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2-08-12苏庆美兰陵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临沂277700
●苏庆美(兰陵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山东 临沂 277700)
1 哺乳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
1.1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
分娩后至哺乳阶段为母猪的哺乳期,母猪刚经历过分娩,体能消耗较大,同时为了维持泌乳需要,体重会下降。哺乳母猪饲养管理要点为“促恢复,提高泌乳量”。
1.1.1 产房管理产前1周对产房进行消毒,高压水枪冲洗后,用20%漂白粉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彻底消毒。产房要保持清洁、干燥,产床铺设干净柔软的垫草,产房温度要适量提高,一般维持在25℃左右。产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拭后躯干、阴部、乳房,仔猪吃乳前挤掉前2把奶。
1.1.2 营养管理母猪产前3 d实施“减料”饲喂,降低至日常饲喂量的50%,生产当天可以停料,饲喂麸皮电解质温水,产后3 d逐渐增加饲喂量,产后5~7 d恢复至正常水平[1]。一般产后1~3周日饲喂量为4.5~5.0 kg,断乳前为5.5~ 6.0 kg,每天饲喂4次,断乳前3 d采用限饲方法,减少乳房炎发生,断乳前3,2,1 d日粮饲喂量分别为3.5,2.0,1.5 kg(表1)。
1.2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至断乳阶段为仔猪的哺乳期,新生仔猪体温调节、胃肠消化、机体免疫力整体水平较差,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和病原菌的影响,出现腹泻、发热、生长迟缓等症状。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为“促成活、提高断奶窝重”。
1.2.1 断脐仔猪出生后先人工理顺脐带,用干净抹布擦拭面部(尤其是口腔、鼻腔)和全身黏液,仔猪能正常呼吸后,在距仔猪脐端10 cm处握紧,将脐带血向仔猪方向挤压,距仔猪肚脐 4 cm处绑扎消毒线条,断脐,5%碘伏消毒,用胶布固定在仔猪腹下。
1.2.2 温湿度管理新生仔猪体表被毛少,机体体温调节能力差,新生至1日龄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为33~34℃、1~3日龄为30~32℃、3~7日龄为28~29℃、7~14日龄为25~28℃、14~28日龄为22~25℃,哺乳仔猪期间环境湿度控制在60%~70%。因此,若仔猪出生时产房温度较低,需要配置足够数量的保温箱,箱上有红外线灯或箱底有热水保温板,以防低温冻害(表2)。
1.2.3 营养管理新生仔猪的主要营养来源为母乳,产后30~60 min要让仔猪吃到初乳。固定乳头可以保障每头仔猪的营养摄入。仔猪哺乳期间生长速度快,3周龄时完全母乳已经无法满足仔猪营养需要,一般在仔猪7日龄时进行补料,将开口料与水以2∶1调制成糊状涂在母猪乳头上,让仔猪吃母乳前先吃料,每天饲喂5~7次,以“少量多次”保障饲料新鲜度[2](表1)。
2 保育猪饲养管理
仔猪断乳后5周为保育阶段,断乳对仔猪来讲是一种应激刺激,保育期容易发病、掉膘,管理不当会出现生长迟缓,增加仔猪淘汰率。因此,保育阶段饲养管理要点为“减少应激,科学分群”,促进仔猪9周龄时平均体重为25~30 kg。
2.1 营养管理
要选择易于消化、营养含量高的饲料,日粮营养需要见表1。断乳1周内饲喂量为250 g/d, 第2周为450 g/d,第3周为700 g/d,第4~5周为800~900 g/d。保育猪日粮饲喂频率控制在5~6次(表1)。
2.2 环境管理
2.2.1 温湿管理保育猪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4℃,为防止断乳应激,仔猪刚转入保育舍时温度可控制在30℃左右,然后以每周2℃降低直至第9周为22℃,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表2)。
