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40所一流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

2022-08-16周群英王秀平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视野国际化交流

周群英 王秀平

(武汉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进入21 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我国关于国际组织的人才储备却十分薄弱,长期处于代表性不足的行列[1]78-84,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在一些重要的全球治理议题中发挥有效的影响[2]82-90。为更好地参加全球治理,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在全球化时代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的国际组织人才是时代的必然要求[3]21。针对国际化人才短缺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加大国际职员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向国际组织派遣实习生和借调人员”[4]。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全球治理的参与无疑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本科教育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根基,重视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世界知名大学都把本科教育作为大学发展的立校之本,不遗余力进行本科教育改革[5]5-10。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21 世纪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本科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发展一流本科教育、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的重要途径。2018 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强调本科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6]。国际合作育人,加快本科教育国际化是应有之义。

我国“双一流”大学是国际化人才的主要输出阵地,其本科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大学共有42 所,因为没有获得国防科技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研究以“双一流”建设中的40 所一流大学的2019-2020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有关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国际化定位、开展的各种国际化培养活动等信息,试图找出本科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路径。

一、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现状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包括学校所开展教育教学的措施、方法、成效,能够从中获取有关本科教育国际化详实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发现,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化是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梳理40 所一流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可以发现,除了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8 所大学没有明确出现有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表述,其余32 所高校的培养目标中都有涉及。通过对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词频统计,得出一张微云图(见图1),可以看出,“全球视野”“国际视野”等词语出现频率较高,可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一流大学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之中,落实到本科教育实践之中。

图1 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词频统计图

(二)本科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多样化

1.促进学生群体的国际流动

促进学生群体的国际流动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策略。为了进一步落实本科教育国际化目标,一流大学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促进学生群体的国际流动(见表1)。一是制定一系列政策规范学生的交换交流活动,如华南理工大学修订《全日制本科生出国(境)学习交流资助办法》《全日制本科生出国(境)学习交流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制定《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赴海外交流资助办法》等等,旨在规范和引导广大学生踊跃参加国际交流与学习。二是在组织上成立负责国际教育的部门,承担本校学生的海外交换交流和国际学生的招收引进等双向交流工作。三是实施各种海外交流计划。派遣学生出国交流学习被视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抓手,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种海外交流计划选派优秀本科生赴境外学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拔尖计划”、浙江大学的“名校交流计划”、郑州大学的“双千计划”、东北大学的“知行海外”等海外交流计划每年资助和选派大量学生出国学习,如2019-2020 学年,东北大学共计775 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四是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来华留学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主要措施,也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程度的重要标杆。一定数量的留学生是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各大学通过宣传来华留学政策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

表1 部分一流大学学生国际流动数据

2.加强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的前提,是实现大学课程国际化的中介,是实现学生国际化的桥梁[7]27-29。教师在营造国际化氛围、实施国际化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我国一流大学教师队伍国际化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面向全球招聘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教育背景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具备跨文化交流与语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此,一流大学完善教师引进办法,多措并举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如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薪资福利、举办各种青年学者论坛延揽人才,如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引进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59 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人员132 人。其次,通过资金资助的方式派遣教师到海外交流。除了从世界各地积极引进教师之外,一流大学也注重本校教职员国际化能力的培训与发展,制定相关培训和发展计划,如四川大学通过“优秀教师国际名校、名师访学计划”每年资助10-20 名优秀青年教师到世界排名前20 位名校进行1-3 年合作研究。与第一种途径相比,这种方式对国际化发展具有延时性、见效慢的特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3.设置国际化课程

判断学校课程是否国际化不应将引进多少国际课程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应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和国际理解的机会[8]65-68,75。为了给学生全方位立体的国际体验,一流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包括引进,还包括创新、融合与开放。首先,国外优质课程的引进。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外语课程。引进是课程国际化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我国一流大学稳步推进全英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并且大量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此外,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甄选和引进优质线上课程成为一种新途径。例如,吉林大学2019-2020 学年继续推进实施“吉林大学本科生海外优质课程引进计划”,累计引进近 100 门本科生海外优质课程;同济大学开设全英文教学课程290 门、双语授课课程208 门;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引进53 门线上课程(出自于质量报告文本)。其次,中外课程的融合。此类课程是将跨文化的、跨国际的观点和因素融入现有的课程之中,使课程具有国际性,并在教育部国际慕课平台推出。例如,云南大学在爱课程平台推出7门线上课程、北京理工大学推出9 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出11 门。最后是课程的开放。课程开放是指新增有关国际内容的通识课程供学生选修,如北京理工大学开设《全球视野》、云南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开设《文明与国际视野》、浙江大学开设《国际组织与国际发展》等通识课程。通过这类课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满足学生的兴趣,同时对于营造良好国际化学习的氛围有重要作用。

