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研究
——以茶文化专业大学生为例

2022-08-11李佳慧

福建茶叶 2022年3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茶文化职业

李佳慧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生毕业就业面临挑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结合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特点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做出理想的职业决策,实现职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教育实践。我国高校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来,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推动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目前,茶文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发展平台期,教育效果欠佳。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茶文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策略,增强育人实效。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理性择业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识,从而能够对自己进行生涯探索和规划,避免盲目就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可以基本了解自身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从而进行合理规划,适度调整。借助职业测评工具能够较为清晰客观地认识自我、相关职业的特性以及对应的社会环境。了解就业趋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详细的职业分类等必要的职业知识。

1.2 增强大学生职业技能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增强职业技能。通过教育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探索、信息搜索与管理、生涯决策及求职等技能,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等技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过程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强对职业生涯准备的重视度,了解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准备中的重要因素,如情商、逆商、职业道德、人际交往等。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从而增强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坚韧性和目标导向,提升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1.3 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

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了解国家发展的战略和行业需求,结合专业特色,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引领大学生领悟工匠精神,大国智慧,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理解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清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履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将个人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合在一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茶文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2.1 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大学生应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由于受应试教育、工具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主体意识缺失。而目前各高校承担就业指导部门成为了推着大学生往前走的主要力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了一项“热脸贴冷屁股”的保姆式服务。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讲、不配合的场景到处可见,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在大学生眼里成为了一节可听可不听的“水课”。主体错位使得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只能以就业率为导向而不是以学生职业生涯成功为导向,提供工具性服务而无法保证服务实效。

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自我认知的必要性,对职业世界、就业市场不了解,对未来的就业问题的认知不够客观,从而忽略了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缺乏长远发展考虑,最终导致毕业后就业竞争能力差,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职业选择时未充分认识自身性格、兴趣、能力、优势与不足,跟随就业市场大流盲目选择,造成职业成就感低、生活幸福感差。

意识薄弱伴随着价值观偏差。部分茶文化专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当代社会价值观存在偏差。青年大学生是最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创新创业事业的主力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影响,社会舆论所传播的“996”、“007”、“裁员潮”等对大学生职业选择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探索欲望大幅下降,进行创新创业的意向薄弱,反之更愿意追求稳定安逸的生活。茶文化专业大学生想要从事茶文化传承、茶文化创新等相关事业的人较少,选择小学教师、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编制内工作的学生逐步增多。

2.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是各高校的必修通识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由各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相关学生就业管理部门负责,旨在通过此课程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最终使得学生顺利毕业走出校门,走上就业道路。各高校往往组成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为主的讲师授课团队,通过统一的校外职业规划教学认证培训、校内集体备课会等活动完成培训后,承担全校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而授课老师前期所受的培训大多基于统一的职业生涯理论框架,照搬国外的职业生涯理论,缺乏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应用的使用方法,缺少专业差异性和针对性,没有结合各专业实际发展情况与专业学生需要的生涯规划内容。

各高校在分配教学任务时往往以年级进行分配或随机分配,使得授课老师不了解学生自身特质,不了解学生就读专业的具体就业方向以及相关职业领域发展情况,造成课程内容停留于表面的职业测评工具的使用,缺乏专业发展指导,缺乏深度的职业生涯剖析。因此,不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趋于同质化,授课学生学习收获低,感觉帮助不大,甚至觉得此类课程过于形式化。

2.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持续性差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职业的选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个体的学习经验、社会环境变化都与个人职业发展密不可分,共同决定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规划无法用统一的公式计算、无法用简单的文本表述,并不是“选定离手”、“一选定终生”,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动态性和可持续性。

由于高校存在就业率、升学率、高质量就业率等就业考核指标的客观压力,各高校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行动上往往停留于新生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安排往往非常紧凑。学生在听完了数十个学时的课程内容、完成相关课程作业、获得了相应的学分之后就将“职业生涯规划”抛掷脑后。学校也不会根据学生形成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进行跟踪指导。随着大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束,大二大三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全缺失,毕业年级再接受就业指导教育才发现和大一初上职业生涯规划课一样迷茫,学生悔不当初。这根本上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注大学生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性原则,无法实现人力资源教育最大化的目标。

2.4 家庭影响对与职业生涯教育冲击大

家庭是个体成长密切相关的场所,是个体社会化最早、最持久的场所之一。家长的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及为学生提供的成长环境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家庭经济水平逐步提升,学生毕业之后就业紧迫性下降。家庭可以承担孩子的生活成本,“先择业再就业”成为了家长倡导的就业方式,“慢就业”、“不就业”等就业问题渐渐衍生出来。

