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壁画题材工艺品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探讨

2022-08-16张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肌理工艺品壁画

张昊

传统壁画题材工艺品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探讨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致力于传统壁画的创造性转化。它是以壁画的美学价值阐释为基础,综合技艺传承,新型替代材料运用等方式来对传统壁画进行转化与再创造,以此提炼传统艺术的精华,加强新的时代阐释;其二是以创造性转化为依托进行壁画工艺品的创新性发展路径探究。此部分侧重于创新与发展,融合壁画转化成果与现代复合材料而将其打造成的新型工艺品/文旅产品。我们要拓宽工艺品的新型展示手段,进一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让不可移动的壁画“活起来”,强化其价值传播,来助力文旅产业的发展。

传统壁画;工艺品;材料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引言

传统壁画的发展历史与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民族性格、宗教文化、信仰以及生活习俗等是密不可分的,亦是不同时代的精神映射。中国是世界上壁画遗存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石窟寺、寺观、墓葬壁画等建筑壁画艺术形式。这些灿烂的文化遗产为新的民族形式产生提供了条件。在传承此类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新的工艺、技术也随着新的现实需求出现而不断更迭与发展。这是时代发展对于文化发展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能简单复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也是本文的宗旨。

传统壁画工艺品创新性发展研究,首先是对传统壁画的创造性转化。转化以壁画原图像为样本,在转化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材料技艺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接下来将从材料技艺的视角来探讨二者对于壁画生成的重要作用,以此解读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DNA,为壁画转化提供理论支撑。

1.美学视角下的壁画材料技艺探究

1.1 构成壁画的材料技艺要素

任何作品都是以材料制成,物质材料是艺术家将自身观念传达给别人必要的媒介。材料的不同势必会造成结果的差异,且与技艺密不可分。脱离了材料与技艺的因素来谈艺术审美是不完整的。画家进入创作阶段,也就是运用材料、工具和技艺制成一个物理的存在,这是一个审美意象的生成。而艺术作品必然要有物质材料作为载体,审美意象的生成是作品的质料感不断融入美感而成为美感的过程。因此形式层与材料层紧密相连。形式是材料的形式化,但是形式超越材料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象”(形式世界)。由材料层到形式层的桥梁便是通过艺术家心灵的加持与高超的技艺支撑。“石器的制作,从打制进为磨制,使其更为精美实用。陶器的制作,由手工到轮制,可以达到胎薄规整。所以技艺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形成新的风格。”以上论述充分地肯定了材料、技艺与形式、最终作品美感之间的关系。

创造性转化流程图

1.2 古人对于壁画材质的体认

前文使我们更为清晰地了解到材料技艺之于壁画生成的关系。而壁画材料本体“矿物质(矿石)颜料”的选择运用凸显了古人对于美石的钟情。这种对于艺术材料的选择、掌握与体认,透过艺术品充分地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文化内涵。比如传统壁画中常用的绿色“石绿”,来自对孔雀石的系列工艺加工而成。而孔雀石古称“琅玕”,《山海经》云:昆仑山有琅玕,若然是石之美者,明莹若珠之色,而状森植尔。《尔雅・释地》云:“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又比如蓝色青金石,“也称青玉或碧玉,音均与璆琳(美玉)为近,且青金石古产西方,意者语本同源乎”。说明了作为传统壁画颜色来源的矿石均是与美玉一样的珍贵之物。此外还有朱砂、石青、雄黄、云母、绿松石、祖母绿等等宝石矿物,经过古人的一系列精湛的工艺而转化成为宝贵的壁画色彩原材料。这些材料颜色极其稳定、细腻至极,千百年来仍鲜艳如初,亘古不变。在这里,古代艺术家们透过材料的物质性将宗教、哲学、艺术审美相融合。当然,物质的背后还需要心灵的加持与技艺的巧夺天工,而这些共同铸就了中华审美文化中灿烂的一环。一部材质的演变史也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兴衰史。如今对于壁画材质的思考为工艺品转化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理论资源,同时使我们返回伟大的历史传统,帮助我们更为清晰地看待传统艺术与当下的关系,以更具穿透性的视角看待眼前事物,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1.3 “肌理”与“质感”之阐释

传统壁画中还蕴藏着东方审美传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肌理”与“质感”。这主要通过斑驳古拙与高雅古朴的壁画表面肌理痕迹呈现。“质感”是画面中的矿物质颜料、基底等客观材质经由艺术家之手所呈现出的 “生命力度”。“质感”之间的变化构成了“肌理”。“肌理”之间的节奏、灵动则构成了“气韵”,或者说是气韵生动。这种漫长岁月铸造的痕迹之美,与古人对于器物包浆的体认如出一辙。即透过肌理而体现出的艺术家对于生命的内在品质与德行。质感与肌理在壁画中,一方面借材质的自然而呈现,即“可见者的显现”,是我们可以通过壁画的表象而得到直观体验。另一方面指透过技艺来显现。通过发自心灵的力与特定的材料融合、升华而形成的审美形式,透过用笔、颜色、线性等映射了画家的心性与灵魂状态,同时与蕴含在材料技艺中的美学要素紧密相连,构成了“不可见者的隐现”。观赏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揣摩方可体会。这种延伸到壁画观看方式中对于人工“痕迹”的揣摩与体会,可使我们充分体会古人创作时的心境。因此,在壁画转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其斑驳古拙“肌理”与“质感”的打造。

