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综合英语》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中西方的茶文化差异视角
2022-08-11王文菁
潘 洁,王文菁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叶的发源地,茶文化的源头。茶被引入西方国家后,他们更多的是注重茶是一种饮料这种功能,以及享受闲暇时光喝茶的乐趣,却很难体会茶文化的深厚内涵。而中国人将茶文化跟儒家、释家和道家精神融合在一起产生了茶道,西方人很难在品茶的过程中品味其不同的滋味,无法将茶和某种修养、某种精神、某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这也反映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饮茶讲究茶道,茶道中融合了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人们品茶,能够静心养神、陶冶心性、品味人生甚至参禅悟道,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品格上的净化。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像品茶那样抓住内涵和精髓,从而体会其中的精神以达到道德和品格的升华。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旨在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1 外语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从外语专业的知识体系来看,其内在知识体系是以语言、文学、文化等交融交叉建构起来的,其本身就具有学科交叉性;而外语专业的外在知识体系架构在历史、哲学、心理、教育、音乐、美术、舞蹈等人文学科和生物、化学、计算机、数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之中(王卓,2018:66),更具跨学科性。这一跨学科属性使得思政元素融入成为一种必然。可见,课程思政与外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将对外语“金课”建设的内涵、外语教师发展等外语专业的核心问题带来深刻影响。
2 《商务综合英语》思政元素设计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综合英语》系列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共分为四个学期共24学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程教学将语言、文化和商务三者有机结合,内容涉及商务、经济、管理、法律、文化等多维度知识体系,注重学生正确世界观和道德管的形成,致力于思维能力、创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商务综合英语》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为指导,以“两性一度”为标准,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自主建构“DRI”思政教学步骤,培养具有良好思政素养和过硬专业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课程主讲教师在学期初进行集中备课,确定4个思政资源蕴含量较多的授课单元,以便于教师找准“课程思政”的着力点。经过充分讨论后,该学期确定的“课程思政”教学授课确定完教学内容后,主讲教师的工作重点是思考如何准确把握每一单元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在撰写课程教案过程中严格设计课堂活动,制作教学课件,设计将哪些核心思政内容在何时、以哪种方式巧妙地融入本单元的教学主题。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主题:(如表1)
表1
3 《商务综合英语》思政教学思路
课程思政总体思路为:以广度为出发点,从宽度着手,在深度上下功夫,力求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每个教学设计中,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广度目标设定 在宏观层面,明确课程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思政目标。根据课程性质、大纲、学情、及现实的个性化需求,设定各项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每个单元文章框架以及主旨大意、每篇文章重点涉及到的商务词汇及表达60个、巩固语法难点、练习每个单元的写作技巧、尤其是商务语体下的表达规范,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
能力目标:提高商务英语听、读、说、写、译五大基本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独立思辨、案例组织、产出规划、自我评价等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以及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素质目标:具备敏锐的商务思维和商务意识,初步具备英汉语言和中西商务文化对比和互译的能力,有一定思辨能力和人文修养。
思政目标:把所学内化于个人品格,提升综合素养,传播正能量,培养家国情怀,立足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深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上四个目标融会贯通,从低阶到高阶,步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及思政素养。
(2)宽度内容设计 设计好每单元的思政关键点和与之对应的每次课的思政教学是宽度内容层要旨所在,这可以通过解构大目标,将其分解成多个更具可行性的小目标来实现。
表2是以其中一个单元为例,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本单元的文章围绕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展开讨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可能成为一纸空文(An empty sham),通过例证分析了导致企业的社会责任浮于表面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篇课文共1063个英文单词,属于中等难度。
表2
(3)深度细节融合 系统梳理课程内容,根据每个教学单元的主题,研究篇章内容,结合时事热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确定思政主题,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针对每次课的思政内容,基于商务综合英语的思政教学实践,课程组提出DRI思政教学步骤。DRI(D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Introspection):解构(深入分析课文结构,分解剖析重点难点)→重构(深挖作者的写作主旨和思想内涵,重新构建思维逻辑)→反思(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从现象到本质,提炼价值观)。
4 思政教学融合的方法
4.1 深挖思政元素
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每篇文章的思政点,基于这些教材内的思政点,搜集、整合课外思政资源,再合理安排各单元思政内容,使之深度融合。
4.2 生讲生评
采用思政案例分析的方式,将课内思政元素和课外思政拓展有机结合,使思政自然融入。案例全部由学生讲学生评,实现了生讲生评,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4.3 产出导向
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根据每单元课内外融合后的思政成果,教师设计相应的产出任务,学生分组实践,团队协作,最终形成案例作品,作为期末测评的加分项。
5 思政教学的创新之处
5.1 自创“DRI”思政教学模式
通过解构→重构→自省这一过程来实现思政教学的目的。
5.2 广度—宽度—深度的多层次教学设计
教师在学习、实践、融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过程中,不断梳理、挖掘含隐性思政的课程内容及结构,将教材之外的时事类的拓展思政知识融合进来、保持与时俱进,从而达到到元素丰富,内容饱满,方法灵活,最终思政育人水到渠成。
5.3 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检验
将课堂知识技能和思政内容内化和迁移的过程也是产出案例作品的过程,与此同时完成语言、内容和思维上的广度、宽度和深度的检验。
6 思政教学体现四种融合
6.1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和商科的融合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国家地位的持续提升,“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也包括“外语+商务”。
6.2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在课程中传授商务英语知识,培养思辨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商务案例的研究、商务语言的使用、商务文本的翻译,在商务语言服务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整体课程设计与“两性一度”的融合
商务综合英语系列课程思政教学的“两性一度”体现在三个方面:(1)课程思政内容有时代性和实时性;(2)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3)学习过程具有探究性和互动性。
6.4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与线下教学的融合
采取线上和线下相混合,要求同学们课前阅读和观看教师事先上传到“智慧树”的案例、PPT和相关视频,并做好笔记;课程注重过程管理,学生通过课讲解、阅读文献、课外项目研究、团队讨论、学习MOOC精品课程等方式,更好掌握前沿理论知识;课后重视课外的主题拓展阅读。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应当积极响应“课程思政”的教学开展目标,挖掘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学融合的切入点,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方法开展英语专业的思政维度教育,经过大量实践证明,“DRI”思政教学模式以及广度-宽度-深度的多层次教学设计,能够为为高校语言类专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模式,从而促进语言类专业课和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润物于无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