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对其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8-12张志宏董恒纲
穆 亮,张志宏,董恒纲
(天津市第一医院骨科,天津 300000)
盘状半月板属于半月板异常形态,可限制其活动性,导致膝关节损伤、撕裂等情况的发生,对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1]。主要采用外科手术作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式,修补损伤部位,恢复肢体功能。传统开放手术需打开膝关节,其创伤大、恢复慢,且伴有较高的后遗症风险[2]。随着微创技术及影像学设备的不断改进,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疗中获得了广泛应用[3,4]。该技术不仅创伤小、出血少,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及灵活性,针对盘状半月板等发育异常状况也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5,6]。本研究结合2020年1 月-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78 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对其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 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以治疗方案为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开放式手术治疗患者,观察组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患者,各39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9 例;年龄21~57 岁,平均年龄(36.25±4.69)岁;损伤部位:左侧20例,右侧19 例;损伤类型:纵裂11 例,水平裂15 例,斜裂9 例,放射状裂4 例;Watanabe 分类: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Ⅰ型)17 例,不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Ⅱ型)21 例,Wrisberg 韧带型外侧盘状半月板(Ⅲ型)1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10 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6.68±4.71)岁;损伤部位:左侧22 例,右侧17;损伤类型:纵裂10 例,水平裂16 例,斜裂8 例,放射状裂5 例;Watanabe 分类: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Ⅰ型)17 例,不完全型外侧盘状半月板(Ⅱ型)20 例,Wrisberg 韧带型外侧盘状半月板(Ⅲ型)2 例。两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损伤类型、Watanabe 分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②单侧损伤;③无膝关节手术史;④符合手术指征,且无手术禁忌。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③膝关节畸形患者;④骨代谢异常者;⑤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常规硬膜外麻醉后依据患者半月板的损伤部位选择相应入路,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关节囊,充分暴露关节腔后,对半月板进行修正及切除操作,随后冲洗关节腔,安置引流装置,逐层关闭切口。采用常规棉垫加弹力绷带对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
1.3.2 观察组 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常规硬膜外麻醉后,上止血带,通过标准膝前外侧及前内侧关节镜入路方式置入关节镜,随后通过关节镜探查髌上囊、髌股关节、侧间沟及髁间窝等腔室情况,明确半月板的损伤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等。依据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类型选择适宜操作方案。对于损伤较轻、红区残留部分较大、稳定性良好情况,可采取部分切除修整术治疗,若其稳定性较差,可于切除修整术后行半月板固定术。对于损伤较重、涉及范围较广的情况,可采用半月板全切治疗,待残缘光滑稳定后,行关节腔清洗、残余碎片清除。采用常规棉垫加弹力绷带对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Lysholm膝关节量表及Tegner 活动水平量表评分、手术疗效、并发症(韧带损伤、继发感染、愈合不良、慢性疼痛等)、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定,包括静态VAS 评分与动态VAS 评分,共0~1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Lysholm 膝关节评分[8]:包括跛行、支撑、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等项目,总分0~100 分,分数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Tegner活动水平量表评分[9]:共0~10 分,分数越高活动能力越好。手术疗效:优:Lysholm 评分≥90 分;良:70分≤Lysholm 评分<90 分;可:50 分≤Lysholm 评分<70 分;差:Lysholm 评分<50 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SF-36 评分[10]:包括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等8 项,总分35~145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术后1 个月静、动态VAS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2 两组Lysholm、Tegner 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3 个月Lysholm、Tegner 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Lysholm、Tegner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Lysholm、Tegner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3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 观察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n(%)]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术后6 个月SF-36 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是常见膝关节病变之一,主要是由于半月板形态异常导致关节运动时受到剪式应力而发生的撕裂及损伤情况,多伴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表现,需通过手术改变半月板结构,同时修复受损组织,使之功能正常[11,12]。传统手术切口入路较大,关节腔暴露时间长、面积大,并发症风险高,预后效果多不理想[13]。目前,关节镜微创技术已成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主流治疗方式,该技术可通过关节镜对腔内情况进行探查,无需大切口暴露关节腔,降低了感染风险,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等应用优势[14,15]。此外,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关节腔视野,其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准确,不仅可将损伤半月板准确复位、稳定缝合,且可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的半月板组织,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1 个月静、动态VAS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关节镜手术可有效减轻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效果优于常规手术。分析认为,相较于传统手术,关节镜手术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及灵活性,可在达到治疗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手术创伤,不仅可缓解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且术后疼痛程度相对较低,整体降痛效果明显。两组术后3个月Lysholm、Tegner 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关节镜手术更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其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这与陈雍华等[18]研究报道相符。分析原因为,关节镜手术可最大程度保留半月板结构与功能,为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及时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因而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整体疗效相对突出[19]。手术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关节镜手术的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分析认为,关节镜作为骨科诊疗中的重要辅助技术,可利用内窥镜的技术优势,借助光学镜头清晰反映出关节内的组织结构,以此提升手术操作的准确性,避免不必要损伤,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20,21]。此外,两组术后6个月SF-36 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关节镜手术可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与其疼痛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高等特点存在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膝关节功能,且手术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