2.传统壁画的创造性转化

2.1 创造性转化与传统摹写的差异

当前国内对于壁画复原转化中主要以临摹为主。其中摹写理念与操作方式分为三种:(1)恢复原貌:复原壁画初创时的面貌。(2)旧色完整:为了临摹系列性研究资料,在临本上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形象完整,同时又不失古香古色的风貌。(3)客观摹写:原封不动地再现壁画现状,对其陈旧色彩和残破原貌也如实描绘,以达到乱真程度为目的。以上传统壁画的临摹转化研究,都具有自身的侧重点与长处。目前多以固定的尺寸与形状呈现。而创造性转化研究标准更多的是基于新材料运用的基础上将三种传统临摹技法结合并交叉运用,但形状更加灵活,可以异形、弯曲、双面呈现。此外,突出基底材料(地仗层)的质地优势,同时整体材料轻薄稳定。

2.2 创造性转化的实践要素

首先应充分了解传统壁画的剖面层与内部构造,比如支撑体、地仗、颜料层的分层结构。其次要充分了解转化对象的图像内涵,以求深入地体会古人创造壁画时的心境。再次应熟知壁画发展脉络与时代风格,掌握不同时代壁画制作技艺与流程,重点强调对于传统壁画技艺的传承。最后要突出壁画肌理与质感营造的重要作用,二者是形成传统壁画“斑驳古拙”视觉美感之基础。

2.3 转化材料的制备与选择

2.3.1 支撑材料:壁画转化中基底材料的选择举足轻重,原作中所使用的材料在转化中存在一定限制。比如不够稳定,只能以平面固定形状展示等等。因此替代材料的选取首要考虑因素是要接近原壁画表层质感。因此在相关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与壁画原材料类似的矿物质黏土材料。黏土具有稳定性高、可塑性强、重量轻、操作性便利的优势,并为壁画表层肌理营造与后期残缺部分处理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2.3.2 绘制颜料的选材与制作

此部分完全传承古代技艺,一部分由丝绸之路传入的矿物宝石色系;另一部分基于本土地质有色矿藏、植物色以及相关有机物质的考察实践,取得色彩原材料。

2.4 创造性转化流程与步骤

如图所示,壁画转化通过七部分流程完成。而在对转化成品的物理性质角度进行了老化损耗程度,温湿度耐受性,结构抗压能力测试后,最终确定该转化技艺确实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二,可以看出转化成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壁画的质感与效果,具有满足达到接近原作的审美基准。

3.传统壁画工艺品的创新性发展研究

需要强调的是壁画工艺品创新性发展需要创造性转化为依托,二者相辅相成。转化需要发展来进一步凸显传统壁画艺术的当代价值意义。2021年4月,中宣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提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加大传播力度,增强传播效果,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2021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的通知》中提道:应坚持文化为魂,挖掘文化内涵,把文旅产品打造为广大人民群众感悟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而当前国内文旅产品更多的是作为商品来制作,在生产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出于自觉的审美需要来创造。其商业化的性质也导致了与艺术审美相去甚远。结果便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艺术价值。单一化、程式化、材料低层次化、技艺工业化等问题层出不穷,更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阐释。因此,本研究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与参考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工艺品凸显传统壁画的艺术美学价值,使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得到新的应用;另一方面让不可移动的壁画“活起来”,成为加强推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来更好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与消费升级之需求。2021年4月,文旅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中提道:要加强研究中华文化基因内涵挖掘与阐发理论及技术、传统文化资源的复原复现技术与材料工艺。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活化利用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存量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新利用研究。因此,本创新性发展研究也充分加强了当代新型复合材料的运用。而这些复合材料的发现、广泛应用与推广的过程,构成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材料的应用从20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成了继金属,水泥、木材之后的第四种支柱材料,在高端科技、国防建设、社会生活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研究选用了一种常用的热固性树脂。这种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目前已广泛地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合成树脂通常是液体状态下使用,并通过固化剂催化作用使其固化。作为一种液态体系的树脂具有在固化过程中收缩率小、固化物的机械性能优、粘接性能高、耐热、耐化学、耐老化性能均优良及电气性能好等特点。”同时固化后具有稳定性高、坚硬度高,透明高等特征,可以成为传统壁画的新型透明展示材料。

3.2 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PMMA),是以甲基丙烯酸单酯单体MMA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的热塑性塑料。“其透光度达92%之上,具有水晶一般的晶莹剔透、质量低、硬度高,还有着非常突出的耐气候性与耐老化性。即使处在室外,其物理机械性能十年后也无显著下降。有机玻璃有着很好的热塑加工性能,既可以浇筑成型”。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还可以采用激光切割、雕刻与抛光,来制造精美的有机玻璃工艺品。因此它与树脂有着类似的功能。二者均可以应用于传统壁画工艺品的制作。

结语

当今时代是迫切需要文化与文化表达的时代,传统艺术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形式语言,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培育着人们的基本审美认识。因此,透过对于传统壁画的工艺品创新性发展的路径研究,进一步催生传统艺术美的能量表达,使人们重返并深入到历史文化中去,回望与重拾经典,通过这种新的形式感受传统的当代意义与启示。观者透过这些工艺品形式,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审美体验从平庸淡漠的状态中得到升华,并持续得到美之享受。

注释:

[1]田自秉:《对于工艺美术遗产学习的一些意见》,《美术》1954年第6期。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13页。

[3]叶朗:《美学原理》,台北:台湾信实文化行销有限公司,2014年,第350-357页。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5]章鸿钊:《民国丛书(第2编)・石雅》,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21页。

[6]赖宗贤:《意境美学与诠释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

[7]张昊,陈竹意:《传统壁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艺术研究》2021年第3期。

[8]段文杰:《临摹是一门学问》,《敦煌研究》1993年第6期。

[9]贺曼罗:《环氧树脂胶粘剂》,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10]奚同庚:《带翼的金属——科学发现之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67-68页。

猜你喜欢

肌理工艺品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三观壁画
两块木头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飞蛾”修复壁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