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在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2-08-12宋绪洋
宋绪洋,孙 琰,刘 阳
(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普胸外科,宁夏 银川 750001;2.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电生理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1)
前纵隔肿瘤(anterior mediastinum tumor)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主要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种,临床多以转移性肿瘤为主[1]。前纵隔肿瘤患者多伴有咳嗽、气喘、吞咽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上胸部、颈部还存在不同程度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通常给予手术切除治疗,但由于肿瘤位置较为特殊,手术操作要求较高,且术后存在并发症的风险[3,4]。随着临床医疗水平不断地提高,微创理念和腔镜技术快速发展,胸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5,6],但目前关于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单孔和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切除优缺点方面的研究存在差异[7]。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18年8 月-2020 年8 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治的48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并发症和安全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8 月-2020 年8 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治的48 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1 例;年龄24~69 岁,平均年龄(45.10±2.07)岁;观察组男14 例,女10 例;年龄26~67 岁,平均年龄(45.62±1.94)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前纵隔肿瘤临床诊断标准[8];②均经X 线或CT 检查确诊[9];③均无胸腔镜切除术禁忌证[10]。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脑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三孔胸腔镜术式:取健侧卧位,参照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的肿瘤组织大小,选择主操作孔、副操作孔和观察孔(遵循三角原则),腋中线第6 或第7 肋间做观察孔,以此为基础下移1 个肋间建立主操作孔,然后在观察孔基础上上移1 个肋间建立副操作孔。在胸腔镜下对肿瘤组织进行分离和观察,对较大的滋养血管完全游离,并采用钛夹夹闭血管两端后完全切除肿瘤,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常规引流后缝合切口。
1.3.2 观察组 采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取仰卧位,于剑突下做1 个4 cm 的纵行切口,予二氧化碳8~10 cmHg,用超声刀打开双侧纵隔胸膜,于心包前方分离肿瘤及胸腺组织,将肿瘤连同胸腺一并从胸骨后分离出,并对相应血管进行结扎,完全切除肿瘤后,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留置前纵隔引流管后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置管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切口出血、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以及炎症因子(IL-6、PCT)水平。
1.4.1 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依据疼痛程度分为无痛、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依次记为0、1~3、4~6、7~10 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度越大[11,12]。
1.4.2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包括身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6 个维度,共36 个条目,每个维度评分均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水平越高[1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1.0 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置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12、24 h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术后IL-6、PC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5 两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前纵隔肿瘤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是通过对肿瘤病灶组织的彻底清除,实现对病情进展的有效控制[14]。但纵隔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区域组织,包括胸腺系统、脂肪组织与淋巴结等,在手术切除过程中会对患者身体组织造成较大的创伤,尤其是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手术效果[15,16]。三孔胸腔镜手术是常见的术式,在第6、7 肋间肌层间隙开展,可能会对肋间神经、动脉组织造成损伤[17]。单孔胸腔镜手术是对三孔胸腔镜手术的优化,从理论基础上分析,其具有一定的优势[18],但具体的应用效果还需要临床进一步探究证实。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置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小,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管置管时间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单孔胸腔镜手术无需建立辅助操作孔,简化了手术流程,一定程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加之操作孔的减少,可避免肿瘤邻近组织损伤,从而减小对患者的创伤,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引流置管时间[19]。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2、24 h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度轻,可相对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减轻或避免疼痛不良应激反应,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术后单孔胸腔镜治疗患者生活水平较高,进一步反映该术式可减轻对患者的损伤,提高治疗安全性,进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与王巍炜等[20]报道相似,表明单孔胸腔镜手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保证,进一步反映该术式的治疗安全性更优,分析原因为该术式是通过剑突切口直接进行手术,可清晰显示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从而可最大化减少术后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观察组术后IL-6、PC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单孔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较低,反映该手术方法对炎症应激反应小,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