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分析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麻醉作用的临床效果

2022-08-16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咪定休克

刘 莹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手术室 新乡 453000)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多数烧伤患者休克期常见症状,此类患者对麻醉与治疗要求较高。临床麻醉以静脉全麻为主,多应用丙泊酚药物,经临床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其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镇静与镇痛效果较差,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靶控输注指的是在静脉输注麻醉药物过程中,参照药效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对靶位药物浓度进行调整,确保麻醉深度满足患者需求。右美托咪定作为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一种,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全身炎症反应是烧伤常见的两种并发症。手术应激反应、细胞因子与机体内环境变化等因素均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烧伤休克期患者分别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联合治疗,探究其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烧伤休克期患者6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54.12±7.12)岁。试验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55.27±7.62)岁。纳入标准:烧伤面积超过50%,低于80%,合并严重并发症;ASA分级Ⅰ级、Ⅱ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对使用药物无过敏禁忌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分别给予0.5mg阿托品(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72,规格0.5mg)、100mg苯巴比妥钠(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5613,规格0.1g),肌肉注射。入手术室后试验组患者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48,规格2mL),控制输注剂量0.6μg/kg/h,实施靶控输注,依据患者具体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输注速率进行调整。对照组静脉输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实施靶控输注。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给予1.0m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规格10ml)、3μ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mg)、0.6mg/kg阿曲库铵(东英江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927,规格5mg)、0.05mg/kg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1mL)。麻醉诱导结束后,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频率13次/min,维持PETCO235~40mmHg,维持SPO2超过98%,并输注6%羟乙基淀粉(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2,规格500mL)15mL/kg与复方乳酸钠(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59,规格500mL)15mL/kg。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0.5h与气管插管时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指标。

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h及术后12h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对白细胞介素-6(IL6)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精神症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指标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0.5h、气管插管时,试验组的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指标对比分析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变化对比分析

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6h与12h白细胞介素-6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均有所上升,试验组在术后6h逐渐恢复正常,对照组仍较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炎症因子变化对比分析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为35.2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3 讨论

烧伤患者因全身感染、疼痛、组织损伤及体液丢失等诸多因素,导致患者生理功能紊乱,增加了临床麻醉与救治难度[3]。烧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大量水分蒸发,增加了烧伤休克发生可能[4]。休克使患者防御感染能力下降,给肠黏膜屏障带来损伤,进而出现诸多生理改变。

维持内环境、血容量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烧伤休克期麻醉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除常规补液复苏外,还要预防体液流失[5]。对于烧伤患者临床多给予气管插管全麻方式,常用药物为丙泊酚,该药物为烷基酸类短效静脉麻醉药,采用静脉注射给药后,药物中相应成分可迅速分布于全身[6]。有研究指出,丙泊酚定具有镇痛、镇静效果,可减少药物用量,减轻围手术期及烧伤带来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药物麻醉恢复迅速,约8min[7]。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心率指标正常,诱导0.5h和气管插管时,试验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

烧伤休克期患者细胞因子受到炎症等因素出现诸多变化[8]。有研究指出,严重烧伤患者IL6与TNF-α迅速上升,且发挥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因子、肝细胞刺激因子等诸多作用[9]。因此,对于烧伤患者密切监测IL6与TNF-α指标,可有效预警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右美托咪定作为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一种,有选择性特征,具有抗焦虑、催眠、镇静作用,与可乐定高相比,该药物对α2-肾上腺素受体亲和力更高,约8倍,适用于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该药物在重病监护治疗期间,可起到良好镇静效果。经皮下注射或肌注后,患者机体会快速吸收药物中成分,需要浓度达峰值时间为用药后1h,而采用右美托咪定静滴治疗后,半衰期分布时间约为6min。同时在体内经广泛代谢后,代谢物可随尿液排出,药物中成分消除半衰期约为2h,清除期约为39L/h[10]。

本次对烧伤休克期患者麻醉研究结果表明,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两组患者IL6与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IL6与TNF-α均有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术后6h逐渐恢复正常,对照组仍然较高。两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精神症状方面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35.29%),组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应激反应发生,减轻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同时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下,药物在临床中具有较高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烧伤休克期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麻醉效果较好,药物使用安全性高,降低炎症反应发生和患者不适感,麻醉药物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咪定休克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rhG-CSF 与rhGM-CSF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