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思维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探讨

2022-08-11

福建茶叶 2022年3期
关键词:财经茶文化法规

高 灿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只有通过“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灵活融入专业课程,才能使“课程思政”有滋有味,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较好的育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兼具休闲、礼仪和道德文化,高校教育可以尝试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作为切入点,开展专业课程,实现教书育人。

会计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会计当而已矣”,“会计”意指库房管理人员,把出入库的产品原料核算清楚、计入账册,在新时代可以理解为现代会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原则,这是财经法规以及职业道德在早期时期的体现。可见,会计与茶文化有相通之处,都强调道德,将茶文化引入高校教育过程也是文化力量的驱动。

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育人重要性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社会各个阶层都广为参与,影响全社会。基于茶文化思维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育人重要性,有着如下现实意义:第一,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唯利是图;

第二,茶文化是应对人生挑战的益友。在压力无处不在的今天,参与茶文化,可以放松精神和身心;第三,茶文化利于社区文明建设。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利于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第四,茶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让人享受生活;第五,茶文化促进开放,推动国际交流。茶文化的交流,使茶文化突破国界,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016 年年底,会计从业资格证被取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科目,也面临着被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取消的困境。财经法规课程是否继续开设,一时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从茶文化的角度分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开设的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1.1 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

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其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去伪存真,传承至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现代会计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更好地适应正在变化的时代需要,会计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逐步拓宽新的领域、完善会计法律制度、推崇职业道德,终极目的是为了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个过程离不开茶文化精神的推动。

为了更好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国家提出培养30万注册会计师,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在全国建立三个国家会计学院,并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从不题字的朱镕基,破例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推向新的高度,这是对底线的重申,是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

1.2 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茶道的终极追求是“真”。反观目前资本市场乱象,根据公司法律制度规定,上市发行股票在公司盈利状况、法人治理结构、资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硬性条件,有些公司不满足法律规定,想方设法通过财务造假实现上市发行的目的。会计人员是众多违法犯罪现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部分会计人员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心存侥幸心理,以身试法,和企业高管串通,虚构经济业务、伪造会计凭证、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违法行为才得以实施。因此,只有会计人员掌握了财经法律制度,具备了茶之“真”,具备了较高的职业道德,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才能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1.3 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

饮茶有三类社会功能: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以茶敬客,调节人际关系;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茶文化历史悠久,但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亘古不变,对高校教育健康发展有借鉴意义。新时代育人格局下的高校教育,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铸就美好灵魂,教师承担摆渡人角色,引导学生结合新时代要求思考如何立足社会、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阶段,学生心理状态趋于成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引导学生领会会计法规的精神实质,自觉遵守会计法规,深入学科文化背景、体会学科文化素质、提炼学科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清并主动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课堂上融入茶文化,同时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这是给高校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现状及问题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综合性较强,不仅包括了会计学、税法的知识,还将法学、经济学部分知识涵盖进来,理论性很强。主要章节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制度、税收征收管理制度、财政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等。教学过程中出现如下问题:

2.1 教学方法单一,学习积极性低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实训课程,涉及众多法律条文,有较多专业术语,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教师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法律制度的含义并熟练掌握。一方面,教师采用单一的讲授方法,把教材上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搬到课堂,通过满堂灌的方式输送给学生,缺少对课程的思考,缺少对教学的设计和打磨,课堂缺少温度,没有灵魂;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之后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没有真正从事过会计相关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与实务工作相联系,对相关案例解读的深度不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缺少实践操作,自我展示环节少,对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表层,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师生之间无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与茶文化的茶叶品饮方法相背离,饮茶方法经历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目前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品饮方法,多样的品饮方法形成了经久不衰的茶文化。教学方法也应该吸取茶文化的优势,形成师生互动效果好的教学体系。

2.2 重“应试”,缺少文化底蕴

实施素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和教育领域的共识,取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但是新形势下出现很多问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消,并没有减轻《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应试程度,老师和学生对课程地位和重要性认识分析不足,出现了重“应试”轻“素质”、重“形式”轻“文化”的现象,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学生和老师的共同目的是通过课程考试,教师过于关注考点的分析掌握,根据考纲安排教学内容,忽视课程中的文化内涵。学生课堂上不认真听课,敷衍了事,期末根据教师的考点范围,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忽视对知识的运用,课堂效果大打折扣,缺乏对学生独立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3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和要求,教师要基于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环节。反观目前的教材,第一部分法律制度和第二部分会计职业道德,完全是理论内容,单纯考查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缺少真实案例的融入,这与国家和社会对会计行业人员的需求存在一定出入。

