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陵传统手工艺的空间互动装置设计研究
2022-08-16姚翔翔李娜
姚翔翔 李娜
21世纪初,随着工业化产品的大规模涌现,科技产品的蜂拥而至,传统手工艺品的销售市场日渐萎缩,有的甚至面临消亡。消逝的不仅仅是手工艺品,还包括人与人、与物、与环境的沟通互动,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针对以上现状,文章首先就金陵传统手工艺的历史传承展开思考,探究金陵传统手工艺的概念以及主要类别,包括传承条件、发展困境的梳理、归纳与总结,进而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多样性反思。其次,从空间互动装置的概念、定位着手,引出“跨界互动设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结合案例,对“传统手工艺-空间互动装置”跨界沿革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与解析。
传统手工艺;装置;跨界;互动
1.金陵传统手工艺的历史传承
人类社会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而来的,除了便捷、快速等“进步”特征之外,还包括人们对传统手工艺记忆的逐渐淡忘。盐野米松在《留住手艺》一书中讲道:“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明的记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它是民族文化的珍宝,民族文明的记忆。传统手工艺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价值在现代社会理应被重新认识、重塑活力。
1.1 传统手工艺的概念界定
传统手工艺,从名词构成来看,针对“工”的解释,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次演变。最初,“工”指装饰技术的灵巧、精湛。后来,随着地理人文的变迁,“工”意指精通某些事物。再后来,“工”指和手艺相关的一切事物。发展到近代,“工”更多地指向了器物的名称。
“艺”,在《礼记》中被解释为一种才能,而在《周礼》中则被划分为六种,即“六艺”,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
如今,对“工艺”的解释主要是指为了改变原有事物的形态而对其实施的相关技术手段。“手工艺”着重强调手工的操作形式,区别于机器生产,是对工艺的一种限定。“传统手工艺”,又是对“手工艺”时间上的限定,突出手工艺的年代久远和历史韵味。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六朝古都南京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南京的工艺品种类繁多,在将近2500年的建城历史中,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传统民居建筑上的木雕砖刻、祈福迎新的挂络门笺、五颜六色的秦淮彩灯、富贵吉祥的绒花饰品、精致传神的金陵剪纸等。其中,金陵传统手工艺的云锦、绒花、灯彩、剪纸、刻经等,作为南京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带有浓重的金陵文化烙印:形式上富丽灵动,工艺上匠心奇巧,日益成为体现“地域性”、表达“建构性”等的空间设计之灵感来源。
1.2 金陵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1.2.1 发展困境
我国是手工艺发展的大国。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手工艺持续发展,劳动人民用智慧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成就了今天品种多样、工艺非凡的艺术作品。然而,时代条件的不同造成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看法的转变,传统手工艺品的地位也随之大不如前。这其中包含着诸多因素:
(1)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分离;
(2)科技发展与传统手工艺的碰撞;
(3)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不可避免要对“新”与“旧”产生的撞击做出深刻反思。传统手工艺引领着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只有结合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发展中的利与弊,努力探究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方能将其发扬光大。
1.2.2 传承条件
面对市场遭受挤压的现状,传统手工艺如何凭借强大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做到与时俱进、突破创新,展示自身的存在价值?在众多的非遗文化产品中,南京云锦表现出众。究其原因,与其相适应的传承条件密不可分,大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原材料的保障;
(2)手工艺人的坚守与不断探索;
(3)社会需求的拓展;
(4)旅游业发展的助力;
(5)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6)加大宣传力度。
传承条件的保证,是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传承从来不意味着一味地拘泥成法。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是传统手工艺能够生命力永续的关键。
1.2.3 创新思考
(1)传承方式的多样性反思
推陈出新,是传统手工艺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否能够以全新的面貌适应当今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并继续为人们生活所必须,决定了传统手工艺的存在价值的大小。
