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

2022-08-12郑振宁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

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物理

郑振宁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学科中的许多理论知识需要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指导进行不同角度的科学验证,即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目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高度融合。换言之,高中物理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为了降低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高中教师有必要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场景逐渐完成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学习质量的明显提升,为日后拥有良好的物理基础与应用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高中物理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的意义

(一)促使抽象的高中物理知识具体化

高中物理知识是无数科学家生活经验的提炼,它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存在,其中部分知识相对抽象,如果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困难等情况。以往高中教师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以填鸭式为主,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非但没能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题,反而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引发了学生的反感。而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的应用,能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熟悉的事件中加深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物理知识的演变过程,克服畏难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是,生活化教学活动会提升高中物理课堂的实用性,便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创新思维。比如,在学习“力学”时,如果教师能向学生展示起重机工作的视频,或者带学生去工地观察一番,然后再向学生传授与力学有关的知识。学生有了之前的铺垫,在学习中会不由得将静态的力学知识转化成起重机工作时的动态画面,这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中教师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不仅要善于通过多种有效举措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以便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在物理课堂上的探究、分析、思考等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养成科学负责的学习态度。此前由于高考的原因,物理教师更注重对前者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后者的强化,导致学生对高中物理学科中的知识点大多停留在表层,从而影响了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效果。而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则可以改进这种情况。学生通过思考探究教师精心挑选的案例,能逐渐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实例的联系:当学生面对同样的生活现象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当学生面对抽象难于理解的物理知识点时,会搜索与之相关的生活现象,并试图用生活实例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其转变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物理活动中,从而提升其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而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深入探究的好习惯,这对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开展物理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学生是高中物理课堂的主体。生活化教学想要成为学生学好高中物理的良好助力,就必须围绕学生的需求,从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着手,将一个个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结合起来,从而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为日后形成良好的应用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唯有教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物理课堂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高中物理学科的乐趣,从而渐渐喜欢上物理,并将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迁移到其他学科中,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前,学生对高中物理学科产生了抵触情绪,大部分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即教师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上没有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等,教师并没有保持足够的理解,而是直接将其归为学生不够努力、不够认真,这些相对含糊的评价未能让学生更为客观、正确地看待自身,更没有促使学生找到科学的改进策略,时间一长,学生就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多种举措,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和关注点,并将此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优势是相对明显的,它能降低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便于他们在熟悉的场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的畏难情绪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长时间不理解课堂上的内容,又频频出错,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物理的信心。想要提升他们的信心,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准确把握学生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在熟悉高中物理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选择、有目的、有计划、有耐心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实践途径

(一)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知识都源于生活,然后再回到生活中服务更多的人,这就是知识的价值。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也是如此。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讲授物理知识时,教师都以教材为中心展开丰富的讲述。这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因为教材中的知识极具抽象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基于高考的压力,部分学生会选择放弃物理学科,而将精力放在相对容易或主要科目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要摒弃这种做法,要立足于物理学科的实际特点,加强对生活元素的深入挖掘,以便尽可能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生活现象等去解释物理教材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在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点滴的同时夯实物理知识。

比如,在没有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前,多数学生可能会认为是“力”在维持物体的运动,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为了改变这种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乘坐公交车时的情景,并让学生思考:“当车突然停止时,人坐在座位上并没有动,但他的身体却不由得摇动,这是为什么呢?”多数学生会说这是惯性现象。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然后继续引导:“的确这是惯性,那是不是‘力’在维持惯性呢?”

学生通过讨论与思考就会找出问题的答案,于是会对下面的内容更加好奇,而这对于他们学好“牛顿第一定律”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教学中融入乘坐公交车这种生活场景会促使学生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意识到知识是来自于生活的,当日后再遇到难题时,他们会尝试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印证物理规律。其间,他们的思维会突破往日的局限,朝着更为灵活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日后良好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活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能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即学生要掌握物理教材中的重难点,厘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途径。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则会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借助自己熟悉的生活元素,去判断课本中的知识是否正确。这种直观的学习体验会加深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点的印象,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最终实现个人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此外,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丰富知识体系,这有利于他们形成物理思维,拥有科学态度,养成实验探究的习惯。

比如,在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这节课要求学生在理解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基础上,把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或者电流表。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学生不仅要理解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教师可以在物理课堂上引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卧室的灯通常有两个开关,一个在门口,一个在床头。这种存在两个控制开关方式的线路布局是怎样的原理呢?学生在学完这节课内容以后,多半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但这毕竟是理论方面的知识,是否真正掌握还需要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来证明。教师可以让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后画出线路的布局图,再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材料,比如开关、灯泡等器材进行实验活动,以此来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其间,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适当调整实验过程,以便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头脑在思考、眼睛在观看、双手在操作,这样多感官参与的实践活动所带来的效果远远要比教师的直接讲述好。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样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懂得了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会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物理教材中的知识。

(三)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生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的有效工具。以前,物理教师布置的作业更多倾向于笔试,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强化学生的记忆。事实证明,这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提升其学习质量。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适当降低纸笔作业的数量,增加生活化元素的实践作业数量,以便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让学生针对某个现象进行科学的调查、认真的研究等,然后将所获得的数据与结论写成调查报告。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回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有些时候甚至还需做出适当的延伸,这会提高物理作业的实效性。

比如,在学习与“离心运动”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家中洗衣机是如何工作的?洗衣机在洗衣服的过程中,它又是如何实现脱水的?”并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推测记录下来,等第二天在物理课堂上展示。这样的实践作业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并不算难,因此他们会积极地完成。其间,为了弄清楚洗衣机的原理,他们还会做出各种尝试,包括搜集与洗衣机有关的资料,这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对洗衣机这种常用电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等学生完全掌握了“离心运动”的原理、概念等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应用之前所学的内容,借助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如塑料杯子、海绵等制作简易甩干机,然后第二天拿到物理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为了保证制作得顺利,势必会不断回忆课本上的知识,并不断尝试,以便找出科学的制作方法。其间,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强化,这会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对于制作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以此来强化他们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就感。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请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思路,形成良好的氛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制作比赛,即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出生活中较为实用的小工具、小仪器等。

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生活化教学经验的积累。即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比如,当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发现学生对所融入的生活元素缺乏兴趣时,在下课之后教师需要研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所运用的生活元素过于冷门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还是自己没有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呢?又或者是自己没有加深生活元素与物理知识的融合程度,导致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作用未能充分地发挥?”当然,也存在两种甚至多种以上的原因,教师可能需要做出相对较多的调整。如果时间不允许,教师可以根据原因的重要程度调整教学。教师可能需要针对一个原因做出多种调整方式,对此,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耐心与恒心。

总之,生活元素的融入能让抽象的高中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这会降低物理知识点的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为此,在开展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融入生活化元素,以便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养成在实践中探究物理知识、在学习物理知识中联系实际生活的良好习惯,为其日后拥有科学、负责的物理精神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生活化物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