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
2022-08-10郭伦君
陈 豪,郭伦君
(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 平舆 46340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诱发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当前临床治疗以根除Hp为主要目的,常用四联疗法干预,可有效清除Hp[1]。有研究指出,辅以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病因与五味过极、寒气客胃有关,以脾胃虚寒证较为常见,治疗应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为主。温中和胃汤有温中理气、健脾和胃、消痞止痛的功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有一定效果。而穴位贴敷将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发挥中药药效和穴位刺激双重作用[3]。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1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7~58岁,平均(46.36±2.75)岁;病程3~12个月,平均(7.52±1.06)个月。对照2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5~55岁,平均(45.96±2.68)岁;病程4~15个月,平均(7.63±1.02)个月。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6~57岁,平均(46.12±2.81)岁;病程3~15个月,平均(7.48±1.17)个月。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4]慢性胃炎诊断标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可见红斑(点状、片状和条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黏膜水肿、出血等基本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烧灼痛,疼痛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加重;次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喛气、反酸、恶心。②中医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5]中脾胃虚寒证。主症为胃脘隐痛,喜按喜暖;次症为食后胀满,纳呆少食,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有齿痕且苔薄白,脉沉细。③经胃黏膜组织活检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革兰染色镜检及10% CO2分离培养,Hp为阳性。④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规范化治疗。
排除标准:①伴消化性溃疡病。②对研究中药物过敏。③妊娠或哺乳期。④既往有胃部良、恶性肿瘤史。⑤合并精神疾病。
2 治疗方法
对照1组用四联疗法治疗。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澳美制药厂/Bright Future Pharmaceuticals Factory,批准文号HC20130014)0.5g,日2次;口服克拉霉素胶囊(江苏福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42)0.25g,日1次;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262)20mg,日2次;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071)200mg,日4次,治疗14天。
对照2组在与对照1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用温中和胃汤治疗。药用黄芪30g,乌贼骨、饴糖、鸡内金各15g,桂枝、白及、白术、白芍、生姜、半夏、丁香各10g,砂仁9g,炙甘草6g。肝胃不和郁热者加蒲公英30g、黄连6g、吴茱萸3g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寒热错杂者加黄芩10g清热燥湿;返酸呃逆者加海螵蛸10g制酸降逆;呕止去丁香。日1剂,水煎取300mL药汁,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14天。
观察组在与对照2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桂枝、肉桂、花椒、丁香、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各6g,制附子3g。研磨成粉末,用姜汁调成糊状。穴位选择双侧神阙、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每次取适量中药敷料用胶布贴敷于穴位上,时间3h,日1次,治疗14天。
3 观察指标
Hp清除率:C14呼气试验阴性为清除,阳性为未清除。
中医证候积分:依据《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5]相关标准,将所有症状分为无、轻、中、重4级,主症分别记0、2、4、6分,次症则分别记0、1、2、3分,总分0~30分,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胃排空率:采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测定胃排空率,方法为服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标准试餐后,用γ像机持续记录胃内食物放射性核素的量,以及胃区放射性核素的下降情况,计算胃排空率。
胃脘痛缓解时间:记录胃脘痛缓解时间。
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5]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黏膜水肿、出血等病变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胃镜复查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黏膜水肿、出血等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黏膜水肿、出血等病变)无变化。
5 治疗结果
3组临床疗效及Hp清除比较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及Hp清除比较 例(%)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时间 组别 例 胃脘隐痛 喜按喜暖 食后胀满 纳呆少食 大便稀溏治疗前对照1组 30 4.72±0.23 4.48±0.25 2.22±0.19 2.14±0.22 2.28±0.16对照2组 30 4.68±0.25 4.42±0.21 2.19±0.21 2.17±0.25 2.25±0.17观察组 4.63±0.31 4.39±0.28 2.25±0.17 2.11±0.19 2.21±0.20 F 0.865 1.022 0.742 0.551 1.175 P 0.425 0.364 0.479 0.578 0.314对照1组 30 2.76±0.17a 2.58±0.15a 1.76±0.14a 1.57±0.16a 1.63±0.22a对照2组 30 2.51±0.15ab 2.29±0.13ab 1.52±0.11ab 1.41±0.13ab 1.46±0.19ab观察组 2.43±0.11abc 2.15±0.10abc 1.34±0.10abc 1.21±0.11abc 1.31±0.15abc F 42.000 87.632 95.827 53.626 21.561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治疗后
续表2
3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比较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比较 (%,±s)
表3 3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比较 (%,±s)
注:与对照1组比较,bP<0.05;与对照2组比较,c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4d t对照1组 30 52.34±2.18 61.85±3.22 13.395对照2组 30 53.03±2.05 65.35±3.99b 15.043观察组 30 51.92±2.09 69.62±4.03bc 21.355
3组胃脘痛缓解时间比较。对照1组胃脘痛缓解时间为(4.02±0.49)d,对照2组胃脘痛缓解时间为(3.89±0.53)d,观察组胃脘痛缓解时间为(3.75±0.55)d,3组胃脘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93,P=0.143)。
6 讨 论
慢性胃炎属中医“痞满”、“胃脘痛”等范畴。五味过极、寒气客胃,引起食停气滞、寒留气凝,脾失健运、久病不愈,气滞血淤、温热蕴结、脾伤胃碍,引起胃痛[6-7]。因此,治疗应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为主。
温中和胃汤方中饴糖、生姜、桂枝、白术温胃养脾、益气和胃,乌贼骨、鸡内金、白及、白芍制酸止痛、养血、健胃消食,黄芪、半夏、砂仁、丁香补气固表、消痞散结、温中和胃,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温中理气、健脾和胃、消痞止痛之效。药理研究表明,桂枝、白芍、白术对新生血管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改善胃肠道黏膜血液循环,起到修复胃肠黏膜的作用;生姜能够促进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增殖,促进溃疡黏膜愈合[8];炙甘草具有调节pH值的作用,可抑制胃酸分泌,修复胃黏膜上皮细胞,改善胃痛症状。穴位贴敷不仅可刺激穴位,且药物通过透皮吸收的方式还可快速进入到血液中发挥药效[9-10]。敷贴方中桂枝、肉桂、花椒散寒止痛、通阳化气、温通经脉,丁香温中降逆、补脾健胃,五味子、肉豆蔻收敛固涩、温中行气,制附子逐风寒湿邪。全方有散寒止痛、温通经脉、补脾健胃功效。药理研究指出,花椒具有抗炎镇痛、抗腹泻以及双向调节肠运动作用,丁香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温中和胃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可发挥协同效果,较好改善脾胃虚寒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