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重化Buck变换器设计研究

2022-08-12赵立博徐明峰

船电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电感谐波滤波

赵立博,徐明峰,王 力

应用研究

两重化Buck变换器设计研究

赵立博,徐明峰,王 力

(武汉船用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 430064)

本文研究两重化Buck变换器的设计方法。在研究基本型Buck变换器的结构和参数计算方法后,得到两重化Buck变换器的结构和主要器件的参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相同的输入输出设计要求,设计了基本型和两重化Buck变换器,并得到具体的器件参数。通过PLEC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了两者的电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两重化Buck变化器输出电压和电流纹波小,电流高次谐波含量低,电气性能显著优于基本型Buck变换器。

Buck变换器 两重化 参数计算主电路设计仿真分析

0 引言

DC-DC 变换器作为重要的一类电源,在现代工业、国防和社会生活领域应用广泛。基本型Buck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降压式DC-DC变换器,电路结构简单,便于控制。但是,基本型Buck变换器1的电压和电流纹波大,高次谐波含量多[1],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电磁干扰。

为减少Buck变换器的电压和电流纹波,人们主要从优化控制方式、改进电路结构等方面进行工作。例如,文献[2]提出一种自适应占空比跨周期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更小的纹波系数。文献[3]提出一种移相脉宽调制策略,通过调节PWM信号相位抑制特殊次数的电压和电流谐波。利用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基本Buck变换器适当组合,构成多重化Buck变换器[4],是一种有效减少变换器纹波的方法。多重化Buck变换器还能有效降低电力电子器件的电流额度,减小滤波器件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变换器的可靠性和动态性能[5-6]。

为总结多重化Buck变换器的设计方法,分析多重化Buck变换器纹波的改善效果,本文以两重化Buck变换器为例,研究多重化Buck变换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基本型Buck变换器的结构和参数计算方法;其次,分析两重化Buck变换器的结构,并得到两重化Buck变换器主要器件的参数计算方法;再次,基于相同的输入输出设计要求,设计了基本型和两重化Buck变换器,并得到具体的器件参数;最后通过PLEC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了两者的电气性能。

1 基本型Buck变换器

基本型Buck变换器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Buck变换器包括IGBT模块T1、二极管1、滤波电感f和滤波电容o。直流电源b为Buck变换器供电,o为Buck变换器的负载。

图1 基本型Buck变换器

在开关周期s=on+off期间,对IGBT模块T1施加驱动信号,且在on期间,T1处于通态,D1处于断态;在off期间,T1处于断态,D1处于通态。滤波电感f和滤波电容滤除变换器的高频谐波电流和电压。设=on/s为占空比,s为直流电源电压值,则在电流连续状态,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满足[4],

基本型Buck变换器滤波电感的电感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fs=1/Ts为开关频率,ΔIL为电感纹波电流。滤波电容的电容值基本计算公式为,

其中,Δo和Δo分别为变换器输出纹波电压和电流。

此外,选择滤波电容时,需要考虑滤波电容的纹波电流。滤波电容纹波电流的有效值可表示为:

计算得到电容的纹波电流有效值后,按照电容耐流值(如薄膜电容耐流值在70℃条件下为115mA/uF)计算相应的电容值。滤波电容的电容值通常选择式确定值的最大值。

2 两重化Buck变换器

多重化Buck变换器组合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基本型Buck变换器。图2所示的为两重化Buck变换器,其拓扑结构与图的区别之处,在于增加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基本变换电路,其中T1、T2是 IGBT,Lf1、Lf2是滤波电感,Co是滤波电容。

工作阶段,T2滞后T1导通,且滞后时间为 Ts/2。在一个开关周期s内,T1和T2的导通时间(Ton)相同,即占空比D 相同。滤波电感f1和f2的电流 iL1、 iL2相位相差s/2、波形完全相同[7]。

图2 两重化Buck变换器

根据两重化Buck变换器拓扑的特点可知,其输出电容的参数计算方法与基本型Buck变换器相同,但滤波电感值的计算方法存在差别。

由于两重化Buck变换器总电流与基本Buck变换器电流纹波比可表示为[6],

因此,在确定变换器输出电流纹波的条件下,根据式(5)确定基本电路中电感的纹波电流值,再根据式(2)计算基本电路的电感值Lf1和Lf2。

表1给出了Buck变换器的电气性能设计要求,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分别得到基本型Buck变换器和两重化Buck变换器滤波电容和电感的数值,具体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