首先,与时代相结合,新时期审美观的转变。
以金陵剪纸为例,其传统功能逐渐淡出,新气象的剪纸脱颖而出。新材料被发掘,新功能被诠释,剪纸的图案也从仅应用于布料、皮影发展到应用于建筑设计、平面设计、陶瓷、绘画当中。将剪纸元素运用到现代化生产中,既实现了其社会经济价值,又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其次,利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开拓创新发展。
应当看到科技创新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助力,而不是避讳它。拿金陵云锦来说,面对工作周期长、工作量大、供不应求的现象,积极引入科学技术,比如运用电脑绘图代替手工绘图,能够有效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响应时代号召,云锦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究电力机械织机。目前已有部分品种可以用机械操作,并且在质量上相比手工操作更有保障。
最后,突出并提炼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艺术性,以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为目标。
传统手工艺的传授与继承,首要条件便是审美观的与时俱进。因此,其艺术性的提炼、推广、宣传,进而被大众所接受、喜爱,就成了必由之路。在学校教育中增设传统手工艺课程或专业,对手艺人提供经济扶持,提高其社会地位,艺术从业者与手艺人的跨界合作……都是目前对传统手工艺加以保护、宣传的好的举措。尤其是艺术从业者的积极介入和以作品之名的互动宣传,对传统手工艺认知度在社会范围内的整体提高助益明显。
(2)跨界合作的前景预测
“跨界”作为当今艺术发展的流行趋势,已逐渐成为艺术家的日常思考。它往往被看作是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创新的有效方法。通过跨界合作与思考,艺术作品不论从内在的组织,或是外在的呈现,均趋向复杂化、多元化,展现出“实验性”品质。而“实验性”探索,本质上是超越合作本身,促使可能发展的试炼阶段。当然,“跨界”不只限于艺术自身,还涉及生活、商业领域等的方方面面。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跨界”的目的并不是让艺术作品趋向繁冗,而是为了丰富艺术的内涵及表现。老子在《道德经》中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盲目地集影视、声音、灯光、绘画、雕塑等诸多表现手法于一身,故意制造多重感官,浩大声势,并不是跨界艺术的标配。
跨界合作为设计提供了更多具备可选择性的创意思路,设计师也更容易跳出自己的认知范畴,从而产生更多新颖的创意结构。可以肯定地说,多元、跨界发展将是设计界未来的整体趋势。
2.“传统手工艺-空间互动装置”的跨界沿革
2.1 空间互动装置的概念
互动装置艺术是一门包揽众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形式。包括艺术设计、灯光、音乐、绘画、雕塑、计算机工程、物理学、数学等众多方面。当今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逐渐提高,高科技、高水平、高内涵的艺术作品成为艺术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艺术(包括传统手工艺)能否借大势,通过跨界、创新,注入新鲜力量,重新焕发生命力,进而触发人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的互动体验,使得空间、艺术作品和人三者之间形成多重交流模式,在艺术作品鲜活呈现、场域空间异趣横生的基础上,激发人对艺术作品的喜爱,对艺术内涵的深思,已经成为“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永恒思考的可行思路。
2.2 传统手工艺—空间互动装置:《唧唧复唧唧》
2016年3月,在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上,安・汉密尔顿的作品《唧唧复唧唧》(图1)精彩亮相。该作品在乌镇西栅景区的国乐剧场里展出,其强大的气场完美演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结合。
图1 安・汉密尔顿作品 《唧唧复唧唧》
在剧场的舞台中央,放置着一台古老的织机,台下观众席的每个座位安置一个线轴,无数根密密麻麻的经线将台上的织机与台下座椅连接。表演开始,观众席空无一人,所有的空间都留给了剧场、织机和织工,劳动号子的歌声回荡在剧场的每个角落。随着台上织工的操作,座椅上的线轴在其牵引下不停转动,“空中”的五彩丝线随之颤动着,竟然呈现出宛如织锦彩色云霞般的动人效果……
自古以来,乌镇纺织业长盛不衰。设计者领会到乌镇纺织文化的独特魅力而灵感迸发,在通过和当地人接触,从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了解当地风土民情之后,决定将自己的创作与当地特色融合,打造一件以纺织为主,能够引发人们深思的空间艺术装置。作者以乌镇国乐剧院为载体,以织机、纺线、线轴为基本材料,将历史悠久的布料织造工序与构筑叙事的过程结合在一起,从中思考手工技艺和与富有节奏感的吟唱之间的关系。“编织”所选用的丝线来自向村民们回收的旧毛衣。每一件毛衣都有自己的故事,将所有回收的旧毛衣重新整理编织。每件毛衣因此重生,作品就有了叙事性。纺织作为主角,被搬上舞台,成为整个剧院的核心。这种呈现方式重新组织了观众、座椅、舞台、空间之间的关系,使参观者以全新的视角欣赏传统纺织周而复始的单调“演出”。虽然装置发生在乌镇,但作者并不希望它只是属于乌镇,它应该是世界性的,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开放的。这样才能最大化实现它的存在价值。
“传统手工艺”通过设计师的巧思,被凝练成为艺术,以装置的形式展现。体验者不仅能够沉浸其中,享受视听盛宴,更能即时收获,对传统手工艺的“故事”感由心生。
2.3 跨界沿革可行性思考
2.3.1 以形式之名
