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青龙汤加减辅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寒饮郁肺型临床研究

2022-08-09程传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支气管消失

程传印

(河南省邓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中医科,河南 邓州 474150)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AB)是儿科常见病,多见于春冬季节,以咳嗽、咳痰、喘憋等为主要症状,不利于患儿健康成长。AB多由病毒感染所致,病情发展迅速,发病时体内可迅速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引发支气管黏膜水肿,增加气道阻力、支气管痉挛、气道高反应性,加重疾病[1]。目前临床针对AB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抗感染、化痰、平喘等药物治疗[2]。中医认为,AB主要由风寒侵袭、肺气上逆所致,辨证为寒饮郁肺型,治疗的重点在于温肺散寒。本研究用小青龙汤加减辅治小儿AB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8例,均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AB患儿,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62±0.35)岁;病程1~6d,平均(2.58±0.40)d;体重5~14kg,平均(8.42±1.23)kg。观察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70±0.41)岁;病程2~5d,平均(2.62±0.37)d;体重6~13kg,平均(8.51±1.31)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中的诊断标准。伴咳嗽、气喘等症状;肺部听诊可见喘鸣音、湿罗音;经X线片检查显示肺纹理增粗。②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学》[4]中风寒袭肺、痰湿蕴肺的诊断标准。咳嗽,鼻塞流清涕,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汗发热,苔薄白,脉浮紧或滑。

纳入标准:①年龄小于等于3岁;②符合诊断标准;③临床病历资料完整;④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肺部疾病;②重要脏器功能异常;③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④合并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⑤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辽宁药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200),50mg/(kg·d),日1次;静脉滴注氨茶碱(安徽城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982),50mg/(kg·d),日1次;静脉注射氨溴索(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348),1.2~1.5mg/(kg·d),分2次用药。

观察组加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药用半夏12g,桂枝、白芍各10g,麻黄、五味子、干姜、灸甘草各6g,细辛3g。痰多者加款冬花、川贝母各10g,痰鸣喘息、胸闷气逆加射干、前胡、葶苈子、厚朴各10g,体虚加黄芪、泡参各12g。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温服,日1剂。

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

3 观察指标

炎症因子指标:于治疗前、治疗7d后抽取5mL静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喘鸣、咳嗽及湿罗音消失时间。

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等。

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3d内喘鸣音、咳嗽、肺部湿罗音等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d内喘鸣音、咳嗽、肺部湿罗音等基本消失或显著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TNF-α(ng/L) CRP(mg/L) IL-8(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4 151.45±12.13 95.33± 9.72* 18.05±2.90 13.16±2.11* 245.72±20.04 153.79±13.22*观察组 44 152.07±12.10 80.06±10.20* 18.12±3.03 9.10±2.04* 244.98±21.17 102.45±13.05*t 0.240 7.189 0.111 9.176 0.168 18.333 P 0.811 0.000 0.912 0.000 0.867 0.000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d,±s)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d,±s)

组别 例 喘鸣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湿罗音消失时间对照组 44 4.42±0.67 4.02±0.70 4.11±0.62观察组 44 3.01±0.61 3.17±0.65 3.05±0.50 t 10.322 5.902 8.828 P 0.000 0.000 0.000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6 讨 论

小儿AB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病程较长,具有反复发作倾向,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支气管哮喘,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现代医学认为,AB患儿年龄较小,支气管周围弹力纤维发育尚不完全,支气管较为狭窄,黏膜在受到病毒感染极易引发充血、肿胀现象,进一步造成气管狭窄,致使分泌黏液滞留,进而引发喘息、痰鸣等症状[5-6]。

中医认为,小儿抵抗力差,易受风寒湿邪侵袭,闭阻肺窍,肺失宣降,加之水道通调受阻而凝为痰,进一步壅塞气道、阻肺络,久之肺气宣通不畅,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7-8]。故而中医治疗AB应以燥湿化痰、温肺散寒为基本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NF-α、CRP、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喘鸣、咳嗽及湿罗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在寒饮郁肺型小儿AB应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疾病恢复,安全可靠。小青龙汤加减方中麻黄为喘家圣药,具有定喘利水、宣通肺气之效,桂枝具有温经通阳、发汗解表之效,共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细辛温肺化饮、祛风散寒,干姜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共为臣药;五味子可敛肺止咳;白芍可养血和营,灸甘草益气健脾,共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燥湿化痰、温肺散寒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麻黄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状态,从而发挥平喘、止咳的作用;五味子可抑制乙酰胆碱,桂枝、细辛具有抗组胺的作用,共同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9-10]。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加减辅治寒饮郁肺型小儿AB效果较好,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且安全。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支气管消失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小青龙汤合一些著名中药剂汤治疗肺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