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 水 仙

2022-08-11杭州小古

花卉 2022年15期
关键词:种球寒潮水仙

杭州/小古

我家的燕水仙(Sprekelia formosissima) 开花了,花型非常独特,我深深地被它仿若燕子一般的外形所吸引,既优雅又别致,属于过目难忘的一种观赏花卉(图1)。

图1

2019 年12 月,我收到了同城花友送的燕水仙种球(图2),花友特地用棕榈包裹球根快递寄过来的。有点像朱顶红的球根,是花友自己繁殖的侧球,送了我两颗,一颗大约2 厘米球径,另一颗大约1.2 厘米球径。我用15 厘米口径,15 厘米盆高的育苗盆分两盆栽培。

图2

收到球根时,种球还不大,没达到开花球标准,于是第一年春天并没有开花。我一直采取纯露养,把花盆搁在露台北面光照条件特别好的位置,因为江浙沪属于多雨的气候条件,所以露养的燕水仙从来不需要人为浇水,第一年长势就特别好,抗住了夏季的高温暴晒,我以为它就是很皮实的球根植物,万万没想到它天生怕冷。

2020 年底至2021 年初,江浙沪迎来了超强寒潮,温度直接跌到零下7 度,我麻痹大意了,没有及时收花盆,根系较弱的那颗小球直接冻烂了。我一个激灵,立马把大颗的燕水仙收进屋内,再去网上翻找资料,才知道这个品种原产地是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它就不耐寒。

2021 年寒潮过去,我把仅剩一棵的燕水仙又搁到了露台北面汲取光照,但因为我平常工作生活稍微有点忙碌,露台北面放的都是风雨兰、仙人球,以及冬季休眠的宿根植物,全是几乎纯露养,不需要人为干预的品种,我就很少去露台北面闲逛。所以当我发现的时候,2021 年燕水仙的花期已过,我看到的就是一根已经枯萎的花茎,当时特别无奈,觉得损失巨大,不仅在寒潮中痛失一颗种球,还遗憾地错过了花期,这种教训必须深记。

2021 年跨越至2022 年的冬季,我就格外小心,随时关注天气,就怕再来一波寒潮打击,所幸这个冬天不算太冷,最低温度零下3 度,也仅仅只有一天,不若上一个冬天一冻就是一周的大寒潮,我就继续采取露养。冬去春来,我往露台北面跑得更勤快了,果然在5 月中旬发现了燕水仙的花苞(图3),终于,养了两年半的燕水仙,我能看到它开花啦,特别激动地把花盆拿到了南露台。

图3

花盆拿到南露台的第二天,燕水仙就绽放了(图4),由于采取纯露养手法,因此为了保持水土,我给燕水仙铺了一层薄雪万年草作为覆盆草,多少抢了一些土壤养分。再加上缺少人为的施肥辅助,球根长势总体偏慢,所以养了两年半,依然住在15*15 的育苗盆。

图4

都是石蒜科的,燕水仙确实比较像朱顶红、孤挺花、石蒜花,但它最具特色的果然还是花型,正面看像一只飞翔的小燕子(图5),花瓣绒面带光泽,非常高贵漂亮,质感极佳。侧面看,花瓣层次分明(图6),下面三个花瓣卷在一起,中心成桶状。上面三个花瓣微微外翻,又像停在枝头栖息的小鸟,形态别具一格,总也忍不住多欣赏一会儿。

图5

图6

露养时用的是育苗盆,但花期拍照,总想着给弄好看点,就找了个大小差不离的藤筐作为套盆摆放(图7),一下子就把画面美感拉升了,盆栽的燕水仙,株高也只有15 厘米左右,单花花期在三至五天,很有观赏性的一个品种,非常感谢花友的馈赠,被惊艳了一把。

图7

猜你喜欢

种球寒潮水仙
忽地笑种球分级及开花特性研究
东方百合罗宾娜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
一株水仙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新巴尔虎左旗寒潮天气特征分析
爱丁堡水仙
花开了吗
水仙帖
水仙
2016年寒潮来袭,湿冻模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