4.广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是高校培养国际人才的纽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增加本科生受益面,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因此,一流大学积极拓展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将其作为实施国际教育的重要途径。经过长期的努力,已经形成合作类型多样,合作数量众多,合作区域广泛的局面。第一,校际之间开展的活动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签订交流协议、设立交流项目、共建交流平台、参加国际竞赛、进行海外实习研修等。例如,西安交通大学长期与国际一流高校开展“双学位、交换生、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等形式多样的合作。第二,合作项目的数量众多,几乎每所大学与国外大学签订的交流项目都多达几百个。如浙江大学2019-2020 学年开展的交流项目数量多达350 余个。第三,合作区域和主体广泛,武汉大学已与53 个国家和地区的298 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关系。这三所学校中,西安交通大学体现了交流活动类型多样,浙江大学体现了合作项目数量众多,武汉大学充分展现了合作区域和主体的广泛性。

二、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发展迅猛。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与条件,社会更高的要求与期待,其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定位同质化和模糊化

所谓“同质化”,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凸显学校特色,在人才规格的设定方面所使用的关键词趋同,甚至完全相同。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并未能充分体现出学校的个性与精神,多所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表2 所示,在规定国际化人才的规格时,郑州大学等16 所高校将国际化人才定位于具有国际视野;华南理工大学等9 所大学用“全球视野”这一关键词模糊了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格。可见,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并未做到因校制宜,彰显特色。

表2 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中国际化特征关键词

所谓“模糊化”,主要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国际化定位阐述存在较大的涵盖性与笼统性。过于笼统概括的培养目标无法提供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进而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也难以衡量和评价。在40 所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复旦大学和天津大学两所高校国际化人才目标定位具体化和清晰化之外,其余38 所大学的目标定位都比较模糊,对其目标的描述采用“全球视野”“全球素养”“融通中外”“视野开阔”等笼统的词语。复旦大学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国际视野”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即“引导使学生具备全球意识,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具备应对全球竞争的专业能力、信息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愿意为增进文明对话和互信贡献智慧和力量”。天津大学对“全球视野”的解释是“包括全球意识、全球思维、跨文化认知与国际表达、跨文化领导力、世界竞争能力等”。

2.本科教育国际化活动实施形式化

梳理40 所一流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可以发现,在本科教育国际化方面,高校大多实施以下三种活动:一是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二是引进英文教材或开设外语课程;三是聘请国外学者专家进校开展讲座。这些活动基于经费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走向形式化。比如,在开展的联合培养活动中,一流大学以与不同国家签订交流协议的数量和派出留学生的数量来衡量国际化教育实施的程度;在课程开设和课堂教学方面也追求引进教材的数量以及外语课程的设置数;在营造国际氛围方面,开展讲座只呈现次数,没有体现参与的人数和规模。教育国际化形式与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人的国际化始终是本科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大学是为国家培养尖端人才的重要阵地,特别是要培养具有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并能熟悉掌握国际惯例的国际化人才[9]55-61。因此,大学国际化活动的实施应该更多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不应流于形式。只注重活动开展与否,不关注活动实施的质量是本科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所在,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国际交流活动窄化为向主要发达国家的学习

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主要是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交流活动进行的,国际交流活动的签订与实施是国际教育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多文化的活动[10]1-14,86,但是,现有国际交流活动窄化为向主要发达国家的输入式学习,缺少与发展中国家输出性交流活动的开展。如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300 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北京师范大学交流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等;浙江大学迄今已与美、英、法、德、俄罗斯等29 个国家及港澳台的180 余所著名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由此可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的高校是高校开展交流的共同对象,这说明我国一流大学的国际交流活动对象窄化为部分发达国家,而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一般是输入式学习,输出式的交流活动较少。从理想状态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是国与国之间高等教育平等的双向交流活动和过程,即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的活动和过程[11]1-11。

(二)成因

1.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发展性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态势, 其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12]15-17。虽然研究者对于国际化内涵的理解和看法各不相同,但目前学术界关于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从活动方法、能力方法、精神气质方法、过程方法四种路径开展[13]85-89,110。活动方法是从活动的种类与类型的视角来探讨教育国际化,其重点在于开展各种能够拓展国际视野的活动;过程方法是从强调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角度来定义教育国际化,侧重于国际化要素与教育活动融合;能力方法是从培养相关者的知识、技能、态度视角来界定教育国际化,强调能力和素质增长这一外显结果;精神气质法是从创造有利于支持国际化、跨文化活动的校园文化视角来解读教育国际化,注重营造有助于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隐性氛围。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国际化的理解和定义也从最初只注重达到活动开展、国际要素与活动结合的基本要求,到着重教育成果的产出、能力的提升,再到意识到环境营造的重要性。

目前,从40 所一流大学采取推动国际化的措施可知,对于国际化的理解还停留在活动方法与能力方法的定义阶段,更多关注的是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与国际化相关的各种能力。而实际上国际化并不只是简单地举办一些国际化活动,增加一些出国交流的学生数量,多招聘几位外籍教师、开设几门外语课程、召开几次国际学术会议,抑或是多开设几个文化节和国际日。更重要的是学校能够通过国际化这一环节,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营造利于学生国际意识与能力发展的环境氛围,从注重追求数量转变为提高改善质量,真正激发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连锁反应”。