表1 Buck变换器设计要求

表2 基本型Buck变换器器件参数

表3 两重化Buck变换器器件参数

表2和表3表明了两类变换器包含器件的数量。可见,两重化Buck变换器包含的器件数量较多。但是,两重化Buck变换器的滤波电感值显著低于基本型Buck变换器,有助于减少电感的体积和重量,提高散热性能。此外,两重化Buck变换器降低了电力电子器件的电流和额度,总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 仿真验证

为验证Buck变换器器件参数计算的正确性,对比基本型和两重化Buck变换器的性能差异,下面采用PLECS仿真软件对基本型和两重化Buck变换器进行仿真。

设置仿真时间为0.1 s,仿真步长为开关周期的1/20并采用定步长求解器。

图3 基本型Buck变换器输出电流和电压

基本型Buck变换器全局和局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两重化Buck变换器全局和局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仿真模型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在仿真初期变换器的电压和电流未得到有效控制,但不影响变换器性能的分析。

根据图3、图4、图5和图6,可知基本型Buck变换器的纹波电流为6 A,电压纹波为2.4 V;两重化型Buck变换器的纹波电流为0.1 A,电压纹波为0.2 V。两重化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纹波分别为基本型Buck变换器的1.67%和8.3%,变换器的纹波得到了有效抑制。

图4 基本型Buck变换器局部输出电流和电压

图5 两重化Buck变换器输出电流和电压

图6 两重化Buck变换器局部输出电流和电压

表4和表5分别分析了基本型和两重化Buck变换器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并着重列出开关频率的倍数次谐波。可见,在相同直流工作点的工作条件下,两重化Buck变换器的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远小于基本型Buck变换器,且高次谐波分量可以忽略。

表4 变换器输出电流谐波对比

表5 变换器输出电压谐波对比

4 结论

针对 Buck型 DC/DC 传统脉宽调制输出电压谐波含量较为丰富的问题,提出一种移相脉宽调制策略,对比研究了两种调制策略下输出电压谐波分布情况。通过对理论进行推导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移相脉宽调制可以获得更小的输出电压纹波系数;移相脉宽调制与传统脉宽调制下电感电流纹波系数基本相同。

[1] Tao C W, Payed A. Output spectrum analysis of buck converter in DCM with PFM control[C].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oium on Circuit and Systems, 2012: 2267-2270.

[2] 李航标, 张波, 罗萍, 等. 开关 DC-DC 变换器的自适应占空比跨周期控制方法[J].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36(9): 2265-2271.

[3] 陈璐珈, 夏益辉, 孙力, 等. 基于 Buck 型 DC/DC 变换器的移相脉宽调制策略[J]. 船电技术, 2018,38(12): 53-56.

[4] 陈坚. 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0-81.

[5] Wong P L, Xu P, Yang B, et 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f Interleaving VRMs with Coupling Inductors[J]. IEEE TPE, 2001, 16(4): 499-507.

[6] 陈明, 汪光森, 马伟明, 等. 多重化双向 DC-DC 变换器电流纹波分析[J]. 继电器, 2007, 35(4): 53-57.

[7] 孙铁成, 郭超, 娜仁图亚, 等. 具有移相控制的ZVS全桥DC-DC斩波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4, 29(12): 19-2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leaved buck converter

Zhao Libo, Xu Mingfeng, Wang Li

(Wuhan Institute of Marine Electric Propulsion, Wuhan 430064,China)

TM343

A

1003-4862(2022)07-0046-04

2021-08-26

赵立博(1984-),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E-mail:178936601@qq.com

猜你喜欢

电感谐波滤波
关于电力电网中产生谐波的分析探讨
基于HP滤波与ARIMA-GARCH模型的柱塞泵泄漏量预测
基于改进自适应中值滤波的图像降噪方法*
对称和不对称分子谐波辐射与其结构的内在关系
小体积LED调光电源用电感研制
配电网中谐波源识别方法比较
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与引导滤波结合的遥感图像增强
浅谈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最小均方误差线性最优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