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使用由席地坐转为垂足坐的原因浅析
2022-08-11梁馨予
冼 宁,梁馨予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110168)
从古至今,关于非民间家具的使用,可以划分为席地而坐和垂足而坐两大阶段,关于其诱因则众说纷纭。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转变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中国古代家具由低型向高型转变的进化史。在魏晋之前,人们大多席地而坐,直到今天还有“席位”一说,甚至日本、朝鲜等国家依然延续着席地而坐的传统。笔者对中国古代家具的使用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转变进行了探究,旨在研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对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坐卧类家具的发展
1.秦汉以前
中国古代坐卧类家具的使用历史至少与青铜器一样久远。从《三礼图》等古籍记载中可以发现,公元前的夏商周时期即为中国古代家具形成的初始期,其材质主要以石材和青铜为主,这时的家具,外形浑厚,且带有几许神秘色彩[1]。青铜器中的“俎”,与后世的几、杌类家具的外形、结构颇为相似,并且从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中也不难发现原始床、榻、几的形象表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无钉榫卯结构,这种构造是中国古代家具的重要特征之一。从长台关战国楚墓出土的床、湖南长沙战国墓出土的几、案等文物可以看出,此时已有勾挂榫、透榫、燕尾榫等多种榫卯结构[2],并有熟练的家具彩绘和浮雕技艺。
2.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家具以低矮型为主,出现了软垫一类使用便捷的家具辅助品(见图1),并且一直伴随着各个时期的家具共同成长[3]。
西汉出现了榻坐的新习惯,与榻坐相适应的汉代家具应运而生。床,作为这一时期人们室内生活的主要依托,坐卧功能合二为一,会客、读书、写字、用饭都离不开床,在此期间还形成了与床有关的完整家具形式。汉代的床与榻结构、功能相似,但与床相比,榻的体量较小。制作家具的材料除传统木材外,金属、竹、玻璃、玉石等也被广泛应用。家具的装饰在原有的基础上出现了戗金、堆漆等工艺。如广东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早期铜框架漆屏风、《西京杂记》中记载的七宝床等。
图1 孙位《高逸图》局部节选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这种融会也为中原带来了胡床、墩等高型坐具。这些方便且实用的坐具逐渐在民间广泛使用,并促使人们改变席地而坐的方式,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家具的装饰花纹也日益精美,出现了与佛教相关的莲花纹、卷草纹等。在家具的造型中也出现了弯脚型的家具形式,同时,在吸收了佛教莲花座与木构建筑柱基的构造形式基础上,创造了被称为壶门的新的家具构件。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板漆画中,魏灵公端坐在三面围板的榻上,榻面装饰曲线流畅优雅,榻腿部呈马蹄状,这便是早期的壶门造型。这种构件,结构坚固,造型优美,增加了家具完整度的同时,也简化了家具的制作过程。
公元六世纪末,唐取隋而代之,其开明政策和雄厚国力为新型家具的诞生提供了保障,家具发展至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改以往的家具形象,形成了浑圆丰满、雍容华贵的唐式风格[4]。唐代所制的月牙凳,造型弧线优美并配以精致的雕刻花纹,既美观又舒适,与唐代崇尚的丰韵之美相得益彰。到了五代时期,家具风格逐渐趋向于简洁朴实,如家具的脚与面之间有牙子和牙头,在构造上借鉴了中国古代建筑大框架的连接方式。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坐具的形式逐渐丰富,桌也随之出现,几、案的高度以座面为基准,同时,家具的高度也对室内空间和装饰器物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家具逐渐成套化发展,并可以按使用功能进行详细的分类,如置物类的案、桌、几等,储物类的柜、箱、笥等。五代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见图2)中就向世人展示了成套家具在室内空间中分门别类的使用和陈设的情景。
图2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节选
4.宋明清时期
宋代的家具之美不同于唐代的雍容华贵,也不同于清代的匠心雕琢,而是一种朴素简约之美。由于宋人尚文,他们的喜好和修养推动了高雅清新、宁静淡泊的审美思维逐渐成熟,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素雅大方的家具风格开始流行。
明清时期的家具彰显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明式家具工艺精湛、选材严谨、造型简约典雅,其造型的艺术化和结构的科学化是以往的古代家具所难以企及的。明代家具尺度适宜,结构比例完美,在造型上特别讲究线条的流畅优美,而清式家具在沿袭了明式家具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满族文化和西方文化,形成了注重形式、造型繁杂、崇尚华丽的独特样式。
二、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转变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家具的发展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由席地而坐的低矮型家具向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过渡。
表1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变化趋势
从先秦时期的以席铺地跪坐其上到秦汉时期低矮型家具的流行,这主要得益于在长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榫卯工艺的不断优化,从而推动了古代家具的外在形制与内在功能的升级。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礼制观念也充分融入古代家具的设计与制作,形制与礼制的逻辑关系在家具设计系统中进一步得到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家具由低型向高型转变的重要开端[5]。随着少数民族向中原的迁徙和民族的融合,胡床也广泛普及,《北齐校书图》中就描绘了古人坐在胡床上校书的场景,此时的胡床结构功能还较为单一。后来出现的墩、椅、凳等高型家具,以及笥、簏等竹藤家具,进一步促进了高型家具的发展。同时,由于士族的文人阶层厌倦了动荡的生活,谈玄之风盛行,佛教的“众生皆苦”“诸行无常”等基本教义呼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并迅速盛行于世。这一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自由、开放并且极具创造性。佛教文化中的人物形象、家具形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跪坐的礼节观念也逐渐淡化。席地而坐不再是唯一的坐姿,不同的坐姿形式同时存在。此外,以床为中心的起居形式,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但是床的形制开始变得高大,既可以盘足坐于床上,也可以垂足坐于床边。唐朝时期,是家具由低型向高型转变升级的关键阶段,出现了具有完整组合特征的新式高型家具。这一时期的家具装饰摆脱了简单、古朴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华丽厚重、丰满端庄的风格特点。
