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技创新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2-08-12胡新如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时间段图谱耦合

胡新如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0 引 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发展格局。当下关于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近十年国内科技创新研究热点开展可视化分析,这对于了解科技创新研究的研究概况、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及前沿热点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样本文献的数量、作者及关键词等外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分析和评价近十年来国内“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

(2)信息可视化法。本文借助陈超美教授团队研发的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从绘制作者合作、研究机构合作及关键词图谱等方面展开。通过分析图谱中的节点数量、连线数量及整体布局等方面来分析“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样本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中的CSSCI期刊中的文献,初步筛选出有效文献2383篇,在人工筛选的基础上,剔除会议、论坛宣言、座谈会等与主题不符合的文献后,得到有效文献共计2 334篇。

2 研究现状分析

2.1 文献发表情况分析

为了解学者们近十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概况,对近十年的文献绘制折线图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012-2021年CSSCI科技创新年度发文分布

由图中折线走向可看出,“科技创新”主题研究在2012年至2018年间发文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但2018年至2019年的发文数量有小幅度的下降,随后,2019年至2020年发文数量呈现第二次增长,在2020年达到峰值,但在2020至2021年间,发文量的趋势出现了再一次的下降。虽然个别年份的发文量有小幅度的下降,但从折线图的总体走向来看,“科技创新”主题研究的发文数量仍然呈走高态势,表明学者们对“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有着持续的高度关注。

2.2 作者合作情况分析

作者合作情况具体如图2所示。由于篇幅的限制,优先展示近十年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

图2 作者合作图谱

由图谱可看出,共有371个节点,138条连线,网络密度仅为0.002,呈现出整体呈点状分布,局部呈片状集中的态势,意味着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上交流不够活跃,大多数学者更倾向于与个人为中心开展学术研究。其中以杨武、袁永、张永安、杨武、程钰等为代表的学术合作研究群体,在科技创新研究领域内比较具有代表性。其中以杨武学者为代表的合作群体的研究重点在于,以科技创新景气指数作为切入点,研究科技创新驱动效应,探索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

由于文献中涉及到的作者过多,本文仅统计发文量较高的学者。统计结果显示:发文量最高的是杨武,发表了15篇文章;其次是袁永,发表了14篇文章;再次是张永安,发表了13篇文章;最后是张玉喜、王燕妮和陈劲等学者。

2.3 研究机构合作情况分析

研究机构合作情况如图3所示,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保留图谱主要部分。图谱中的节点数为349,连线数为133,则意味着收集到的2 334篇样本文献共涉及349个研究机构,共形成133个合作网络。根据图3可知,对“科技创新”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机构还是比较多的,但当下的各研究机够之间合作力度较小,并且网络整体密度也只有0.002 2,说明各研究机构之间的缺乏横向联系,学术交流不够活跃。

图3 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在研究机构合作中分别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共管理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河海大学商学院广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等为中心形成较为大的合作团体,在研究机构合作关系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但合作网络中,各研究机构更倾向于以自身为中心或自身所处区域为中心开展合作,即同一地区的研究机构交流活跃,但各研究机构很少进行跨区域合作,比如图中最大的合作关系网络是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中心,向外发散至东北,其次有以广东地区研究机构为中心,将广东高校作为外延机构,形成合作关系网络。

3 研究热点与趋势

3.1 关键词共现情况分析

样本文献的热点关键词共现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图4中共包含节点475个,连线698条,网络密度为0.006 2。由图谱可知,样本文献的研究热点体现在高校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创新、创新驱动、创新效率、因子分析、指标体系、协同发展、协同创新、耦合协调、政策建议等方面。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在关键词“影响因素”中,学者们通用的研究思路为先借助模型测算所研究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或科技创新效率,在测算的基础上探究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在测算科技创新效率和能力时,多数学者采用的是DEA、超效率SBMMalmquist及SFA等计量模型。王雅丽等借助长江经济带的省级面板数据,先运用DEA模型计算了科技创新效率,随后借助Tobit模型分析影响该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赖一飞等基于我国30个省市的研究数据,借助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分别测算其科技创新效率,在测算效率的基础上,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关键词“指标体系”中,学者们借助“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加权分析”等方法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贝淑华等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了影响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的三个公因子。刘建明等采用综合加权分析方法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与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绩效5个方面来构建广东省科技创新监测指标体系,以监测广东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成效和不足,根据监测结果提出广东省提高创新治理效能的对策建议。

