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干预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2022-08-10黄秀燕
黄秀燕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儿科,广东汕头 515000)
急性支气管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多发于婴幼儿群体,其起病原因可能与感染、外界刺激及诸多类型的变态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1]。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患病后多出现咳嗽、咳痰及鼻塞等临床症状,疾病进展可导致患儿呼吸功能衰竭,最终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实施针对性药物治疗后其临床症状通常可得到较好的改善,但部分患儿经治疗后康复时间较长,预后结局较差,故可考虑于患儿治疗过程中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升疗效,缩短患儿康复时间[2]。目前临床中的常规干预手段虽能较大程度避免患儿康复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护理较为片面,对患儿病情的改善及恢复效果的提升均无显著效果,故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既往有研究指出,穴位贴敷在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的干预效果较好,其药物可刺激患儿相应穴位,保证患儿症状得到更快缓解[3]。考虑到单手段干预的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可能存在局限性,故本研究就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此类患儿治疗过程中辅助干预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46 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 例。观察组男38 例,女35 例;年龄1~5 岁,平均(2.73±0.30)岁;病程1~3 d,平均(1.27±0.15)d。对照组男39 例,女34 例;年龄1~6 岁,平均(2.68±0.29)岁;病程1~4 d,平均(1.33±0.1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标准
(1)年龄≤12 岁,对研究的开展有较好的配合性;(2)入院检查时存在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等基础症状,听诊时发现湿啰音体征;(3)X 检查显示肺下叶发生明显病理改变;(4)患儿家属知晓研究目的且自愿参与。
1.3 排除标准
(1)存在意识不清及沟通障碍;(2)合并其他类型呼吸道感染疾病;(3)合并先天性心脏病;(4)存在多脏器功能障碍;(5)对本研究药物耐受性较差;(6)因病历资料缺失影响研究进展。
1.4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实施止咳平喘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及时补充体液、监测尿量、调节室内温度及湿度、维持病房干净整洁、减少感染源的接触等。
对照组应用穴位贴敷进行干预。穴位贴敷中药成分包括:麻黄、牛黄、黄芩、生姜、杏仁、冰片、甘草,在无菌操作下将上述药物按照2:2:2:1:1:2:1 的比例磨成粉末状,后制备成药贴,于患儿肺腧、天突、膻中穴位应用,穴位贴敷前需使用浓度75%酒精进行所选穴位消毒处理,单次穴位贴敷后保留2~4 h,每天干预1次,连续贴敷7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儿推拿干预。小儿推拿方法实施前需对各推拿穴位进行合理选择,并应用相应的手法对所选穴位进行干预,如:清肺经500次,清大肠经300 次,腹部按摩以顺时针的方向行300 次,退六腑300 次,清天河水500 次,运内八卦200 次,对掌小横纹进行100 次揉捏,水底捞明月100次,对天突穴进行100 次揉按,对膻中穴进行分推操作,分肩胛骨100 次,胁肋搓摩50 次。针对痰液量较多的患儿另选择丰隆穴进行100 次揉搓。推拿干预时需保证手法轻柔,促使患儿穴位受力均匀且具有持久性,连续推拿7 d。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干预7 d 后效果。具体评价标准:显效:各项临床症状消退,肺部阴影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呈明显改善趋势,肺部阴影面积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剧,肺部阴影面积不变或增加[4]。
(2)比较两组患儿常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具体指标包括咳嗽、咳痰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3)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与干预7 d 后炎性指标水平。检测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 反应蛋白(CRP);检测方法为:取受检对象晨间空腹肘静脉血液4 mL,3 000 r/min 离心15 min,获取血清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炎性指标水平测定,相关操作谨遵试剂盒说明书规范进行。
(4)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干预方式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综合评估,所制定量表总分为100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60~89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为不满意。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儿常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咳痰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常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常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2.3 两组患儿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TNF-α、IL-6 及CRP 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 后,观察组TNF-α、IL-6 及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性指标水平比较(±s)
2.4 两组患儿家属对干预方法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属对干预方法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该病患儿患病后常见症状为咳嗽、气喘、发热、双肺喘鸣音等,该病起病急骤且病情进展较快,若未经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儿呼吸功能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最终甚至诱发呼吸衰竭[5],威胁其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针对急性支气管炎多采用药物治疗,通过控制其炎症反应,改善通气功能来缓解患儿症状[6]。既往研究认为,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常规药物治疗后病情康复缓慢,部分患儿预后结局较差[7],故可考虑结合其他方案进行合理干预,以加快患儿病情康复速度,改善其预后结局。
中医学认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属“咳嗽”“喘病”范畴,因儿童年龄过小,肺、脾、肾虚弱,易感外邪,久而久之致使咳、痰、喘等症状反复发作后致病,另因小儿为纯阳之体,患病后病邪热化,短时间内病情可明显加重[8],故可应用中成药施以宣肺降气、清热凉血治疗。此外,中药干预过程中还可配合手法推拿来调整患儿经络及血气循环,进而提升干预效果。本研究中穴位贴敷所采用的药物组方中,杏仁具有清火润肺、下气开痹之功效,麻黄可宣开肺气、发汗消肿,黄芩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效用,冰片与甘草均具有增强、调和各类药物的效用,全方可共奏止咳化痰、宣肺降气之效[9]。此外,以穴位贴敷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干预可促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加强其对相应穴位的刺激效果,缩短药物起效时间,最终提升干预效果[10-11]。本研究所应用的小儿推拿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不同力度的手法干预,促使患儿血气运行,达到清肺退热、润肠通便、调理脏器及降火平喘的目的[12],且推拿干预时所产生的热量可对患儿交感神经进行刺激,对局部血液微循环进行改善,进而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13],最终加速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上述两种不同干预方式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协同增效,最大程度促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的提升。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可提升治疗效果。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常见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直接反映了其病情康复速度[14],本研究中观察组咳嗽、咳痰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可加快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病情康复速度。TNF-α、IL-6 及CRP 均属于评估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重要指标,伴随患儿病情缓解上述指标水平可出现明显降低趋势[1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干预7 d 后TNF-α、IL-6 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可改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其病情快速康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干预效果较好,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缩短,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