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视角下高职人才培养建议
2022-08-12吴鸭珠
吴鸭珠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电子商务与物流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引言
2019 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 条”)中,明确提出“1+X”证书制度,引导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教育制度试点工作,以促进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展开,开启了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证书新时代,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1+X”证书制度为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落实产教融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在“1+X”证书制度视角下,培养满足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要求进一步强化校企联动,创新创建协同育人机制。基于此,本文在“1+X”证书制度视角下,分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为人才培养提出有效建议。
一、“1+X”证书制度提出的时代背景
“1+X”证书制度中,“1”即为学生在学历教育体系中获得的学历文凭,是基础性和主体性内容;“X”则是在前者基础上的强化、拓展与补充,为若干行(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与以往的“双证制度”有着根本差异,“X”证书的设立是面向社会需求与企业岗位需求,结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因此,“X”证书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素养,拓展学生基础职业领域、职业能力,是对学生在新时代发展下产生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等方面的契合性补充。“1+X”证书制度的提出具有突出的时代背景。
(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科技迅猛发展,智能制造、网络科技主导产业技术变革,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单一逐渐走向融合。在此背景之下,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1+X”证书制度是我国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顶层制度设计优化,在夯实学生学历教育证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不断向多元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向发展,以提升学生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二)内部功能定位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职业教育要求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满足社会服务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高质量职业教育改革。“1+X”证书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打破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业资格单一的瓶颈问题,构建某一岗位(群)中多领域工作任务的核心知识与技能的集合,从而加强行业普适性、通用性高技能人才培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经济社会迅猛发展
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且特殊的作用,其与普通高等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背景下,我国进入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阶段。“1+X”证书制度是对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的创新设计,是与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需求相契合的制度化安排,对于提高职业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契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X”证书制度下,有利于提升学生个体的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发展,有利于深化学校教育、职业培训、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模式改革,有利于推进国家资历框架等方面配套政策的健全与完善。
二、“1+X”证书制度视角下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建议
在“1+X”证书制度视角下,职业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企业是用人主体与证书使用主体。因此,“1+X”证书制度视角下的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深化推进校企合作的要求高度契合。在“1+X”证书制度视角下,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构建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1+X 证书制度视角下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
(一)书证融通,契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1+X”证书制度下,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非是并行的两个体系,而是相互融通、紧密衔接的。书证融通,就是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融通,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即在职业教育中,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衔接,将专业教学课程内容与职业培训内容相互融合,将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统筹安排,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模式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复合型人才要求具有技能多接口、多模块,以及对各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与应用能力。“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能够逐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的适应性,推动实现学历水平及职业技能等级水平等值互认,使学生具备多接口、多模块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技能交叉融合应用能力,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契合。例如,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中,专业人才培养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农产品电商运营”和“社交电商运营”、跨境电子商务B2B 数据运营”和“跨境电商B2C 数据运营”等“X 证书”融合进专业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自由选择考取2—3 个“X 证书”,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二)课证融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证融合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是制定专业课程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是将涉及到专业的职业能力融入具体课程当中。课证融合是“1+X”证书制度的重要实施保障,对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发挥着关键性作用。“1+X”证书制度下,X 证书是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强化、拓展与补充。