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及TCT联合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癌分层筛查中的价值
2022-08-09孔蕊范颖姚群
孔蕊 范颖 姚群
100144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妇科,北京
宫颈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恶性肿瘤中的一种,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同时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尽早诊断[1]。相关研究显示,宫颈癌前病变在转变为恶性肿瘤前有比较长的癌变期,在此期间提高诊断率,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变,所以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率显得尤为重要[2]。通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阴道镜活检来对宫颈癌进行筛查,能够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3]。本研究分析了HPV 检测及TCT 联合阴道镜活检的临床价值与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60 例疑似宫颈癌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65 岁,平均(48.25±1.57)岁;孕次0~4 次;产次0~3 次;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性交出血、宫颈息肉、宫颈糜烂、阴道分泌物增加。
纳入标准:①有性生活史;②知晓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③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排除标准:①宫颈癌病史者;②月经期或妊娠期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④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⑤接受过子宫切除术及宫颈锥切者;⑥近期白带增多、白带异味以及月经不规律者。
方法:①HPV 检测:受检者在3 d 内禁止清洗阴道,禁止使用阴道内避孕药物,24 h 内禁止性生活。检查时,通过窥阴器充分暴露受检者宫颈,然后利用棉拭子对宫颈口分泌物进行擦拭,同时通过宫颈刷在宫颈口单方向旋转4~5 周,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宫颈上皮细胞。随后在洗脱管的保存液中放置宫颈刷,对洗脱管保存液中的宫颈上皮细胞通过DNA 提取、杂交、洗膜、显色、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等步骤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分为无HPV 感染(诊断为阴性)、高危型HPV 感染(HPV16 型、HPV18 型)以及其他型HPV感染,HPV 阳性者均进行TCT 与阴道镜活检。②TCT:根据国际妇科病理学会TBS 系统标准来对其进行分级,检查方法为新柏氏TCT法,阅片时由专门的病理科医师进行分析。通过一次性采样拭子对受检者宫颈口的分泌物进行擦拭,在同一方向将拭子刷在受检者宫颈管内旋转4~5 周,然后在保存液中放入拭子刷,对其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再过滤、制片、染色、封片,最后在显微镜下对其进行观察,对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程度进行判断。良性反应病变包括轻度、中度、重度炎症,萎缩、妊娠、放疗、宫内节育器等;恶性病变为鳞状上皮细胞包括非典型鳞状细胞、上皮细胞内低度病变、上皮细胞高度病变以及鳞状细胞癌;腺上皮细胞包括腺癌、可疑癌、非典型腺细胞、其他恶性肿瘤。③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利用SLC-1000B 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深圳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对其进行检查,由专职医师实施。受检者在检查前24 h 内禁止阴道冲洗、上药以及性交,然后依次使用3种化学试剂,分别为氯化钠注射液、5%醋酸溶液以及复方碘溶液,根据先后顺序对其展开阴道镜检查。对其转化区类型进行评估,分为Ⅰ型转化区(转化区与病变全面边界位于宫颈外口外侧)、Ⅱ型转化区(转化区与病变的部分边界位于宫颈外口的外侧,同时有部分进入宫颈管内)、Ⅲ型转化区(转化区与病变的全部边界进入宫颈管内不可见)。镜下可疑病灶定位活检根据宫颈病理与阴道镜国际联盟大会推荐的诊断术语、标准进行。如果在这过程中未分析有可疑病灶,则取宫颈3、6、9、12 点活检,标本均进行病理检查。
观察指标:观察HPV 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同时观察HPV 及TCT 联合阴道镜活检的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60 例疑似宫颈癌受检者HPV 检测结果:16 型(+)17 例,占比28.33%;18 型(+)6 例,占比为10.00%;16 型、18 型(+)3 例,占比为5.00%;其他型(+)34 例,占比为56.67%。
60 例疑似宫颈癌受检者病理活检结果:正常或者炎症13 例,占比21.66%;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39 例(其中湿疣样改变18例),占比35.00%;CINⅡ级4 例,占比6.67%;CIN Ⅲ级4 例,占比6.67%。宫颈病变占比78.34%,说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HPV感染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宫颈癌病变中,HPV 高危人群所占比例较高。
HPV 及TCT 联合阴道镜活检的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60 例HPV(+)患者进行TCT 检查,真阳性45例,真阴性10 例,假阴性3 例,灵敏度为95.74%,特异性为92.30%。见表1。
表1 HPV及TCT联合阴道镜活检的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
讨 论
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比率仅低于乳腺癌,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4]。据相关调查显示,宫颈癌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发生宫颈癌的主要地区为中部地区,其中平原地区的发病率低于山区,城市的发病率低于农村,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宫颈癌筛查,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显著降低[5]。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性传播、病毒感染、过早性生活(<16岁)、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吸烟、经济状况低下、免疫缺陷或抑制、口服避孕药等,其中,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6]。
就目前而言,筛查宫颈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阴道镜检查、HPV 检查、多点活检、TCT 以及DNA 检测等。阴道镜检查的主要检测原理是阴道镜通过强光源的照射,放大受检者生殖器官部位上皮以及宫颈阴道部位10~40 倍,然后直接对宫颈阴道部位、生殖器官部位上皮进行观察,能够有效筛查微小病变,还可针对可疑部位进行定位活检,并提高确诊率[7]。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筛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进步,进而导致阴道镜技术以及细胞学的标准在不断变更与改进,三阶段技术也随之健全与完善。不过该技术依然容易出现漏诊与误诊情况。有相关学者对170例阴道镜检查异常以及细胞学检查高级病变的受检者进行阴道镜活检,然后对检测结果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组织病理诊断展开比较,诊断符合率为70%,该结果能够说明病理级别存在低估情况[8]。宫颈浸润癌主要起源于宫颈的腺上皮与鳞状上皮,其自然史的早期阶段为高危型HPV 感染,会对受检者宫颈移行区上皮成熟分化过程进行缓慢地破坏,这个过程属于宫颈癌前病变阶段。新鳞柱交界化生上皮的基底细胞属于HPV 易感区域,HPV 病毒在增殖的过程中会因为特殊的病毒蛋白而产生组织学上特征性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而且宫颈转化区能够以醋酸白的形式呈现,所以新的鳞柱交界以及转化区的可疑部位属于宫颈活检标本的理想部位[9]。但是在临床实践检测工作中,并不是所有受检者都能够将理想状态的宫颈转化区呈现出来,所以阴道镜检查时对转化区进行评估属于重要环节,会直接影响所取标本的可靠性。除此之外,阴道镜检查结果与主观因素存在紧密联系,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决定了阴道镜检查结果的质量,所以需要联合HPV 及TCT进行检测[10]。
在本次研究中,60 例受检者均为HPV 感染,其中宫颈病变占比为78.34%,该结果说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HPV 感染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高危HPV 感染者需要密切随诊,如果出现病变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相应治疗。60 例HPV(+)筛查者接受TCT 分层检查,灵敏度为95.74%,特异性为92.30%,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在宫颈癌筛查中使用HPV、TCT联合阴道镜活检能够有效弥补单一筛查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分层筛查中,联合应用HPV、TCT 及阴道镜活检能够起到良好的检测效果,不仅能够将宫颈癌的发病率降低,同时还能够对宫颈病变的类型、范围以及程度进行及时分析,可提高检出率,以便对受检者进行及时干预与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