家长本身对于学科专业的了解欠缺,部分甚至不支持孩子选择茶文化专业,误以为就读茶文化专业以后只能从事种茶、卖茶等事业,无法对孩子未来专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部分家长不以社会对人才要求为出发点,不考虑孩子自身兴趣、性格、能力,反而以家长个人职业理想、社会舆论中的“铁饭碗”等为首要追求目标,帮学生设计好未来的职业路线。家长过高的职业期待造成处于职业焦虑期和迷茫期的大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家长个人未曾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强硬设计未来发展路线,造成孩子失去生活意义。家庭影响使得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法发挥实效,反而加重了学生自身的迷茫和焦虑。

3 茶文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引导茶文化专业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茶产业发展、茶文化传承、学校茶文化学科建设、学生本人能力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3.1 加大茶文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意识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需要让大学生在意识层面“苏醒”,要认识到“学校人”到“社会人”转化,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意识,激发内在动力。挖掘茶文化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通过优秀校友职业生涯分享线下讲座、典型事迹线上专栏宣传等朋辈教育教育途径,用身边的生动案例引导学生,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引导学生树立自我负责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是自我选择的过程,关系每个大学生自我发展前途,不能指望家长或者其他人。只有充分认识自我,探索职业世界,选择与自身匹配的职业,才能获得未来的职业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短期应急的求职捷径,而是长期的自我探索及能力培养的过程。在离开学校的系统教育后,能够继续为自身职业发展不断学习。认识到学习不应是停留在书本的知识记忆,而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终身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观。将职业理想上升到人生理想的高度,将个人生活置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将个人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传承茶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激发担当精神。

3.2 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茶文化专业学科融合

职业生涯发展若仅仅依靠学校统一的生涯课程很难取得良好实效。茶文化专业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茶文化专业学科的辐射价值,让生涯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渗透。结合茶文化专业学生的特点、茶文化学科特点、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进行科学设计,进行茶文化专业学科定位,探索出适合茶文化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定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切实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修正,在实践上形成以茶产业为背景、以茶文化为中心的茶文化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指导茶文化专业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为不同年级的茶文化专业大学生定制“因材施教”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与效能。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职业方向指导、升学指导或是就业指导上。应针对茶文化专业进行整体规划,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未来就业问题衔接起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指导,保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效机制。

3.3 提升茶文化专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提高茶文化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能力素养,适当提高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职兼职老师的授课门槛,设定相应的资质要求。想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大批具备心理咨询、职业咨询、人才测评等能力且积累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邀请具有职业生涯教育相关学科背景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教师进行授课,鼓励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兴趣的茶文化专业专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授课,提倡熟悉茶文化专业学生个人发展情况的专职辅导员进行授课。通过定期培训、考核、交流保证茶文化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持续提升,保证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始终与职业世界接轨。

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咨询辅导作用,满足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服务需要。大学生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可以获得相对客观的自我认知评价和职业发展建议,但是由于测评工具的功能限制,测评结果只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并不能完全反映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通过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一起解读测评结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职业发展建议。测评工具的客观性结合教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才能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挥专业作用。

3.4 拓宽茶文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载体

茶文化专业职业生涯教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要充分利用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开放共享的职业体验平台。学校内部要强化实践育人理念,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团委、学生组织、社团等组织优势,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茶文化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素养。通过组织品茶活动、茶展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鉴赏能力,让茶道思想浸润茶文化专业大学生,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素质。通过组织采茶大赛、炒茶体验、茶树栽培等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茶德思想为茶文化专业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启示。通过茶聊座谈、茶疗活动走进学生内心,滋养学生心灵健康成长,让茶精神陶冶茶文化专业大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通过茶艺体验教学、茶健康讲座、茶养生论坛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在茶中感受传统文化,体味健康人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了高校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撑。企业要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与高校共同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提供学生多样机会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大学阶段提前感受职场。目前企业重视招聘、重视自我宣传,没有发挥人才培育的作用,使得无形中增加了企业隐性的人力资源成本。企业要积极将自身的运营机制和岗位需求与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相结合,建立互惠共赢的长期合作机制。通过生动的实习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了解岗位要求,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达到企业用人标准,主动思考不同职业选择对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4 结语

做好茶文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提升茶文化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优秀茶文化相关职业人才,助推茶产业和茶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茶文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突破目前存在的发展瓶颈,重视职业生涯意识培育,推动学科专业融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多载体多渠道提升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茶文化职业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