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郯城县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08-12郯城县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山东临沂276199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8期
关键词:冬小麦除草麦田

●王 磊(郯城县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 临沂 276199)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土地面积为179.2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78.72%。小麦作为郯城县传统的优势种植产业,种植面积超48 000 hm2。2021年秋季由于连续阴雨天气,冬小麦在郯城县的种植时间向后推迟,为确保郯城县冬小麦产量,本文结合郯城县实际气候和土肥条件,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种植技术进行概述,为冬小麦增产提质提供技术指导。

1 品种选择

山东省小麦品种繁多,截止到2021年,省审小麦品种超200个。水肥、播期均会影响小麦产量,不同小麦的抗逆性也不同,农户应根据田间土肥、持水量和播种计划合理选择小麦品种。

1.1 水肥选择

对于中、低产田,农户应选择株型较高、抗旱性强、分蘖中等、产量适中的小麦品种。

对于高产田,农户需选择株型相对较矮、抗倒伏能力强、分蘖力强、产量高的小麦品种。

1.2 播期选择

小麦在10月上旬播种要选择冬性品种,在10月中下旬播种要选择半冬性品种。

1.3 适应性选择

不同区域或麦田病虫害流行情况不同,农户应根据小麦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合理选择。如表1所示,“济麦22”(中筋小麦)、“阳光10”(强筋小麦)、“良星99”(强筋小麦)、“烟农19”(强筋小麦)、“山农28”(强筋小麦)等小麦为郯城县播种数量较多的冬小麦品种。其中,“济麦22”在郯城县的种植面积最广,具有较好的抗寒、抗倒伏性,可适应低温、干热等灾害性气候,具有较好的抗条锈病、白粉病能力。

表1 郯城县小麦品种特性和产量表现

2 种子处理

2.1 精选种子

挑选颗粒饱满、完整、色泽好的麦种,剔除瘪粒、小粒、虫粒、染病害的种子。

2.2 晒种

播种前选择晴天10:00左右,在晾晒场平铺草席,均匀摊种,种子厚度控制在10~15 cm,晾晒到16:00收种或覆盖薄膜,晾晒过程中每隔2 h翻动1次,连续晾晒2~3 d。晒种可以增加种皮的通透性,提高发芽率,同时紫外线晾晒后可以杀灭种皮表面病原菌。晾晒后及时进行发芽率测定,发芽率大于90%即可播种。

2.3 药剂处理

室内发芽和田间测试结果显示,播种前以12%噻·咯菌腈·苯醚悬浮种衣剂5 mL拌1 kg小麦种子,阴干1 d后播种,有利于提高麦种的发芽率,促进种子内营养物质的转运[1]。或播种前用0.5%矮壮素溶液浸泡种子10 h,阴干1 d后播种,可提高小麦的出苗率和分蘖能力。

3 整地施肥

3.1 秸秆还田

郯城县冬小麦前茬作物多为玉米,玉米收获后要做好秸秆还田工作,利用还田机使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为5~10 cm。

3.2 深耕施肥

麦田播种前至少深耕25 cm,第1次深耕时除净根茬,清理石块,压碎土块。为防止土肥表施,需要深施基肥(表2),一般在第2次深耕时进行。

表2 郯城县不同地力水平冬小麦的施肥情况 单位:kg/667 m2

4 科学播种

4.1 土墒标准

黏土、壤土、砂壤土的含水量分别为20%、17%、16%时适宜小麦播种。

半冬性小麦种植时平均气温约为15℃,冬性品种约为17℃。

4.2 播种时间

郯城县适宜的播种时期为10月中下旬。

4.3 机播方式

郯城县多数采用“宽幅精量”播种技术,通过小麦宽幅精播机以宽幅8 cm进行分散式粒播,行距控制在16~17 cm,一般播种深度为3~ 5 cm,但由于2021年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可浅播2~3 cm,以防烂种。

