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及对策探究
——以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为例
2022-08-09吴琼
吴 琼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0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既是国计也是民生,更是检验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每个毕业生和家庭,更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类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医疗水平[1]。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增量和增幅都创近年之最。伴随我国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大力推行多级医疗体系,高职医学专业呈现跨越式的发展,但医护人才市场需求已从“求量”发展到“求质”,人才需求门槛逐年提高,倾向于高学历毕业生及引进人才,高职医学生就业面临不小压力。
我院对2021届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质量追踪调查,旨在探讨影响高职医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院课程改革和教学育人,从而有效提高新形势下高职医学类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质量。
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21届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护理专业488名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发布我院自制《202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408份,应答率为83.61%。其中,康复治疗技术专业40份,占9.8%;口腔医学专业145份,占35.54%;护理专业223份,占54.66%。
1.2 调查研究方法
此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的评价指标分3个方面、13个维度,一是毕业生对就业客观质量(工作月薪、社会福利保障、职业培训等)的满意度;二是毕业生对就业主观质量(专业相关度、综合素质自我评价、对就业状况持有态度、第一就业意向等)的满意度;三是自己和家庭对工作的满意度。其中,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涉及29个封闭式问题,结合电话随访、微信随访和QQ随访完善调查。
2 具体调查内容和结果
2021届学院应有488名普通全日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参加就业。截止到2021年12月21日,就业数据库中已落实就业人数分别为康复治疗技术43人,口腔医学155人,护理233人,共计431人,综合就业率为88.32%。
表1 2021届毕业生就业流向
此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主要包含三方面,毕业生第一就业意向,详见表2;毕业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详见表3;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详见表4。
表2 毕业生第一就业意向
表3 毕业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表4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3 高职医学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3.1 社会因素
3.1.1 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不协调,就业门槛逐年增高
随着社会对健康服务质量需求的日益增高,我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逐年提高。由于医学人才成长周期延长,培养成本增加,医疗单位更愿招聘有执业资格证的从业人员。很多综合性的省、市乃至区级公立医院将录取门槛提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高职医学毕业生在三级医院的就业难度增大,二级医院只有少部分偏远地区才会招收高职类医学生,学历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限制显著。
3.1.2 高职毕业生就业周期长,存在就业风险
为了适应医院招聘周期,学院将实习时间提前。学生从实习结束到毕业的空档期拉长,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有的医院要求学生先试工再录用,但并不与学生签订任何有保障的试工协议,有的医院甚至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要求取得资格证后才能正式签约,毕业生均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正式就业,存在就业风险。
3.2 学校因素
3.2.1 缺乏精准明确的医学生就业指导教材
在就业指导教材选择方面,市面上的就业指导教材均为通识类的就业指导或职业规划书籍,针对医学类的就业指导教材可谓是凤毛麟角,给想通过权威教材对医学生进行针对性就业指导的学院带来极大的不便[2]。高职类医学生在学习就业指导课程时无法获得清晰明朗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3.2.2 缺乏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
目前高职医学类院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多为负责就业工作的行政老师或是辅导员。在就业指导理论方面,授课教师即使在授课过程中融入部分医疗行业的就业信息,但也无法让学生真切了解不同医疗机构的就业行情、工作环境特点及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引导学生做出系统、实际、合理的就业判断上存在缺失。
3.3 学生因素
3.3.1 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期望值过高
通过调查分析表2发现,部分护理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对自己的评判过于理想化,由此,使得他们不能对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正确评估和定位。
3.3.2 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分析表3发现,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处于较差级别,呈现出理论知识不扎实,临床实践操作技能水平不足的状态。有29.41%的毕业生自我评价创新水平不足,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 提高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解决策略
4.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高素质人才
目前各级医疗单位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迫切,特别是一专多能的人才呼唤声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在学历方面已处于弱势状态,需通过培养“一专多能”的毕业生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巩固其就业市场。根据当前临床学科精细化分科、大脏器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学院可以适时延伸护理专业培养方向,加大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口腔护理、中医护理等人才培养力度。依据生源层次和能力不同,分类设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统筹做好课程内容、实习规划,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为主导,辅助职业素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岗位胜任力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适应能力、执业能力强、人文素养高的“一专多能”应用型复合人才。
4.2 与时俱进,构建新常态下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构建以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主导的就业指导理论课程体系;通过加强面试礼仪、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模拟应聘等培训,构建突出就业实践能力的就业指导体系;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实践实习基地,凸显专业特色。其次,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组建一支精干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结合学生需求,分专业、分类别、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搭建完善的就业指导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内容传播最大化的优质服务。
4.3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合力搭建升学助力平台
加强医学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医院文化引入、就业形势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位全程育人,以提高学生对医护工作的职业认同感;积极宣传专升本的政策、优势,大力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学历,对于渴望专升本的同学,可适时适度进行专升本考试公共课、专业课的公益辅导,助力提升学生的升学竞争力。
4.4 多举措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4.4.1 加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到基层就业创业是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流渠道。高职毕业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往往与学生择业观不当、就业期望值过高有关。因此,学院应在新生入学教育、日常课堂教学和就业服务指导等各方面进行职业价值的引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求职准备;通过大力宣传“村官计划”“三支一扶”“应征入伍”等国家和地方的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更多毕业生选择基层单位工作,在基层的广阔舞台去施展才华。
4.4.2 积极推进医学生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综合培养
学院应积极拓宽高职医学生的培养路径,丰富教育载体,合理利用大学资源,组织行业专家、优秀人才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多源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开展就业心理训练,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见习、教学实习,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不断开拓视野,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4.4.3 加强对医学生的“底线思维”“自信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职业路径发展的规划,引导医学生坚守“底线思维”,学会从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积极鼓励毕业生建立多样性的就业理念,针对自身情况展开理性的、科学的判定,正确进行自我评判[3]。通过线上招聘、云招聘等方式积极主动就业,消除学生“不就业、慢就业”的就业理念;持续开展就业沙龙活动,通过与医疗单位、学者、校友、学长的座谈,进一步加强信息的交流,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丰富对就业形势的认知,培养学生自信意识,合理定位职业发展路径。
4.4.4 做好就业宣传,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新渠道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及时有效地推送各种就业信息,及时解决毕业生反馈的问题。发挥校园招聘会的重要作用,围绕“健康中国2030”建设,深入挖掘大健康就业市场,开辟新的就业领域,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赴医疗单位开展就业市场调研,诚邀用人单位线上、线下进行选拔,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4.4.5 加大对特殊类别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
重点关注特殊类别毕业生的就业,建立帮扶工作台账,积极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落实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开展“就业困难援助计划”,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切实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对贫困生及就业困难的学生实行责任到人,一对一帮扶,并保持对该群体的动态跟踪,提供持续的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帮助他们更好就业。
综上所述,高职医学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常态下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有效搭建专升本助力平台,加强毕业生的就业观、自信观引导,心理素质培养,拓展就业渠道,困难帮扶等,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做好系统、精准的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探索高职医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性、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