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的思考
2022-08-12张俊友
张俊友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严格审核, 目的在于对工程项目中多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明确, 掌握资金使用动态, 及时发现造价预算不合理现象, 防止因造价预算不当而增加成本, 或者导致成本控制出现较大偏差。从目前情况看, 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需要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确认, 合理控制造价预算, 避免建设资金浪费现象。 与此同时, 对造价预算进行审核, 分析工程建设资金是否合理使用, 但是由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加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存在的固有问题, 导致项目造价管理失控, 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经济损失的风险。 对此,不仅要加强工程造价管控水平, 还要对造价预算的审核工作进行改进, 从而发挥协同效应, 共同服务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现状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 其具有施工周期长、 施工技术复杂、 施工工艺繁琐等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造价预算及预算审核工作的难度。 一般认为, 造价预算与设计因素有直接关系, 同时招标环节也有可能对造价预算产生一定影响。 不仅如此, 工程项目管理也会对造价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产生一定制约, 要想充分保证造价预算的准确性, 需要对建筑工程有更加全面的掌握。 从目前实践工作情况看, 我国建筑行业对于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的管理尚存在一定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预算编制不合理,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预算编制受到一定影响, 最终使造价预算审核水平下降。 其二, 造价预算审核方法问题。 在对预算进行审核过程中, 由于缺乏对工程项目整体情况的掌握, 对于预算审核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不重视, 加之所采用的审核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预算审核重点不突出。 其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 在进行造价预算时, 未能及时根据实际需要对定额单价进行及时更新, 脱离市场, 而预算审核未能及时发现, 最终导致定额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偏差。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内容
2.1 工程套用单价审核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中, 最为关键的审核内容就是对工程套用单价的审核, 其中包括施工图纸审核、 设备单价审核、 人员投入审核、 工程量单价审核等。 在开展审核时, 针对上述内容的审核, 需要以招标文件作为主要依据, 同时结合合同内容, 对施工范围进行确定。 此外, 通过对工程套用单价的审核, 还能对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之间的费用情况进行明确, 准确划分费用接口, 避免分包单位存在虚报施工的情况。
2.2 工程量的审核
所谓 “工程量审核”, 是指面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而对所有费用支出的审核。 可以说, 审核工程量是否计算准确无误, 是开展造价预算审核的关键。 但是,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 工程量计算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作, 不仅工作量大, 同时面临一定执行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 对于工程量计算, 是允许存在一定误差的, 但是却要通过预算审核来对误差进行控制。 工程量计算与审核, 均要立足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要求相关人员切实掌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情况。
2.3 费用计算的审核
通常情况下, 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 在确定时既要考思考到项目所在地区相关部门的招标文件,也要兼顾工程合同。 因此, 在进行项目成本费用审核时, 除了要掌握正确的计价标准, 还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计价方法。 只有在造价预算审核中全面考虑到上述条件和因素, 才能确保费率计算准确。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浮动成本, 预算审核人员也要予以分析, 例如项目建设中比较容易发生费用超支的部分,要在造价预算审核中予以关注, 并结合实际情况, 进行相应的变更处理。
2.4 限额申请的审核
针对定额申请, 需要及时进行审核, 并对其中所包含的项目名称、 施工内容进行检查, 分析是否与施工图纸设计的规范一致; 对于限额折算, 要对折算方法是否正确进行审核, 同时检查折算内容。 我国建筑领域对工程项目的定额, 是有着比较详细且严格的规定的, 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工程项目单价计算方式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定额确定时, 需要考虑到国家的政策规定, 也要满足所在地区建筑市场总体情况, 这无形中给造价预算审核工作增加难度。
3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问题