在关键词“耦合协调”中,学者们多借助实证分析方法,即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科技创新与另一研究对象的耦合关系。刘宏笪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在明确两者的耦合关系的前提下,提出完善二者耦合关系的建议。张旭魏等借助河北省下属地级市石家庄市的14个县的实证数据,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模型,并对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

3.2 关键词突变情况分析

关键词突变能够代表该研究领域出现了前沿研究主题,可以借助关键词突变探究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关键词突变情况具体如图5所示。根据图谱可知,主要的突变词为对策、面板数据、创新能力、城镇化、政策建议、因子分析、景气指数、高校、指标体系、科技期刊、金融科技、门槛效应、新时代、军民融合、实体经济、自主创新、税收优惠、耦合协调。

图5 关键词突变图谱

从图中关键词突变分布的时间段来看,近十年来,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不断的变化,并且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对表中突变的关键词的作以下分析:突变强度高于4的关键词有两个:(1)高校,其突变强度为4.21,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5—2016年,即在2015年兴起,至2016年被新的研究热点迭代;(2)金融科技,其突变强度为4.36,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8—2021年。

突变强度高于3的关键词有九个:(1)对策,其突变强度为3.63,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2—2016年,可见对科技创新的对策方面的研究是最先开始的,截至2016年被新的研究热点迭代;(2)面板数据,其突变强度为3.25,突变时间段分为在2012—2013年;(3)政策建议,其突变强度为3.21,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3—2016年,表示从政策方面对科技创新提出建议始于2013年,研究热度在2016年之后逐渐消减;(4)门槛效应,其突变强度为3.26,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8年—2021年,学者们借助门槛回归模型,对科技创新效果进行研究是此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5)新时代,其突变强度3.24,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8—2021年,新时代的科技创新思想、理念、体系及实现路径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6)军民融合,其突变强度均为为3.17,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8—2019年,学者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以军民融合作为介入点,研究科技创新能力和体系的构建;(7)实体经济,其突变强度均为为3.17,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8—2019年,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这一时间段的研究热点;(8)自主创新,其突变强度为3.04,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8—2021年,学者们将研究热点集中于自主创新上,并且对自主创新这一热点的研究会持续下去;(9)耦合协调,其突变强度为3.71,突变时间段分布在2019—2021年,在这期间,借助区域发展数据,建立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研究对象间的耦合关系。

4 结 论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中的CSSCI资料库中近十年科技创新领域的文献数据,运用文献计量法和信息可视化法,对2012年—2021年国内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在年发文量方面:平均每年发文量达233篇,整体呈增长的态势;在发文作者方面:图谱中显示虽节点众多,但节点之间连线较少,呈现整体分散,局部聚焦的局势,学者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合作力度有待提高;(2)在研究机构方面:文献中涉及很多的研究机构,以高校和科研中心为主,虽有合作网络的产生,但合作网络多以本地地区为限,机构之间缺乏跨地区合作;(3)在关键词共现方面:总的来说,研究热点众多,研究内容丰富,研究发展较快。热点主要集中在对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影响因素、高校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驱动及实证分析等方面。(4)在关键词突变方面,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新时代下的科技创新理论和体系、军民融合下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等方面,未来会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学者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突破地域限制,增强研究机构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另一方面,在扩大交流合作的前提下,要延伸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借助更多的研究方法,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进而提升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猜你喜欢

时间段图谱耦合
“植物界大熊猫”完整基因组图谱首次发布
精武门的武术图谱与徐悲鸿
高效降解菌耦合颗粒生物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
仓储稻谷热湿耦合传递及黄变的数值模拟
一天中发胖最快的时间段 如果能避开,或许不用节食也能瘦下来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INTESIM睪ISCI的流固耦合仿真软件技术及应用
图表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