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乌灵胶囊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及对患者神经递质的影响
2022-08-12赵艳茹
张 茹,李 萍,赵艳茹,杨 柳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99)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较为隐匿,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且极不稳定、兴趣降低、悲观厌世等症状,可延长患者的康复进程,降低其生活质量[1]。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近年逐渐兴起的无创伤物理疗法,通过改变大脑皮层局部电活动以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平衡,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但其对受损神经的修复作用较小,单一治疗PSD的整体疗效有限[2-3]。针刺治疗可连贯周身经穴、通达脉络,以达到补气益中、调节阴阳之效,对PSD的缓解有一定的辅助作用[4]。中医学认为,PSD属“郁症”和“中风”合病范畴,多因心肾不交所致,需治以育阴潜阳、交通心肾[5]。乌灵胶囊具有健脑安神、养心补肾之效,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神经衰弱症状[6]。基于此,本院选取96例PSD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针刺联合乌灵胶囊及rTMS治疗PSD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旨在为PSD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PS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7~73岁,平均 (59.42±4.76)岁;病程1~6个月,平均 (3.07±1.02)个月;卒中类型:缺血性卒中39例,出血性卒中9例;基础疾病:高血压35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18例。观察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45~74岁,平均(60.77±5.20)岁;病程1~7个月,平均 (3.42±1.13)个月;卒中类型:缺血性卒中36例,出血性卒中12例;基础疾病:高血压38例,糖尿病10例,高血脂16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病例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均符合西医对PSD的诊断标准[7],且符合中医对“中风”和“郁症”的相关诊断[8];②生命体征平稳;③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其他因素引起的抑郁;②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③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④合并肿瘤等恶性疾病;⑤无法耐受rTMS治疗或对研究用药有过敏史;⑥无法正常沟通交流。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在积极控制卒中症状的基础上,行针刺及rTMS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应用脉冲磁场刺激仪对患者左侧额叶背外侧区进行高频刺激,频率为15 Hz,脉冲总数1200次,持续20 min;对右侧额叶背外侧区进行低频刺激,频率为10 Hz,总脉冲数400次,持续10 min。1次/d,5 d/周;应用25 mm针灸针刺四白穴、四关穴、四神聪穴及三阴交穴,各穴得气后应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1次/d,5 d/周。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国药准字Z19990048)口服治疗,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9](NIHSS)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变化。此次选用的HAMD共包括24个小项,得分越高说明抑郁情绪越严重。NIHSS共包括15个小项,总分42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越重。
1.3.2 神经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通过ELISA法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
1.3.3 神经递质水平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水平,通过ELISA测定5-羟色胺(5-HT)水平。
1.3.4 安全性: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连续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评价标准[10-11]为,HAMD减分率≥75%为治愈;75%>HAMD减分率≥50%,为显效;50%>HAMD减分率≥30%为有效;HAMD减分率<30%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细胞因子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及NG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细胞因子比较(μg/L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患者治疗后5-HT、NE及D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ng/ml)
2.5 两组安全性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头痛乏力1例,眩晕震颤1例;对照组出现头痛乏力3例,眩晕震颤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进,经早期溶栓等改善循环、控制水肿的治疗手段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但因脑组织、神经功能损伤,其致残风险仍然较高,给患者的身心功能均造成较大负担[12-13]。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多有明显的情绪和性格变化,睡眠质量较低,对大多事物难以提起兴趣,给患者卒中的康复进程造成极大影响[14-15]。常规抗抑郁类药物对患者症状有一定缓解,但因卒中的治疗进程较长,且患者神经功能多有受损,PSD症状易反复发作,而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又极易导致依赖性及停药反应,导致整体用药效果并不理想。
rTMS是得到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主要通过线圈产生的高磁通量磁场无衰减穿透颅骨对患者神经结构产生刺激作用,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进程中得到光反应用。但部分临床研究显示,对于PSD患者的治疗,rTMS虽可缓解抑郁情绪,但对其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并不明显,单一治疗的总体效果欠佳[16]。中医学将PSD归为“郁症”和“中风”合病之属,多与心肾不交相关[17]。针刺疗法也是临床常用的非药物疗法,通过针刺对应穴位刺激大脑皮质以调节抑制及兴奋作用,加快大脑皮质细胞功能的恢复。乌灵胶囊多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相关疾病,对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心烦、气少懒言等症状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优,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联合乌灵胶囊及rTMS治疗PS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这一结论也与吴文涛等[18]的临床实践相印证。
BNDF能维持和促进各类神经元发育、分化、生长和再生,尤以对5-HT和DA能神经元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NGF也是机体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在周围神经元的发育生长、分化再生和功能表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SD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伤,其神经功能受到严重影响,BNDF和NGF等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对5-HT等神经递质的促进作用降低,对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导致其抑郁情绪愈加严重[19-22]。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联合乌灵胶囊及rTMS治疗PSD可促进神经细胞因子表达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代谢。乌灵胶囊主要由乌灵菌粉制成,其中的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促进PSD患者神经细胞的修复,提升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表达,同时乌灵菌粉对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的生物活性均有一定调节作用,联合rTMS及针刺治疗可进一步促进局部循环,改善患者相关神经递质的代谢水平,提升患者大脑兴奋性,以达到改善患者情绪的功效[23-26]。此研究中,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提示针刺联合乌灵胶囊及rTMS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但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需重视沟通疏导的作用,加强患者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进一步缓解其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乌灵胶囊及rTMS治疗PSD的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修复神经损伤,加强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提升其神经兴奋性,缓解负面情绪,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