4.4 播种量

小麦播种量为8~12 kg/667m2,鉴于2021年秋季温度相对较低,播种量可增加1.5~2 kg/667 m2。

4.5 播后镇压

播种时镇压机随播随压,但由于2021年秋季降水量相对较多,农户播种后应散墒而非镇压,这样土壤透气性较好,有利于出苗。

5 越冬前和冬季管理

5.1 出苗

小麦出苗时间为1周,温度较低时可延至8~10 d出苗。

5.2 查苗补苗

小麦1~2叶期时,需要查苗补苗,或在3叶期时采用“疏苗移栽”的方式补苗。

5.3 冬前除草

11月中上旬,小麦长出4片真叶时进入分蘖阶段,此时平均温度为10℃左右,麦田中的禾本科(如节节麦)或阔叶杂草(如猪殃殃)容易与小麦幼苗争抢养分,可在查苗过程中人工除草。

5.4 冬季镇压

11月上旬至11月中旬根据田间持水量进行镇压,整平土壤,提高土墒,促进小麦植株根系发育。

5.5 冬灌

11月下旬至12月初进行田间浇水,越冬前浇水可以提高幼苗的抗旱、抗寒性,减少倒伏和病虫害发生[2]。浇水后土壤出现板结,可以“划锄”散墒。

6 科学管理

6.1 返青期管理(2月下旬至3月中旬)

6.1.1 松土疏松表土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小麦根系发育,幼苗复苏。

6.1.2 追肥低产田或长势较弱的麦田可追加氮肥(表2),长势较旺的麦田不施加返青肥。

6.1.3 浇水若未进行冬灌且田间较为干旱,可适量浇水。若田间含水量为25%时,返青后最好不浇水,以“划锄”方式蹲苗。

6.1.4 除草返青期间,小麦幼苗养分吸收能力较弱,可人工或化学方式除草,最好选用人工除草,以防化学试剂喷洒过量伤害幼苗。

6.2 起身期至开花期管理(3月中旬至5月上旬)

6.2.1 追肥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生长迅速,为促进茎叶生长和幼穗分化,拔节期间需要追加氮肥(表2)。

6.2.2 浇水追肥后浇适量水,一般在日平均温度超过3℃后进行。

6.2.3 控旺为增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麦田可喷洒50%矮壮素,每667 m2用量为50%矮壮素50 mL+清水30 kg,施加方式为叶面喷雾。

6.3 开花至成熟期管理(5月上旬至6月中旬)

6.3.1 浇水小麦开花后10 d需要浇足水,不仅可以满足小麦生理用水需要,还能提高小麦抗干热能力。此阶段需水量大,一般根据自然降水量和土壤墒情安排,保持“地皮见湿不见干”即可,风雨天气切勿浇水,小麦成熟前10 d停止浇水。

6.3.2 一喷三防小麦抽穗扬花至灌浆期间容易发生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同时也是吸浆虫和蚜虫危害的高峰期,因此要做好“一喷三防”工作[3]。可在5月上旬施药,每 667 m2配方药为98%磷酸二氢钾100 g+10%吡虫啉20 g+50%多菌灵80 g+4.5%灭百可 80 mL+芸苔素内酯8 mL,以喷雾的方式用药。

6.4 收获期管理

麦田颜色从绿色变为黄色,麦秆有弹性,不易折断,麦穗上的麦粒未完全变黄(85%变黄),籽粒稍硬(含水量为30%),仍有15%籽粒腹沟为黄绿色即为小麦蜡熟末期,此时要及时收获,否则进入完熟期容易减产。

7 总结

冬小麦是郯城县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国家粮食直补和收购政策的支持,当地农民小麦种植积极性高,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的稳定奠定了基础。由于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的影响,且不同生育阶段的生理生长特点不同,因此农户需要结合种植当年的有效积温、土壤墒情等条件开展作业,确保冬小麦绿色、优质、高产。

猜你喜欢

冬小麦除草麦田
20220508 水田除草机的研制及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除草的女人
如冬小麦般耐心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