3.1 审核制度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 良好的造价预算审核, 不仅能够对造价预算进行及时审核, 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但是, 从现实情况看,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对于造价预算审核工作的关注度不够, 而是仅仅将其作为“面子” 工程, 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造价预算审核无法发挥真正作用。 与此同时, 很多企业并没有为预算审核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 在制度不严谨的情况下开展审核工作, 一定程度上无法约束参与施工和管理的人员的行为, 导致很多人员未能严格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标准组织施工, 无形中增加施工成本。
3.2 定额缺项问题
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 大量新型施工技术、 新型施工材料、 新型施工设被广泛应用在施工建设中,不仅提高施工总体质量,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施工进度, 但是这个过程中也会衍生出定额缺项问题。而出现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结合新材料、 技术和设备应用需要, 及时对造价预算进行改进, 而是沿用传统审核方法, 缺乏相应的规划。 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为省去麻烦, 针对定额缺项问题, 通常将缺项套用成其他内容, 形成最终造价预算, 主观上认为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避免总体成本损失, 但是反复套用, 不仅没有解决定额缺项问题, 反而增加预算审核的执行难度。
3.3 三超现象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投资过程中, “三超” 现象主要表现为: 1) 概算超出估算情况; 2) 预算超出概算情况; 3) 决算超出预算情况。
出现上述三种情况后, 会直接造成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失控, 而导致 “三超” 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受到建筑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施工材料价格变化, 当其出现浮动后, 会直接引发“三超” 现象; 2) 投资决策失当, 或者因为施工图纸设计不科学, 而预算审核却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3)施工设计标准超出实际需要, 例如办公设施面积增加情况, 会导致超出预算标准, 导致成本浪费。
3.4 部门协作问题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制度的不断改革, 很多企业陆续建立起更加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为其市场化运行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开展。 为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开始对造价预算审核职权分配进行调整, 调整后造价预算审核部门更加独立, 虽然这种状况对预算审核有利, 但是由于缺乏其他部门的协同,加之建筑施工企业不同部门运行机制存在明显不同,导致部门之间缺乏联动, 不利于对造价预算的审核。
3.5 造价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通常会直接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政府政策、 法规导向。 一般情况下, 建筑施工单位会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施工规划, 但是如果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即使有规划, 也会造价预算工作面临风险。 对于造价管理对造价预算审核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管理能力不足上, 一旦存在这种情况,将无法准确收集和划分市场信息, 建筑施工单位不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 导致信息管理、 调用、 分享等滞后。
4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方法
4.1 全面审核
所谓 “全面审核”, 主要是指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 对其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造价预算项目予以逐一核算, 保证造价预算审核的统一性和全面性, 使每项造价预算均被兼顾到, 并且满足造价成本预算总体要求。 对于全面审核, 执行起来虽然比较繁琐, 但是却能够兼顾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部造价预算工作, 因此被大量建筑施工单位所接受。 而为满足全面审核的执行标准和要求, 需要对全部施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项目建设合同、 总体设计方案、 施工计划等。 但是, 对于特大型建筑工程项目, 开展全面审核总体效率不高, 并且容易出现重复性审核情况,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预算审核效果, 因此应该结合建筑工程项目规模、 施工周期等, 慎重选择。
4.2 重点审核
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审核过程中, 针对其中比较关键、 特殊的分项进行审核, 即重点审核。 与全面审核不同, 重点审核旨在突出 “重点”, 因此其执行难度会相对降低, 且能够显著提升预算审核效率。在实际审核过程中, 抓住工程项目建设主次矛盾, 给予针对性审核, 不仅会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 还能降低因审核工作而带来的额外成本, 此种审核方法特别适用于大型项目的造价预算审核, 例如对于政府关注的重点基建项目, 或者大型混凝土工程项目, 采用重点审核方式, 充分关注补充单价。 在实施重点审核时, 对于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造价预算项目, 审核人员可要求预算人员进行重新计算, 并进行再次检查。
