊天室等途径进行志愿养老服务;而疫情加速了虚拟志愿服务的发展,例如加拿大政府鼓励青年人在疫情期间加入线上志愿服务[14]。

2.2 国内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情况

2.2.1 国内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的发展及现存问题我国志愿服务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改革开放时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5],发展时间比较短,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实践经验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因此,我国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有①针对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的研究学者及研究成果比较少;当前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养老的研究很多,像社区养老模式、养老现状等,但很少涉及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方面的研究;以中国知网为例,截止2021 年8 月,以“养老服务”为主题搜索有26 522 条结果;以“志愿养老服务”为主题搜索有266 条结果;以“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为主题搜索仅有48 条结果;②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志愿意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长效机制的探讨等横向研究,缺乏纵向研究的数据;③学者们根据现存的养老问题提出了许多的对策及方法,但是缺乏在实践中的效果评价。

2.2.2 国内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模式 自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国内学者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开始摸索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模式,根据参与主体大致可分为多元主体构建的模式和以高校为主体构建的模式。具体模式如下:①由多元主体构建的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模式:以政府、高校、社区为多元主体构建的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模式:孙雁等[16]提出的由政府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大学生及服务对象的权益,高校根据老年人需求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素质和能力,社区积极配合志愿养老服务工作;李凯芸等[17]提出的由政府购买志愿养老服务,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资金支持,高校为大学生设立与志愿服务内容有关课程,大学生需修够相应学分方可毕业,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合作,让老年人得到更好地服务;以政府,高校、社会、社区为多元主体构建的时间银行模式:印荷杨等[18]提出以学校参与、社会响应、政府鼓励、社区支持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具体措施为政府制定时间银行储蓄制度,高校加大对时间银行模式的宣传,同时制定管理措施,确保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有序进行,而社会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社区积极配合大学生志愿者的相关工作;②以高校为主体构建的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模式:陈柯梅等[19]提出由高校带领社区老人建立“以老带老”的互助养老服务模式,鼓励低龄老年人加入志愿养老的队伍,高校选择有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对社区低龄老年人进行培训并组成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发展“以老带老”互助型养老服务模式;方佳祺等[20]提出高校通过一些鼓励的措施如学分、奖学金等让大学生加入高校组织的志愿养老服务队,在合作的社区进行志愿养老服务,由高校老师直接管理监督大学生志愿者;刘芳娥等[21]提出了一套由高校团委和社区领导部门统领,老师、班干部等负责,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社区养老服务的多级管理统筹体系。

3 实施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医保政策的实施,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和就医行为均得到保障,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迅速[22],养老需求也随之增加。依据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我国的养老方式也多种多样,有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但大部分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因为居家养老既具有在家中养老的特性,又可以利用政府和社区等社会资源辅助养老[23],但有限的政策性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国家、社会、家庭一直承受着沉重的养老压力[24]。此外,社区居家养老提供的内容和项目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全部需求,故有学者建议街道应积极组织区域内学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25],这样既减轻了国家、社会、家庭的养老压力,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4 实施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的可行性

4.1 政府鼓励 2013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鼓励公益慈善组织支持养老服务;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到,支持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人关爱活动;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要大力支持志愿养老服务。从鼓励到支持再到大力支持可以看出政府对志愿养老服务逐渐重视,实施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是符合我国相关政策的。

4.2 社会需要 目前我国志愿养老服务组织的规模较小、水平较低、专业性不强、合法性不足,提供养老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水平也较为有限[26]。志愿养老服务组织急需纳入新的血液,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具有专业性强、精力足、学历高、学习能力强等特点,在志愿养老服务过程中除了发挥本专业优势,还可以快速学习养老服务需要的内容,使志愿养老服务内容更加多样化、更加具有专业性。

4.3 高校支持 随着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大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多高校倡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运动会志愿者、养老院慰问活动、三下乡活动等,而且大学生作为新鲜事物的代表,能够为老年人带来新观念、新视野,受到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欢迎[18]。

5 总结

如今我国的养老压力与日俱增,将大学生融入志愿养老服务队伍是大势所趋,不但可以减轻国家养老负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国内的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发展仍处于初期,存在很多问题,但可以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而探讨出适合我国的成熟的大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养老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养生不是养老
我是小小志愿者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