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2022-08-09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龙胆症候肝胆

潘 杰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新乡 453000)

三叉神经痛(TN)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病,以局部反复发作的触电样剧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用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药物治疗[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TN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4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8~63岁,平均(48.51±4.22)岁;病程4~18个月,平均(10.67±2.06)个月;受累神经为第Ⅰ支5例,第Ⅱ支7例,第Ⅲ支10例,第Ⅰ、Ⅱ支8例,第Ⅱ、Ⅲ支12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6~65岁,平均(48.65±4.34)岁;病程3~20个月,平均(10.79±2.13)个月;受累神经为第Ⅰ支6例,第Ⅱ支7例,第Ⅲ支10例,第Ⅰ、Ⅱ支8例,第Ⅱ、Ⅲ支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符合《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中关于TN西医诊断标准,疼痛呈阵发性,如针刺、刀割,疼痛剧烈,发作持续时间为数秒至30min,无神经系统缺陷;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关于肝胆风热症中医辨证标准,主症为面痛如刀绞、痛处固定、频繁发作、盛怒易发,次症为脾气火爆、面红目赤、躁扰不宁、夜寝难安,主症加任意两项次症即可确诊。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②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头痛;③年龄>18岁;④入组前已经停用相关药物两个药物半衰期以上;⑤认知、理解能力良好;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颅脑手术史;②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恶性肿瘤;④精神障碍、认知障碍;⑤妊娠期、哺乳期;⑥过敏性体质;⑦不符合西医诊断或中医辨证标准。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卡马西平(湖南恒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740)0.1g,1日3次口服。

观察组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①龙胆泻肝汤:药用龙胆草、泽泻、生地黄各15g,黄芩、栀子、车前子、牡丹皮、郁金、醋延胡索各12g,川木通、柴胡、升麻各10g,甘草6g。火热之象重者加黄连10g,疼痛难忍者加片姜黄10g,面部发作性抽搐者加僵蚕、海螵蛸各10g,小便赤短者加薏苡仁12g。日1剂,煎汁200mL左右,早晚温服。②针刺:取风池、曲池、合谷、太冲、内庭为主穴,第Ⅰ支取太阳、阳白、鱼腰;第Ⅱ支取四白、迎香、颧髎、下关;第Ⅲ支取颊车、承浆、地仓。消毒穴位后,用0.25mm×40mm的毫针直刺,得气后行泻法,留针30min。1日1次,治疗6日后休息1日。

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中医症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按主要症状各项严重程度评估,①面部剧痛: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②频繁发作: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③盛怒易发: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

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抗氧化能力: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

4 疗效标准

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发作频率、疼痛程度明显缓解,中医症候积分下降大于75%为显效。发作频率、疼痛程度有所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45%~75%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病情加重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分,±s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面部剧痛 频繁发作 盛怒易发治疗前 对照组 42 2.41±0.24 2.24±0.25 2.17±0.22观察组 42 2.36±0.26 2.19±0.22 2.21±0.23 t 0.916 0.973 0.814 P 0.362 0.333 0.418治疗后 对照组 42 1.38±0.14 *1.31±0.15 *1.28±0.13 *观察组 42 1.09±0.11 *0.99±0.10 *0.87±0.11 *t 10.556 11.504 15.603 P 0.000 0.000 0.000

两组不同时期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期VAS评分比较 (分,±s )

表2 两组不同时期VAS评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1周后 治疗2周后 治疗3周后 治疗4周后对照组 42 7.11±0.74 6.24±0.59*5.31±0.36*4.22±0.44*3.59±0.39*观察组 42 7.20±0.78 5.58±0.52*4.08±0.41*3.17±0.35*2.16±0.23*t 0.542 5.439 14.610 13.371 20.468 P 0.589 0.000 0.000 0.00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抗氧化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抗氧化功能比较 (±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抗氧化功能比较 (±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GSH-Px(U/L)SOD(U/mL)MDA(nmol/mL)治疗前 对照组 42 72.31±7.54 68.55±7.25 9.48±1.06观察组 42 72.18±7.61 68.39±7.36 9.53±1.12 t 0.079 0.100 0.210 P 0.938 0.920 0.834治疗后 对照组 42 80.55±8.64 *83.68±8.59 *7.28±0.81 *观察组 42 86.72±9.02 *93.01±9.42 *5.87±0.63 *t 3.201 4.743 8.905 P 0.002 0.000 0.0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TN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4]。卡马西平是目前治疗TN的首选药物之一,其为Na+通道阻滞剂,可通过减少周围神经元异位放电来缓解疼痛[5]。用药早期可控制疼痛,但随治疗周期延长会出现药物耐受,增加用药量会加重肝肾负担,故影响临床效果。

TN属中医“面痛”、“面痹”、“齿槽风”范畴。多属肝胆风热之证。肝为风木之脏,主上升、主筋,容易动风化火。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化火,火盛生风,上扰清空,进而致使筋脉壅滞,发为面痛[6]。风火之邪致痛特点为阵发性胀痛,呈电击样,常伴灼热感,且发作频繁,严重时还可致筋惕肉瞤。治当以平衡阴阳,调节气血,清泄肝胆,疏风通络为原则[7]。龙胆泻肝汤由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龙胆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的泽泻,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生地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黄芩,护肝利胆、降压镇静的栀子,清热利尿、通淋渗湿的车前子,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牡丹皮,活血止痛、行气解郁的郁金,行气止痛的醋延胡索,利尿通淋的川木通,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柴胡,清热解毒、升阳举陷的升麻以及调和诸药的甘草配伍而成。诸药合用泄中有补、降中有升,有平衡阴阳、清泄肝胆、疏风通络之功效。针刺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良好疗效[8]。研究显示三叉神经感觉分支与三阳经循行基本吻合,故依据受累神经进行选穴,以充分发挥因症施治的优势。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TN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龙胆症候肝胆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更正说明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高原龙胆
龙胆泻肝汤和涤痰汤加减治疗癫痫发作期痰火扰神证的疗效观察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龙胆泻肝汤合三仁汤加减对春季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