3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进

3.1 融入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思政元素的挖掘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所蕴含的众多重要思想与立德树人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可以将茶文化作为新的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包含了法律与职业道德两个层面的知识,具有极强的课程思政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每节知识点的不同搜集相关案例形成思政案例库,在教育学生掌握相关会计法律制度的同时,引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3.2 立足茶文化,优化教学方法

优秀的课堂一定是有生命、有温度的,匠心才能独运,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性,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地实施教学。在茶文化背景下,教师可以立足茶文化,挖掘茶文化中的育人功能,由茶文化到职业道德,由茶的艺术到教学技术,让学生寓学于乐。茶艺可简单分为三步:洗杯、泡茶和分茶。茶艺师要注重茶道礼节。同样,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步,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及艺术。在讲授诚实守信这条会计职业道德时,可以从茶道的终极追求“真”引入,中国茶道追求“物之真、情之真、性之真、道之真”,如此才能实现“全性葆真”;讲授爱岗敬业这条会计职业道德时可以从茶文化中蕴含的敬业和劳动教育观出发,爱岗敬业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价值标准,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热点,会计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每一个会计从业者也要追求性之真,保持淡泊的胸怀、以诚待人、诚实守信,不做假账,做到茶道之“真”。

3.3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茶艺师需要拥有专业化、系统化和实用型的茶学知识与技能,能保持让茶发挥至最佳境界,达到知茶性而泡茶,知己知茶而健康饮茶。拥有了职业资格证书并不能成为真正的茶艺师,因为还缺少实践技能及经验。由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适应职业教育“三教”改革、高职扩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新任务、新要求,从教师培养补充、资格准入、培训发展等方面醍醐解决举措,推动“双师型”教师培养进入专业化轨道。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专业课教师要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教师只有去出纳、会计岗位实践过,才能真正体会到不同岗位工作内容的不同,体会到出纳岗管理资金、票据及财务章的重要性,明白会计人员在审核报销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易错事项。双师型教师可以避免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更有针对性,能够改善教学效果。

3.4 探索知识内化新途径

学以致用方能融会贯通,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四五时期,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更是要求职业教育要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运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由讲堂向学堂转变,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学习的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主动行为,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将课本上的内容真正内化,做到入脑入心,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目的。茶文化中也蕴含着内化的道理,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通过泡茶与品茶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愉悦,从而完成个性品德修养,体会到廉、美、和、敬的真谛,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这也是茶文化的一大精髓。

职业道德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重要的内容,学生步入社会成为会计从业者,要有能力应对并抵制新形势下各种财务舞弊行为。职业道德必须内化成为每位从业者的执业准则,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辩论、情景小剧场的形式增加学生小组活动,在辩论中明辨是非,在演绎中体验实务工作,以此激发学生创造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主题辩论赛,比如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职业道德哪个更重要?借助多层次的争辩与交流,不仅让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明了,更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自觉地整合他人的成功之处,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思考问题;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情景小剧场,以财务会计岗位面试为主题,学生分别扮演企业面试官(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面试者的角色,在面试过程中,面试者进行自我介绍,面试官提问,通过面试者与面试官的问题交流,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

3.5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好的评价体系应该是能为学生找到最适合的发展路径,评价要突出发展性、体现过程性、注重激励性、尊重差异性。但是目前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沿用“一学期一考”的评价模式,总评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这种评价体系时效性差,过于应试,缺少对学生实践性以及职业道德等文化层面的考查,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要鼓励课程评价体系改革,鼓励任课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4 结语

茶文化的精髓是茶道精神,用以指导茶文化;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从业者的要求,用以指导财务工作。茶文化的德育功能融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推广弘扬茶文化,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是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于茶文化,坚持以“求真”“力行”“励志”为主线,提炼课程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引领,讲好中国茶文化故事,以茶道精神为切入点,寓教于乐,快乐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故事中学习财经法规,内化职业道德。

猜你喜欢

财经茶文化法规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财经日历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奇怪的法规
财经简讯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