因此,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中,要通过课证融合,将专业教学标准与X 证书标准有机结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是基于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将培养与专业面向职业岗位以及未来职场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依据,通过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重构模块化课程结构,使每一个课程模块都具有自由性和灵活性特征,柔性化教学管理与组织实施的需求,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化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在基于课证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职业院校首先应当立足本区域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及需求,确定与本专业相契合的核心岗和辅助岗,并且每个岗位都有与之对应确定的X 证书,学生在毕业后需要取得学历证书、1 个核心岗的X 证书以及2 个及以上辅助岗的X 证书。其中,辅助岗X 证书建议统筹专业群基础内容进行课程设置,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其次,立足岗位需求,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融入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中。根据不同的岗位将职业技能等级划分为三个层次,以及若干个工作领域,各个工作领域进一步细分成多个工作任务,从而形成模块化课程的基本单位(即微观层次的模块化课程),其中,X 证书与各项职业技能要求相对应。对应同一职业技能等级层次、工作领域的微观模块化课程共同组成中观模块化课程,进而形成宏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柔性化、模块化。以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运营推广X 证书课程模块为例,构建岗位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如图2 所示。
图2 X 证书下网络运营推广能力培养课程模块
(三)工作导向,实施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模式强调以生为本,主张让学生在体验式、实践性学习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在职业教育中,项目式教学通过具体项目驱动,引导学生通过理实结合,完成自主探究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1+X”证书制度下,实施项目化教学能够做到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融入职业技能标准,调动师生协同参与,通过“教学做一体”,重构教学流程,教学策略强调工作导向性,确保人才培养满足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融入技能标准,就是要求专业教学项目开发中,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使项目教学课程与工作领域相对应,项目教学模块与工作任务相对应,项目教学单元与职业技能要求相对应。此外,项目化教学还需要重构教学流程,要求教学团队开展项目式教学过程中,为提高项目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内容,创新项目式教学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结合翻转课堂等,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项目式教学流程中的项目进入、理论铺垫、方案制定、知识拓展等环节移至线上开展,线下课堂主要进行项目实施、评价总结,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确保项目式教学流程完善。以电子商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例,项目课程开发如图3 所示。
图3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项目课程
(四)教培一体,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
专业结构化的教学团队是适应模块化课程体系,满足项目化教学的重要力量。“1+X”证书制度下,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多方位、全要素的教培一体的教学团队,是确保教学团队满足职业教育教学与培训实际需求的重要方向。在职业院校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中,一方面,要与模块化课程体系耦合,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模块是教学团队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核心内容,在进行结构化团队构建中,应当与专业面向主要岗位与对应X 证书相适应,根据专业课程模块数量构建结构化小团队,每个小团队3—5 人,其中至少应有1 人是行业企业导师。另一方面,满足项目化教学协同需求。在专业结构化教学团队中,根据项目化教学的实际需求,在各团队中应有1 名首席教授,1 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1 名中年教师,1—2 名青年教师,其在团队教学中各有侧重,相互协作,组建柔性化课程教学小组。总体来说,在专业结构化教学团队中,应当由团队负责人作为首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引领成员在共同的教学理念、目标愿景下,进行行为整合,团结协作;团队各成员应分工明确、各有所长,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协作完成课程教学及相应的X 证书培训。
(五)岗位对接,满足智慧型岗位需求
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智能时代加速到来,智能社会具有显著的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特征,因此在智能时代下的职业岗位也呈现出交叉融合发展的特征。未来企业智慧型岗位需求将会占据主导。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所需要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1+X”证书制度下实现岗位对接,需要立足行业企业未来发展,与企业智慧型岗位需求相对接,培育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1+X”证书制度视角下的人才培养中,模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结构化团队,共同指向的都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同时获得2 个及以上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形成具有多接口、多模块,掌握综合知识与技能融合应用的复合型、技术型应用人才,从而打破专业之间的隔阂与界限,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使其更加适应智慧型、技术复杂性的岗位需求。目前,数据分析职业是伴随技术及产业发展而来的新职业,在电子商务行业,数据分析贯穿电子商务商品采购、视觉设计、网店销售、营销、客服、物流等全链条岗位,成为电子商务企业各工作岗位中最为核心的能力。“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应指导学生获取包括“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内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满足未来相关专业岗位需求。
结语
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要求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动力。“1+X”证书制度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是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考核评价模式的一种顶层制度设计创新,充分体现出人本性与社会性相协调的教育理念。在“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必须要明确书证融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打造课证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工作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打造教培一体的专业结构化教学团队,实现与企业岗位对接,确保复合型人才满足企业智慧型岗位需求,进而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