2.2.2 清洁和消毒管理猪群进舍前7 d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然后转舍时根据猪群体重、体质分群,饲养密度详见表1,每栏控制在10~30头仔猪。每天清理粪污,冲洗料槽、水槽等用具,每周对猪舍进行消毒,可喷洒2%烧碱或0.3%过氧乙酸溶液,死角处用喷灯火焰 消毒。
2.3 科学分群
保育猪群可每周进行1次分群,同栏仔猪体重差值控制在1~2 kg。同时将体重小、体质弱或生长缓慢的猪只进行“小栏”饲养和饲喂,提高猪群整齐度和均匀度。
2.4 疫苗接种
猪群35、60日龄分别免疫猪口蹄疫灭活疫苗,63日龄免疫猪瘟、伪狂犬、猪丹毒弱毒疫苗、猪肺疫弱毒菌苗。
3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保育结束至初配前为后备母猪管理阶段,可分为前期生长育肥阶段和后备猪阶段,前期以自由采食为主,提高猪群膘情,后期采用自由饲喂+ 限喂,以防母猪过肥推迟发情。
3.1 营养管理
采用“前高后低”的营养水平,90 kg前母猪自由采食,日饲喂量为5.0 kg/头,料槽内的剩余饲料要及时清理,保障饲料品质。90 kg 后每天饲喂量控制在2.5 kg/头左右,每天饲喂次数控制在2~3次。配种前14 d结束限饲,通过“优饲催情”的方式进行饲喂,日粮饲喂量为3~3.5 kg/头,膘情好的母猪可降低至2.5 kg/头,配种后的母猪日粮饲喂量为2 kg/头。猪群采用自由饮水,注意保持饮水清洁 (表1)。
3.2 科学分群
后备母猪一般采用“小群(每栏4~6头)合饲槽饲喂”和“单槽饲养”,同栏猪只体重差值控制在2~3 kg。为提高猪群整齐度,规模化猪场一般在猪育肥后期采用“单槽饲养”来提高猪群整齐度。
3.3 适量运动
后备母猪可由饲养员驱赶到运动场,每天运动1 h,配种前3周可将运动时间增加至1.5 h,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和四肢灵活性。
3.4 疫苗接种
配种前8~10周接种猪蓝耳弱毒疫苗,配种前5周接种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弱毒疫苗,配种前3周接种猪瘟弱毒疫苗。
3.5 促进发情
后备母猪一般7月龄第1次发情,8月龄进行第2次发情,为提高产仔数量,8月龄后配种。为促进母猪发情,可通过公猪刺激或气味诱导促进母猪发情。
4 种公猪饲养管理
4.1 营养管理
为保障种公猪的性欲和精子品质,一般以精饲料为主,同时日粮中搭配青绿多汁饲料。青年公猪日粮饲喂量为3 kg/头,成年公猪为2.5 kg/头。 配种期间为防止精液稀薄,可减少青绿多汁饲料,主要饲喂豆类、麸皮等高蛋白饲料,每天每头配种公猪日粮中添加2枚鸡蛋,提高营养摄入(表1)。
4.2 环境管理
公猪舍必须每天定时清洁,每周消毒,以防疾病推迟配种时间。种公猪舍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为60%~75%,夏季高温可通风、喷淋方式降温。为预防种公猪间撕咬或争斗,一般采用单圈饲养方式,养殖密度详见表2,猪舍地面平整,以防发生肢蹄疾病。
表2 不同猪群饲养管理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
4.3 适量运动
为促进种公猪保持一个较好的体形,提高配种成功率,种公猪每天至少运动1 h。
5 繁殖母猪饲养管理
5.1 空怀期
空怀母猪一般为哺乳母猪断乳后至配种前阶段,饲养管理要点为促进母猪发情、排卵,饲养人员要做好适时配种工作。
5.1.1 营养管理根据每头母猪膘情合理饲喂,母猪过瘦或过肥均影响发情、排卵,每头母猪日粮饲料量维持在2~2.5 kg,每天饲喂次数控制在2~3次(表1)。
5.1.2 分群饲养空怀母猪采用“小群(每栏4~5头)合饲槽饲喂”,这样猪群相互刺激可以尽早发情。
5.1.3 发情鉴定母猪出现爬跨其他母猪,外阴肿胀、有黏液,但不接受公猪爬跨为发情初期;当压背时静立不动,阴道分泌黏液为透明状为发情中期;母猪接受公猪爬跨,外阴开始收缩,阴道黏液浓稠呈淡紫色为发情后期。发情中期,母猪有“呆立反应”12 h后采用人工授精方式配种,间隔12 h,24 h再配种1次。
5.2 妊娠期
母猪平均妊娠期为115 d,采用“前低后高”营养水平进行饲喂。
5.2.1 营养管理母猪妊娠前84 d日粮饲喂量为2~2.5 kg,后期在此基础上,每日添加1 kg全价混合料(表1)。
表1 不同猪群日粮营养需要
5.2.2 环境管理除了温湿度和饲养密度管理外,还需要减少环境噪音,以防出现应激刺激。
5.2.3 妊娠诊断一般母猪配种后3周和6周分别进行超声诊断,对未受孕母猪再次进行配种和疾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