4.3 分组审核
通过上述分析认为, 无论是全面审核, 还是重点审核, 均有其适用范围和弊端, 为充分发挥上述两种审核方法的优势, 推行分组审核, 不仅能够综合两种审核方式的优点, 还能发挥互补作用。 分组审核是指结合相关操作标准, 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项目进行分类, 将具备相似条件的预算项划归到一个组别中, 然后分别对其进行审核。 这样一来, 由于每组造价预算项目具有高度相似性, 不仅能够突出审核的重点, 还能确保造价预算审核的全面性, 可明显提高审核效率。 分组审核适用于介于中小型和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审核, 一些大型项目为兼顾到造价预算审核的全面性, 通常也会选择分组审核方式。
4.4 对比审核
在建筑领域, 有时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 即相同地区相似项目, 例如同一个开发商在同一个地区开展相同项目, 在建筑结构、 设计标准以及投资规模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在这种情况下, 在完成一个项目的造价预算的情况下, 另外一个项目可参考上一个项目进行造价预算工作。 而造价预算审核也可直接对两个类似工程进行对比, 参考其中一个进行审核, 在采用对比审核方式时, 重点找出两个项目的不同之处并对其进行重点审核即可, 对控制预算审核时间, 提高审核工作效率具有明显帮助。 一般认为, 对于经营时间较长且具备一定经验的建筑施工单位, 适合推广对比审核方法, 是实现快速造价预算审核主要途径。
5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要点
5.1 做好顶层设计, 完善预算审核制度
在建筑造价预算审核工作中, 要保证预算审核工作的核心地位, 关于造价预算审核的执行, 始终与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同步进行, 严格按照组织形式, 对预算审核机制进行完善。 与此同时, 为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审核的执行效果, 要做好顶层设计, 不断完善审核制度, 使相关人员能够在制度的规范下开展各项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 预算管理部门要提前介入, 结合建筑项目实际需要, 明确预算审核工作重点和要点。
5.2 建立长效机制, 降低定额缺陷影响
为确保造价预算审核高效执行,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容易出现预算审核问题的关键业务, 制定预警机制。 突出 “严” 字, 重点分析预算审核工作存在的漏洞问题, 进一步明确管理权限, 推行责任管理制。 对于定额缺陷问题, 要结合发展现状, 及时分析不同项目所采用的施工技术, 对于新技术、 材料和设备的应用, 建立新型定额标准, 并将其纳入到造价预算审核项目中, 并对其进行相应规划, 而不是采用既往预算方法将其一概而论。
5.3 加强部门协作, 重点解决三超现象
为保证造价预算审核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可通过组建内部监督职能机构, 完善各项管理, 提高造价预算审核人员职业道德。 同时, 造价预算审核部门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协作, 树立 “上下联动” 工作理念, 构建共同预算审核体系, 形成六大防范机制, 即监督、 工作、 领导、 评价、 责任和协调机制, 结合实际情况, 确保六大防范体系服务于造价预算审核。 为解决 “三超” 现象, 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现实需要,确保投资决策准确, 完善施工图纸设计, 并且尽量不增加办公设施面积, 避免造价超预算情况。
5.4 重新定位功能,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 很多管理数据是隐性的, 也是虚拟的,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或者平台对造价预算审核数据进行收集、 传输、 存储和利用, 能够显著提升预算审核工作的效率。 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拓展了造价预算审核数据的类型, 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审核内容, 而随着审核数据规模的增多, 对数据分析带来一定难度。 为此, 通过构建数据归一化处理平台,根据预算审核数据类型, 利用数据交换、 物联网、 动态生成等完成特定数据的收集, 对预算审核描述、 分析进行统一, 实现资源共享。 在构建信息技术应用及管理体系时, 要保证审核权属明确。 利用大数据功能和信息技术, 加强预算审核各节点工作的高效连接。
6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建筑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在成本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造价预算时造价管理的重要一环, 而造价预算审核则是确保造价管控合理的最终措施。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时, 相关审核人员要对审核工作的必要性和关键作用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关注审核内容, 总结造价预算审核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实际问题, 及时提出改进对策, 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将工程施工花费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鉴于在开展造价预算过程中尚存在一定问题, 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分析工作, 在面对不同问题时, 能够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确保各类问题都能够得到更好解决, 从而真正发挥预算审核的实际作用,确保各环节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使建筑工程预算更加合理, 为建筑工程项目节约更多成本创造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