2.忽视国际化精神气质

精神气质是国际教育活动开展的灵魂,对精神气质的塑造应是教育国际化追求的目标,也应是国际化教育实施的最终效果。国际化精神气质包含内容广泛。一是指一种有利于支持跨文化、国际化活动开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在高校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同时还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14]54-56。二是指教育过程中涉及到的主体对国际化有明确的认同、积极的态度。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对国际化教育持有正面支持的价值取向,活动主体才能认真践行和参与到国际化教育中来,使教育活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三是指高校能够对教育发展进行正确的国际定位。不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国际定位也是忽视国际精神气质的一个表现。在本科教育国际化推行的过程中,一流大学往往将重心放在活动育人方面,忽略了关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国际化认同观念的培养,在营造支持国际教育开展的校园气氛方面也有待加强。忽视国际化精神气质使得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发展片面,国际化人才培养效果不佳。显性活动的开展和隐性文化的培育如国际化教育发展之两翼,缺一不可。“形神兼备”是教育国际化最好的诠释。

3.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以量化为导向

本科教育国际化的顺利推行离不开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能够规范国际化发展方向,对本科国际化起到导向、激励、监督和监测等作用。我国大学国际化起步比较晚,相对应的评价也还不够完善,对国际教育成果评价的引导性不够全面。现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评价导向以量化指标为准,导致一流大学对本科教育国际化的评价中出现过度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指标体系普遍“重绩效、轻品质”,多拘泥于“外籍专家数”“全英语或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合作办学或科研的项目数”“SCI、EI、ISTP 收录的文章数”“学生或教师参加国际会议人数”等量化指标[15]71-77。重视量化指标,以量化评价为主,质性评价为辅的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流大学在国际化办学中出现过度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诸如片面引进资源、追求签订交流协议数量、校园国际化氛围缺乏等问题。

三、新时代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针对上文提到的一流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发展路径,以期提高本科教育的国际化质量。

(一)明晰人才培养规格,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培养目标对引导本科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显著的作用。越是清晰的培养目标,越能够反映不同大学价值取向和发展定位,推动大学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模糊宽泛的培养目标定位则会将本科教育带向误区[16]53。因此,明晰人才培养规格,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一流大学改善本科教育国际化现状的第一步。首先,每所一流大学要根据自身历史发展渊源、办学理念、当前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培养什么规格的国际化人才,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避免校际之间目标的同质化。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特色优势都各不相同,各高校的目标定位必须紧密与本校的实际建设基础相结合,以现有的条件和优势为基础,进行理性分析和定位,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17]63-66。其次,我国一流大学可以根据国际组织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细化培养目标。这样既能使目标落地生根,又能使培养过程有标准可循,使评价有指标可参考。

(二)注重本科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

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都很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但不是每一所大学的教学实践和培养成果都是有效或高效的。注重本科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国际间的迎来送往、师生的进进出出,这些都是外显的国际化[18]15-17,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则是指体现高等教育本质内容的增加或加强[19]6-14。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克服三个误区,营造一个氛围。第一,克服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的心理,不过于追求项目签订的数量、课程引进的数量以及学生国际流动的数量,使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不流于形式。第二,克服教育输入与输出比例失衡。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双向交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习为主、引进为主的单向性输入。引进和输出并重,积极开发优质的国内教育资源,并推动其走出国门,实现双向互动才能推动国际化持续平衡发展。第三,创造支持跨文化活动的校园氛围。国际视野、国际价值观念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这种国际素质的获得也不等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需要在无形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养成。国际化校园氛围的营造不能仅停留在邀请国外学者举办讲座、制定国际交流日的短期活动,长期的渗透式的氛围才更能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武汉大学书院式社区建设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校将学生集中某一园区住宿与管理,安排责任教授、班级导师每天下午固定时间值班,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疑惑,指导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邀请国内外学者、教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

(三)完善本科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加强质性评价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国际化人才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教系统,即国际交流项目的实施和课程开展的质量。教学是培养人的主要途径,国际化交流项目和课程开展承担着教学的功能。本科教育国际化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果和进步,必须加强对项目实施和课程开展的监测与评价。在以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中特别注重结果评价和量化评价,缺少质性评价和过程评价。已有研究指出,我国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量化指标的比例大,量化指标所占比例均介于60%到90%之间[20]46-54。量化评估只能解决我国一流大学在国际化教育领域“有没有”的问题,不能有效说明“好不好”的问题。日本对国际间开展的交流合作项目分别在第3 年和5 年进行中期审核和终期评价,考核的结果关系着大学是否有资格继续申请新一年的项目。我国一流大学还停留在是否开展交流合作项目、以项目数量多少论英雄的阶段。因此完善教育国际化成果评价体系,加强对本科教育国际化的质性评价是提升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是培养出具有国际胜任力人才的法宝。

猜你喜欢

视野国际化交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居· 视野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