到了宋代,低型家具迅速向高型家具转变,如传统的案开始向桌发展,案是低矮型家具,如食案、棋案等,而桌是高型家具,其功能与案相似,宋人将桌写成“卓”,含有“卓立不群”之意,由此可见桌与案的不同在于高度。而这一时期椅子与凳的区别是出现了靠背,宋人一般将椅写为“倚”,从而凸显出椅子的倚靠功能。此时,胡床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与改良。由于胡床不能倚靠,已经不符合宋人时下的需求,而改良后的胡床加上了靠背和扶手,其由单功能结构向多功能结构的转变,更加便捷了宋人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垂足而坐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这种改良后的胡床被后世称之为“交椅”。除此之外,宋人还给椅子装上了扶手,是为扶手椅。南宋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展书》中就出现了靠背椅和扶手椅。为了使坐具更加舒适,宋人还专门设计了软垫,如《唐五学士图》中的坐墩上就放置了软垫。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史上的华彩一章,是垂足而坐取代席地而坐的重要时期。明清家具不仅享誉海内外,而且对现代家具的制造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造型工艺还是装饰设计,都将高型家具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三、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转变的促成因素
通过对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见图3),以及对中国古代家具类型的转变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得出中国古代家具使用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转变的5个促因。
1.胡床的引入
胡床是中国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同时也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中原地区较早开始使用的高型坐具。
胡床一词始见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中的记载:“公将过河,前队適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由于胡床在中原地区的传播 ,传统低型家具受到冲击,逐步向高型家具转变。由于其具有垂足而坐、便于携带、适应性强等特点,所以对汉人传统的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也改变了与其相应的礼仪制度。胡床的引入为后世高型家具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样本。
图3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演变
2.佛教的影响
坐姿的改变也与佛教的传播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大量兴建,上到统治阶级、下到平民百姓都开始信仰佛教。佛教的传入率先改变了人们对于“坐”的传统认知,佛家高型坐具和垂足坐姿无疑对延续了2000余年的席地坐姿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随佛教一起传入的“绳牀”一般也被学者认为是椅子的原型。《晋书·艺术传·佛图澄》中载有:“迺与弟子法首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牀,烧安息香,呪愿数百言。”[6]由此可见,绳牀与佛教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绳牀与中原坐具文化的不断融合,其座面还发展成为竹木混合结构,在造型上与椅子更加相似。中国古典家具中椅子的束腰,其创意也有可能借鉴了佛教的束腰装饰,可见佛教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丰富了中国古代家具的雕刻题材。
3.古代锻造技艺的升级
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家具的制造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出现了许多技艺高超的工匠,推动榫卯工艺和木作技术日趋成熟。同时,由于冶金炼铁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木材加工工具的革新,出现了诸如斧、锯、钻、凿、铲、刨等工具[7]。这些工具的出现使木制家具更加精美、结构更加坚固成为可能。由于工匠雕刻工艺的不断进步,浮雕和透雕也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古代锻造工艺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古代高型家具的成长与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促进了垂足而坐的日渐普及。
4.礼节的淡薄和民族的融合
东晋末期,士族制度逐渐没落,为士族阶层所崇尚的跪坐礼节也渐渐淡薄,箕踞、趺坐或斜坐都是当时流行的几种坐姿方式,随之还兴起了可以放置在床上用来倚靠的凭几和隐囊。同时,随着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中原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席地而坐的概念逐渐淡化。高型家具逐渐增多,出现了凳和荃蹄等高型坐具。到了唐代,有着鲜卑族血脉的李唐皇室走上了历史舞台,垂足而坐的生活方式逐渐广为接受。凳和椅等高型家具十分常见,同时还出现了高型的桌具。这种礼节观念的改变和民族的不断融合,都促进了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转变,同时,高型家具不仅品种和形式日渐完善,而且制作工艺也日益精湛[8]。
5.古代人民对舒适而美好生活的追求
春秋以前,古人的坐姿是两膝着地,脚背向下,臀部着力在脚踵上[9]。这种姿势使膝关节很容易遭受寒气的侵蚀,由于长时间的席地跪坐,膝盖和足部支撑着整个身体,时间久了会感到疼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凭几这种家具应运而生。从中不难发现,古人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想摆脱跪坐的苗头。当只靠凭几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这时便出现了榻[10]。而随着胡床传入中原,坐姿革命一触即发,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席地而坐,对垂足而坐这种舒适的坐姿产生了强烈的向往,缘于人们这种美好且强烈的愿望,高型家具开始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四、结 语
中国古代家具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转变,不仅促进了中国古代家具形式的发展演进,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条件。通过对这一转变过程的梳理与研究,探寻中国古代家具的演变规律,进而提升对传统家具工艺形制的认知,发掘古代家具制作工艺的独到之处,为现代家具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