“形式”对感知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与发现,人类对形式语言持续性地梳理、归纳与凝练,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于世人面前,带给人类美的感受。这种从本源上讲,源于自然的形式美,启发了人类对审美的思考,形成并提供了今天我们可以参照、利用的艺术形式。
不同的传统手工艺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法则。对于设计师而言,可以从传统手工艺的表面形式出发,研究他们的构成原理、组织方式,并在之后的设计中灵活运用、跨界展现,将这些形式要素与法则作为各自专业的素材库。通过对素材库内资源的进一步筛选提取、融汇组织、再创造,以全新的(跨界)作品形式呈现出来,不但对加深专业作品内涵有所裨益,更赋予了传统手工艺以新的生命。
比如金陵传统手工艺——绒花(图2)。绒花的制作材料为蚕丝,蚕丝质地柔软、丝滑,将蚕丝加工成丝绒,搓成长短不一、粗细不均的绒条(图3),再经整理、翻绒,制作绒花的基本单位绒条就制成了。一根根毛茸茸的绒条像极了大雪过后,堆满雪花的树枝(图4)。除此之外,每一根绒条上都聚集了无数根像天鹅绒一样细小、轻盈的蚕丝绒。微风吹过,绒毛翩翩起舞,更是神似飞舞着的雪花。故,以绒花作为创作源头,进行空间设计的延伸,应该能够营造出漫天飞雪的互动感知氛围。
图2 绒花工艺作品
图3 绒条
图4 挂雪的枝条
2.3.2 精工与细作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这是清朝诗人吴梅村赞美云锦的诗句。繁复的经纬编织变化,使得至今多数云锦作品仍然仅能依赖手工织造,而无法使用机器替代。挑花结本、通经断纬、挖花盘织、逐花异色等织造工艺是南京云锦的工艺特色,其炫技程度享誉世界。其中以“通经断纬”最为关键,难度最大。通过这种工艺织造出来的云锦呈现出雕琢镂刻的效果,被称作是雕刻的丝绸。
取材“夺天工”的“机杼”结构与技艺,来成就空间艺术装置的案例近两年屡见不鲜。如图5南京艺术学院邬烈炎教授作品“妆花”,图6南京艺术学院本科毕业作品“白局”(骨架取材云锦织机)。
图5 空间装置“妆花”
图6 室外装置“白局”
同样取材“精工细作”的还包“花灯”。秦淮花灯品种繁多,形式各异,凝聚了南京人民世世代代的智慧。花灯的制作包括结构骨架、外侧裱糊、灯源配置、整体美化等过程。其中结构骨架的制作是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以传统荷花灯的制作为例,首先要准备一根篾竹,经过防虫处理后弯曲成圆形,用铅丝固定。再准备两根长短相同的篾竹,垂直交叉,用铅丝固定交点,将四断篾竹弯曲,与先前固定好的圆形篾竹边缘固定。至此,普通尺寸的荷花灯骨架就做成了(图7)。通过对编织过程、技巧、结构方式的再创造,不但可以在形式上探索更多可能,更可以通过尺度变化、技艺叠合等方法,创造出具备更丰富感官体验的空间形式(图8,图9)。
图7 秦淮灯彩-荷花灯
图8 竹编技艺
图9 竹编工艺品
2.3.3 独运的匠心
“匠心独运”出自唐代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匠心”,指工巧的心思,即在技巧与艺术方面具有创造性。“独”,即独特;“运”指运用。因此,“匠心独运”即为独创性的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构思精巧灵活、与众不同。在艺术设计范围内,“匠心独运”的首要意义就是要求设计师不拘一格、勇于创新,鼓励跨界思考,提倡实验性地将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有效、积极地结合、融揉。设计,原本就是一个对原有事物进行创造与再创造的过程,设计必须与创新同行。正所谓,无创新,不设计。
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艺术“转译”过程,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关键。它不仅要求设计师具有创新的精神,更要具有创新的行动与能力。秉承“匠心独运”的思想,并付诸实践。真正将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从理想和概念的基础上转为实际的造物活动,做到善于取舍、巧于因借、以人为本。
比如上文提及的“南京云锦”,除了精工细作可以挖掘,“通感联觉”也是可取的设计思路。江南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桑蚕养殖、缫丝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人说春雨如绸,春风如柳。以云锦为主题的空间装置作品,一方面代表了对江南特有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另一方面,借助云锦与江南细雨的“通感”,把握相似之处,更可以将“细雨如织的江南情怀”作为呈现方式,为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表达提供可行的思路。
3.结语
传统手工艺的衰落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催化传统手工艺的新生,必须使传统手工艺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在满足和适应现代人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将传统手工艺活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要在传统传承的基础上紧随时代步伐,使之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与其他产业有效结成产业链,集合发展。
在艺术领域,传承与新生体现为用艺术的手段赋予传统手工艺新的精神面貌。带有传统手工艺内涵的空间互动装置艺术之所以成为时下热点,不仅仅因其“跨界思考”“多元展现”的设计主旨符合时代精神,更是因其对传统手工艺“形式”“技艺”“感知”不同层面的“提炼”“组织”“呈现”,将艺术的包容性、开放性包括良好的教化功能发扬光大。现代艺术为传统手工艺传承搭建出更有效的平台,传统手工艺赋予现代艺术以更深刻的灵魂!二者的交叉碰撞,实现了跨界融合、跨界共生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